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77062发布日期:2021-08-06 18:23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遮阳吊伞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



背景技术:

遮阳吊伞作为一种户外休闲用具,广泛用于广场、海滩、公园及庭院等休闲场所,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乘凉空间。

如公开号为cn20158552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吊伞。该吊伞包括立杆、斜杆、拉杆、伞架、定位装置以及摇手装置,拉杆的一端连接在立杆的顶部,拉杆的另一端安装在伞架上,定位装置设置在立杆上,摇手装置设置在斜杆上,摇手装置一端和定位装置相连,摇手装置另一端通过斜杆和伞架相连,摇手装置用于控制伞架的打开和收合。由于斜杆与定位装置之间是通过摇手装置连接在一起的,当摇手装置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会将摇手装置从斜杆与定位装置之间拆下,拆下摇手装置后斜杆无法通过立杆支撑,斜杆在重力作用下处于自然垂挂状态,摇手装置维修完成后,则需要将斜杆向上支撑起来后才能够将摇手装置重新安装到定位装置与斜杆之间。而且摇手装置中的摇手轴穿设在斜杆中,拆卸时需要将摇手轴上的零部件取下,且要摇手轴整个从斜杆上抽出,拆卸不便。在斜杆和伞架上安装伞面后形成伞体,上述吊伞能够通过摇手装置控制伞架的打开和收合,使吊伞使用方便,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当摇手装置出现故障需要维护时,拆卸和重新安装的工作量大,导致维护不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维护的便捷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遮阳吊伞包括立柱和用于支撑伞骨的斜杆,所述斜杆呈空心状,所述斜杆的内腔中穿设有绳线,摇手装置包括摇手壳和用于控制绳线收放的线轮组件,摇手壳的侧壁上具有与摇手壳内腔连通的让位缺口,斜杆的一端与立柱连接,斜杆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与斜杆内腔连通的过线孔,斜杆的侧部嵌装在让位缺口内且斜杆上开设有过线孔的部分位于摇手壳的内腔中,摇手壳与斜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线轮组件可转动的安装在摇手壳内并位于斜杆外侧,绳线能够从过线孔穿出并与线轮组件连接。

遮阳吊伞的立柱用于为整个伞架提供支撑作用,空心的斜杆用于支撑悬吊伞骨和伞面,斜杆内腔可供绳线穿过以控制伞骨进行开合;摇手装置的线轮组件可通过驱动旋转带动绳线进行收放锁定,实现伞面开合的便捷控制,摇手壳为线轮组件提供装饰和保护。使用摇手装置时,摇手壳固定在斜杆上,转动线轮组件对绳线进行收放,绳线收放通过过线孔进出斜杆的内腔,实现线轮组件对绳线的控制。需要对摇手装置进行维护时,可以将摇手壳直接从斜杆上拆卸下来,由于线轮组件安装在摇手壳内并位于斜杆的外侧,即线轮组件仅与摇手壳连接且不与斜杆连接,将摇手壳拆卸下来时不需要对线轮组件进行另外的拆卸操作。而且,斜杆直接连接在立柱上,而不是通过摇手装置连接到立柱上,将摇手装置从斜杆上拆卸下来进行维护的过程无需改变斜杆与立柱的连接关系,避免拆卸斜杆后由于力矩影响而复位困难的现象,大大降低维护拆卸的工作量和难度,因此,本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在不影响摇手装置对绳线收放控制的同时,提高了维护的便捷性。

在上述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中,所述摇手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半壳一和半壳二,所述线轮组件位于所述半壳一和所述半壳二之间,该半壳一和半壳二扣合并形成所述让位缺口,且半壳一和半壳二分别与所述斜杆的两侧可拆卸连接。这样设置后,当仅线轮组件出现问题时,用户可单独拆卸半壳一或半壳二,即可使完整的线轮组件显露在外从而进行维护,大大提高了摇手装置维护的便捷性。

在上述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中,所述线轮组件包括用于收纳绳线的圈线轮,所述斜杆的内腔中连接有可转动的过线滑轮,所述过线滑轮的轴心线与所述圈线轮的轴心线平行,所述过线孔位于所述过线滑轮和所述圈线轮的之间。通过在斜杆的内腔中设置转动连接的过线滑轮,绳线可以搭靠在过线滑轮的轮槽中,这样过线滑轮引导绳线在斜杆内腔内斜杆的长度方向适配,而且过线滑轮的轴心线与圈线轮的轴心线平行,过线孔位于过线滑轮和圈线轮的之间,通过过线滑轮和圈线轮的配合对穿过过线孔的绳线进行引导,这样有利于降低绳线与过线孔内缘发生接触摩擦的概率,保证圈线轮收放的绳线能顺畅通过过线孔,使收放顺畅,减小故障率。

在上述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中,所述立柱包括竖直设置的柱体和能沿所述柱体上下滑动且定位的调节座,所述斜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座相铰接,且斜杆能够相对调节座上下摆动。这样当调节座相对柱体上下滑动时可调节斜杆的角度和上下高度,从而调节遮阳吊伞的状态,保证使用便捷。

在上述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中,所述斜杆的一端端部套设有套壳件,所述套壳件、所述斜杆均及所述调节座同轴铰接。套壳件可将斜杆端部的锋利边角包裹起来,对斜杆的端部和调节座形成保护,使套壳件和斜杆均与调节座同轴铰接,这样斜杆、套壳件和调节座通过同旋转轴连接,降低装配公差对稳定性的影响,可减小斜杆晃动的现象。

在上述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中,所述让位缺口的边沿处具有能限制所述斜杆自让位缺口脱出的翻沿,所述翻沿朝所述让位缺口的内侧凸出。通过在让位缺口的边沿处设置朝让位缺口内侧凸出的翻沿,使翻沿与斜杆的外周面配合而限制斜杆脱出让位缺口,这样在使用时可强化摇手壳与斜杆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在对半壳一和半壳二进行装配时可形成定位作用,提高安装便捷性,也有利于维护的便捷性。

在上述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中,所述半壳一和半壳二上均具有转槽,两所述转槽同轴正对,所述线轮组件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于两所述转槽内。这样两转槽可保证线轮组件的位置稳定,在维护时无论拆卸半壳一还是半壳二均保证拆开后线轮组件不会随意脱位,使维护便捷。

在上述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中,所述半壳一上的所述转槽底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转槽同轴布置,所述线轮组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通孔内。这样便于用户自外界驱动线轮组件转动,保证使用便捷。

在上述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中,所述线轮组件还包括能驱动所述圈线轮转动的摇手轴,所述摇手轴与该圈线轮同轴设置,该摇手轴的一端与圈线轮端面之间设有能阻止圈线轮自行转动的止退弹簧,所述摇手轴的另一端外围套设有金属衬套,所述金属衬套嵌设于所述通孔内。设置止退弹簧后,用户通过摇手轴控制圈线轮收放绳线到位后,可通过止退弹簧锁定限制圈线轮来防止圈线轮发生自转,避免调节失效。同时在摇手轮的另一端外围套设金属衬套,使金属衬套嵌设于通孔内,这样可降低摇手轴转动时对半壳一产生的磨损,后期维护仅需更换金属衬套即可,维护成本低且便捷。

在上述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中,所述斜杆与立柱之间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有两根,且两根拉杆的一端分别位于立柱的两侧,两根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斜杆中段的两侧。这样设置在保证斜杆调节功能的前提下使伞体结构更稳定,大大提高遮阳吊伞的抗风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中当摇手装置出现故障需要维护时,将摇手壳从斜杆上拆卸后无需对线轮组件进行额外的拆卸操作,且无需改变斜杆与立柱的连接关系,避免拆卸斜杆后由于力矩影响而复位困难的现象,大大降低维护拆卸的工作量和难度,提高了摇手装置维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遮阳吊伞伞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摇手壳与斜杆及调节座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摇手壳与斜杆及调节座的局部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摇手壳与线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a-a方向的剖示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摇手壳与线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遮阳吊伞伞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11、柱体;12、调节座;

2、斜杆;21、过线孔;

3、摇手壳;31、让位缺口;311、翻沿;32、半壳一;321、通孔;33、半壳二;34、转槽;

4、线轮组件;41、圈线轮;42、摇手轴;43、止退弹簧;44、金属衬套;

5、过线滑轮;6、套壳件;7、拉杆;8、限位销;9、绳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7所示,本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中,遮阳吊伞包括立柱1和用于支撑伞骨和伞面的斜杆2,斜杆2呈空心管状,斜杆2的内腔中穿设有绳线9,摇手壳3上表面具有与该摇手壳3内腔连通的让位缺口31,斜杆2的一端与立柱1连接,斜杆2的下表面具有与该斜杆2内腔连通的过线孔21,斜杠2的侧部嵌装在让位缺口31内且斜杠2上开设有过线孔21的部分位于摇手壳3的内腔中,斜杆2与该摇手壳3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过线孔21与该让位缺口31连通,线轮组件4转动连接于摇手壳3的内腔侧壁之间并位于斜杆2外侧,绳线9从过线孔21穿出并与线轮组件4连接。遮阳吊伞的立柱1用于为整个伞架提供支撑作用,空心的斜杆2用于支撑悬吊伞骨和伞面,斜杆2内腔可供绳线9穿过以控制伞骨进行开合;摇手装置的线轮组件4可通过驱动旋转带动绳线9进行收放锁定,实现伞面开合的便捷控制,摇手壳3为线轮组件4提供装饰和保护。使用摇手装置时,摇手壳3固定在斜杆2上,转动线轮组件4对绳线9进行收放,绳线9收放通过过线孔21进出斜杆2的内腔,实现线轮组件4对绳线9的控制。对摇手装置进行维护时,可以将摇手壳3直接从斜杆2上拆卸下来,由于线轮组件4安装在摇手壳3内并位于斜杆2的外侧,即线轮组件4仅与摇手壳3连接且不与斜杆2连接,将摇手壳3拆卸下来时不需要对线轮组件4进行另外的拆卸操作。而且,斜杆2直接连接在立柱1上,而不是通过摇手装置连接到立柱1上,将摇手装置从斜杆2上拆卸下来进行维护的过程中无需改变斜杆2与立柱1的连接关系,避免拆卸斜杆2后由于力矩影响而复位困难的现象,大大降低维护拆卸的工作量和难度,因此,本遮阳吊伞的摇手装置在不影响摇手装置对绳线9收放控制的同时,提高了维护的便捷性。进一步来讲,摇手壳3包括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的半壳一32和半壳二33,线轮组件4位于半壳一32和半壳二33之间,该半壳一32和半壳二33扣合并形成让位缺口31且半壳一32和半壳二33分别与斜杆2的左右两侧可拆卸连接。这样当仅线轮组件4出现问题时,用户可单独拆卸半壳一32或半壳二33,即可使完整的线轮组件4显露在外从而进行维护,大大提高维护便捷性。线轮组件4包括用于收纳绳线9的圈线轮41,斜杆2的内腔左右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过线滑轮5,过线滑轮5的轴心线与圈线轮41的轴心线平行,过线孔21位于过线滑轮5和圈线轮41之间,过线滑轮5和圈线轮41之间的绳线9与所述过线孔21的内缘侧壁间隔布置。通过在斜杆2的内腔侧壁设置转动连接的过线滑轮5,绳线9搭靠在过线滑轮5的轮槽中,这样过线滑轮5引导绳线9在斜杆2内腔使之与斜杆2的长度方向适配,且过线滑轮5的轴心线与圈线轮41的轴心线平行,过线孔21位于过线滑轮5和圈线轮41之间,通过过线滑轮5和圈线轮41的配合对穿过过线孔21的绳线9进行引导,且使该处的绳线9与过线孔21的内缘间隔布置,这样可保证线轮组件4收放的绳线9能顺畅通过过线孔21,避免与过线孔21的边沿产生摩擦干涉,使收放顺畅,减小故障率。作为优选,让位缺口31的边沿处具有朝让位缺口31内侧凸出的翻沿311,翻沿311与斜杆2的外周面沿该斜杆2脱出让位缺口31的方向限位配合。通过在让位缺口31的边沿处设置朝让位缺口31内侧凸出的翻沿311,使翻沿311与斜杆2的外周面沿该斜杆2脱出让位缺口31的方向限位配合,这样可强化摇手壳3与斜杆2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在对半壳一32和半壳二33进行装配时可形成定位作用,提高安装便捷性。半壳一32和半壳二33上均具有转槽34,两转槽34同轴正对,线轮组件4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于两转槽34内。这样两转槽34可保证线轮组件4的位置稳定,在维护时无论拆卸半壳一32还是半壳二33均保证拆开后线轮组件4不会随意脱位,使维护便捷。半壳一32上的转槽34底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321,通孔321与转槽34同轴布置,线轮组件4的一端插设于通孔321内。这样便于用户自外界驱动线轮组件4转动,保证使用便捷。线轮组件4包括圈线轮41和能驱动圈线轮41转动的摇手轴42,摇手轴42与该圈线轮41同轴设置,该摇手轴42的一端与圈线轮41端面之间设有能阻止圈线轮41自行转动的止退弹簧43,摇手轴42的另一端外围套设有金属衬套44,金属衬套44为铜衬套且嵌设于通孔321内。设置止退弹簧43后,这样用户通过摇手轴42控制圈线轮41收放绳线9时到位后,可通过止退弹簧43锁定限制圈线轮41,来防止圈线轮41自转,避免调节失效。同时在摇手轴42的另一端外围套设金属衬套44,使金属衬套44嵌设于通孔321内,这样可降低摇手轴42转动时对半壳一32产生的磨损,后期维护仅需更换金属衬套44即可,维护成本低且便捷。

如图1、图3-6、图8所示,立柱1包括竖直设置的柱体11和能沿柱体11上下滑动且定位的调节座12,斜杆2的一端与调节座12相铰接且相对调节座12可上下摆动。这样当调节座12相对柱体11上下滑动时可调节斜杆2的角度和伸出长度,从而调节遮阳吊伞的状态,保证使用便捷。进一步来讲,遮阳吊伞还包括限位销8,立柱上设置有多个竖向间隔的限位槽,当调节座12调整至指定高度位置后,可控制限位销8与立柱1的任意一个限位槽插接配合为调节座12提供竖向支撑限位,保证调节座12的位置稳定;斜杆2的一端端部套设有套壳件6,套壳件6、斜杆2及调节座12同轴铰接。通过设置斜杆2的一端端部套设有套壳件6,套壳件6可将斜杆2端部的锋利边角包裹起来,对斜杆2的端部和调节座12形成保护,使套壳件6及斜杆2共同与调节座12铰接于同旋转轴上,这样降低装配公差对稳定性的影响,可减小斜杆2晃动的现象。斜杆2与立柱1之间铰接有拉杆7,拉杆7有两根,且两根拉杆7的一端分别位于立柱1的两侧,两根拉杆7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斜杆2中段的两侧这样设置在保证斜杆2调节功能的前提下使伞体结构更稳定,大大提高遮阳吊伞的抗风性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