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鞋垫错位的休闲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3203发布日期:2021-04-13 22:2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鞋垫错位的休闲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鞋垫错位的休闲鞋。


背景技术:

2.休闲鞋是鞋类的一种,主要特色是以一种简单,舒适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穿着的需求。
3.现有的休闲鞋在鞋体内的鞋底上都会设置鞋垫,鞋垫可以吸收脚部分泌出的汗液且方便取出清洗,而且鞋垫可以加强鞋子的减震能力,但是现有的鞋垫基本都是直接放置在鞋底上,穿着者走动过程中鞋垫容易因为脚底着力点的变换而出现错位现象,影响鞋垫发挥自身作用,使人的脚部感到不舒,因此需要对此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鞋垫出现错位现象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鞋垫错位的休闲鞋。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鞋垫错位的休闲鞋,包括鞋面、鞋底和鞋垫,所述鞋垫与鞋底的接触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鞋底对应凸块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凸块与限位槽相适配,所述鞋面靠近鞋底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于鞋面内壁上,所述鞋垫与凹槽相适配,所述鞋垫上设置有便于拆卸鞋垫的调节机构,所述限位槽中设置有用于将凸块定位的限位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凸块与限位槽配合连接后,限制了凸块和其固定连接的鞋垫在水平平面内各个角度的移动能力,同时,鞋垫边缘嵌入至环绕鞋面内壁的凹槽内,限制了其纵向移动能力,然后通过限位机构将凸块稳固在限位槽内,从而有效避免鞋垫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错位。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鞋垫后脚掌部且位于边缘位置的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主体覆盖于鞋垫顶面,且所述弹力带的两端缝纫连接于鞋垫底面。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缘位置的弹力带不影响穿着体验,拉动鞋垫顶面的弹力带主体便可使鞋垫脱离凹槽的束缚,使拆卸鞋垫更加方便。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凸块远离鞋垫一端侧壁上的环形凸起和限位槽底部开设的空腔,所述环形凸起具有弹性,所述环形凸起卡接于空腔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起在外力作用下挤压变形进入限位槽,环形凸起穿过限位槽后进入空腔时,环形凸块恢复原状态,且在无较大外力作用下难以拉出,加强了避免鞋垫错位的功能。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和凸块分别分布于鞋底的前脚掌部、后脚掌部和足弓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垫具有柔软特性,限位槽的大范围分布能够避免鞋垫
在脚底作用力下变形,脱离固定的现象发生,有效加强了针对鞋垫的限位强度。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垫包括棉布层、碳纤维层和减震层,所述棉布层贴合在鞋垫的上平面,所述减震层贴合在鞋底的下平面,所述碳纤维层设置于棉布层和减震层之间,所述鞋垫对应凸块位置贯穿有通孔,所述通孔下端开口与空腔导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布层与脚底接触,具有耐磨和吸汗等功能,碳纤维层中添设有活性炭粉末,使鞋垫具有更强的吸汗能力,减震层降低了鞋底传来的震动强度,贯穿鞋垫的通孔使鞋垫的吸汗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有效提升了舒适度。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除臭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臭块通过贯穿了鞋垫的通孔与鞋子内腔连通,能够中和鞋垫和内腔散发出的臭味,加强了除臭块的影响范围,有效提高了除臭能力。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垫底面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鞋底与鞋垫的接触面上开设有与防滑纹路相配合的防滑纹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纹路和防滑纹槽的配合加强了鞋垫在水平平面内各方向的防滑动能力,减少凸块与限位槽的磨损,提高了鞋子的使用寿命。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沿凹槽分布位置等距离分布。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的设置位置接近鞋垫边缘处,使其具备透气功能的同时,又能加强鞋子的排汗能力。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其一,鞋垫通过凸块、限位槽和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限制鞋垫在各个方向上的移动能力,避免了鞋垫错位现象的发生;
24.其二,通过拉动弹力带可以使鞋垫脱离凹槽的限位,使鞋垫拆卸方便快捷;
25.其三,限位机构避免鞋垫在外力作用下变形,脱离限位的现象发生,提高了防鞋垫错位的能力;
26.其四,碳纤维层和除臭块减少了鞋内臭气的产生,提高了使用舒适感;
27.其五,通孔既能透气又能排汗,提高了鞋子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鞋垫错位的休闲鞋的结构示意图一;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鞋垫错位的休闲鞋的结构示意图二;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鞋垫在鞋内的局部剖视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鞋垫的结构示意图一;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鞋垫的结构示意图二;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鞋面;11、透气孔;12、凹槽;2、鞋底;20、限位机构;21、凸块;22、限位槽;23、环形凸起;24、空腔;240、除臭块;3、鞋垫;30、通孔;31、棉布层;32、碳纤维层;33、减震层;4、弹力带;5、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6.一种防鞋垫错位的休闲鞋,参照图2、图3和图6所示,包括鞋面1、鞋底2和鞋垫3,鞋垫3与鞋底2的接触面固定连接有凸块21,鞋底2对应凸块21位置开设有限位槽22,凸块21与限位槽22相适配,鞋面1靠近鞋底2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环绕于鞋面 1内壁上,鞋垫3与凹槽12相适配,凸块21进入限位槽22后,鞋垫3受到脚底水平平面内的作用力时,与鞋垫3底面固定连接的凸块 21侧面与限位槽22内侧面接触,限位槽22限制了凸块21和鞋垫3 在水平平面内各个角度的移动能力,将鞋垫3嵌入至环绕鞋面1内壁一周的凹槽12内,限位槽22中又设置有用于将凸块21定位的限位机构20,限制了其纵向移动能力,从而达成避免鞋垫3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错位的目的。
37.如图3和图6所示,限位机构20包括设置于凸块21远离鞋垫3 一端侧壁上的环形凸起23和限位槽22底部开设的空腔24,环形凸起23采用软塑胶制成,且环形凸起23的横截面积大于限位槽22的横截面积,空腔24的横截面积大于限位槽22和环形凸起23的横截面积,环形凸起23卡接于空腔24内,环形凸起23在外力作用下进入限位槽22时,环形凸起23受压变形,此时环形凸起23活动连接于限位槽22中,环形凸起23穿过限位槽22后进入空腔24,此时环形凸块21恢复原状态,且在无较大外力作用下难以拉出,而且限位槽22设置于鞋底2的前脚掌部、后脚掌部和足弓部,提供更好的限位能力,从而达成了加强避免鞋垫3错位功能的目的。
38.如图4所示,鞋垫3底面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设置有防滑纹路5,鞋底2与鞋垫3的接触面上开设有与防滑纹路5相配合的防滑纹槽,防滑纹路5为间接分布的纵向条纹和横向条纹,防滑纹槽分别与纵向条纹和横向条纹相适配,从而达成鞋垫3在水平面上各个方向的防滑效效果,加强了鞋垫3防滑动能力的目的。
39.如图6所示,鞋垫3包括棉布层31、碳纤维层32和减震层33,棉布层31贴合在鞋垫3的上平面,棉布层31与脚底接触,具有耐磨和吸汗等功能,减震层33贴合在鞋底2的下平面,降低了鞋底2传来的震动强度,碳纤维层32设置于棉布层31和减震层33之间,且碳纤维层32内含有活性炭粉末,使鞋垫3具有更强的吸汗能力,鞋垫3对应凸块21位置贯穿有通孔30,通孔30下端开口与空腔24导通,使鞋垫3的吸汗能力进一步提高,而且空腔24内设置有除臭块 240,除臭块240含有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能够有效中和鞋内臭气,从而达成大幅提升舒适度的目的。
40.如图4和图5所示,鞋垫3上设置有便于拆卸鞋垫3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鞋垫3后脚掌部且横置于脚后跟边缘位置的弹力带4,鞋子使用时弹力带4不易被脚底接触到,弹力带4的主体覆盖于鞋垫3顶面,且弹力带4的两端缝纫连接于鞋垫3底面,当需要拆卸鞋垫3时,拉动弹力带4使鞋垫3两侧边受压变形,脱离凹槽 12的限位束缚,从而达成鞋垫3拆卸方便,实用性好。
41.如图1和图2所示,凹槽12内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1,且透气孔11沿凹槽12分布位置等距离分布,提高了鞋子的透气效果,透气孔11的设置位置接近鞋垫3边缘处,能加强鞋垫3处的空气流通,提高鞋子的排汗能力,从而达成提高舒适度的目的。
4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需要使设置于鞋垫3底面的凸块21对准相应的限位槽22,然后分别按压鞋垫3前脚掌部、后脚掌部和足弓部的顶面,使所有凸块21与限位槽22相配合,此时凸块21远离鞋垫3的一端侧壁上设置的环形凸起23与限位槽22底部连通的空腔 24卡接,鞋垫3边缘与环绕在鞋面1内壁面上的凹槽12卡接,鞋垫 3底面的防滑纹路5与鞋底2上设置的防滑纹槽相配合,限制了鞋垫 3全方向的移动能力,避免产生鞋垫3错位。穿着者脚底出汗时,鞋内湿气增加,鞋垫3的碳纤维层32通过棉布层31和贯穿于鞋垫3的通孔30吸收鞋内湿气,保持鞋内干燥,空腔24中设置的除臭块240 散发出香气中和鞋内的臭气,凹槽12侧壁上贯穿有的通孔30提高了鞋垫3边缘处的外界空气流通,加强排汗功能。需要拆卸鞋垫3时,拉动鞋垫3顶面上的弹力带4,使鞋垫3脱离凹槽12的束缚,然后逐步使后脚掌部、足弓部和前脚掌部的凸块21脱离限位槽22,便可取出鞋垫3。
4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