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雨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0282发布日期:2021-02-05 17:3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雨衣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采用轻薄防水面料制成、便于收纳的折叠雨衣。


背景技术:

[0002]
雨衣作为常用的雨具,使用非常广泛,传统的雨衣一般采用厚重的防水面料制成,因此整个雨衣不易折叠或者折叠后体积较大,使用极不方便。随之,轻薄的柔性防水面料用于生产雨衣,此类雨衣折叠后体积小,但因为雨衣很少配置收纳袋,因此折叠后只能放于随身的包或者口袋内,携带也存在不便之处,而且此类雨衣的长度是固定的,也就是只适合一定的人群使用,比如,针对成年人的雨衣,适用范围较为狭窄。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雨衣,其具有专门的收纳袋,便于携带。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雨衣,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衣帽、衣袖及二前襟,设于二前襟边缘上的拉链,还包括收纳袋,设于收纳袋上的挂钩,设于所述本体内表面上设有挂绳,所述挂钩与挂绳可分离连接;在衣帽的前边缘上设有透明的塑料帽檐;在本体的下摆处还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展开后呈方形,本体的下摆边缘与延伸部通过横向拉链连接;在其中一侧前襟边缘处设有公扣,在另一侧前襟对应位置处设有与公扣相结合的母扣;所述公扣和母扣位于拉链的下方。雨衣采用轻薄的柔性防水面料制成,不使用时,可折叠后放于收纳袋,收纳袋则放于雨衣内,无需单独携带;通常,穿雨衣的环境可能是在雨天,也可能是涉水环境,比如水上运动,此时,则可以将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电子产品收纳于该收纳袋内,收纳袋的开口处设有封口索扣,可以将收纳袋的开口封闭,防止电子产品掉落;设置延伸部,其与本体的下摆通过横向拉链可分离连接,便于拆装,如果身高较矮或者小孩使用时,可以将延伸部拆下收纳于收纳袋中,防止延伸部下边缘与地面接触,反之,可将延伸部安装在雨衣本体的下摆上,便于身高较高的人使用,从而,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设置公扣和母扣,将二前襟扣合在一起,防止雨水从二者之间进入而将衣裤弄湿。
[0005]
有益技术效果:同现有技术的雨衣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折叠,折叠后体积小,并具有专门的收纳袋收纳折叠后的雨衣,携带方便;设置便于拆装的延伸部,可适应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0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延伸部与本体局部分离的示意图;
[000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000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雨衣收纳于收纳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雨衣,如图1-3所示,其包括本体1,设于本体上的衣帽2、衣袖3及二前襟101,设于二前襟边缘上的拉链4,所述本体及其上的衣帽2、衣袖3均采用轻薄的防水面料制成,便于折叠,为了收纳折叠后的雨衣,还包括收纳袋5,为了固定收纳袋,在所述本体1内表面上设有挂绳6,在收纳袋上设有挂钩7,所述挂钩7与挂绳6可分离连接;在使用雨衣时,收纳袋放置在雨衣内,不需要专门携带收纳袋。
[0012]
所述拉链4采用防水拉链,在雨天或涉水环境,可防止雨水或水花从拉链处渗入雨衣内,使雨衣内保持干燥。
[0013]
通常,穿雨衣的环境可能是在雨天,也可能是涉水环境,比如水上运动,此时,则可以将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电子产品收纳于该收纳袋5内,收纳袋的开口处设有封口索扣,可以将收纳袋5的开口封闭,防止电子产品掉落。
[0014]
在衣帽2的前边缘上设有透明的塑料帽檐8,防止雨水飘洒到人的面部。
[0015]
在本体1的下摆102处还设有延伸部9,所述延伸部9展开后呈方形,本体的下摆边缘与延伸部通过横向拉链10连接;在其中一侧前襟边缘处设有公扣11,在另一侧前襟对应位置处设有与公扣相结合的母扣12;所述公扣和母扣位于拉链4的下方。
[0016]
设置延伸部9,其与本体1的下摆通过横向拉链10可分离连接,便于拆装,如果身高较矮或者小孩使用时,可以将延伸部拆下收纳于收纳袋5中,防止延伸部下边缘与地面接触,反之,可将延伸部安装在雨衣本体的下摆上,便于身高较高的人使用,从而,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设置公扣11和母扣12,将二前襟101扣合在一起,防止雨水从二者之间进入而将衣裤弄湿。
[0017]
如图4所示,不使用时,将雨衣折叠后放于收纳袋5内,便于携带。
[0018]
在以上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相应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
[0019]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