一种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0580发布日期:2020-07-17 15:3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用品,而鞋底是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鞋底直接与地面接触,因此磨损会比较严重,通常情况下,鞋底的鞋跟处磨损最为严重。

目前,公开号为cn20523361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鞋底,该鞋底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前掌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多个贯穿上下通槽,扣件卡扣在通槽内,扣件内分别设有防水透气层和干燥香料包,扣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开口,防水透气层和干燥香料包从该扣件顶部开口塞入扣件内,扣件底部设置有环形台阶,防水透气层卡扣在环形台阶上,扣件上设置有防水透气隔垫,后跟部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弹性缓冲垫。该鞋底防水、透气和缓震,且由较好防臭功能。

但是上述鞋底存在以下缺陷:该鞋底的鞋跟处磨损严重而影响使用时,就需要更换鞋底,但是在更换鞋底时,需要将整个鞋底都换掉,会造成物料的浪费,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鞋底,鞋跟磨损后方便修理,不需要更换整个鞋底,从而节省物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鞋底,包括鞋掌和鞋跟,所述鞋跟下端面远离鞋掌的一端设置有更换槽,所述鞋跟于更换槽内连接有更换片,所述更换片一侧连接有燕尾条,所述鞋跟于更换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供燕尾条卡入并滑动的燕尾槽,所述更换片与鞋跟之间通过防水鞋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方案,鞋跟磨损并影响使用后,将鞋跟上的更换片从更换槽内取下,接着将新的更换片上的燕尾条卡入燕尾槽内,再将防水鞋胶涂在更换片和更换槽底壁之间,按压更换片,将新的更换片固定在更换槽内,使得鞋跟能够继续使用,不需要更换鞋底,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更换片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半片和右半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行走姿势的不同,因此鞋跟处往往一侧磨损严重,因此根据磨损情况选择更换左半片或右半片,进一步节省物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半片和右半片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能够防止左半片或右半片受到挤压时产生裂纹,提高左半片或右半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半片和右半片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与凹槽连通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一端与凹槽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能够将地面上的积水从鞋底快速排出,从而使得左半片和右半片与地面快速接触,提供足够的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跟沿竖直方向于更换槽底壁连接有两个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分别穿设于左半片和右半片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固定柱分别穿过左半片和右半片,能够增强左半片和右半片与鞋跟的连接,同时,固定柱能够快速定位左半片或右半片相对于鞋跟的相对位置,使得左半片和右半片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半片朝向右半片的一侧连接有呈t形的连接臂,所述右半片朝向鞋跟的一侧设置有供连接臂卡入的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臂卡入连接槽内,从而提高左半片与右半片之间的连接牢固性,防止左半片和右半片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右半片于连接槽朝向左半片的一端的相向两内壁均一体成型有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臂卡入连接槽内时,卡块能够卡紧连接臂的两侧,从而提高连接臂在连接槽内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半片朝向右半片的一侧与连接臂之间连接有加强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块能够增加连接臂与左半片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连接臂与左半片的连接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更换片的下端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增加更换片下端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提高更换片下端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更换片磨损后,能够单独更换,不需要更换整个鞋底,省时省力;

2、连接臂能够增加左半片和右半片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左半片和右半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鞋掌;2、鞋跟;21、更换槽;22、燕尾槽;23、固定柱;3、更换片;31、左半片;311、连接臂;312、加强块;32、右半片;321、连接槽;322、卡块;4、燕尾条;5、凹槽;6、排水槽;7、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鞋底,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由pu材质制成的鞋掌1和鞋跟2,鞋跟2下端面远离鞋掌1的一端开设有更换槽21,鞋跟2于更换槽21内通过防水鞋胶安装有由pu材质制成的更换片3,鞋跟2磨损并影响使用后,更换新的更换片3即可,省时省力。

如图2所示,更换片3一侧沿自身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燕尾条4,鞋跟2于更换槽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供燕尾条4卡入并滑动的燕尾槽22。将更换片3上的燕尾条4卡入燕尾槽22内,从而提高更换片3与更换槽2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将防水鞋胶涂在更换片3和更换槽21底壁之间,按压更换片3,将更换片3固定在更换槽21内。

如图2所示,更换片3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因为人们行走姿势的不同,鞋跟2处往往一侧磨损严重,因此根据磨损情况选择更换左半片31或右半片32,进一步节省物料。需要更换时,可用刀片将左半片31或右半片32从更换槽21内割下,再将新的左半片31或右半片32安装在更换槽21内。

如图2所示,更换片3与地面接触的一侧均匀分布有若干防滑纹7,防滑纹7能够增大更换片3的粗糙程度,从而提高更换片3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人们意外滑倒。

如图2所示,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上均开设有两个凹槽5,凹槽5能够防止左半片31或右半片32受到挤压时产生裂纹,提高左半片31或右半片32的使用寿命。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上均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凹槽5连通的排水槽6,排水槽6一端与凹槽5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排水槽6能够将地面上的积水从鞋底快速排出,同时,凹槽5内的积水也会从排水槽6排出,从而使得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与地面快速接触,及时提供足够的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

如图2所示,鞋跟2沿竖直方向于更换槽21底壁一体成型有两个固定柱23,两个固定柱23分别穿设于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内。两个固定柱23分别穿过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能够增强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与鞋跟2的连接,同时,固定柱23能够快速定位左半片31或右半片32相对于鞋跟2的相对位置,使得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安装方便。

如图2、图3所示,左半片31朝向右半片3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呈t形的连接臂311,右半片32朝向鞋跟2的一侧开设有供连接臂311卡入的连接槽321。将连接臂311卡入连接槽321内,从而提高左半片31与右半片32之间的连接牢固性,防止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分离。

如图3所示,右半片32于连接槽321朝向左半片31的一端的相向两内壁均一体成型有卡块322。连接臂311卡入连接槽321内时,卡块322会受到挤压产生形变;同时,卡块322形变后能够卡紧连接臂311的两侧,从而提高连接臂311在连接槽321内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3所示,左半片31朝向右半片32的一侧与连接臂311之间一体成型有加强块312。加强块312能够增加连接臂311与左半片31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连接臂311与左半片31的连接牢固性。

安装过程:

安装更换片3时,首先,将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上的燕尾条4均卡入燕尾槽22内;接着,将防水鞋胶涂在更换槽21的底壁,将固定柱23插入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内;最后,按压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等到防水鞋胶干透,从而将左半片31和右半片32完全固定在更换槽21内,完成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