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矫正足内翻功能的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4824发布日期:2020-11-19 19:5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矫正足内翻功能的鞋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具有矫正足内翻功能的鞋垫。



背景技术:

足内翻,是指足部的足跟轴向内偏斜,是足部常见畸形之一。足内翻是因为脚部肌腱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种畸形,足外翻还会引发踝关节内翻膝关节变形导致o型腿。

目前足内翻的矫正方法为运动治疗和矫正鞋垫辅助治疗,现有市场上的矫正鞋垫大多为一体成型的,硬度大,无弹性,避震能力差,透气性不好,很难对足内翻的人士起到矫正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矫正足内翻功能的鞋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矫正足内翻功能的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自上而下包括面层、一体成型的鞋垫主体,所述鞋垫主体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后跟部,所述鞋垫主体的足弓部和后跟部的底部设置有承托板,加强了足弓部的支撑力,所述承托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有减震垫,有效吸收脚后跟着地瞬间所受到的冲击力,增强后跟抗震强度,所述鞋垫主体的前掌部的底部靠近外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安装有矫正垫,所述鞋垫主体的前掌部沿足宽方向的厚度由外向内逐渐变薄,形成外高内低的斜坡,所述斜坡的倾斜角度为5~7°,所述第二通孔、矫正垫沿足宽方向呈外高内低的形状。通过设置外高内低的斜坡,使得斜坡对于足内翻、o型腿具有一个矫正的作用力,长期使用能恢复足部的正常组织结构,让脚部保持正中的位置,使得膝关节的受力得到偏移,从而达到矫正足内翻、内八足、o型腿的作用,对脚部进行支撑与塑形,提升行走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为“l”形,所述矫正垫呈“l”形,矫正垫的形状与前掌部的受力形状一致,在行走矫正过程中,穿着者轻松自由,无需使用很大的力度。

优选的,所述鞋垫主体的足弓部的内足处设置有内弓支撑体,所述内弓支撑体向脚部凸起,所述内弓支撑体沿足长方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形状,撑托内侧足弓,将前足压力转移,缓解压力,所述鞋垫主体的足弓部的横足处设置有横弓支撑体,所述横弓支撑体向脚部凸起,所述横弓支撑体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承托横弓,大幅度减少前足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足弓部和后跟部的边沿均设置有限位侧壁,所述限位侧壁能够限定脚部处于鞋垫的正中间位置,塑形脚部,稳固后跟,提升行走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脚部与鞋垫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少足跟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鞋垫主体为抗菌层,所述抗菌层采用美国陶氏化学仙护盾silvadur银离子三重抗菌防臭技术制成的。

优选的,所述鞋垫主体的前掌部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起到按摩的作用,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足部的健康发育,同时也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承托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使得鞋垫垫在鞋底内更加牢固,避免了滑动。

优选的,所述承托板为eva材料,增加承托板的支撑力度。

优选的,所述减震垫、矫正垫均为高弹欧斯耐材质,支撑力度强,回弹性能好。

优选的,所述面层为低弹布,防滑吸水、透气耐用及良好吸震功能。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前掌部设置成渐进式的厚度,形成外高内低的斜坡,且在前掌部设置有具有斜坡相同倾斜度的矫正垫,矫正垫的形状与前掌的受力形状相同,使得斜坡、矫正垫对于足内翻、o型腿具有一个矫正的作用力,长期使用能恢复足部的正常组织结构,让后跟保持正中的位置,使得膝关节的受力得到偏移,对脚部进行支撑与塑形,从而达到矫正足内翻、内八足、o型腿的作用,提升行走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足弓部与后跟部的底部设置了由eva材料制成的承托板,大大增加了足弓的支撑力度,且在后跟部的底部设置了减震垫,增强了后跟的抗震强度,同时也使得后跟保持在正中的位置,起到矫正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在足弓部设置了用于承托内弓、横弓的支撑体,将前足的压力转移至横弓及内弓,大幅度地减少前足的压力,降低了扁平足的脚部疼痛感。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美国陶氏化学仙护盾silvadur银离子三重抗菌防臭技术制成具有抗菌防臭的鞋垫主体,表面覆盖一层低弹布,使得鞋垫具有防滑吸水、透气耐用、回弹力强、缓震效果好、抗菌防臭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双重平衡足力,缓解压力,科学受力,透气吸汗,缓震效果好,抗菌防臭,对脚部进行支撑与塑形,提升行走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图1中沿足宽方向的前掌部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横弓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内弓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沿足长方向的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鞋垫本体;11、面层;12、鞋垫主体;2、前掌部;21、第二通孔;22、矫正垫;23、斜坡;24、凸起部;3、足弓部;31、内弓支撑体;32、横弓支撑体;4、后跟部;41、限位侧壁;5、承托板;51、第一通孔;52、减震垫;53、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内、外等,仅是参考说明书附图1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3、6所示,一种具有矫正足内翻功能的鞋垫,包括鞋垫本体1,所述鞋垫本体1自上而下包括面层11、一体成型的鞋垫主体12,所述鞋垫主体12包括前掌部2、足弓部3、后跟部4,所述鞋垫主体12的足弓部3和后跟部4的底部设置有承托板5,加强了足弓部3的支撑力,所述承托板5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1,所述第一通孔51内安装有减震垫52,有效吸收脚后跟着地瞬间所受到的冲击力,增强后跟抗震强度,所述鞋垫主体12的前掌部2的底部靠近外侧设置有第二通孔21,所述第二通孔21内安装有矫正垫22,所述鞋垫主体12的前掌部2沿足宽方向的厚度由外向内逐渐变薄,形成外高内低的斜坡23,所述斜坡23的倾斜角度为5~7°,所述第二通孔21、矫正垫22沿足宽方向呈外高内低的形状。通过设置外高内低的斜坡23,使得斜坡23对于足内翻、o型腿具有一个矫正的作用力,长期使用能恢复足部的正常组织结构,让脚部保持正中的位置,使得膝关节的受力得到偏移,从而达到矫正足内翻、内八足、o型腿的作用,对脚部进行支撑与塑形,提升行走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通孔21为“l”形,所述矫正垫22呈“l”形,矫正垫22的形状与前掌部2的受力形状一致,在行走矫正过程中,穿着者轻松自由,无需使用很大的力度。

如图4-5所示,所述鞋垫主体12的足弓部3的内足处设置有内弓支撑体31,所述内弓支撑体31向脚部凸起,所述内弓支撑体31沿足长方向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形状,撑托内侧足弓,将前足压力转移,缓解压力,所述鞋垫主体12的足弓部3的横足处设置有横弓支撑体32,所述横弓支撑体32向脚部凸起,所述横弓支撑体32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承托横弓,大幅度减少前足的压力。

所述足弓部3和后跟部4的边沿均设置有限位侧壁41,所述限位侧壁41能够限定脚部处于鞋垫的正中间位置,塑形脚部,稳固后跟,提升行走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脚部与鞋垫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少足跟的压力。

所述鞋垫主体12为抗菌层,所述抗菌层采用美国陶氏化学仙护盾silvadur银离子三重抗菌防臭技术制成的。

所述鞋垫主12体的前掌部2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24,起到按摩的作用,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足部的健康发育,同时也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所述承托板5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53,使得鞋垫垫在鞋底内更加牢固,避免了滑动。

所述承托板5为eva材料,增加承托板5的支撑力度。

所述减震垫52、矫正垫32均为高弹欧斯耐材质,支撑力度强,回弹性能好。

所述面层11为低弹布,防滑吸水、透气耐用及良好吸震功能。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