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护人员用高效安全防病毒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6349发布日期:2020-06-20 17:3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护人员用高效安全防病毒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护人员用高效安全防病毒口罩。



背景技术:

目前,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正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从2003年的sars病毒疫情在中国爆发到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大爆发再到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的大爆发,病毒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病毒爆发期间,大量的病毒携带者被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因此,医务工作者们是与病毒接触最频繁,接触量最大的一类人群,医务工作者们的身体状况成了人们关心的重点。

现有的医用防病毒口罩上部边缘多设置有一条金属塑形条,通过对金属塑形条进行按压,使口罩的形状与人体的面部线体一致,进而使得口罩与人体皮肤接触,提高口罩内的密封性,避免空气从口罩与皮肤之间的缝隙流入口罩内,提高防病毒效果,虽然现有的医用口罩都设置有塑形条,但是佩戴口罩后,口罩与皮肤之间还会存在微小的缝隙,由于医务人员每天接触大量的病毒,为了做好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必须将口罩系的更紧,才能使口罩与皮肤密切接触,但是时间一长,在塑形条的挤压作用下,医务人员鼻梁处的皮肤或多或少的被磨破,严重影响了口罩佩戴的舒适度。

而且,现有的医用口罩多是通过弹性带套在耳朵后面或者套在头上对口罩进行固定,长期将弹性带套在耳朵后面对口罩进行固定时,会导致耳朵血液血液循环变差,出现耳朵疼痛的问题,而且,长时间将口罩套在耳朵上,也存在口罩固定不牢固的问题;将弹性带套在使用者头部对口罩进行固定时,由于弹性带比较细,长时间套在头上以后容易出滑脱或者位移的情况,进而导致口罩位置发生变化,密封效果变差的问题,而且,由于每个人的头部大小不一,使用时,必须对弹性带进行打结处理后才能与使用者的头部大小相适合,导致佩戴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护人员用高效安全防毒口罩,该口罩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口罩存在的密封效果差、弹性带易出现偏移且弹性带长度不可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护人员用高效安全防病毒口罩,包括罩体和固定连接于罩体两侧的固定带,罩体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无纺布层、熔喷纤维层、纳米纤维过滤层和内层无纺布层,内层无纺布层边缘设置有密封胶圈,密封胶圈包括固定部和调节部,调节部设置于鼻子上方,调节部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鼻翼塞,鼻翼塞与调节部活动连接;

固定带上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调节钮,固定板上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弧形片,弧形片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调节钮上设置有直杆,直杆纵向贯穿固定板与弧形片固定连接,固定带横向贯穿固定板,并设置于直杆和弧形片形成的空间内。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固定带与罩体之间通过缝纫、热压融合或者超声融合的方式连接,罩体上的外层无纺布层经过疏水处理,具有防水作用,可对空气中的飞沫、大颗粒灰尘等进行阻隔,熔喷纤维层和纳米纤维过滤层可对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起到过滤作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密封胶圈与内层无纺布层通过热压融合的方式连接,密封胶圈的材质为软硅胶,佩戴口罩后,通过密封胶圈与使用者的面部皮肤接触,由于软硅胶材质柔软,即使口罩与使用者皮肤之间存在较大的压力,也不存在对使用者皮肤造成损伤的问题;设置有调节部,调节部内设置有开口,将鼻翼塞在开口内进行移动,调整鼻翼塞的位置,鼻翼塞的材质也为软硅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佩戴时,使用者通过调整鼻翼塞的位置,使得佩戴后,鼻子两侧的缝隙被鼻翼塞填满,进而提高口罩与脸部的贴合效果,提高贴合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弹簧分别与弧形片和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直杆与调节钮为固定连接,通过弹簧的弹性作用,将弧形片向上推动,通过弧形片将固定带压紧固定,需要调节时,使用者只需要一只手按压调节钮,另一只手抓住固定带的端部将固定带向外拉伸,当感觉口罩的松紧合适后,松开对调节钮的按压即可,通过该装置可快速的调节固定带的长度,提高口罩佩戴的舒适度,该调节装置内设置有固定板,通过固定板增大与使用者头部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固定带的固定效果,避免固定带移动或者脱落。

进一步地,固定板上设置有凹槽,调节钮设置于凹槽内。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有凹槽,即可以提高调节钮的固定效果,又能减少调节钮暴露的面积,提高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固定板外部设置有防滑层。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防滑层的材质为软硅胶,防滑层粘接于固定板外部,设置有防滑层可增大与使用者头部的摩擦力,进而提高固定带的固定效果,避免固定带沿着头部的弧度发生移动,提高口罩佩戴的效果。

进一步地,密封胶圈内设置有海绵条。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将海绵条设置于密封胶圈内部,提高密封胶圈的弹性,佩戴时,即使增大罩体与面部的压力,使用者也不会感觉不舒服,设置有海绵条,提高使用者佩戴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鼻翼塞包括活动部、连接部和塞体部,活动部设置于开口内,鼻翼塞的截面形状为倒凹字形。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活动部、连接部和塞体部之间一体成型,使用时将活动部通过开口插入调节部内,塞体部设置于调节部内侧,塞体部内侧与使用者皮肤接触,通过移动活动部,调节鼻翼塞的位置,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面部线条进行调整,通过塞体部将鼻翼两侧的的缝隙填充满,进而提高罩体与面部贴合的密封性,该装置也可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固定带的端部设置为y字形,y字形的两自由端分别与罩体固定连接。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将固定带的端部设置为y字形,提高罩体固定时受力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地,外层无纺布层设置有塑形条,塑形条设置于鼻子上方。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塑形条先将罩体进行初步塑性,使罩体与使用者的面部线条一致,再通过鼻翼塞进行微调密封,进行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地,内层无纺布层内部设置有吸水部。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吸水部由无纺布层包裹吸水树脂制成,无纺布层与内层无纺布层之间热压融合连接,使用时长时间佩戴口罩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汽,尤其是在天气较热时,大量的水汽无法从罩体内排出,导致冷凝,形成水珠粘附在使用者的皮肤或者罩体上,使用者皮肤上的水珠滑落时,使使用者感觉到很痒,不舒服,设置有吸水部,可通过吸水部内的吸水树脂将罩体内水汽进行吸收,提高使用者的佩戴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吸水部的形状为u形。

采取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将吸水部设置为u形,u形的两侧段位于使用者面部两侧,u形的底部位于使用者的下颚处,可将u形的吸水部可充分将罩体内形成的水珠吸收,提高水珠吸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罩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节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鼻翼塞与调节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罩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固定带与调节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调节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固定部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罩体;2、固定带;3、外层无纺布层;4、熔喷纤维层;5、纳米纤维过滤层;6、内侧无纺布层;7、密封胶圈;8、固定部;9、调节部;10、开口;11、鼻翼塞;12、调节装置;13、固定板;14、调节钮;15、空腔;16、弧形片;17、弹簧;18、直杆;19、凹槽;20、防滑层;21、海绵条;22、活动部;23、连接部;24、塞体部;25、塑形条;26、吸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提供了一种医护人员用高效安全防病毒口罩,包括罩体1和固定连接于罩体1两侧的固定带2,优化地,固定带2的端部设置为y字形,y字形的两自由端分别与罩体1固定连接。

罩体1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无纺布层3、熔喷纤维层4、纳米纤维过滤层5和内层无纺布层6,内层无纺布层6边缘设置有密封胶圈7,优化地,外层无纺布层3设置有塑形条25,塑形条25设置于鼻子上方。优化地,密封胶圈7内设置有海绵条21。优化地,内层无纺布层6内部设置有吸水部26。优化地,吸水部26的形状为u形。

密封胶圈7包括固定部8和调节部9,调节部9设置于鼻子上方,调节部9上设置有开口10,开口10内设置有鼻翼塞11,鼻翼塞11与调节部9活动连接;优化地,鼻翼塞11包括活动部22、连接部23和塞体部24,活动部22设置于开口10内,鼻翼塞11的截面形状为倒凹字形。

固定带2上设置有调节装置12,调节装置12包括固定板13和调节钮14,优化地,固定板13外部设置有防滑层20。优化地,固定板13上设置有凹槽19,调节钮14设置于凹槽19内。

固定板13上内设置有空腔15,空腔15内设置有弧形片16,弧形片16与固定板13之间通过弹簧17连接,调节钮14上设置有直杆18,直杆18纵向贯穿固定板13与弧形片16固定连接,固定带2横向贯穿固定板13,并设置于直杆18和弧形片16形成的空间内。

上述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者将罩体1对准面部的口鼻,将罩体1扣合在面部,然后抓紧固定带2,将固定带2套在头部,使得调节装置12设置于使用者后脑部,然后左右移动鼻翼塞11的位置,使得鼻翼塞11处于鼻子两侧的凹沟内,最后,使用者一只手按压调节装置12上的按钮,另一只手将调节装置12上的固定带2向外抽拉,当感觉松紧度合适时,停止对调节钮14的按压,固定带便在弧形片16的挤压下,实现固定,通过上述操作,便可完成口罩的佩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