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6217发布日期:2021-02-03 09:3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学生背包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学生背包(school rucksack)。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在学生背包中,存在被称为所谓学院型的学生背包。在该学院型的学生背包中,容纳教科书等的容纳部的襟部具有:侧壁部,包围容纳部的容纳空间;以及伸出部,从侧壁部向外侧伸出。该伸出部与容纳部的背部连接。该学院型的学生背包例如记载于日本实用新型申请第3078744号公报(专利文献1)。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申请第307874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
在上述的学院型的学生背包中,伸出部从侧壁部向外侧伸出,因此背部的外形变得比侧壁部大。因此,若侧壁部所包围的容纳空间变大则背部的外形也变大,由此容纳部变大。因此,难以在抑制容纳部变大的同时使容纳空间变大。此外,伸出部起到加强容纳部的作用。因此,若为了抑制容纳部变大而不设有伸出部,则难以确保容纳部的强度。
[0008]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抑制容纳部变大的同时使容纳空间变大,并且能确保容纳部的强度的学生背包。
[000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
本发明的学生背包具备:容纳部,设有开口部;盖部,以能开闭开口部的方式与容纳部连接;以及一对背带,与容纳部连接。容纳部包括:背部,连接有一对背带的各自的一端且连接有盖部;以及襟部,与背部的外缘部连接。襟部包括:表材;中芯,比表材弯曲刚性高且配置于表材的内侧;以及内芯,比表材弯曲刚性高且配置于中芯的内侧。中芯和内芯中的任一方包括:主体部和从主体部向与表材相反侧突出的突出部。主体部和突出部支承于背部。
[0011]
发明效果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学生背包,中芯和内芯中的任一方包括从主体部向与表材相反侧突出的突出部。因此,突出部不从表材向外侧突出。因此,背部的外形不会变得比襟部大,因此能维持背部的大小并且使容纳空间变大。由此,能在抑制容纳部变大的同时使容纳空间变大。此外,襟部包括中芯和内芯。因此,能通过中芯和内芯这两方来确保容纳部的强度。而且,主体部和突出部支承于背部。因此,能通过主体部和突出部来确保容纳部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学生背包的概略立体图。
[0014]
图2是图1所示的学生背包的背部和襟部的分解立体图。
[0015]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0016]
图4是沿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
[0017]
图5是图2所示的襟部的中芯和内芯的展开图。
[0018]
图6是图2所示的襟部的表材的展开图。
[0019]
图7是图2所示的襟部和加强构件的展开图。
[0020]
图8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背部和襟部的配置的图。
[0021]
图9是比较例中的学生背包的概略立体图。
[0022]
图10是沿图9的x-x线的剖视图。
[0023]
图11是沿图9的xi-xi线的剖视图。
[0024]
图1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改进例1的学生背包的与图3对应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0025]
图1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改进例1的学生背包的与图4对应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0026]
图1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改进例2的学生背包的与图3对应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0027]
图1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改进例2的学生背包的与图4对应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反复进行重复的说明。
[0029]
首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学生背包的构成进行说明。
[0030]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中的学生背包100主要具有:容纳部1、盖部2、一对背带3、连结构件4以及加强构件5。
[0031]
容纳部1具有:背部11、襟部12以及正面部13。在容纳部1中设有开口部op。容纳部1在上端具有开口部op。容纳部1具有与开口部op连通的容纳空间is。容纳空间is为由背部11、襟部12以及正面部13的各自的内周面包围的空间。容纳部1构成为能够通过开口部op将教科书等容纳于容纳空间is。
[0032]
在背部11连接有一对背带3各自的一端。在背部11连接有盖部2。在背部11装配有连结构件4。一对背带3分别经由连结构件4与背部11连接。在背部11和襟部12装配有加强构件5。
[0033]
襟部12与背部11的外缘部11a连接。襟部12与背部11的除了上端部的中央部以外的外缘部11a连接。就是说,襟部12呈u字状地与背部11的外缘部11a连接。
[0034]
襟部12具有一对侧部121和底部122。一对侧部121配置为隔着底部122彼此相对。一对侧部121构成为各自从底部122的两端立起。底部122配置为与开口部op彼此相对。
[0035]
盖部2以可开闭开口部op的方式与容纳部1连接。具体而言,盖部2构成为与容纳部1的背部11的上端连接,能够以背部11的上端为基端开闭开口部op。盖部2构成为能够在图1所示的关闭的状态下覆盖容纳部1的开口部op和正面部13。此外,盖部2构成为能够在打开
的状态下使容纳部1的开口部op和正面部13露出。
[0036]
一对背带3与容纳部1连接。具体而言,一对背带3的各自的一端经由连结构件4与背部11的上端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仅图示了一对背带3的各自的一端周边,未图示除了一端的周边以外的部分。一对背带3的各自的另一端经由未图示的连接构件与襟部12的底部122连接。一对背带3在左右各设置一条。一对背带3构成为在使用者背上学生背包100时装接于使用者的两肩。
[0037]
加强构件5在容纳部1的下部配置于容纳部1的背部11侧的角。加强构件5沿背部11的下端部以延及一对侧部121的方式延伸。加强构件5以从背部11的下端部沿一对侧部121的每一个朝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延伸。加强构件5以延及背部11和一对侧部121的每一个的方式配置,并且以延及背部11和底部122的方式配置。
[0038]
接着,对背部11和襟部12的构成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9]
参照图2和图3,襟部12包括表材12a、中芯12b和内芯12c。表材12a、中芯12b和内芯12c相互重叠。从外侧朝向内侧依次配置表材12a、中芯12b和内芯12c。
[0040]
表材12a构成襟部12的外表面。表材12a的材质例如为人工皮革或牛皮。中芯12b比表材12a弯曲刚性高。中芯12b由与表材12a不同的材质构成。中芯12b的材质例如为树脂,具体而言,也可以为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和聚酯树脂为主要成分混合的树脂泡沫。中芯12b配置于表材12a的内侧。内芯12c比表材12a弯曲刚性高。内芯12c由与表材12a不同的材质构成。内芯12c的材质例如为树脂,具体而言,也可以为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和聚酯树脂为主要成分混合的树脂泡沫。此外,内芯12c的材质具体而言,也可以为以纸浆和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分混合的树脂与上述树脂泡沫层叠而成的物质。内芯12c配置于中芯12b的内侧。
[0041]
也可以是,中芯12b与内芯12c具有相同的弯曲刚性。中芯12b可以与内芯12c为相同材质,也可以与内芯12c为相同厚度。此外,优选的是,中芯12b比内芯12c弯曲刚性高。在该情况下,中芯12b可以由与内芯12c不同的材质构成,也可以比内芯12c厚度大。
[0042]
中芯12b和内芯12c中的任一方包括主体部p1和突出部p2。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芯12c包括主体部p1和突出部p2。突出部p2构成为从主体部p1向与表材12a的相反侧突出。突出部p2配置于主体部p1的背部11侧的端部。就是说,在内芯12c的后边部设有朝向内侧折弯的折弯部。主体部p1和突出部p2支承于背部11。就是说,内芯12c的折弯部与背部11的内表面抵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芯12b在背部11的内表面笔直地竖立。
[0043]
表材12a、中芯12b以及内芯12c在相互重叠的状态下被缝接。就是说,在表材12a、中芯12b、内芯12c相互重叠的状态下,以线贯通它们每一个的方式进行缝合。
[0044]
具体而言,表材12a具有进行了翻边处理的折弯部p3。折弯部p3与背部11的外缘部11a的外表面重叠。由表材12a的折弯部p3和内芯12c的突出部p2夹持背部11的外缘部11a。在由表材12a的折弯部p3和内芯12c的突出部p2夹持了背部11的外缘部11a的状态下,表材12a的折弯部p3、背部11的外缘部11a以及内芯12c的突出部p2由线6一体地缝合。此外,表材12a、中芯12b以及内芯12c的主体部p1由线7一体地缝合。
[0045]
参照图4,加强构件5在容纳部1的背部11侧的角处配置为从外侧覆盖表材12a。由加强构件5和背部11夹持表材12a的折弯部p3。在由加强构件5和内芯12c的突出部p2夹持表材12a的折弯部p3和背部11的外缘部11a的状态下,加强构件5、表材12a的折弯部p3、背部11
的外缘部11a以及内芯12c的突出部p2一体地由线6一体地缝合。此外,加强构件5、表材12a、中芯12b以及内芯12c的主体部p1由线7一体地缝合。
[0046]
参照图5~图8,对背部11和襟部12的配置进一步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图5~图8图示出襟部12展开的状态。参照图5,中芯12b沿内芯12c的主体部p1与突出部p2的边界线,与内芯12c重叠。中芯12b的外形比内芯12c的外形小。以在内芯12c的短尺寸方向的一端沿长尺寸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有突出部p2。内芯12c具有缺口部20。缺口部20设于突出部p2的沿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边缘。缺口部20在突出部p2的长尺寸方向的中央部设有两个。缺口部20构成为锯齿状。通过缺口部20而能容易地折弯内芯12c的突出部p2。
[0047]
参照图6,以在表材12a的短尺寸方向的一端沿长尺寸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有折弯部p3。参照图7,表材12a、中芯12b以及内芯12c相互重叠。而且,在表材12a从与中芯12b的相反侧重叠加强构件5。加强构件5配置于表材12a的长尺寸方向的中央部,配置为与缺口部20重叠。参照图8,以使表材12a的折弯部p3位于背部11的外缘部11a的方式将背部11定位于襟部12。以背部11的下端的角部与缺口部20重叠的方式将背部11定位于襟部12。
[0048]
接着,以与比较例对比的方式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学生背包10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49]
参照图9,比较例的学生背包100为所谓学院型的学生背包100。在比较例的学生背包100中,襟部12具有:侧壁部123,包围容纳部1的容纳空间is;伸出部124,从侧壁部123向外侧突出。伸出部124与容纳部1的背部11的外缘部11a连接。由角面料8从外侧覆盖伸出部124和外缘部11a。
[0050]
参照图10和图11,伸出部124包括:第一伸出构件124a和第二伸出构件124b。表材12a具有第一伸出构件124a。第一伸出构件124a配置于表材12a的背部11侧的端部。中芯12b具有第二伸出构件124b。第二伸出构件124b配置于中芯12b的背部11侧的端部。第一伸出构件124a和第二伸出构件124b构成为向与内芯12c相反侧伸出。
[0051]
参照图9~图11,在比较例的学生背包100中,伸出部124从侧壁部123向外侧伸出,因此背部11的外形变得比侧壁部123大。因此,若侧壁部123所包围的容纳空间is变大则背部11的外形也变大,由此容纳部1变大。因此,难以在抑制容纳部1变大的同时使容纳空间is变大。此外,伸出部124起到加强容纳部1的作用。因此,若为了抑制容纳部1变大而不设置伸出部124,则难以确保容纳部1的强度。
[0052]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学生背包100,如图1和图3所示,中芯12b和内芯12c中的任一方包括从主体部p1向与表材12a相反侧突出的突出部p2。因此,突出部p2不从表材12a向外侧突出。因此,背部11的外形不会变得比襟部12大,因此能维持背部11的大小并且使容纳空间is变大。由此,能在抑制容纳部1变大的同时使容纳空间is变大。此外,襟部12包括中芯12b和内芯12c。因此,能通过中芯12b和内芯12c这双方来确保容纳部1的强度。而且,主体部p1和突出部p2支承于背部11。因此,能通过主体部p1和突出部p2来确保容纳部1的强度。
[0053]
此外,襟部12包括中芯12b和内芯12c。因此,中芯12b和内芯12c可以分别调整强度。因此,容纳部1的强度的调整变得容易。
[0054]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学生背包100,由表材12a的折弯部p3和突出部p2夹持背部11,因此不需要比较例的角面料8。由于不需要与表材12a为不同构件的角面料8,因此能
减少构件的数量。因此,能提高生产率。
[0055]
此外,参照图1和图4,本实施方式的学生背包100具备加强构件5。因此,能通过加强构件5来进一步确保容纳部1的强度。
[0056]
参照图1和图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学生背包100,内芯12c包括突出部p2。因此,由内芯12c和表材12a夹持中芯12b并相互缝合变得容易。
[0057]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学生背包100,中芯12b可以比内芯12c弯曲刚性高。由此,通过中芯12b确保容纳部1的强度变得容易。
[0058]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改进例1和改进例2的学生背包100进行说明。
[0059]
参照图12和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改进例1的学生背包100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改进例1的学生背包100中,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学生背包100相比,主要是中芯12b和内芯12c的构成不同。
[0060]
在本实施方式的改进例1的学生背包100中,中芯12b包括主体部p1和突出部p2。突出部p2构成为从主体部p1向与表材12a相反侧越过内芯12c进行突出。在中芯12b的后边部设有折弯部。中芯12b的折弯部与背部11的内表面抵接。内芯12c支承于中芯12b的突出部p2。内芯12c在突出部p2的内表面笔直地竖立。就是说,内芯12c不包括突出部p2。
[0061]
参照图12,由表材12a的折弯部p3与中芯12b的突出部p2夹持背部11的外缘部11a。在由表材12a的折弯部p3和中芯12b的突出部p2夹持背部11的外缘部11a的状态下,表材12a的折弯部p3、背部11的外缘部11a以及中芯12b的突出部p2由线6一体地缝合。此外,表材12a、中芯12b的主体部p1以及内芯12c由线7一体地缝合。
[0062]
参照图13,在由加强构件5和中芯12b的突出部p2夹持表材12a的折弯部p3和背部11的外缘部11a的状态下,加强构件5、表材12a的折弯部p3、背部11的外缘部11a以及内芯12c的突出部p2一体地由线6一体地缝合。此外,加强构件5、表材12a、中芯12b的主体部p1以及内芯12c由线7一体地缝合。
[0063]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改进例1的学生背包100,中芯12b包括突出部p2。因此,能抑制中芯12b从背部11的内表面向外侧脱离而进入背部11与表材12a之间。由此,能确保容纳部1的强度。此外,内芯12c支承于中芯12b的突出部p2。因此,能通过内芯12c抑制中芯12b的主体部p1与突出部p2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变形。由此,能确保容纳部1的强度。
[0064]
参照图14和图15,对本实施方式的改进例2的学生背包100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改进例2的学生背包100中,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学生背包100相比,主要在具备衬材30这一点上不同。
[0065]
本实施方式的改进例2的学生背包100具备衬材30。衬材30配置于内芯12c的内侧。衬材30包覆内芯12c。衬材30覆盖线6和线7。衬材30没有被线6和线7缝合。此外,衬材30配置于背部11的内侧。衬材30包覆背部11的内表面。
[0066]
本实施方式的改进例1的学生背包100还具备配置于内芯12c的内侧的衬材。因此,能抑制由容纳于容纳部1的教科书等接触内芯12c而导致的内芯12c破损。由此,能确保容纳部1的强度。
[0067]
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均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上述的说明表示,而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旨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同等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0068]
附图标记说明
[0069]
1:容纳部;2:盖部;3:带;4:连结构件;5:加强构件;6、7:线;11:背部;11a:外缘部;12:襟部;12a:表材;12b:中芯;12c:内芯;13:正面部;30:衬材;100:学生背包;121:侧部;122:底部;123:侧壁部;124:伸出部;is:容纳空间;op:开口部;p1:主体部;p2:突出部;p3:折弯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