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5621发布日期:2021-08-24 12:12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手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智能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与手机和电脑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智能手环在病人的定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现在出现了许多可以用以储存药物的手环。

现有的储存药物的手环大多是内嵌式的储存方式,在人们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手环内是否已经储存有药物进行判断,若是病人忘记存放时不具有提示功能,很容易耽误病人的服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包括感应表体和壳体,所述感应表体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存放匣,所述存放匣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卡板,所述卡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无自锁开关,所述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子电池,所述无自锁开关与所述电子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led灯珠,所述led灯珠与所述无自锁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壳体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贯穿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卡合固定于所述连接块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开设有两个转动槽,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转动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存放匣的底部位于所述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块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固定连接有拉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拉簧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板位于所述顶杆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在进行使用时,先将药物放置于存放匣的内侧,之后将存放匣的底部卡接在卡槽的内侧,通过转动杆和转动槽的配合将卡板转动,使得卡板在转动时将顶杆向连接座的内侧挤压使得压簧收缩,直至无自锁开关的开关接触到支撑块的上端后受到支撑块的挤压,之后将拉块拉动使得拉簧伸展,此时即可将感应表体插入壳体内并解除对拉簧的拉动,使得拉簧收缩带动定位块进入连接块内对感应表体进行限位,完成对药物的存放,此时由于存放匣存放于感应表体内,而无自锁开关受到支撑块的挤压使得led灯珠通电发光,说明壳体的内侧药物存放,而未对支撑块进行安放时,无自锁开关不会受到挤压则熄灭,从而可对实用人员进行快速提示,且本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中的主视剖面图;

图4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中卡板、转动杆和电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感应表体;11、连接块;2、壳体;201、转动槽;21、卡槽;22、凹槽;3、存放匣;31、支撑块;4、连接座;41、顶杆;42、压簧;5、卡板;51、转动杆;52、无自锁开关;53、电子电池;6、led灯珠;7、定位块;71、拉块;711、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包括感应表体1和壳体2,感应表体1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11,壳体2的内侧设有存放匣3,存放匣3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1,壳体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顶杆41,壳体2的内侧设有卡板5,卡板5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1,转动杆51与壳体2的内壁转动连接,卡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无自锁开关52,卡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子电池53,无自锁开关52与电子电池53电性连接,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led灯珠6,led灯珠6与无自锁开关52电性连接,壳体2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定位块7,定位块7贯穿壳体2且与壳体2滑动连接,定位块7的一端卡合固定于连接块11内;感应表体1与现有互联网智能手环表体的工作原理一致,通过电子电池53为led灯珠6和连接块11进行供电,在进行使用时,先将药物放置于存放匣3的内侧,之后将存放匣3的底部卡接在卡槽21的内侧,通过转动杆51和转动槽201的配合将卡板5转动,使得卡板5在转动时将顶杆41向连接座4的内侧挤压使得压簧42收缩,直至无自锁开关52的开关接触到支撑块31的上端后受到支撑块31的挤压,之后将拉块71拉动使得拉簧711伸展,此时即可将感应表体1插入壳体2内并解除对拉簧711的拉动,使得拉簧711收缩带动定位块7进入连接块11内对感应表体1进行限位,完成对药物的存放,此时由于存放匣3存放于感应表体1内,而无自锁开关52受到支撑块31的挤压使得led灯珠6通电发光,说明壳体2的内侧药物存放,而未对支撑块31进行安放时,无自锁开关52不会受到挤压则熄灭,从而可对使用人员进行快速提示,本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实用性,而在病人需要服药时,只需要将拉块71拉动使得定位块7从连接块11的内侧脱出,此时由于连接块11不再对定位块7做出限位使得连接座4内的压簧42伸展带动顶杆41将卡板5向上推动,使得卡板5在转动槽201和转动杆51的转动作用下不再对支撑块31阻隔,此时使用人员即可将卡槽21内的存放匣3取出。

在图2和图4中:壳体2开设有两个转动槽201,转动杆5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转动槽201内;通过壳体2开设的转动槽201和转动杆51实现卡板5的转动,且转动槽201起到对转动杆51的限位作用,防止卡板5从壳体2的内侧脱出。

在图1和图3中:壳体2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卡槽21,存放匣3的底部位于卡槽21内;在存放匣3卡接于卡槽21内后,卡槽21起到对存放匣3底部的限位作用,使得存放匣3在完成安装后不会左右晃动。

在图2中:定位块7固定连接有拉块71,拉块71固定连接有拉簧711,壳体2开设有与拉簧711相适配的凹槽22,拉簧7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凹槽22内;凹槽22的设置给于拉簧711一个得以伸展和收缩的空间,在对感应表体1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将拉块71拉动此时拉簧711受到拉力伸展即可带动定位块7从连接块11内脱出,从而解除对感应表体1的限位固定。

在图1中:连接座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压簧42,压簧42与顶杆41固定连接,卡板5位于顶杆41的上方;在感应表体1从壳体2的内侧脱出时,连接座4内的压簧42伸展带动顶杆41将卡板5向上推动,使得卡板5在转动槽201和转动杆51的转动作用下不再对支撑块31阻隔,此时使用人员即可将存放匣3取出拿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进行使用时,先将药物放置于存放匣3的内侧,之后将存放匣3的底部卡接在卡槽21的内侧,通过转动杆51和转动槽201的配合将卡板5转动,使得卡板5在转动时将顶杆41向连接座4的内侧挤压使得压簧42收缩,直至无自锁开关52的开关接触到支撑块31的上端后受到支撑块31的挤压,之后将拉块71拉动使得拉簧711伸展,此时即可将感应表体1插入壳体2内并解除对拉簧711的拉动,使得拉簧711收缩带动定位块7进入连接块11内对感应表体1进行限位,完成对药物的存放,此时由于存放匣3存放于感应表体1内,而无自锁开关52受到支撑块31的挤压使得led灯珠6通电发光,说明壳体2的内侧药物存放,而未对支撑块31进行安放时,无自锁开关52不会受到挤压则熄灭,从而可对使用人员进行快速提示,本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实用性。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