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隔离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1267发布日期:2022-03-09 09:5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燃隔离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燃隔离衣。


背景技术:

2.隔离衣能够杀死附着于其衣面的病菌,能够避免医护人员与病人接触而造成病菌的传递,实现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然而,现有的隔离衣仅有阻隔病菌的功能,而无如阻燃功能等,但医护人员经常需要使用医用酒精来进行消毒,使用医用酒精时可能会发生起火,火势会蔓延到隔离衣上,进而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隔离衣。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燃隔离衣,其包括隔离衣本体及覆盖于所述隔离衣本体外表面的阻燃层,所述隔离衣本体包括衣身正面和衣身背面,所述衣身背面从其中部裁开而形成衣身左背面和衣身右背面,所述衣身左背面和所述衣身右背面相连接实现将所述隔离衣本体穿着于人体上。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燃层包括采用氮磷膨胀型阻燃剂和聚丙烯纤维制成的阻燃纤维层。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0.01mm-0.035mm。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离衣本体包括无纺布基层和透气层,所述无纺布基层、所述透气层及所述阻燃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厚度为0.01mm-0.03mm,所述透气层的厚度为0.015mm-0.03mm。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无纺布基层与所述透气层之间、及所述透气层与所述阻燃层之间通过热熔胶进行粘连。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离衣本体还包括衣袖,所述衣身正面与所述衣身背面、所述衣身正面与所述衣袖、及所述衣身背面与所述衣袖之间均是采用超声波焊接。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衣身正面设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两端分别向所述衣身左背面和所述衣身右背面缠绕且相捆绑,实现连接所述衣身左背面和所述衣身右背面。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衣身正面的上部设有衣领,所述衣领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接带。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衣袖包括袖口,所述袖口为收紧袖口。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燃隔离衣,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5.隔离衣本体的外表面覆盖有阻燃层,当医护人员使用医用酒精不慎而发生起火时,阻燃层能将火与隔离衣本体相隔绝,防止火蔓延到隔离衣本体上,从而保护医护人员不被烧伤;隔离衣本体包括衣身背面和衣身正面,衣身背面从其中部裁开而形成衣身左背面
和衣身右背面,医护人员将隔离衣本体套于身上,将衣身左背面和衣身右背面连接,实现穿着隔离衣本体,使衣身正面与医护人员的正面相一致,衣身正面为一完整的不具豁口的衣面,能够很好地防止火接触医护人员的打底衣物,以给医护人员提供最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阻燃隔离衣正面视角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阻燃隔离衣背面视角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阻燃隔离衣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隔离衣本体;11、衣身背面;111、衣身左背面;112、衣身右背面;12、衣身正面;13、衣袖;14、第一连接带;15、衣领;16、第二连接带;17、袖口;2、阻燃层;3、透气层;4、无纺布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22.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阻燃隔离衣,其包括隔离衣本体1及覆盖于隔离衣本体1外表面的阻燃层2,隔离衣本体1包括衣身正面12和衣身背面11,衣身背面11从其中部裁开而形成衣身左背面111和衣身右背面112,衣身左背面111和衣身右背面112相连接实现将隔离衣本体1穿着于人体上。
2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隔离衣本体1的外表面覆盖有阻燃层2,当医护人员使用医用酒精不慎而发生起火时,阻燃层2能将火与隔离衣本体1相隔绝,防止火蔓延到隔离衣本体1上,从而保护医护人员不被烧伤;隔离衣本体1包括衣身背面11和衣身正面12,衣身背面11从其中部裁开而形成衣身左背面111和衣身右背面112,医护人员将隔离衣本体1套于身上,将衣身左背面111和衣身右背面112连接,实现穿着隔离衣本体1,使衣身正面12与医护人员的正面相一致,衣身正面12为一完整的不具豁口的衣面,能够很好地防止火接触医护人员的打底衣物,以给医护人员提供最好的保护。
24.本实施例中,阻燃层2包括采用氮磷膨胀型阻燃剂和聚丙烯纤维制成的阻燃纤维层,在聚丙烯纤维的改性阶段加入一定剂量的氮磷膨胀型阻燃剂,制成阻燃纤维,再通过纺粘法将阻燃纤维制成具有阻燃功能的纺粘无纺布,将其粘连于隔离衣本体1的外表面作为阻燃层2,即阻燃纤维层;本实施例优选阻燃层2的厚度为0.01mm-0.035mm,此尺寸范围内的阻燃效果好,且不会使隔离衣显得厚重。
25.具体地,隔离衣本体1包括无纺布基层4和透气层3,无纺布基层4、透气层3及阻燃层2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无纺布基层4为涤纶树脂和聚酰胺-6制成的超纤无纺布,强度高、能够导湿,本实施例优选无纺布基层4的厚度为0.01mm-0.03mm,此尺寸范围内的无纺布基层4作为隔离衣的内层能让着装者保持干爽、舒适;透气层3为聚乙烯透气膜层,本实施例优选
透气层3的厚度为0.015mm-0.03mm,此尺寸范围内的透气层3具有很好地透气性;本实施例中,无纺布基层4与透气层3之间、及透气层3与阻燃层2之间通过热熔胶进行粘连、制成面料,将面料裁剪成隔离衣,质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会使着装者倍感舒适。
26.本实施例中,隔离衣本体1还包括衣袖13,衣身正面12与衣身背面11、衣身正面12与衣袖13、及衣身背面11与衣袖13之间均是采用超声波焊接,使得衣身正面12与衣身背面11、衣身正面12与衣袖13、及衣身背面11与衣袖13之间能够紧密缝合,从而防止病菌从缝合部位进入,而避免病菌接触医护人员的打底衣物,造成医护人员感染。
27.进一步地,衣身正面12设有第一连接带14,第一连接带14的两端分别向衣身左背面111和衣身右背面112缠绕且相捆绑,实现连接衣身左背面111和衣身右背面112,实现穿着隔离衣本体1;本实施例优选为第一连接带14的两端分别缠绕衣身左背面111、衣身右背面112一圈后,绕至衣身正面12进行捆绑,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其自身的舒适度来调整捆绑的力度。
28.进一步地,衣身正面12的上部设有衣领15,衣领15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接带16,两个第二连接带16可缠绕医护人员的颈部进行捆绑,从而使得隔离衣本体1更贴合医护人员的体型,提高舒适度。
29.进一步地,衣袖13包括袖口17,袖口17为收紧袖口,其能与医护人员的手腕紧密贴合,医护人员佩戴手套,手套的尾部可伸入袖口17内且压抵于医护人员的腕部,从而防止病菌沿空气传播而从袖口17进入;袖口17采用涤纶和棉共同制成,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皱性,非常适用于手臂这样常活动的部位。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31.隔离衣本体1的外表面覆盖有阻燃层2,阻燃层2能将火与隔离衣本体1相隔绝,防止火蔓延到隔离衣本体1上;衣身背面11从其中部裁开,衣身正面12设有第一连接带14,第一连接带14的两端可缠绕衣身背面11进行捆绑,衣身正面12的上部设有衣领15,衣领15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带16,两个第二连接带16能够缠绕医护人员的颈部进行捆绑,从而实现根据医护人员的体型来调整隔离衣本体1的贴合度;衣袖13的袖口17为收紧袖口,采用涤纶和棉共同制成,能够很好地贴合手腕,防止病菌沿空气传播而从袖口17进入。
32.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燃隔离衣,其有益效果在于:
33.隔离衣本体的外表面覆盖有阻燃层,当医护人员使用医用酒精不慎而发生起火时,阻燃层能将火与隔离衣本体相隔绝,防止火蔓延到隔离衣本体上,从而保护医护人员不被烧伤;隔离衣本体包括衣身背面和衣身正面,衣身背面从其中部裁开而形成衣身左背面和衣身右背面,医护人员将隔离衣本体套于身上,将衣身左背面和衣身右背面连接,实现穿着隔离衣本体,使衣身正面与医护人员的正面相一致,衣身正面为一完整的不具豁口的衣面,能够很好地防止火接触医护人员的打底衣物,以给医护人员提供最好的保护。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