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衣结构,尤其是有关于一种气囊衣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今,一般大众的工作时数普遍拉长,因此,为能有足够的体力工作,中午休息时间更显得珍贵。举例来说,上班族常于中餐饭后小睡片刻,以消除上午工作的疲累。然而,在办公室中无法米取躺卧的睡姿,而只能以队伏在办公桌上的姿势休息,故无法取得良好的睡眠质量,且由于睡姿不良,而容易造成肩颈部位或腰部之酸痛。
[0003]此外,现今大众交通运输发达,许多人无论是通勤或是旅游皆会选择搭乘大众运输工具,而在搭乘过程中,乘客可能会进行阅读、操作手机或收视节目音乐,亦或是进行睡眠以打发冗长的车程及养精蓄锐。但是,于交通载具中,乘客亦无法采躺卧的睡姿。连带地,乘客于睡眠过程中亦容易产生肩颈或腰部之酸痛,且无法取得较佳的睡眠质量。
[0004]另一方面,一般用以缓和肩颈或腰部之酸痛的靠枕和靠垫并不容易随身携带,除了占用空间之外,也容易在使用后忘记携带而遗失。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囊衣结构,以解决先前技术所需解决的课题。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揭露了一种气囊衣结构包括衣本体、第一气囊、第一气道、第二气囊以及第二气道。衣本体包括上领部、下腰部以及侧肩部。上领部用以设置于紧邻于使用者的颈部。下腰部位于上领部的下方用以设置于紧邻于使用者的腰部。侧肩部位于上领部及下腰部之间用以设置于紧邻于使用者的肩部。第一气囊设置于衣本体的上领部用以充气地围绕使用者的颈部。第一气道部分地设置于衣本体内且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通第一气囊且第二端部自该衣本体的该侧肩部穿出,用以供使用者拉伸该第二端部并自该第二端部充气使得该第一气囊膨胀。第二气囊,设置于该衣本体的该下腰部,用以充气地供该使用者的腰部承靠。第二气道部分地设置于该衣本体内,且具有相对的一第三端部及一第四端部,该第三端部连通该第二气囊且该第四端部自该衣本体的该肩部穿出,用以供使用者拉伸该第四端部并自该第四端部充气使得该第二气囊膨胀。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气囊衣结构还包含二第三气囊及一第三气道。第三气囊设置于该衣本体的该下腰部的两侧,用以充气地供该使用者的腰部承靠。第三气道,部分地设置于该衣本体内,且具有相对的二第五端部及一第六端部,该二第五端部分别连通该二第三气囊且该第六端部自该衣本体的该肩部穿出,用以供使用者拉伸该第六端部并自该第六端部充气使得该第二气囊膨胀。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端部位于该第四端部及该第六端部之间。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一吹嘴且该第四端部具有一第二吹嘴。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一吹嘴、该第四端部具有一第二吹嘴且该第六端部具有一第三吹嘴。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衣本体为一背心、一长袖上衣、一短袖上衣或一外套。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衣本体具有一第一层体及一第二层体,且该第一气囊及该第二气囊设置于该第一层体及该第二层体之间。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层体或该第二层体为弹性材质层体。
[001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衣本体具有一第一层体及一第二层体,且该第一气囊、该第二气囊及该第三气囊设置于该第一层体及该第二层体之间。
[001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层体或该第二层体为弹性材质层体。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衣结构可供用户经由向不同的气道吹气而使得特定的气囊膨胀以供使用者承靠,同时还可缓冲该使用者所遭受之外力及冲击,藉以达到保护该使用者身体之功效。同时,气囊收纳容易,不使用时不会影响衣本体的外观。另一方面,气囊衣结构的气囊充气后,还可提供使用者于水中或水面均可利用充气后的气囊的浮力,达到自救与救生目的。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囊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是绘示依照图1的气囊衣结构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3是绘示依照图1的气囊衣结构充气后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4是绘示依照图3的气囊衣结构沿剖面线4-4’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照图1?图4,图1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囊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绘示依照图1的气囊衣结构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绘示依照图1的气囊衣结构充气后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绘示依照图3的气囊衣结构沿剖面线4-4’的部分剖视图。如图1?图4所示,气囊衣结构100包括衣本体110、第一气囊120、第一气道130、第二气囊140以及第二气道150。
[0023]详细来说,衣本体110包括上领部112、下腰部114以及侧肩部116。上领部112用以设置于紧邻于使用者的颈部,也就是说,当使用者穿上衣本体110时,上领部112会紧邻于使用者的颈部。下腰部114位于上领部112的下方用以设置于紧邻于使用者的腰部,也就是说,当使用者穿上衣本体110时,下腰部114会紧邻于使用者的腰部。侧肩部116位于上领部112及下腰部114之间用以设置于紧邻于使用者的肩部,也就是说,当使用者穿上衣本体110时,侧肩部116会紧邻于使用者的肩部。举例来说,衣本体110可为背心、长袖上衣、短袖上衣或外套,但不以此为限。
[0024]第一气囊120设置于衣本体110的上领部112用以充气地围绕使用者的颈部。第一气道130部分地设置于衣本体110内且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132及第二端部134,第一端部132连通第一气囊120且第二端部134自衣本体110的侧肩部116穿出,用以供使用者拉伸第二端部134并自第二端部134充气使得第一气囊120膨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道130可为一弹性管体,进一步的说,第一气道130可为一橡胶管体,但不以此为限。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第二端部134可具有第一吹嘴136,也就是说第一吹嘴136可设置在第二端部134上,但不以此为限。详细而言,使用者可以自第二端部134将第一气道130部分的拉出,并自设置在第二端部134上的第一吹嘴136吹气而将气体通过第一气道130传递至第一气囊120,使得第一气囊120充气而膨胀。因此,充气后的第一气囊120可供使用者的颈部承靠。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二端部134可接近使用者的右肩部或左肩部,但不以此为限。另外,第一气囊120可为U型气囊,但不以此为限。
[0025]同时地,第二气囊140设置于衣本体110的下腰部114,用以充气地供使用者的腰部承靠。第二气道150部分地设置于衣本体110内,且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部152及第四端部154,第三端部152连通第二气囊140且第四端部154自衣本体110的肩部穿出,用以供使用者拉伸第四端部154并自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