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更换底浪的女士塑形内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0510发布日期:2021-08-31 13:35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更换底浪的女士塑形内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更换底浪的女士塑形内裤。



背景技术:

内裤作为贴身衣物,需要每日穿着在衣物内部,女性内裤的底浪位置作为女性私处的保护位置,有限的抵挡外界细菌感染;底浪位置通常采用棉质布料或者其他抗菌布料,柔软、健康,因此成为女士内内裤的必须位置;有研究表面,内裤在穿着之后底浪位置会有细菌滋生,穿着的时间越久,内裤底浪位置的细菌数量就会成倍的增加,不利于女性生理健康。

现有技术中,内裤的底浪位置通常与内裤固定连接在一起,一般医学上的建议是换洗后用开水等高温消毒的方式进行杀菌,或者经常性的更换新的内裤,用高温杀毒的方式虽然能够有效的杀死细菌,但是会对内裤本身造成极大的破坏,造成变形、失去弹性等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而频繁的更换内裤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以及舒适度的降低,故亟需一种新的女士塑形内裤,能够保证内裤对女性形体塑形的同时,使底浪位置能够拆卸更换,保证内裤健康卫生的同时,降低频繁更换内裤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更换底浪的女士塑形内裤,通过设置收紧层和收紧带保证塑形的同时,能够收紧底浪位置,保证底浪的收紧贴合;同时底浪设置为可拆卸安装的方式,支持多种可拆卸方案,保证内裤健康卫生的同时,降低频繁更换内裤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更换底浪的女士塑形内裤,包括:前幅、后幅和夹于所述前幅和后幅之间的下底浪,所述前幅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收紧层,所述后幅靠近所述下底浪的位置设置有收紧条,所述收紧条向所述后幅的两侧延伸,延伸至所述前幅上与所述收紧层连接,形成环形收紧结构;所述下底浪的表面覆盖有上底浪,所述上底浪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下底浪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上底浪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收紧层向下延伸至所述下底浪的边缘位置,与所述下底浪的一端衔接,所述收紧条与所述下底浪的另一端衔接,形成对所述下底浪的环形收紧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按照固定间隔沿所述上底浪的边缘位置均匀分布;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底浪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相对位置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为魔术贴勾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魔术贴的毛布片;所述魔术贴勾片与所述魔术贴毛布片粘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为中间设有凸起结构的子扣,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中间设有凹陷结构的母扣;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陷结构适配扣合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为扣子,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扣眼;所述扣子与所述扣眼适配扣合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为打结形成的绳结扣,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扣眼;所述绳结扣于所述扣眼适配扣合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沿所述上底浪的边缘位置连续设置,形成沿上底浪的边缘位置设置的环形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置于内裤的下底浪位置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相对位置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为沿所述上底浪的边缘位置连续设置条形凸块,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与所述条形凸块相适配的条形卡槽,所述条形凸块与所述条形卡槽适配扣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为沿所述上底浪的边缘位置连续设置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与所述第一链条相适配的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上设置有拉链头,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二链条通过所述拉链头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为沿所述上底浪的边缘位置连续设置的第一穿绳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设置于内裤的底浪位置上与所述第一穿绳孔相对的连续设置的第二穿绳孔,线通过在所述第一穿绳孔与所述第二穿绳孔之间往复穿孔实现穿绳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塑形内裤为三角裤、四角裤、平角裤、安全裤、高腰裤、中腰裤以及低腰裤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可更换底浪的女士塑形内裤,包括:前幅、后幅和夹于前幅和后幅之间的下底浪,前幅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收紧层,后幅靠近下底浪的位置设置有收紧条,收紧条向后幅的两侧延伸,延伸至前幅上与收紧层连接,形成环形收紧结构;下底浪的表面覆盖有上底浪,上底浪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下底浪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上底浪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收紧层和收紧带保证塑形的同时,能够收紧底浪位置,保证底浪的收紧贴合;同时底浪设置为可拆卸安装的方式,支持多种可拆卸方案,保证内裤健康卫生的同时,降低频繁更换内裤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魔术贴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子母扣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拉链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穿绳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穿绳连接结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纽扣连接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绳扣连接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收紧层;

2.收紧条;

3.上底浪;

31.魔术贴连接;311.勾片;312.毛布片;

32.子母扣连接;321.子扣;322.母扣;

33.密封条连接;331.条形凸块;332.条形卡槽;

34.拉链连接;341.拉链头;342.第一链条;343.第二链条;

35.穿绳连接;351.第一穿绳孔;352.第二穿绳孔;353.线;

36.纽扣连接;361.扣子;362.扣眼;

37.绳扣连接;371.绳结扣;372.扣眼;

4.下底浪;

5.内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现有技术中,用高温杀毒的方式虽然能够有效的杀死细菌,但是会对塑形内裤本身造成极大的破坏,造成变形、失去弹性等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而频繁的更换内裤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以及舒适度的降低,故亟需一种新的女士塑形内裤。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提供一种具有可更换底浪的女士塑形内裤,请参阅图1-2,该塑形内裤包括:前幅、后幅和夹于前幅和后幅之间的下底浪,前幅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收紧层,后幅靠近下底浪的位置设置有收紧条,收紧条向后幅的两侧延伸,延伸至前幅上与收紧层连接,形成环形收紧结构;下底浪的表面覆盖有上底浪,上底浪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下底浪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上底浪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收紧层1设置于前幅上,前幅在穿着时一般位于女性的小腹位置,小腹位置为女性形体的关键位置,收紧层1设置于该位置主要用于将小腹进行收紧,达到塑形的效果,收紧条2向后幅的两侧延伸,延伸至前幅上与收紧层1连接,形成环形收紧结构的目的在于,利用收紧条2将女性臀部位置进行提拉收紧,同时收紧条2与收紧层1连接,通过收紧层1对收紧条2的提拉作用,提升收紧条2的收紧效果,以达到更好的塑形效果;同时通过在上底浪3以及下底浪4位置分别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分别设在相对应的位置以进行连接,上底浪3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安装于内裤5的下底浪4位置,以保护女性的私密部位;下底浪4为与女性内裤的底浪位置相适配的形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方式能够实现快速拆卸,保证上底浪3在使用之后能够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以及杀菌消毒,这样通过清洗上底浪3的方式避免了直接的高温内裤,延续了内裤的使用寿命的同时,避免频繁更换内裤,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提及:请参阅图3-4;第一连接组件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组件按照固定间隔沿上底浪3的边缘位置均匀分布;第二连接组件设置于下底浪4上与第一连接组件的相对位置上;第一连接组件可选的可以采用间隔设置的方式,沿上底浪3的边缘位置均匀分布,并与第二连接组件连接,这种间隔分布的连接方式能够实现稳定连接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连接位置,有效的保证即使在加了垫片的情况下,内裤5穿着的舒适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请参阅图3,第一连接组件为魔术贴勾片311,第二连接组件为魔术贴的毛布片312;魔术贴勾片与魔术贴毛布片粘合连接;魔术贴连接31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衣物连接方式,其可快速分离和连接的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衣物上,将魔术贴的勾片作为第一连接组件,使勾片在使用时背对接触人体皮肤的一面,勾片尖锐硬质的特性对皮肤的舒适度十分不友好,毛布片具有毛躁的软质特性,即使接触到人体皮肤也不会影响舒适度,并且在不使用上底浪3进行穿着时,不影响穿着的舒适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请参阅图4,第一连接组件为中间设有凸起结构的子扣321,第二连接组件为中间设有凹陷结构的母扣322;凸起结构与凹陷结构适配扣合连接;子母扣322连接32具有稳定连接的特点,在子扣321插入母扣322时,需要使用一定的力才能将子母扣322接触,子扣321表面为凸出的扣体,同样的具有硬质的特性,在使用时皮肤接触会存在明显的不适感,故将子扣321作为第一连接组件设置于上底浪背对人体皮肤的一面,避免子扣321对人体产生不适感;母扣322表面设有凹槽,即使接触人体皮肤也为一个平面,不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并且在不使用上底浪3进行穿着时,不影响穿着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提及:或者,可拆卸连接为纽扣连接36,第一连接组件为扣子361,第二连接组件为扣眼362;在一个具体实施的实例中扣子361的厚度能达到小于1mm,直径能小于3mm,第二连接组件为开设能够供扣子361扣合的扣眼362,这种连接方式极大的减少了连接组件的不适感。

或者,可拆卸连接为绳扣连接37,第一连接组件为打结形成的绳结扣371,第二连接组件为扣眼372;绳结扣371为采用绳子打结形成扣子,这种扣子与垫片的材质相近,同样能够达到较高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提及:请参阅图5-9,第一连接组件沿上底浪3的边缘位置连续设置,形成沿上底浪3的边缘位置设置的环形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组件设置于内裤5的下底浪4位置上与第一连接组件的相对位置上;第一连接组件的另外一种可选的设置方式为连续设置方式,沿上底浪3的边缘位置连续设置,形成沿上底浪3的边缘位置设置的环形连接结构,这种连续分别的呈环形设置方式,主要的目的在于保证上底浪3与内裤5的稳定连接,避免在使用时掉落,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请参阅图5-6,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采用密封条连接33,第一连接组件为沿上底浪的边缘位置连续设置条形凸块331,第二连接组件为与条形凸块331相适配的条形卡槽332,条形凸块331与条形卡槽332适配扣合连接;密封袋是生活中保存食物时常见的用品,其特性在于袋口位置设置有密封条结构,密封条结构通过连续设置的条形凸块331与条形卡槽332组成,通过条形凸块331嵌入并扣合与条形卡槽332内不易分离的特性实现密封,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应用于上底浪3与内裤5上,密封结构的稳固且连续的扣合连接效果能够有效的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请参阅图7,第一连接组件为沿上底浪的边缘位置连续设置的第一链条342,第二连接组件为与第一链条342相适配的第二链条343,第一链条342上设置有拉链头341,第一链条342与第二链条343通过拉链头341进行连接;拉链连接34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衣物的连接方式,同样具有快速分离和连接的特性,并且其连接后的稳定性强,再非暴力拆解的情况和正常拆解的情况下难以分离,拉链头341设置于第一链条342上,第一链条342设置于上底浪3上能够使上底浪3分离后不使用时,贴身衣物上没有拉链头341从而造成舒适度降低;拉链连接34能够有效的保证上底浪3连接于内裤5上,避免脱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请参阅图8-9,第一连接组件为沿上底浪的边缘位置连续设置的第一穿绳孔351,第二连接组件为设置于贴身裤的底浪位置上与第一穿绳孔351相对的连续设置的第二穿绳孔352,线353通过在第一穿绳孔351与第二穿绳孔352之间往复穿孔实现穿绳连接35;穿绳连接35作为最接近线缝的连接方式,其舒适度能够达到最高,不会产生连接结构带来的异常感觉;通过缝合线与内裤5连续的缝合形成连续并排的第二穿绳孔352,上底浪3的边缘位置同样的通过缝合线与上底浪3连续的缝合形成连续并排的第一穿绳孔351,通过线353在第一穿绳孔351与第二穿绳孔352之间来回往返穿线353,并于终点位置打结固定,形成连接结构,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稳定,且舒适度极高;进行上底浪3拆卸时,只需将打结出解开绳结,将线353抽出即可实现拆卸。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请参阅图1-2,收紧层1向下延伸至下底浪4的边缘位置,与下底浪4衔接,收紧条与下底浪的另一端衔接;收紧层1和收紧条2均与下底浪4位置边缘靠近并连接,这样通过收紧层1和收紧条2的收紧效果可以对底浪位置同样有一个收紧的效果,保证底浪位置贴合女性的私密部位,以达到最好的保护和防护效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塑形内裤可以是三角裤、四角裤、平角裤、安全裤、高腰裤、中腰裤以及低腰裤中的一种;三角裤、四角裤、平角裤、安全裤、高腰裤、中腰裤以及低腰裤均是女性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裤类型,在内裤5中设置上底浪3主要是避免内裤5的直接高温杀菌消毒导致内裤5使用寿命下降,降低内裤5的更换频率,控制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通过设置收紧层和收紧带保证塑形的同时,能够收紧底浪位置,保证底浪的收紧贴合。

2.底浪设置为可拆卸安装的方式,支持多种可拆卸方案,保证内裤健康卫生的同时,降低频繁更换内裤的成本。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