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牵引器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18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颈椎牵引器,其适于佩戴于使用者颈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充气单元;和
一头托单元,其中所述充气单元位于所述头托单元和使用者颈部之间,并且
所述充气单元得以产生形变以适应使用者颈部的生理曲线,从而使所述使用者颈
部被舒适地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器,其中所述头托单元包括一后托组件,
所述后托组件进一步包括一后托元件以适于支撑所述充气单元,从而使所述充气
单元在被充入气体时引导所述充气单元的延伸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器,其中所述充气单元设有至少一通气通
道以适于在使用者佩戴所述颈椎牵引器时,使颈部与外部通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器,还包括一支撑单元,所述头托单元被
所述支撑单元支撑,并且所述头托单元和所述支撑单元界定一佩戴通道以适于容
纳所述使用者颈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椎牵引器,还包括两推伸单元,每所述推伸单元
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头托单元和所述支撑单元,并且所述推伸单元适于调节所述头
托单元和所述支撑单元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牵引器,其中所述头托单元还包括一前托组件,
所述后托组件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前托组件,并且所述前托组件适于被所述支撑
单元支撑。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颈椎牵引器,其中所述充气单元包括一
充气主体,所述充气主体是一单侧回缩的膨胀带。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颈椎牵引器,其中所述充气单元包括一
充气主体和一存储主体以适于被预存流体,所述充气主体与所述存储主体叠合地
布置,并且所述充气主体位于所述头托单元和所述存储主体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椎牵引器,其中所述充气主体的上边缘高于所述
后托元件的上边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椎牵引器,所述膨胀带包括一充气膨胀带和一组
弹性元件,所述组弹性元件在拉伸状态下两端被分别固定于所述充气膨胀带的相
对侧,从而使所述组弹性元件得以回缩所述充气膨胀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椎牵引器,其中所述膨胀带包括一充气膨胀带和
一充气嘴,所述充气膨胀带包括一第一层体、一第二层体和一褶皱层,在所述褶
皱层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第一层体、所述第二层体和所述褶皱层得以相互叠合
布置以被沿着边缘熔接,从而在所述第一层体和所述第二层体之间形成一充气腔
以适于连通所述充气嘴,其中所述褶皱层得以回缩所述充气膨胀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椎牵引器,其中所述膨胀带包括:
一充气嘴;
一组弹性元件;
一第一层体;
一第二层体;和
一第三层体,所述第一层体、所述第二层体和所述第三层体叠合布置以被沿
着边缘熔接,在所述第一层体与所述第二层体之间形成一充气腔以适于连通所述
充气嘴,在所述第二层体和所述第三层体之间形成至少一弹性带通道以适于容纳
所述组弹性元件;其中在所述组弹性元件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组弹性元件的两
端被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层体的相对侧。
13.一种颈椎牵引器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牵引器适于佩戴于
使用者颈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调节设置于一后托元件和使用者颈部之间的一充气单元产生形变以适应使
用者颈部的生理曲线,从而使用者颈部被舒适地支撑。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节方法,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步骤:藉由所
述后托元件引导所述充气单元的一充气主体在被充入气体时的膨胀方向,并且所
述后托元件适于支撑所述充气主体以承托使用者颈部和头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节方法,在上述方法中,重叠布置一充气主体
和一存储主体以形成所述充气单元,其中所述存储主体被预存流体以适于被动地
适应使用者颈部的生理曲线,所述充气主体得以被充入气体以主动地适应使用者
颈部的生理曲线。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调节方法,在上述方法中,使所述充气主体在被
充入气体时向外翻转。
17.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所述的调节方法,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步
骤:
(a)通过连接一头托单元和一支撑单元形成一佩戴通道以容纳使用者颈部,
其中所述头托单元包括所述后托元件;以及
(b)通过分别调节所述头托单元和所述支撑单元固定地支撑使用者颈部于
所述佩戴通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调节方法,在上述方法中,通过设于所述充气主
体的至少一通气通道使使用者颈部与外部环境通气。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调节方法,在上述方法中,使所述充气主体的上
边缘高于所述后托元件的上边缘。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调节方法,其中所述充气主体是单侧回缩的膨胀
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