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由组合的首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66093发布日期:2021-12-24 22:2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可自由组合的首饰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由组合的首饰。


背景技术:

2.人体佩戴之环形装饰元件如戒指、链条吊坠等采用贵金属或者珍贵宝石等制作而成,自古以来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环形装饰元件为单体结构,其主要由环形本体以及设置于环形本体上的装饰部组成。如上环形装饰元件的结构较为单一,不能随心随意将多款环形装饰元件结合以区别于其他装饰元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希望在佩戴的装饰元件上展现自我的需求,也即,不能满足人们追求个性化的需求。
3.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一些可更换装饰体的装饰元件,如中国专利号为202020117069.3,专利名称为戒指(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戒环1、设于所述戒环1上的镶口2以及设于所述镶口2上的宝石3。所述戒环1包括具有一缺口的戒环本体10以及设于所述缺口处且与所述戒环本体10相连接的镶口安装部12,在所述镶口安装部12上开设有一用于固定所述镶口2的固定孔121。所述镶口2包括一主镶口本体21以及一副镶口本体22,所述主镶口本体21具有一内螺纹孔201的内螺纹安装柱20,所述内螺纹安装柱20向下穿设于所述副镶口本体22中。该方案的装饰体(即镶口)在安装时,先将主镶口本体21的内螺纹安装柱20穿设于副镶口本体22中,然后将携带有副镶口本体22的内螺纹安装柱20穿入所述戒环本体10的固定孔121中,再采用一螺栓14由戒环本体10的内壁穿入所述主镶口本体21的内螺纹安装柱20以将所述镶口锁于所述戒环本体10上。该方案的戒指,用户可以随心选择对应的主镶口本体、副镶口本体以及戒环进行搭配,可以根据所穿戴的服饰、包包、颜色等来搭配不同风格的戒指。改变传统戒指不能一变多的局限,使用户花少量的钱,就能够穿戴更多花样的戒指,极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和满意度。该方案具有以下缺陷:一、装配费时且困难,由于戒环直径较小,采用的螺栓也非常小,用户需要将时刻保持镶口与所述固定孔对准,再将螺栓从内向外穿入所述内螺纹安装柱中时非常困难,螺栓难以对准、镶口难以对准;二、螺栓容易松动掉落,导致装饰体易脱落丢失;三、戒环本体采用常规结构,无法根据用户需求而作其他变换,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从而降低用户体验感和满意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更多装饰性、装配更快速简单、结构简单巧妙、降低装配难度、装配稳定可靠、提升体验感的可自由组合的首饰。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自由组合的首饰,包括内圈以及环设于所述内圈上的内环,所述内圈外表面具有一卡槽,所述内环上对应所述卡槽的位置处形成有一通孔;还包括一装饰体,所述装饰体具有一能够穿越所述通孔并限位于所述卡槽内的安装柱。
6.进一步的,所述卡槽沿所述内圈轴向贯通所述内圈,所述通孔为与所述卡槽协同
限位所述安装柱的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槽的宽度;所述安装柱的下端具有一卡块,所述卡块的长度与所述条形通孔的长度相适配,所述卡块的宽度与所述卡槽的宽度相适配;安装所述装饰体时,将所述卡块穿入所述条形通孔后旋转90度,从而使得所述卡块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卡槽的宽度方向一致,再将所述卡块推入所述卡槽。
7.进一步的,所述装饰体包括花头、瓜子扣、耳饰扣、手链扣、胸针扣或一切具有装饰作用的物体。
8.进一步的,还包括可拆卸地环设于所述内圈第一端的第一外环以及可拆卸地环设于所述内圈第二端的第二外环,所述内环设于所述第一外环及第二外环之间。
9.进一步的,所述内圈第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通道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内圈上的第一卡持件,所述第一卡持件具有置入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的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外环对应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顺着所述第一导向通道进入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并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合;所述内圈第二端设有第二导向通道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内圈上的第二卡持件,所述第二卡持件具有置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的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外环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顺着所述第二导向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并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合。
10.进一步的,所述内圈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平行的第一条形通口,所述第一条形通口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卡持件,所述第一卡持件中部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所述第一卡持部;所述内圈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平行的第二条形通口,所述第二条形通口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卡持件,所述第二卡持件中部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所述第二卡持部。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持件、第一卡持部及第一条形通口通过精密数控加工一体成型。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持部为自所述第一卡持件中部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的v形的第一弹性卡钩;所述第二卡持部为自所述第二卡持件中部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的v形的第二弹性卡钩。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通道从所述内圈的径向向外贯穿所述内圈,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具有第一底壁、靠近所述内圈的第一端的第一导向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导向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向侧壁;所述第一卡持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所述第一卡持件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一侧面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的第二导向侧壁,所述第一弹性卡钩与所述第一导向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从所述内圈的径向向外贯穿所述内圈,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具有第二底壁、靠近所述内圈的第二端的第三导向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二导向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四导向侧壁;所述第二卡持件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所述第二卡持件朝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一侧面形成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的第四导向侧壁,所述第二弹性卡钩与所述第三导向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宽度。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及第一卡持件均设于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上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具有一供所述第一卡扣沿所述内圈的轴向装入的第一入口
以及自所述第一入口沿所述内圈周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通槽,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为所述第一导向通槽远离所述第一入口的末端部;
15.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及第二卡持件均设于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处,第二导向通道具有一供所述第二卡扣沿所述内圈的轴向装入的第二入口以及自所述第二入口沿所述内圈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通槽,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为所述第二导向通槽远离所述第二入口的末端部。
16.本技术可自由组合的首饰,通过三重复合限位锁紧结构将装饰体限位于所述内圈上,完全杜绝所述装饰体及内圈脱离。限位锁紧结构十分简单巧妙,装配时不用借助任何工具,完全徒手即可拆装。本发明的可自由组合的首饰与现有技术相比,更便于用户组合装配,极大的提高了装配时间和效率,不会因螺丝松动而出现装配体脱落丢失的问题,保证了用户的财产安全,提高用户体验感及满意度。用户在装配时能够更准确、更快的将第一外环、二外环装、内环及装饰体装配于所述内圈上,解决了因看不到丝口而易拧坏或者滑丝的问题。第一、第二外环、内环及装饰体均以可拆卸的方式环设于所述内圈的外周面,每一外环、内环及装配体均可更换,用户可以随心随意的进行组合装配,根据不同场合、不同衣着而变换所述可自由组合的首饰的每一外环,用最少的成本得到更多的不同变换的可自由组合的首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更能够满足用户追求佩戴之可自由组合的首饰的修改化的需求。另外,
附图说明
17.图1及图2是现有技术中戒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发明可自由组合的首饰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发明可自由组合的首饰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发明可自由组合的首饰一实施例中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发明可自由组合的首饰一实施例中内环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发明可自由组合的首饰一实施例中装饰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发明可自由组合的首饰一实施例的拆分图。
24.图9是本发明可自由组合的首饰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请参见图3至图9,本技术可自由组合的首饰较佳实施例包括内圈200、环设于所述内圈200第一端的第一外环300、环设于所述内圈200第二端的第二外环400以及环设于所述内圈20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外环300及第二外环400之间的内环500,所述第一外环300及第二外环400通过卡持的方式分别环设于所述内圈200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外环300、第二外环400及内环500环设于所述内圈200上后,从轴向方向上能够全部覆盖所述内圈200,从而使得所述内圈200被隐藏在所述第一外环300、第二外环400及内环500内。从节约
成本角度,所述内圈200可以采用具有轻量化、抗氧化特性、成本较低的金属制作而成,例如可采用不锈钢、银等金属材质等。第一外环300及第二外环400可以采用黄金、18k金、铂金等名贵金属制作而成,所述第一外环300、第二外环400及内环500的可展示部分可有多样化、美观化设计,如可镶嵌宝石、钻石、玉石等元件,又如雕花等等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体验和感受的多样化设计。所述可展示部分通常为第一外环300及第二外环400的外周面和/或能够被人们注意到的端面、内环500的外周面等等。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仅在所述内圈的外周面环设一内环,而无需在所述内圈200的两端分别环设第一外环及第二外环,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内圈和内环的轴向长度可以相等,即所述内环完全覆于所述内圈外周。
27.所述内环500的尺寸、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设定。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环300、第二外环400及内环500的厚度相适配以使得其外周面位于同一弧形面上。第一外环300和第二外环400的形状及结构可相同,可以节省开模成本,增加可自由组合的首饰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所述第一外环300及第二外环400的外端相应于所述内圈200的两端面的位置处均可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内圈200的相应端面的挡沿(图未示出),所述挡沿的宽度与所述内圈200的厚度相适配。这样,第一外环300和第二外环400卡持于所述内圈200上后,所述挡沿能够遮挡住所述内圈200的两端面。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圈200的外表面具有一卡槽201,所述内环500上对应所述卡槽201的位置处形成有一通孔501。所述可自由组合的首饰还包括一装饰体600,所述装饰体600具有一能够穿越所述通孔501并限位于所述卡槽201内的安装柱601。也即,所述装饰体600包括装饰主体601以及设于所述装饰主体601下端面(朝向内环500及内圈200的一面)的安装柱601,所述安装柱602下端具有一卡块603。所述装饰主体601可以是花头601、镶口、瓜子扣601b、耳饰扣、手链扣、胸针扣或一切具有装饰作用的物体。只需要在这些具有装饰作用的物体底端设置所述安装柱602即可。
29.所述卡槽201为横截面呈u形的u形卡槽,其自所述内圈200的外周面径向向内凹陷而形成,并且所述卡槽201自所述内圈200的轴向贯通所述内圈200。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自所述内圈200的轴向贯通可以是从所述内圈200的第一端方向轴向贯通所述内圈200,还可以是从所述内圈200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方向均贯通所述内圈200。即,所述卡槽201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内圈200的轴向长度相等,使得所述安装柱602既可以从内圈200第一端方向装入所述卡槽201,也可以从所述内圈200第二端方向装处所述卡槽201。
30.所述通孔501形成于所述内环500上对应于所述卡槽201的位置处,所述通孔为与所述卡槽201协同限位所述安装柱602的条形通孔501。所述条形通孔501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槽201的宽度;所述安装柱602的下端具有一体成型的卡块603,所述卡块603的长度与所述条形通孔501的长度相适配,所述卡块603的宽度与所述卡槽201的宽度相适配;在安装所述装饰体600时,将所述卡块603穿入所述条形通孔501后旋转90度,从而使得所述卡块603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卡槽201的宽度方向一致,再将所述卡块603推入所述卡槽201。如此设计,所述条形通孔501的长度与所述卡槽201的长度垂直,当所述卡块603装入所述内环500上的条形通孔501中时,使所述卡块60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条形通孔501的长度方向一致,以使所述卡块603顺利通过所述条形通孔501后位于所述卡槽201的一侧,然后旋转所述卡块603,使所述卡块60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卡槽201的长度方向一致,以从所述卡槽201的第一端或第二端推入所述卡槽201中,所述卡块603携带所述内环500一起环套于所述内圈200外。如
此形成多重限位:第一重限位1)、当安装到位后,由于所述卡块603在所述卡槽201中限位,因此所述卡块603被限位后不能水平转动;第二重限位2)、同时,所述内环500在径向方向上对所述卡块603进行限位,使所述卡块603不会脱离所述卡槽;第三重限位3)、所述第一外环300卡持于所述内圈200的第一端,防止所述卡块603向所述内圈200的第一端方向位移,所述第二外环400卡持于所述内圈200的第二端,防止所述卡块603向所述内圈200的第二端方向位移,所述第一外环300及第二外环400形成对所述卡块603的轴向限位。综上,本技术的卡槽201、条形通孔501以及卡块603的设计及配合结构简单巧妙,形成多重限位结构,有效地、牢固地锁紧限位结构,并且在装配时不用借助任何工具,完全徒手即可拆装,装配简单快速。采用上述限位结构,巧妙设计卡槽201的宽度、条形通孔501的长度以及卡块603的长度及宽度,使卡块603能够快速装入、牢固锁紧于所述卡槽201内。
31.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当所述可自由组合的首饰仅包括一内圈200及环设于所述内圈200上的内环500时,可使所述卡块603的厚度略大于所述卡槽201的深度,即所述卡块603略冒出所述卡槽201外,所述卡块603与所述装饰主体601之间的距离正好与所述内环500的厚度匹配,如此使得在所述内环500环套于所述内圈200上时,所述卡块602的厚度使得所述内环500能够紧压于所述内圈200及卡块602上,因此能够有效防止所述卡块602在轴向上位移。
32.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环300通过以下方式卡持于所述内圈200的第一端:所述内圈20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通道210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内圈上的第一卡持件220,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以及第一卡持件220均设于所述内圈200的外表面上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卡持件220具有置入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尾部的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外环300对应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顺着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进入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尾部并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合。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及第一卡持件220形成一组第一卡持组件,在所述内圈200上可以沿其周向均匀间隔的设置数组这样的第一卡持组件;所述第一外环300一一对应地设置数个第一卡扣310与该数组第一卡持组件一一卡接。本技术中,内圈200上设置有三组这样的第一卡持组件,所述第一外环300一一对应地设置有三个第一卡扣310与该三组第一卡持组件卡接。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一、减少第一外环300的旋拧行程,使第一外环300更快卡接于所述内圈200上;二、使第一外环300更稳定、更牢固地卡接于所述内圈200上,卡接效果更好。
33.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具有一供所述第一卡扣310沿所述内圈200的轴向装入的第一入口211以及自所述第一入口211沿所述内圈200周向向所述第一卡持件220的方向延伸并与其连通的第一导向通槽212,且所述第一入口211及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均沿所述内圈200的径向向外贯穿所述内圈200,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从所述内圈200的径向向外贯穿所述内圈200。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远离所述第一入口211的末端部则为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尾部。
34.所述第一入口211由所述内圈200的第一端端面向所述第二端方向凹陷而形成,所述第一入口211底部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的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连通的第一开口213,所述第一入口211远离所述第一开口213的一侧面形成有一第一导向侧面214,所述第一导向侧面214是由所述第一入口211的底面向所述第一端方向且向远离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的方向倾斜延伸而形成,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入口211的尺寸向所述第一入
口211的底部方向渐小。应当注意的是,即使是尺寸最小的底部的尺寸也应当与所述第一卡扣310的尺寸相适配,保证所述第一卡扣310能够顺滑的从所述第一入口211的底部进入所述第一开口213,进而通过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进入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的末端部。
35.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具有内凹于所述内圈200的外周面的第一槽底部215(也即,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的第一底壁)、靠近所述内圈200的第一端的第一导向侧壁216(也即,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的第一导向侧壁216)以及与所述第一导向侧壁216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向侧壁217(也即,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的第二导向侧壁217)。所述第一卡持件220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20,所述第一卡持件220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20的一侧面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20尾部的第二导向侧壁217。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卡持件220还可以形成于所述内圈200的第一端,即位于所述内圈200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之间。所述第一弹性卡钩211与所述第二导向侧壁217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的宽度。
36.所述第一卡持件220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一体形成于所述内圈200的第一端:所述内圈第一端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尾部平行的第一条形通口222,所述第一条形通口222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尾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卡持件220,所述第一卡持件220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的一侧面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尾部的第一导向侧壁216。
37.所述第一卡持件220中部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内拉伸形成所述第一卡持部。在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一卡持件220、第一卡持部以及第一条形通口222通过精密数控加工一体成型。当数控精密加工形成所述第一条形通口222后,所述第一条形通口222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尾部之间的部分即形成所述第一卡持件220,所述第一卡持件220呈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口222长度相适配的条形部件,所述第一卡持件220中部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内拉伸形成的v形的第一弹性卡钩221,所述第一弹性卡钩221与所述第一导向侧壁216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的宽度。所述第一卡持件220与所述内圈一体成型的好处是稳固性,稳定性更好、变形度更小、卡持力度更好,所述第一条形通口222形成供所述第一卡持部弹性变空间,保证所述第一卡持部的弹性。
38.所述内圈200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导向通道240以及置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尾部的第二卡持件250,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以及第二卡持件250均设于所述内圈200的外表面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卡持件250具有置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240的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外环400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扣410,所述第二卡扣410顺着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进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尾部并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合。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及第二卡持件250形成一组第二卡持组件,在所述内圈200上可以沿其周向均匀间隔的设置数组这样的第二卡持组件;所述第二外环400一一对应地设置数个第二卡扣410与该数组第二卡持组件一一卡接。本技术中,内圈200上设置有三组这样的第二卡持组件,所述第二外环400一一对应地设置有三个第二卡扣410与该三组第二组卡持组件卡接。这样设置有好处是:一、减少第二外环400的旋拧行程,使第二外环400更快卡接于所述内圈200上;二、使第二外环400更稳定、更牢固地卡接于所述内圈200上,卡接效果更好。
3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外环400通过以下方式卡持于所述内圈20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具有一供所述第二卡扣410沿所述内圈200的轴向装入的第二入口241
以及自所述第二入口241沿所述内圈200周向向所述第二卡持件250的方向延伸并与其连通的第二导向通槽242,且所述第二入口241及所述第二导向通槽242均沿所述内圈200的径向向外贯穿所述内圈200,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从所述内圈200的径向向外贯穿所述内圈200。所述第二导向通槽242远离所述第二入口241的末端部则为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尾部。
40.所述第二入口241由所述内圈200的第二端端面向所述第二端方向凹陷而形成,所述第二入口241底部朝向所述第二导向通槽242的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二导向通槽242连通的第二开口243,所述第二入口241远离所述第二开口243的一侧面形成有一第二导向侧面244,所述第二导向侧面244是由所述第二入口241的底面向所述第二端方向且向远离所述第二导向通槽242的方向倾斜延伸而形成,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入口241的尺寸向所述第二入口241的底部方向渐小。应当注意的是,即使是尺寸最小的底部的尺寸也应当与所述第二卡扣410的尺寸相适配,保证所述第二卡扣410能够顺滑的从所述第二入口241的底部进入所述第二开口243,进而通过所述第二导向通槽242进入所述第二导向通槽242的末端部。
41.所述第二导向通槽242具有内凹于所述内圈200的外周面的第二槽底部245(也即,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的第二底壁)、靠近所述内圈200的第二端的第三导向侧壁246(也即,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的第三导向侧壁246)以及与所述第三导向侧壁246相对设置的第四导向侧壁247(也即,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的第四导向侧壁247)。所述第二卡持件250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所述第二卡持件250朝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的一侧面形成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尾部的第四导向侧壁247。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卡持件250还可以形成于所述内圈200的第二端,即位于所述内圈200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之间。所述第二弹性卡钩251与所述第四导向侧壁247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的宽度。
42.所述第二卡持件250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一体形成于所述内圈的第二端:所述内圈第二端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平行的第二条形通口252,所述第二条形通口252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卡持件250,所述第二卡持件250朝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的一侧面形成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40尾部的第三导向侧壁246。
43.所述第二卡持件250中部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所述第二卡持部。在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二卡持件220、第二卡持部以及第二条形通口252可通过精密数控加工一体成型,当数控精密加工形成所述第二条形通口252后,所述第二条形通口252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之间的部分即形成所述第二卡持件250,所述第二卡持件250呈与所述第二条形通口252长度相适配的条形部件,所述第二卡持件250中部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的v形的第二卡持部251,所述第二卡持部251与所述第四导向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二卡持件220与所述内圈一体成型的好处是稳固性,稳定性更好、变形度更小、卡持力度更好,所述第二条形通口222形成供所述第二卡持部弹性变空间,保证所述第二卡持部的弹性。
44.所述第一外环300及第二外环400的形状和结构相同或相似,它们可以通过一个模型成型而成。所述第一卡扣310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环300朝向所述第二外环400的一端端面(里端面),其包括自所述第一外环300的里端面径向向内延伸而形成的第一卡部,所述第一卡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弹性卡钩22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齿311(本实施例为三个第一卡齿
311),所述第一卡齿311凹弧形状与所述第一弹性卡钩221的形状相匹配,每相邻两第一卡齿311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卡部的内凸尺寸与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的深度相适配,所述第一卡部具有向所述第一外环300的外端面方向凸伸而形成的第一凸部312,所述第一凸部312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的两导向侧壁之间的距离相适配,且略大于所述第一挤压间隙207。所述第二卡扣410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环400朝向所述第一外环300的一端端面(里端面),其包括自所述第二外环400的里端面径向向内延伸而形成的第二卡部,所述第二卡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弹性卡钩221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有第二卡齿(本实施例为三个第二卡齿),所述第二卡齿凹弧形状与所述第一弹性卡钩221的形状相匹配,每相邻两第二卡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卡部的内凸尺寸与所述第二导向通槽242的深度相适配,所述第二卡部具有向所述第二外环400的外端面方向凸伸而形成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导向通槽242的两导向侧壁之间的距离相适配,且略大于所述第二挤压间隙。
45.优选的,本技术可自由组合的首饰还包括环设于所述内圈20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外环300及第二外环400之间的内环500,
46.本技术可自由组合的首饰在进行装配时,首先,将携带有装饰体600的内环500装入所述内圈200上:1)使所述卡块60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条形通孔501的长度方向一致,以使所述卡块603顺利通过所述条形通孔501后位于所述卡槽201的一侧,然后使所述卡块603旋转90度,以此使所述卡块60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卡槽201的长度方向一致,并从所述卡槽201的第一端或第二端推入所述卡槽201中,所述卡块603携带所述内环500一起环套于所述内圈200外;2)装入第一外环300:将所述第一外环300的第一卡扣310对准第一入口211,沿所述内圈200的轴向装处第一入口211内,由于所述第一入口211的装入口尺寸较大,方便所述第一卡扣310装入,在装入第一入口211过程中,所述第一入口211的第一导向侧面214由于其自身的倾斜结构特征,具有快速导向作用,便于所述第一卡扣310快速装入所述第一入口211底部,且所述第一导向侧面214是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的方向逐渐倾斜的,使得所述第一卡扣310自然地、顺畅地、快速地向所述第一入口211底部的第一开口213靠拢,进一步使得所述第一卡扣310到达所述第一入口211底部时即位于所述第一开口213位置处。3)以与第一外环300相同的装配方式装入第二外环400。
47.本技术可自由组合的首饰,通过卡槽201、条形通孔501以及卡块603的设计及配合结构简单巧妙,形成多重限位结构,有效地、牢固地锁紧限位结构,并且在装配时不用借助任何工具,完全徒手即可拆装,装配简单快速。采用上述限位结构,巧妙设计卡槽201的宽度、条形通孔501的长度以及卡块603的长度及宽度,使卡块603能够快速装入、牢固锁紧于所述卡槽201内。所述第一卡持件使得所述第一卡扣310进入第一入口211至第一导向通槽212均十分顺畅、快捷,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卡扣310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扣310进入所述第一导向通槽212后不会脱离,所述第一卡扣310在挤入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0尾部时,所述第一弹性卡钩221被所述第一卡扣310挤压而产生略向外的弹性变形,该弹性变形使得所述第一挤压间隙变大,所述第一卡扣310的第一卡齿与所述第一弹性卡钩221卡合,在该动作中还会产生清脆的、带有节奏感的、愉悦人心的声响,增加人们的体验感。第一挤压间隙的特定结构特征使得所述第一卡扣310需要在外力的辅助作用下才能挤入所述第一卡持件220,即使是在佩戴过程中遇到一定触碰,第一挤压间隙能够有效防止所述第一卡扣310脱离于所述第一卡持件220。所述第二外环400的装
配与上述相同。本技术可自由组合的首饰,装配方式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要向方向旋拧对应外环即可使所述对应外环顺着对应导向通道进入所述对应卡持件内。本技术可自由组合的首饰的装配方式有着比丝口装配方式更快捷更简单、行程更短的效果,但是又比丝口装配方式咬合更紧、更能够防止外环脱落,解决外环丢失的问题。
48.本技术可自由组合的首饰与现有技术相比,更便于用户组合装配,极大的提高了装配时间和效率。通过卡合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外环300和第二外环400卡入所述内圈200上,用户在装配时能够更准确、更快的将第一外环300和第二外环400装配于所述内圈200上,解决了因看不到丝口而将所述第一外环300、第二外环400或内圈200拧变形的问题。第一至内环500均以可拆卸的方式环设于所述内圈200的外周面,每一外环、内环及装饰体均可更换,用户可以随心随意的进行组合装配,根据不同场合、不同衣着而变换首饰的每一外环、内环以及装饰体,用最少的成本得到更多的不同变换的可自由组合的首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更能够满足用户追求佩戴之首饰的个性化的需求。另外,本技术的可自由组合的首饰,第一卡持件、第一卡持部及第一条形通口、第二卡持件、第二卡持部以及第二条形通口均与内圈一体成型,增加了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使用寿命更高,第一卡持件及第二卡持件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易再现老化、脱落等情况,降低了售后维修率,为客户及商家均带来便捷。
4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