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卡裆孕妇连裤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7304发布日期:2022-09-23 21:3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卡裆孕妇连裤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裤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卡裆孕妇连裤袜。


背景技术:

2.袜子是一种穿在脚上的服装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款式多种多样,按原料分为棉纱袜、毛袜、丝袜和各类化纤袜等,按造型分有连裤袜、长筒袜、中筒袜、船袜等,还有平口、罗口,有跟、无跟和提花、织花等多种式样。
3.市面上存在专门针对孕妇或者比较丰腴的人设计的连裤袜,腹部设计较为宽松,可以容纳肚子。
4.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孕妇连裤袜仍存在设计缺陷,例如:
5.现有的连裤袜包括裤腰、裤身和裤腿,其中裤身一体成型形成裆部,然后将裤腰和裤腿与裤身相互缝合形成完整的连裤袜。该种连裤袜裆部由于是和裤身一体成型的,因此该类连裤袜裆部受限于裤身和裤腿维度的大小,往往空间较小,孕妇在怀孕期间,整个连裤袜覆盖的区域,包含腹部臀部腿部都有明显增加,连裤袜在孕妇身材的变化下,由于裆部空间较小兼容性差,孕妇在穿着连裤袜时便容易出现卡裆的现象,对孕妇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防卡裆孕妇连裤袜,能够在使用者穿着时避免出现卡裆的情况。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卡裆孕妇连裤袜,包括裤腰、裤身和裤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裆部、可防止卡裆的裆片,该裆片前后两端与裤身下端相缝合;所述裤腿分别与裤身侧边、及裆片侧边相缝合并形成缝合线,该缝合线成s型,且缝合线上由髋骨位置起始,下由裆部结束;所述裤腿处设有弹性带,该弹性带靠近裆片侧边设置,且沿缝合线分布;
8.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带长度与裆片侧边长度相对应。其中弹性带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配合裆部的拉扯,在使用者移动大腿对裆部产生拉扯时可以有效缓解裆部受力,弹性带长度设置与裆片侧边长度相对应一致可以使得缓解受力更加的集中,只有在裆部受到拉扯时,弹性带才进行工作使其缓解裆部受力。
9.作为优选:所述裆片左右侧边呈圆弧状。其中裆片左右侧边呈圆弧状的设置,是为了配合人体大腿根部的形状,圆弧状的设定可以最大程度匹配人体大腿根部形状,并增加了连裤袜的大腿围度,可以进一步的容纳大腿相对粗壮的使用者,并且不会出现卡裆的情况。
10.作为优选:所述裤身处设有第二弹性带,该第二弹性带靠近裆片上端边缘设置,且该第二弹性带沿裆片上端边缘形状布置,其长度与裆片上端边缘长度相对应。
11.其中第二弹性带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配合使用者上下前后拉扯裤袜时候,通过增加的第二弹性带可以有效的减缓裆片和裤身之间的拉扯应力,可以有效的进一步减免使用者
在穿着前后拉扯裤袜时候出现裆部撕裂的情况。
12.作为优选:所述裤身正面设有腹部区,该腹部区向外凸起。符合人体工程学,减缓解腹部对裆部的拉力。
13.作为优选:所述裤身背面设有臀部区,该臀部区向外凸起。符合人体工程学,减缓解臀部对裆部的拉力。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在裆部单独设计出裆片,在通过缝合将裆片缝合,相较于传统的由裤身一体缝合形成的裆部相比,增加了裆部的空间,可以达到防止卡裆的效果。
16.2、裆片前后两端与裤身相缝合,左右侧边与裤腿相缝合,与裤身相缝合可以减缓前后裤身的应力,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免使用者在穿着前后拉扯裤袜时候出现裆部撕裂的情况,提升裤袜的质量,左右侧边与裤腿相缝合,在结构上增加了裤腿的大腿围度,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免使用者在穿着左右拉扯裤袜时候出现裆部撕裂的情况,进一步的避免卡裆,同时提升裤袜的质量。
17.3、缝合线呈s型,且缝合线上由髋骨位置起始,下由裆部结束,这样使得裤腿部的连接部位,下部位于裆底,上部位于髋骨位置,沿腹股沟覆盖。整个腿部是以立体形式覆盖腿部,最大限度贴合人体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符合人体结构则可以使得使用者穿着更加舒适,也避免了卡裆的情况出现。
18.4、裤腿部以缝合线与裤身和裆片连接。这样裤腿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腿部的舒适性,同时减少因腿部的运动(如站、坐)而造成的对其他部位的拉扯,提升整个连裤袜穿着期间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卡裆孕妇连裤袜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卡裆孕妇连裤袜背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裆片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裤腰、2-裤身、3-裤腿、4-裆片、41-直线状、42-圆弧状、5-缝合线、6-第二弹性带、7-弹性带、8-腹部区、9-臀部区。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5.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卡裆孕妇连裤袜,包括裤腰1、裤身2和裤腿3;其中裤腰1与裤身2上端相缝合,或者直接有布料一次成型织出来的裤腰1和裤身2,裤身2下端缝合有用于防止卡裆的裆片4,该裆片4位于裆部位置,裆片4的前后两端与裤身2相配合缝合,同时左右两侧留出缝合位置,裤腿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裤身2左右侧边及裆片4左右侧边相互配合缝合形成缝合线5;由上形成连裤袜整体。
26.其中缝合线5呈s型,且缝合线5上由髋骨位置起始,下由裆部结束(上述提及的髋骨位置和裆部,均以本实用新型连裤袜穿着与人体身上时为考量依据)。
27.如图3裆片4为布片,同时左右两侧为圆弧状42,前后两侧为直线状41,其中本实用
新型的裆片4除上述所述结构形状外,还可以为左右两侧为圆弧状42,前后两侧也为圆弧状42。
28.其中裆片4和裤腿3相缝合的位置处设有弹性带7,该弹性带7缝合在裤腿3处,且带靠近裆片4侧边设置,并沿缝合线5分布。其中弹性带7长度与裆片4侧边长度相对应。其中弹性带7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配合裆部的拉扯,在使用者移动大腿对裆部产生拉扯时可以有效缓解裆部受力,弹性带7长度设置与裆片4侧边长度相对应一致可以使得缓解受力更加的集中,只有在裆部受到拉扯时,弹性带7才进行工作使其缓解裆部受力。
29.其中裤身2处设有第二弹性带6,该第二弹性带6靠近裆片4上端边缘设置,且该第二弹性带6沿裆片4上端边缘形状布置,其长度与裆片4上端边缘长度相对应。
30.第二弹性带6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配合使用者上下前后拉扯裤袜时候,通过增加的第二弹性带6可以有效的减缓裆片4和裤身2之间的拉扯应力,可以有效的进一步减免使用者在穿着前后拉扯裤袜时候出现裆部撕裂的情况。
31.上述弹性带7和第二弹性带6实际为与袜身或裤腿相异的变化组织,例如罗纹组织,变化组织及花式组织等组织结构。
32.其中裤身2正面设有腹部区8,该腹部区8向外凸起,用于供孕妇穿着本实用新型的连裤袜时腹部放置,这样可以避免对孕妇带来束缚感,该腹部区8通过罗纹组织、或变化组织、或花式组织等组织结构编织形成,具体面料与袜身及袜腿部分原料可以一致,并在编织时留有余量使得可以向外凸起。
33.其中裤身2背面设有臀部区9,该臀部区9向外凸起。用于供孕妇穿着本实用新型的连裤袜时臀部放置,这样可以避免对孕妇带来束缚感,该臀部区9通过罗纹组织、或变化组织、或花式组织等组织结构编织形成,具体面料与袜身及袜腿部分原料可以一致,并在编织时留有余量使得可以向外凸起。
34.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