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2959发布日期:2021-03-30 19:4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防护病毒的重要物品,不管是对于医学还是日常生活,都非常重要。佩戴符合标准的一次性医用口罩能有效防止病菌侵入口鼻。然而在重大疫情面前,一次性医用口罩消耗巨大,供不应求。其他口罩比如纱布口罩、防雾霾口罩等都有各自缺陷。纱布口罩虽然可清洗使用,但存在接触病毒的风险。防雾霾口罩设有呼吸阀,是单向口罩,佩戴者虽然不会吸入空气中的病菌,但如果自身携带病菌,会散布到空气中甚至传染他人。同理,一次性医用口罩如果不集中妥当处理,也有传播病毒的风险。综上所述,最佳的口罩选择是自带杀菌功能的口罩,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口罩只起到隔离作用,并无杀菌功能。带有空气滤片杀菌的口罩是一次性口罩,不能反复使用,对普通家庭而言,不会首要考虑购买大量一次性杀菌口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口罩,以实现口罩具有杀菌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罩,包括柔性亲肤层、外壳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亲肤层与所述外壳层之间的发光层;

所述发光层,用于朝向所述外壳层发出紫外线;

所述柔性亲肤层,用于隔离紫外线照向皮肤。

可选的,所述口罩还包括风机和供电层,位于所述柔性亲肤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

所述风机,用于对所述发光层和所述供电层进行散热;

所述供电层,用于对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风机进行供电。

可选的,所述口罩还包括过滤网,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外壳层之间;

所述过滤网,用于对经过所述外壳层后吸入的空气进一步过滤雾霾。

可选的,所述口罩还包括佩戴装置,与所述柔性亲肤层连接;所述佩戴装置包括头戴式、耳挂式。

可选的,所述柔性亲肤层的材质包括硅胶、纱布、棉布。

可选的,所述发光层包括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

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为micro-led、oled、qled或普通led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外壳层的材质包括碳纤维毡垫、高分子织物、无纺布。

可选的,所述外壳层设有呼吸阀,用于控制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吸气时关闭,呼气时打开。

可选的,所述供电层连接到表面开关,所述表面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供电层的电源的开启或关闭。

可选的,所述过滤网包括活性炭。

在口罩中置入发光层,向外发出紫外线,使得口罩具有杀菌功能,而不是单纯的隔离阻断,并且使得口罩可以反复使用。在日常防护中,有着隔离和杀菌的双重效果,且可反复佩戴多次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口罩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口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口罩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包括柔性亲肤层1、外壳层2、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亲肤层1与所述外壳层2之间的发光层3。其中,发光层3,用于朝向所述外壳层2发出紫外线;柔性亲肤层1,用于隔离紫外线照向皮肤。在口罩中,置入发光层,利用紫外杀菌的原理,向外发出紫外线,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杀菌,使得口罩具有杀菌的功能,同时,为了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伤害,置入柔性亲肤层隔离紫外线保护皮肤。下面详细描述各层的结构和作用。

柔性亲肤层1的材质包括硅胶、纱布、棉布等等,贴合肌肤。柔性亲肤层1将肌肤和发光层3隔离开,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造成伤害,使佩戴者舒适的同时还有一定程度的保暖功能。柔性亲肤层1还与佩戴装置连接,佩戴方式可选择的,头戴式或者耳挂式或其他能固定封闭空间的佩戴方式。

发光层3主要为uvled(ultravioletled,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micro-led、oled、qled和普通led等,首要选用micro-led,光源对准外壳层2,将吸入的空气进行一遍杀菌。深紫外线的波长短、密度高,比较适合应用在小面积的杀菌,且有很好的杀菌效果。led不需预热,通电直接发光,单色性强,杀菌速度非常快。led寿命可达100000小时以上,micro-led寿命更是有50年之久,不会出现在口罩使用过程中led停止工作进而导致的杀菌无效的情况发生。

外壳层2为抗菌面料,材质为碳纤维毡垫、高分子织物、无纺布等,具有很好的防风效果,外壳层上设有呼吸阀,用以控制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吸气时关闭,呼气时打开。外壳层是可更换的。

在口罩中置入发光层,向外发出紫外线,使得口罩具有杀菌功能,同时兼具了已有的防雾霾、隔离的功能,而不是单纯的隔离阻断,并且使得口罩可以反复使用。在日常防护中,有着隔离和杀菌的双重效果,且可反复佩戴多次使用,安全可靠。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口罩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包括柔性亲肤层1、外壳层2、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亲肤层1与所述外壳层2之间的发光层3、位于所述柔性亲肤层1与所述发光层3之间的风机4和供电层5、位于所述发光层3与所述外壳层2之间的过滤网6。其中,发光层3,用于朝向所述外壳层2发出紫外线;柔性亲肤层1,用于隔离紫外线照向皮肤。在口罩中,置入发光层,利用紫外杀菌的原理,向外发出紫外线,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杀菌,使得口罩具有杀菌的功能,同时,为了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伤害,置入柔性亲肤层隔离紫外线保护皮肤。下面详细描述各层的结构和作用。

柔性亲肤层1的材质包括硅胶、纱布、棉布等等,贴合肌肤。柔性亲肤层1将肌肤和发光层3隔离开,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造成伤害,使佩戴者舒适的同时还有一定程度的保暖功能。柔性亲肤层1还与佩戴装置连接,佩戴方式可选择的,头戴式或者耳挂式或其他能固定封闭空间的佩戴方式。

风机4,用于对所述发光层3和所述供电层5进行散热,避免发光层3长时间运作温度较高灼伤皮肤,风机4是静音的,不会因为运作发出噪音。

供电层5,用于对所述发光层3和所述风机4进行供电,内置电池,包括但不限于纽扣电池,提供发光层3光源所需要的额定电压以及风机4工作所需要的电压。供电层连接到表面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供电层的电源的开启或关闭,佩戴后只需要打开开关,即可开启紫外灯。

发光层3主要为uvled(ultravioletled,紫外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micro-led、oled、qled和普通led等,首要选用micro-led,光源对准外壳层2,将吸入的空气进行一遍杀菌。深紫外线的波长短、密度高,比较适合应用在小面积的杀菌,且有很好的杀菌效果。led不需预热,通电直接发光,单色性强,杀菌速度非常快。led寿命可达100000小时以上,micro-led寿命更是有50年之久,不会出现在口罩使用过程中led停止工作进而导致的杀菌无效的情况发生。

过滤网6,用于对经过所述外壳层后吸入的空气进一步过滤雾霾,内有活性炭,可将吸入的空气过滤,针对pm2.5有很强的吸附性。过滤网为可更换材料,并建议定期更换。过滤网的功能是过滤雾霾,针对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细菌也有部分过滤功能。

外壳层2为抗菌面料,材质为碳纤维毡垫、高分子织物、无纺布等,具有很好的防风效果,外壳层上设有呼吸阀,用以控制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吸气时关闭,呼气时打开。外壳层是可更换的。

下面描述本口罩的使用。例如北方雾霾天佩戴该口罩后,外壳层2先起到一个防风遮挡的功能,将大部分空气中的固体物质阻挡在外,剩余的空气进入口罩后,到达过滤网6。带有活性炭的过滤网6吸附空气中小分子入pm2.5等,将空气净化过滤。经过净化的空气被发光层3的紫外光照射,杀灭其中可能携带的病毒。最后干净无毒的空气通过柔性亲肤层1被佩戴者呼入。当佩戴者呼出气体时,同样的经过紫外光照射,将佩戴者体内可能携带的病菌杀灭,通过外壳层2的呼吸阀排出,病菌被有效的杀灭。整个口罩均由轻盈的材料制成,整体非常轻盈,不会让佩戴者感到压迫,能自然的呼吸干净的空气。即防止外部细菌的入侵,也能防止佩戴者是病毒携带者,对外部输出病毒。且该口罩可以长期佩戴,反复使用。使用若干天后,可人为拆卸外壳层,更换内部的过滤网,再装上外壳层。使用若干月后,如果外壳层有明显的损伤,可以更换外壳层。

在口罩中置入发光层,向外发出紫外线,使得口罩具有杀菌功能,同时兼具了已有的防雾霾、隔离的功能,而不是单纯的隔离阻断,并且使得口罩可以反复使用。在日常防护中,有着隔离和杀菌的双重效果,且可反复佩戴多次使用,安全可靠。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