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IY新型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9134发布日期:2021-04-13 21:5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DIY新型口罩的制作方法
一种diy新型口罩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iy新型口罩。


背景技术:

2.口罩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出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多以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有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3.传统的一次性口罩具有下列几个缺点:1、一次性使用浪费材料;2、口罩与脸部不够密封,污染物容易通过缝隙进入体内;3、呼吸使用不畅,湿气不容易排出;4、生产工艺复杂,对设备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diy新型口罩,它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口罩所存在的浪费材料、不够密封、呼吸不畅以及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iy新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由面罩、位于所述面罩上边缘的压鼻条以及位于所述面罩左右两侧的佩戴绳构成,所述面罩与人体面部相贴的边缘包覆设置有高弹性软胶垫,所述面罩上设置有带过滤功能的单向排气阀,所述面罩的下部还设置有与外界大气相通的进气过滤装置。
6.作为优选,所述进气过滤装置为多段式结构,其包含上段过滤筒、中段过滤筒以及下段过滤筒,所述上段过滤筒的上部与所述面罩密封相接,所述中段过滤筒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段过滤筒和所述下段过滤筒密封相接,且所述上段过滤筒的下部、所述中段过滤筒的上部以及所述下段过滤筒的上部均安装有过滤网,所述中段过滤筒和所述下段过滤筒内均设置有过滤材料。
7.作为优选,所述进气过滤装置为直筒式结构,其包括与所述面罩密封相接的过滤连接头、设置在所述过滤连接头下部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内柱以及包覆在所述内柱外部的包覆滤网。
8.作为优选,所述面罩朝向人体的内侧设置有将所述面罩分隔成口区和鼻区的分隔层。
9.作为优选,所述口区和所述鼻区均设置有带过滤功能的单向排气阀。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更好,可透气不易起雾,面罩及进气过滤装置可采用多种优质塑料原料生产,耐高温耐腐蚀,可重复使用,可以方便地更换过滤材料,过滤材料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防护等级,避免浪费原料;同时杀菌消毒方便,过滤材料费用便宜,生产工艺简单,可应急diy制作,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进气过滤装置示意图。
13.图中:1、面罩;2、压鼻条;3、佩戴绳;4、高弹性软胶垫;5、单向排气阀;61、上段过滤筒;62、中段过滤筒;63、下段过滤筒;64、过滤网;65、过滤材料;71、过滤连接头;72、外壳;73、内柱;74、包覆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5.如图1所示,一种diy新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由面罩1、位于所述面罩1上边缘的压鼻条2以及位于所述面罩1左右两侧的佩戴绳3构成,所述面罩1与人体面部相贴的边缘包覆设置有高弹性软胶垫4,所述面罩1上设置有带过滤功能的单向排气阀5,所述面罩1的下部还设置有与外界大气相通的进气过滤装置。所述进气过滤装置为多段式结构,其包含上段过滤筒61、中段过滤筒62以及下段过滤筒63,所述上段过滤筒61的上部与所述面罩1密封相接,所述中段过滤筒6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段过滤筒61和所述下段过滤筒63密封相接,且所述上段过滤筒61的下部、所述中段过滤筒62的上部以及所述下段过滤筒63的上部均安装有过滤网64,所述中段过滤筒62和所述下段过滤筒63内均设置有过滤材料65。
16.如图2所示,所述进气过滤装置也可以是直筒式结构,其包括与所述面罩1密封相接的过滤连接头71、设置在所述过滤连接头71下部的外壳72、设置在所述外壳72内部的内柱73以及包覆在所述内柱73外部的包覆滤网74。
17.作为优选,所述面罩1朝向人体的内侧设置有将所述面罩1分隔成口区和鼻区的分隔层,所述口区和所述鼻区均设置有带过滤功能的单向排气阀5,用户在用嘴巴呼出热气后,热气不会覆盖在用户的鼻子处,减小用户的不适感。
18.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更好,可透气不易起雾,面罩1及进气过滤装置可采用多种优质塑料原料生产,耐高温耐腐蚀,可重复使用,可以方便地更换过滤材料65,过滤材料65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防护等级,避免浪费原料;同时杀菌消毒方便,过滤材料65费用便宜,生产工艺简单,可应急diy制作,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