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翼边的工艺方法及翼边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76138发布日期:2020-06-20 17:2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翼边的工艺方法及翼边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内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翼边的工艺方法及翼边。



背景技术:

内衣为人们最为贴身的衣物,在现今国人生活质量普遍提升的环境下,消费者对内衣质量及使用舒适性的要求相对增加,其中,内衣的翼边一般起到用户穿着内衣是否舒适的重要性。

传统的翼边制备工艺程序复杂,使用弹性胶膜大面积复合区域会让复合区域变得不通气,穿着有闷热感和束缚感,局部无支撑功能,成本会增加。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制备翼边的工艺方法及翼边。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翼边的工艺方法,适用于内衣中,其中,所述工艺方法包括:

步骤s1、提供一第一面料,平铺于一印刷设备的平台上,所述第一面料包括一对应所述待制备翼边的所述轮廓及所述连接片的涂胶区域;

步骤s2、提供一复合粘合剂;

步骤s3、将所述复合粘合剂按照一预定厚度涂覆在所述涂胶区域上;

步骤s4、提供一第二面料,通过一粘合工艺与所述第一面料进行对齐粘合,以形成一双层面料裁片;

步骤s5、将所述双层面料裁片沿所述涂胶区域进行定位切割,形成所述翼边。

优选的,于所述步骤s3中,提供一于对应所述待制备翼边的所述轮廓及所述连接片位置具有第二镂空的网版,将所述网版铺设于所述第一面料上,并将通过所述网版向所述第一面料涂覆所述复合粘合剂。

优选的,所述复合粘合剂由46.0-47.0%的二氧化硅与47.0-49.0%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及4.0-7.0%的粘合助剂组成。

优选的,所述复合粘合剂包括二氧化硅,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及粘合助剂,所述二氧化硅,所述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及所述粘合助剂的质量比例为1:1:0.2。

优选的,所述粘合助剂由有机锡催化剂、钛酸酯催化剂、氨基硅烷、羟溶剂油组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预定厚度为0.3mm-0.5mm。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粘合工艺为高温压烫机进行压烫,所述压烫的持续时间为2分钟,所述压烫的温度为185度,所述压烫的压力为49n。

优选的,于所述步骤s5中,将所述双层面料裁片进行冷却,以形成稳定形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翼边,其中,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料轮廓及由所述轮廓包围的连接片,所述轮廓与所连接片之间形成有第一镂空,所述轮廓及所述连接片由相互粘合的第一面料及第二面料形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成横向排列,且均为波浪形;或者

所述连接片成横向排列,且相互平行;或者

所述连接片纵向排列且相互交叉成网状;或者

所述连接片纵向排列且相互不交叉并于轮廓对应部分形成三角形;或者

所述连接片于所述轮廓内形成多个相邻的六角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面料的涂胶区域使用复合粘合剂并将第二面料粘合于第一面料上,以形成双层面料裁片,最后沿涂胶区域进行定位切割,从而形成具有强支撑、高回弹的翼边,且该翼边的轮廓与连接片之间形成有第一镂空,从而可减少对穿戴者后背阔肌的压迫,且使穿戴者后背阔肌或肋骨处更加轻松透气,且使得后背的运动更加稳定有一定的支撑性,可预防穿着在日常活动中,移位松懈不紧致包裹等问题。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工艺方法的步骤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印刷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复合粘合剂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面料和第二面料粘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备完成的翼边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波浪形翼边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片相互平行的翼边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网状形翼边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片与轮廓成三角形的翼边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片成六角形的翼边示意图。

上述附图标记表示说明:

待制备翼边1;轮廓10;连接片11;第一面料2;涂胶区域20;复合粘合剂3;第二面料4;双层面料裁片5;网版6;主体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翼边的工艺方法,适用于内衣中,其中,定义一待制备翼边1,待制备翼边1包括轮廓10及由轮廓包围的连接片11,轮廓10与连接片11之间形成有第一镂空,工艺方法包括:

步骤s1、提供一第一面料2,平铺于一印刷设备(图中未显示)的平台(图中未显示)上,第一面料2包括一对应待制备翼边1的轮廓10及连接片11的涂胶区域20;

步骤s2、提供一复合粘合剂3;

步骤s3、将复合粘合剂3按照一预定厚度涂覆在涂胶区域20上;

步骤s4、提供一第二面料4,通过一粘合工艺与第一面料2进行对齐粘合,以形成一双层面料裁片5;

步骤s5、将双层面料裁片5沿涂胶区域20进行定位切割,形成翼边。

通过上述提供的工艺方法,结合图1、2所示,首先根据本实施例中待制备翼边1的型号,该待制备翼边1包括轮廓10及由轮廓包围的连接片11,轮廓10与连接片11之间形成有第一镂空,首先进行裁剪出第一面料2,并将该第一面料2平铺在印刷设备(图中未显示)的平台(图中未显示)上,并将第一面料2的四个角进行固定,第一面料2包括对应待制备翼边1的轮廓10及连接片11的涂胶区域20。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将46.0-47.0%的二氧化硅与47.0-49.0%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及4.0-7.0%的粘合助剂组成复合粘合剂3,其中,粘合助剂由有机锡催化剂、钛酸酯催化剂、氨基硅烷、羟溶剂油组成,该复合粘合剂3为半透明液体,再将该复合粘合剂3按照0.3mm-0.5mm的厚度涂覆在涂胶区域20上,通过刷子(图中未显示)以同方向印刷移动,重复印刷动作为3-4次为效果最佳,或者通过旋涂方式将复合粘合剂3涂覆在涂胶区域20上;或者通过喷涂方式将复合粘合剂3涂覆在涂胶区域20上,由于复合粘合剂3对第一面料2具有有一定的渗透性,若涂覆的厚度超过0.5mm,则可能造成复合粘合剂3渗透入第一面料2的表里的问题,另外,该复合粘合剂3的调试环境需要在无尘环境中,且需要在175度的温度环境下进行调试,以便于调试出的复合粘合剂3的功效达到最佳。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剪裁出第二面料4,将该第二面料4通过粘合工艺与第一面料2进行对齐粘合,本实施例中的粘合工艺为通过高温压烫机进行压烫,高温压烫机在特定的压力、时间及温度下将第二面料4与第一面料2进行对齐对位粘合,从而以形成双层面料裁片5。

上述特定的压力可以是30n-60n,优选49n,特定的时间可以是1.5分钟-2.5分钟,优选2分钟,特定的温度可以是170度-200度,优选185度,从而将第二面料4与第一面料2进行粘合,以避免第二面料4与第一面料脱离。

进一步地,将上述经过压烫后的双层面料裁片5进行冷却,以形成稳定形状后,采用定位裁刀(图中未显示)沿涂胶区域20进行定位切割,即可形成翼边,如图5所示,最后可将裁好的翼边使用在内衣需要的部位,可做内衣的翼边、小裤前腹、腰头等受力支撑需求多局部多范围的位置,可预防穿着在日常活动中,移位松懈不紧致包裹等问题。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面料2的涂胶区域20使用复合粘合剂3并将第二面料4粘合于第一面料2上,以形成双层面料裁片5,最后沿涂胶区域20进行定位切割,从而形成具有强支撑、高回弹的翼边,且该翼边的轮廓10与连接片11之间形成有第一镂空,从而可减少对穿戴者后背阔肌的压迫,且使穿戴者后背阔肌或肋骨处更加轻松透气,且使得后背的运动更加稳定有一定的支撑性,可预防穿着在日常活动中,移位松懈不紧致包裹等问题。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于步骤s3中,提供一于对应待制备翼边1的轮廓10及连接片11位置具有第二镂空的网版6,将网版6铺设于第一面料2上,并将通过网版6向第一面料2涂覆复合粘合剂3。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准备一块与待制备翼边1的轮廓10及连接片11位置具有第二镂空的网版6,将该网版6铺设在第一面料2的涂胶区域20上,从而根据网版6的形状,以便于对第一面料2中的涂胶区域20进行涂胶。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复合粘合剂3包括二氧化硅,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及粘合助剂,二氧化硅,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及粘合助剂的质量比为1:1:0.2,其中粘合助剂由有机锡催化剂、钛酸酯催化剂、氨基硅烷、羟溶剂油组成。

具体地,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调试复合粘合剂3,也就是将二氧化硅,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及粘合助剂按照质量比为1:1:0.2的形式进行混合调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翼边,其中,如图5所示,包括主体7,主体7包括轮廓10及由轮廓10包围的连接片11,轮廓10与连接片11之间形成有第一镂空,轮廓10及连接片11由相互粘合的第一面料2及第二面料4形成,该翼边具有强支撑,高回弹的特点,可减少对穿戴者后背阔肌的压迫,使穿戴者后背阔肌或肋骨处更加轻松透气,且使得后背的运动更加稳定有一定的支撑性,可预防穿着在日常活动中,移位松懈不紧致包裹等问题。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连接片11成横向排列,且均为波浪形,如图6所示。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连接片11成横向排列,且相互平行,如图7所示。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连接片11纵向排列且相互交叉成网状,从而使得连接片11与主体7的轮廓10形成镂空形式,使穿戴者后背阔肌或肋骨处更加轻松透气,且使得后背的运动更加稳定有一定的支撑性。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连接片11纵向排列且相互不交叉并于轮廓10对应部分形成三角形,将连接片11与主体7的轮廓10形成三角形,也可形成镂空形式,使穿戴者后背阔肌或肋骨处感觉轻松透气。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连接片11于轮廓10内形成多个相邻的六角形,通过将连接片11与主体7的轮廓10形成多个相邻的六角形,使得形成的镂空形式更加均匀的透气,且给予后背的支撑力更加均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面料的涂胶区域使用复合粘合剂并将第二面料粘合于第一面料上,以形成双层面料裁片,最后沿涂胶区域进行定位切割,从而形成具有强支撑、高回弹的翼边,且该翼边的轮廓与连接片之间形成有第一镂空,从而可减少对穿戴者后背阔肌的压迫,且使穿戴者后背阔肌或肋骨处更加轻松透气,且使得后背的运动更加稳定有一定的支撑性,可预防穿着在日常活动中,移位松懈不紧致包裹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