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单车用智能安全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1704发布日期:2022-08-13 06:1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单车用智能安全头盔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享单车用智能安全头盔。


背景技术:

2.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具,是军人训练、作战时戴的帽子,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分为军用头盔、警用头盔和民用头盔等。它多呈半圆形,主要由外壳、衬里和悬挂装置三部分组成。外壳分别用特种钢、玻璃钢、增强塑料、皮革、尼龙等材料制作,以抵御弹头、弹片和其他打击物对头部的伤害。中国古代称为胄、首铠、兜鍪或头鍪。
3.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现今共享单车也普遍的配有安全头盔供人们在骑行时所使用,但现今共享单车所用的头盔大都结构简单,配戴舒适度欠佳,通过连接带安装于车把上,放置在车筐内,从而因此头盔的佩戴面常因长时间未使用而落灰,积累雨水,因此更进一步的影响了人们在骑行过程中佩戴头盔的积极性,同时头盔作为骑行中极为重要的骑行道具,不因当仅仅的满足于佩戴,更因具有更多的智能的安全相关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用智能安全头盔,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共享单车用智能安全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坐垫,所述头盔主体的表面安装有穿戴机构,所述头盔主体的内部表面呈环形等距铰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套设有套杆,所述插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对称连接有滚轮,所述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远离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杆的内壁,所述套杆的一端均与对接板相铰接,所述头盔主体的内部表面胶合有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所述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穿孔,所述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的表面中心位置胶合有承托片,所述头盔主体与锁定机构相适配;
7.所述头盔主体的表面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头盔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扬声器。
8.更进一步地,所述穿戴机构包括连接仓,所述头盔主体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仓,其中一组所述连接仓的表面通过轴承贯穿插设有收卷杆,所述收卷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连接仓的内壁,所述收卷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收卷在收卷杆的表面,所述收卷杆的一端穿过其中一组所述的连接仓固定连接在另一组连接仓的表面,所述收卷杆的表面通过轴承对称套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收卷杆的内壁,所述收卷杆的表面对称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于连接仓内壁及挡板表面固定连接。
9.更进一步地,所述收卷杆的表面套接有异形齿轮,其中一组所述连接仓的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卡件,所述卡件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于连接仓表面及卡件固定连接,其中一组所述连接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
与卡件的表面相抵。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头盔主体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反光板,所述头盔主体的表面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头盔主体通过表面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所处头盔主体表面位置于反光板相适配。
11.更进一步地,所述头盔主体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穿孔,所述头盔主体的内部表面均匀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设有阀板,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对称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于固定块、阀板固定连接,所述阀板与头盔主体表面开设的穿孔相适配。
12.更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放置槽,所述坐垫的顶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坐垫的内部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坐垫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坐垫通过内部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有抵触板,所述坐垫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坐垫内部开设的活动槽内设置有抵触件,所述抵触板与抵触件通过对向螺纹套设在传动杆的表面,所述坐垫的内部等距开设有球形凹槽,所述坐垫内部开设的球形凹槽内均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的表面与抵触件的底面相抵。
13.更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网络与云管理终端建立连接,所述云管理终端是系统的线上服务后台,用于控制单片机中部署系统的运行。
14.更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由以下模块组成系统并自适配的电性集成于同一电路板,包括:
15.蓄电池,是系统运行所需能源的储存硬件,用于接收头盔适配的共享单车中电源的传输;
16.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蓄电池中储存的电力能源工系统中其他模块运行所使用的;
17.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发出可捕捉电信号;
18.信号接收模块,用户接收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的电信号;
19.判定模块,用于判定信号接收模块是否位于信号发射模块上方接收到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的可捕捉电信号;
20.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共享单车自身电源可用;用于提供马达驱动电源;
21.联网模块,用于建立无线网络连接至共享单车所处的相应局域网,用于获取共享单车相应区域虚拟地图;
22.感应模块,用于在共享单车用户端发出结束骑行请求时感应定位当前共享单车于虚拟地图中所处位置及朝向;
23.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共享单车当前所处位置及朝向是否属于共享单车停车服务区及合理停泊朝向;
24.用户信息库,用于储存共享单车骑行用户身份信息;
25.行程记录模块,用于周期制记录用户信息库中各用户的骑行轨迹及骑行特征;
26.评估模块,用于获取行程记录模块记载内容,参考记载内容对目标骑行用户进行行为评估;
27.反馈模块,用于出发扬声器运行语音提示骑行用户评估模块运行结果;
28.其中,控制模块在判定模块判定结果为否时控制共享单车切断供电,并在判定结果为是是控制共享单车恢复供电;识别模块在判定结果均为是时通过控制模块在头盔安置
后切断电源。
29.更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及信号接收模块分别安装于单片机与坐垫的内部。
30.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运行,所述控制模块刷新频率为三秒。
31.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2.1、本发明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为该共享单车所使用的头盔带来了更加便捷的配戴方式,且是的该头盔的适配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保证一定范围内用户的头部大小均能使用该头盔。
33.2、本发明相比于现有的头盔而言,增添了有助于空气流通的功能,以便于该头盔在夏天佩戴时的舒适度,并且通过有助与空气流通的部件为该头盔的缓冲性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使该头盔的能够为骑行用户带来更加有效的防护效果,同时通过其放置位置的优化,为共享单车的坐垫及头盔提供了双向防护,不仅防盗而且防沾,且提升了用户的骑行体验。
34.3、本发明通过在头盔的内部部署单片机及扬声器组成的系统,大大的提升了该头盔的智能性、安全性,该系统能够判断用户在骑行时是否佩戴头盔,能够识别用户在停泊车辆时,停泊位置是否适宜,能够对每位骑行用户的骑行行为进行评估,并以语音提示的方式,有效的督促了用户改进,从而更大层面的辅助了城市市容建设,使得用户在安全骑行的同时其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6.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发明中坐垫的立体结构视图;
39.图4为本发明中坐垫的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40.图5为本发明中穿戴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1.图6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42.图7为本发明中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43.图8为本发明中图5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44.图9为本发明中图6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45.图10为本发明中图6中d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46.图11为本发明中图6中e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47.图12位本发明中单片机及扬声器所组合部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8.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头盔主体;2、连接仓;3、收卷杆;4、异形齿轮;5、卡件;6、第一弹簧;7、束缚带;8、挡板;9、第二弹簧;10、反光板;11、推板;12、固定块;13、连接杆;14、
阀板;15、第三弹簧;16、插杆;17、套杆;18、滚轮;19、第四弹簧;20、对接板;21、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2、承托片;23、坐垫;24、放置槽;25、马达;26、传动杆;27、抵触板;28、抵触件;29、滚珠;30、单片机;31、扬声器;3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51.实施例1
52.本实施例的一种共享单车用智能安全头盔,参照图6和11:包括头盔主体1和坐垫23,头盔主体1的表面安装有穿戴机构,头盔主体1的内部表面呈环形等距铰接有插杆16,插杆16的一端套设有套杆17,插杆16的一端通过转轴对称连接有滚轮18,插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19,第四弹簧19远离插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杆17的内壁,套杆17的一端均与对接板20相铰接,头盔主体1的内部表面胶合有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穿孔,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的表面中心位置胶合有承托片22,头盔主体1与锁定机构相适配;
53.头盔主体1的表面安装有单片机30,头盔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扬声器31。
54.如图10所示,头盔主体1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穿孔,头盔主体1的内部表面均匀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表面套设有阀板14,连接杆13的表面对称套设有第三弹簧15,第三弹簧15的两端分别于固定块12、阀板14固定连接,阀板14与头盔主体1表面开设的穿孔相适配。
55.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穿戴机构将头盔主体1佩戴于头部,而后启动共享单车进行骑行,在骑行的过程中,车身会连同用户身体因路面的不平整耳发生震动,由于头盔主体1佩戴于用户头部,从而头盔主体1跟随用户一同轻微的抖动;
56.其抖动过程中,当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被用户抵触挤压时,头盔主体1与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内部的储存的空气会从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表面的穿孔中排出,气体得以吹响用户的头部,当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处于抖动较小的状态时,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通过自身弹性耳恢复原形,这一过程会导致头盔主体1与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所组成的空间中,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表面穿孔无法汲取充足的空气去填补头盔主体1与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所组成的空间,从而使得头盔主体1与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所组成的空间产生负压,进而此种负压状态会导致阀板14在连接杆13表面转动,使得第三弹簧15因二者相互之间运动而发生扭力形变,从而阀板14封堵的头盔主体1表面的穿孔得以打开,从而以头盔主体1表面穿孔协助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表面穿孔自头盔主体1外部汲取空气填补头盔主体1与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所组成的空间,以便于下一次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上穿孔排出头盔主体1与海绵填充蛋白皮面料21所组成的空间内空气的操作。
57.如图7和8所示,穿戴机构包括连接仓2,头盔主体1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仓2,其中一组连接仓2的表面通过轴承贯穿插设有收卷杆3,收卷杆3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
连接仓2的内壁,收卷杆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束缚带7,束缚带7收卷在收卷杆3的表面,收卷杆3的一端穿过其中一组的连接仓2固定连接在另一组连接仓2的表面,收卷杆3的表面通过轴承对称套设有挡板8,挡板8固定在收卷杆3的内壁,收卷杆3的表面对称套设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的两端分别于连接仓2内壁及挡板8表面固定连接。
58.如图7所示,收卷杆3的表面套接有异形齿轮4,其中一组连接仓2的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卡件5,卡件5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两端分别于连接仓2表面及卡件5固定连接,其中一组连接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2,限位块32的表面与卡件5的表面相抵。
59.在该机构使用时,用户可按动卡件5使得卡件5沿于连接仓2相连的转轴转动,从而卡件5的端头不再与异形齿轮4表面啮合相抵,此时用户即可拉动束缚带7,束缚带7在收卷杆3的表面转动展开,在松手卡件5,卡件5通过第一弹簧6的回弹力而复位重新于异形齿轮4表面啮合相抵,从连接仓2的内部伸出,此时用户即可佩戴头盔主体1于头部,使得束缚带7处于下颚位置,用户此时可重新安东卡件5使得卡件5转动脱离异形齿轮4表面,进而异形齿轮4所连收卷杆3借助其表面的第二弹簧9的回弹力而带动收卷杆3转动使得收卷杆3表面的束缚带7被重新收卷入连接仓2内部,此时束缚带7与用户的下颚贴合,不再松动,其束缚带7的长度恰好与用户的佩戴需求相适配。
60.如图9所示,头盔主体1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反光板10,头盔主体1的表面对称开设有滑槽,头盔主体1通过表面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有推板11,推板11所处头盔主体1表面位置于反光板10相适配。
61.当用户处于夜间骑行时,用户可以推动头盔主体1表面通过滑槽连接的推板11,从而使得反光板10从头盔主体1的内部露出,此时当其他车辆迎面或从共享单车的后方驶来时,车辆灯光照射反光板10形成反射,以此来近视共享单车的会车车辆,为头盔主体1的佩戴用户带来进一步的安全保障。
62.如图3和4所示,锁定机构包括放置槽24,坐垫23的顶面开设有放置槽24,坐垫23的内部安装有马达25,马达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26,坐垫2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坐垫23通过内部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有抵触板27,坐垫23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坐垫23内部开设的活动槽内设置有抵触件28,抵触板27与抵触件28通过对向螺纹套设在传动杆26的表面,坐垫23的内部等距开设有球形凹槽,坐垫23内部开设的球形凹槽内均设置有滚珠29,滚珠29的表面与抵触件28的底面相抵。
63.在该机构使用时,用户可将头盔主体1放置在坐垫23上开设的放置槽24中,随后通过单片机30中的系统控制马达25启动,马达25的输出端带动传动杆26转动,传动杆26在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其表面的对向螺纹传动抵触板27与抵触件28相互靠近运动,从而抵触板27与抵触件28的相近面与头盔主体1的表面相抵触借助头盔主体1表面的所呈的弧面为头盔主体1带来限制效果;
64.同时通过此种对于头盔主体1的锁定方式,不仅保护了头盔主体1的佩戴面及坐垫23的乘坐面,使得二者清洁不易沾污,从而以便于用户的使用。
65.实施例2
66.如图12所示,单片机30通过无线网络与云管理终端建立连接,云管理终端是系统的线上服务后台,用于控制单片机30中部署系统的运行。
67.如图12所示,单片机30由以下模块组成系统并自适配的电性集成于同一电路板,包括:
68.蓄电池,是系统运行所需能源的储存硬件,用于接收头盔适配的共享单车中电源的传输;
69.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蓄电池中储存的电力能源工系统中其他模块运行所使用的;
70.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发出可捕捉电信号;
71.信号接收模块,用户接收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的电信号;
72.判定模块,用于判定信号接收模块是否位于信号发射模块上方接收到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的可捕捉电信号;
73.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共享单车自身电源可用;用于提供马达25驱动电源;
74.联网模块,用于建立无线网络连接至共享单车所处的相应局域网,用于获取共享单车相应区域虚拟地图;
75.感应模块,用于在共享单车用户端发出结束骑行请求时感应定位当前共享单车于虚拟地图中所处位置及朝向;
76.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共享单车当前所处位置及朝向是否属于共享单车停车服务区及合理停泊朝向;
77.用户信息库,用于储存共享单车骑行用户身份信息;
78.行程记录模块,用于周期制记录用户信息库中各用户的骑行轨迹及骑行特征;
79.评估模块,用于获取行程记录模块记载内容,参考记载内容对目标骑行用户进行行为评估;
80.反馈模块,用于出发扬声器运行语音提示骑行用户评估模块运行结果;
81.其中,控制模块在判定模块判定结果为否时控制共享单车切断供电,并在判定结果为是是控制共享单车恢复供电;识别模块在判定结果均为是时通过控制模块在头盔安置后切断电源。
82.其中,信号发射模块及信号接收模块分别安装于单片机30与坐垫23的内部。
83.其中,控制模块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运行,控制模块刷新频率为三秒。
84.在本实施中,蓄电池从共享单车上接收电能并存储,并有输出模块统一的进行能源分配以供模块的运行所使用的;
85.当用户使用共享单车时,通过解锁共享单车行为使得控制模块控制马达25启动,马达25传动抵触板27对头盔主体1接触限制,用户将头盔主体1从坐垫23中取出,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电信号,供信号接收模块接收,信号接收模块在接收到电信号后,由判定模块进行判定,判断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电信号来源方位是否位信号发射模块发射电信号的上方,从而以此即可判定用户是否佩戴头盔,当判断结果为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共享单车电源可用,如判断结果为否是,控制模块保持切断共享单车电源,使共享单车电源通断无法使用;
86.在用户佩戴头盔主体1骑行过程中,行程记录模块从用户信息库中调取该用户信息并进行骑行行程记录,联网模块实时获取共享单车骑行区域的区域虚拟地图,当用户完成骑行,将头盔主体1放置在坐垫23上所开的放置槽24中,关闭共享单车时,感应模块感应定位当前共享单车于虚拟地图中所处位置及朝向,再由识别模块识别共享单车当前所处位置及朝向是否属于共享单车停车服务区及合理停泊朝向,最终完成共享单车结束骑行后的
锁定,此时行程记录模块已记录,评估模块对行程记录模块中该用户的记录数据进行评估,最终由反馈模块通过扬声器在用户再次佩戴头盔主体1骑行时向用户反馈,评估模块运行结果,云管理终端也可获取本次扬声器运行内容,根据内容对该骑行用户进行适宜的管理。
8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