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饰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5313发布日期:2021-04-14 00:3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饰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珠宝首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饰品。


背景技术:

2.吊坠一般都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形状的主体,然后用绳子或金属链条连接起来,市面上的吊坠款式很多,可以说任何材质经加工或以其自然的造型都可做成吊坠。其加工手法也是五花八门,有冷加工、热加工、叠焊烧制的及一次成型的。基本其成型后变一成不变,无法进行改变,久而久之变失去新鲜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个技术缺陷,为解决吊坠结构成型后一成不变的问题,增加吊坠的变化,增加佩戴者对其保持新鲜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饰品,包括本体、主石镶口和副石镶口,所述本体内设置有锥形环,所述锥形环沿周向设置有一圈均匀排布的三棱台,所述三棱台分别以各自沿径向中心轴线倾斜一定角度的轴线为轴通过连动结构连接转动;所述副石镶口的上表面设置有装饰副石。
4.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背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由中心环和三角体辐条组成,所述三角体辐条顶端设置有榫头,所述本体背部设置有与所述榫头相适配的榫窝,所述主石镶口下端设置有圆柱,所述副石镶口为环状结构,其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圆柱相匹配的柱孔。
5.进一步的,所述三棱台为间隔分布的八个可转动三棱台,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和所述第二圈体通过八根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一圈体内侧均匀分布连接有固定三棱台,所述固定三棱台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有锥形环,所述锥形环上相对所述连接柱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柱内侧设置有凹孔,所述固定三棱台的上表面镶嵌有碎钻,所述可转动三棱台尾端设置有与所述凹孔相适配的凸轴,所述可转动三棱台前端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顶端连接有杆帽,所述可转动三棱台的三个表面是由镶嵌的碎钻组成的不同图案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在所述凹槽中。
6.进一步的,所述连动结构为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活动位于所述锥形环的下方,所述第一锥形齿轮螺纹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螺柱,所述第一锥形齿轮背面设置凸台,所述圆柱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螺柱相适配的螺纹孔。
7.进一步的,所述副石镶口下表面设置有三个第一楔孔,所述锥形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楔孔相匹配的第一楔柱。
8.进一步的,所述连动结构为环状锥形齿轮,所述环状锥形齿轮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第一凸台,下部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环状锥形齿轮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第一凸台表面设置有四个第三楔孔,所述底座四周设置有八个向上延伸的弯柱,所述弯柱顶端设置有第四楔柱。
9.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楔孔相适配的第三楔柱,所述副石镶
口下表面设置有三个第二楔柱,所述锥形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楔柱相适配的第二楔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底侧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楔柱相适配的第四楔孔。
10.进一步的,所述连动结构为带有齿轮的皮带,所述圆柱底部设置有第五楔柱,所述中心环中固定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中心孔为第五楔孔,所述第五楔柱与所述第五楔孔相适配。
11.进一步的,所述三棱台尾端设置有小齿轮,所述三棱台前端设置有圆帽连杆,所述锥形环为一环柱体,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盖体,所述锥形环上设置有用于适配所述圆帽连杆的第一凹槽,所述锥形环中心设置有第一螺纹柱,所述圆柱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柱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
12.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内框体和外框体,所述外框体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中设置有转动螺丝轴,所述转动螺丝轴固定连接在与所述插孔对应的小齿轮表面。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提供了一种新型饰品,结构简单,通过转动翻转改变吊坠展示效果的变化,增加佩戴者的新鲜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效果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副石镶口的仰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圆柱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盖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第一锥形齿轮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3.图中,本体1、主石镶口2、副石镶口3、锥形环4,所述锥形环4、三棱台5、连动结构6、盖体7、固定三棱台8、第一锥形齿轮9、环状锥形齿轮10、轴承11、转动螺丝轴12、第一圈体101和第二圈体102、连接柱103、内框体104、外框体105、插孔106、榫窝111、凹孔131、圆柱201、螺纹孔211、第三楔柱212、第五楔柱213、第一螺纹孔214、柱孔301、装饰副石302、第一楔孔303、第二楔柱304、凹槽401、第一楔柱402、第二楔孔403、第一凹槽404、第一螺纹柱405、可转动三棱台51、凸轴501、第二锥形齿轮502、第二连接杆503、杆帽504、小齿轮511、圆帽连杆512、中心环701、三角体辐条702、榫头703、第一连接杆801、第四楔孔811、螺柱901、凸台902、底座1001、第一凸台1002、第二凸台1003、第三楔孔1004、弯柱1005、第四楔柱1006、第五楔孔1101。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
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实施例一:参照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饰品,包括本体1、主石镶口2和副石镶口3,所述本体1内设置有锥形环4,所述锥形环4沿周向设置有一圈均匀排布的三棱台5,所述三棱台5分别以各自沿径向中心轴线倾斜一定角度的轴线为轴通过连动结构6连接转动。
27.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背部设置有盖体7,所述盖体7由中心环701和三角体辐条702组成,所述三角体辐条702顶端设置有榫头703,所述本体1背部设置有与所述榫头703相适配的榫窝111,所述主石镶口2下端设置有圆柱201,所述副石镶口3为环状结构,其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圆柱201相匹配的柱孔301,其上表面设置有装饰副石302。
28.进一步的,所述三棱台5为间隔分布的八个可转动三棱台51,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圈体101和第二圈体102,所述第一圈体101和所述第二圈体102通过八根连接柱103连接,所述第一圈体101内侧均匀分布连接有固定三棱台8,所述固定三棱台8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01,所述第一连接杆801固定连接有锥形环4,所述锥形环4上相对所述连接柱103位置设置有凹槽401,所述连接柱103内侧设置有凹孔131,所述固定三棱台8的上表面镶嵌有碎钻,所述可转动三棱台51尾端设置有与所述凹孔131相适配的凸轴501,所述可转动三棱台51前端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50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502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03,所述第二连接杆503顶端连接有杆帽504,所述可转动三棱台51的三个表面是由镶嵌的碎钻组成的不同图案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杆503活动连接在所述凹槽401中。
29.进一步的,所述连动结构6为第一锥形齿轮9,所述第一锥形齿轮9活动位于所述锥形环4的下方,所述第一锥形齿轮9螺纹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螺柱90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9背面设置凸台902,所述圆柱201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螺柱901相适配的螺纹孔211。
30.进一步的,所述副石镶口3下表面设置有三个第一楔孔303,所述锥形环4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楔孔303相匹配的第一楔柱402。
31.装配时,依次将可转动三棱台51的凸轴501插入凹孔131中,进而使第二连接杆503搁置在凹槽401中,然后将副石镶口3的第一楔孔303对齐第一楔柱402,使得副石镶口3卡接在锥形环4上,将第一锥形齿轮9的凸台902置于盖体7的中心环701中,将盖体7榫接在榫窝111中,从而使第一锥形齿轮9的齿纹卡接在锥形环4的下边缘外侧,并可以自由转动,将主石镶口2的圆柱201穿过副石镶口3,进而使螺柱901拧入螺纹孔211中。佩戴时,可通过波动任一可转动三棱台51,从而带动其他可转动三棱台51和主石镶口2的转动。
32.实施例二:参照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饰品,包括本体1、主石镶口2和副石镶口3,所述本体1内设置有锥形环4,所述锥形环4沿周向设置有一圈均匀排布的三棱台5,所述三棱台5分别以各自沿径向中心轴线倾斜一定角度的轴线为轴通过连动结构6连接转动。
33.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背部设置有盖体7,所述盖体7由中心环701和三角体辐条702组成,所述三角体辐条702顶端设置有榫头703,所述本体1背部设置有与所述榫头703相适配的榫窝111,所述主石镶口2下端设置有圆柱201,所述副石镶口3为环状结构,其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圆柱201相匹配的柱孔301,其上表面设置有装饰副石302。
34.进一步的,所述三棱台5为间隔分布的八个可转动三棱台51,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
圈体101和第二圈体102,所述第一圈体101和所述第二圈体102通过八根连接柱103连接,所述第一圈体101内侧均匀分布连接有固定三棱台8,所述固定三棱台8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01,所述第一连接杆801固定连接有锥形环4,所述锥形环4上相对所述连接柱103位置设置有凹槽401,所述连接柱103内侧设置有凹孔131,所述固定三棱台8的上表面镶嵌有碎钻,所述可转动三棱台51尾端设置有与所述凹孔131相适配的凸轴501,所述可转动三棱台51前端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50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502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03,所述第二连接杆503顶端连接有杆帽504,所述可转动三棱台51的三个表面是由镶嵌的碎钻组成的不同图案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杆503活动连接在所述凹槽401中。
35.进一步的,所述连动结构6为环状锥形齿轮10,所述环状锥形齿轮10底部设置有底座1001,所述底座1001上部设置有第一凸台1002,下部设置有第二凸台1003,所述环状锥形齿轮10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一凸台1002上,所述第一凸台1002表面设置有四个第三楔孔1004,所述底座1001四周设置有八个向上延伸的弯柱1005,所述弯柱1005顶端设置有第四楔柱1006。
36.进一步的,所述圆柱201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楔孔1004相适配的第三楔柱212,所述副石镶口3下表面设置有三个第二楔柱304,所述锥形环4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楔柱304相适配的第二楔孔403,所述第一连接杆801底侧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楔柱1006相适配的第四楔孔811。
37.装配时,依次将可转动三棱台51的凸轴501插入凹孔131中,进而使第二连接杆503搁置在凹槽401中,然后将副石镶口3的第一楔孔303对齐第一楔柱402,使得副石镶口3卡接在锥形环4上,将环状锥形齿轮10套接在底座1001的第一凸台1002上,进而使第四楔柱1006对齐第四楔孔811,从而使底座1001固定在锥形环4的下方,并使环状锥形齿轮10的齿纹卡接在锥形环4的下边缘外侧,且可自动转动,进而将盖体7榫接在榫窝111中,使得中心环701套接在第二凸台1003上,将主石镶口2的圆柱201穿过副石镶口3,进而使第三楔柱212对齐第三楔孔1004并予以卡接。佩戴时,可通过波动任一可转动三棱台51,从而带动其他可转动三棱台51和主石镶口2的转动。
38.实施例三:参照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饰品,包括本体1、主石镶口2和副石镶口3,所述本体1内设置有锥形环4,所述锥形环4沿周向设置有一圈均匀排布的三棱台5,所述三棱台5分别以各自沿径向中心轴线倾斜一定角度的轴线为轴通过连动结构6连接转动。
39.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背部设置有盖体7,所述盖体7由中心环701和三角体辐条702组成,所述三角体辐条702顶端设置有榫头703,所述本体1背部设置有与所述榫头703相适配的榫窝111,所述主石镶口2下端设置有圆柱201,所述副石镶口3为环状结构,其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圆柱201相匹配的柱孔301,其上表面设置有装饰副石302。
40.进一步的,所述三棱台5为间隔分布的八个可转动三棱台51,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圈体101和第二圈体102,所述第一圈体101和所述第二圈体102通过八根连接柱103连接,所述第一圈体101内侧均匀分布连接有固定三棱台8,所述固定三棱台8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01,所述第一连接杆801固定连接有锥形环4,所述锥形环4上相对所述连接柱103位置设置有凹槽401,所述连接柱103内侧设置有凹孔131,所述固定三棱台8的上表面镶嵌有碎钻,所述可转动三棱台51尾端设置有与所述凹孔131相适配的凸轴501,所述可转动三棱
台51前端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50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502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03,所述第二连接杆503顶端连接有杆帽504,所述可转动三棱台51的三个表面是由镶嵌的碎钻组成的不同图案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杆503活动连接在所述凹槽401中。
41.进一步的,所述连动结构6为带有齿轮的皮带,所述圆柱201底部设置有第五楔柱213,所述中心环701中固定设置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中心孔为第五楔孔1101,所述第五楔柱213与所述第五楔孔1101相适配。
42.装配时,首先轴承11外壁焊接在盖体7的中心环701中,其次依次将可转动三棱台51的凸轴501插入凹孔131中,进而使第二连接杆503搁置在凹槽401中,进而将带有齿轮的皮带对齐第二锥形齿轮502,然后将主石镶口2的圆柱201穿过副石镶口3和带有齿轮的皮带,进而使第五楔柱213对齐轴承11上的第五楔孔1101并予以卡接。佩戴时,可通过波动任一可转动三棱台51,从而带动其他可转动三棱台51和主石镶口2的转动。
43.实施例四:参照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饰品,包括本体1、主石镶口2和副石镶口3,所述本体1内设置有锥形环4,所述锥形环4沿周向设置有一圈均匀排布的三棱台5,所述三棱台5分别以各自沿径向中心轴线倾斜一定角度的轴线为轴通过连动结构6连接转动。
44.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背部设置有盖体7,所述盖体7由中心环701和三角体辐条702组成,所述三角体辐条702顶端设置有榫头703,所述本体1背部设置有与所述榫头703相适配的榫窝111,所述主石镶口2下端设置有圆柱201,所述副石镶口3为环状结构,其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圆柱201相匹配的柱孔301,其上表面设置有装饰副石302。
45.进一步的,所述三棱台5尾端设置有小齿轮511,所述三棱台5前端设置有圆帽连杆512,所述锥形环4为一环柱体,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盖体7,所述锥形环4上设置有用于适配所述圆帽连杆512的第一凹槽404,所述锥形环4中心设置有第一螺纹柱405,所述圆柱201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柱405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214,
46.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包括内框体104和外框体105,所述外框体105上设置有插孔106,所述插孔106中设置有转动螺丝轴12,所述转动螺丝轴12通过螺接连接在与所述插孔106对应的小齿轮511表面。
47.装配时,首先安装用于安装转动螺丝轴12的三棱台5在外框体105中,使小齿轮511表面对齐插孔106,圆帽连杆512置入第一凹槽404,将转动螺丝轴12拧入小齿轮511表面;然后将其他三棱台5依次沿周安装在外框体105中,并使各个圆帽连杆512均置入对应的第一凹槽404,此时,各个三棱台5上的小齿轮511相吻合;然后将内框体104卡接在外框体105中,以达到限制小齿轮511上下活动的目的。
48.其次,将主石镶口2的圆柱201穿过副石镶口3,进而使第一螺纹孔214对齐第一螺纹柱405并旋转拧紧。佩戴时,只需拧动转动螺丝轴12,从而带动三棱台5和主石镶口2的转动。
4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提供了一种新型饰品,结构简单,通过旋转翻转可以改变吊坠展示效果的变化,增加佩戴者的新鲜感。
5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