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临时搭建抢救伤员的简易临时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486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地震灾区临时搭建抢救伤员的简易临时设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一种地震灾区临时搭建抢救伤员的简易临时设施,尤其涉及了一种配用病床输送伤员而使用担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地区临时的伤员抢救站一般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崎岖不平的山区或/和破碎的平面搭建,其地面一般都是由难以行车的泥土或/和石子形成,伤员抬进病床后,他在站内部的迁移过程中(例如:由病床迁移至手术台)也必须依靠担架来执行才行。

目前,一旦伤员(尤其是重伤员)依靠他人的协助从病床上被抬上担架、或者从担架抬入病床上的过程,都难免会造成该伤员的痛苦、甚至非常痛苦的伤痛感觉。

如果,将伤员在上述二个迁移的过程中依靠他人协助时可以免予遭受上述的由伤痛造成的痛苦感觉,岂不是更好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之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的“岂不是更好”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在泥土或/和碎石为基础的地面上搭建的以桌子或凳子拼接组成的简易伤员抢救病床;

其特征在于:

二、配用病床使用担架输送伤员的方法:

首先,将承载伤员的担架直接放到病床上,然后,从被该伤员压着的担架布左右两侧的套筒中向外抽出一对担架杆;

当抽出上述左右一对担架杆之后,即可将该一对担架杆重新插入另一块担架布左右两侧的套筒中,重新恢复到原来担架的整体状态,准备继续担抬伤员;

三、配用病床使用的担架在其结构上应该尽量满足该担架与病床两者之间的特殊要求:

裁剪制成担架布的宽度等于或大于病床的宽度;

制成担架杆的长度大于病床的长度;

担架杆与套筒之间的抽与插两者动作处于宽松的非紧配合状态;

所述的配用病床使用的担架在其结构上应该尽量满足该担架与病床两者之间的特殊要求,然而,该特殊要求反过来也能够在首先确定了配用病床使用的担架在其结构上尺寸的基础框架下,再来要求在泥土或/和碎石为基础的地面上搭建的以桌子或凳子组合构成的简易伤员抢救病床的尺寸尽量来满足配用输送伤员的担架在其尺寸方面的要求。

——显然,若采用正规病床来取代本发明中所述的拼接组合病床则属于不符 合恶劣环境下实战要求的属性,即属于“劣于”本发明要求的情况(也就是采用了正规病床仍然属于侵权行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

由于伤员,尤其是重伤员在其被他人协助使用担架迁移部位(例如:从一个病床前迁入到另一个病床的过程中),无须让担架布离开病人的身后,即与病人同时迁移,这就为无法自行移动的病人在上述他人协助的迁移过程中,不会感到以往必然造成的痛苦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本发明的结构实施例。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套筒;2:担架布;3:担架杆;4:有两只桌子或多个凳子组成的病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担架布2(例如:取材于帆布或牛津布)位于一对担架杆3之间,又通过一对套筒1与穿过该套筒1的一对担架杆3相互相连,该与一对担架杆3穿透的套筒1取用的材料一般与担架布2相同,设置它的目的在于:实现一对担架杆1与位于中间的担架布2可以很方便地实施拆卸与安装的过程。——显然,本发明中的担架布2与病床4顶部的面积应该一致,例如:均是2米长1米宽;此时的位于担架布2左右两侧的一对套筒1应该位于病床4的左右边侧以外的部位,便于从该一对套筒1中向外抽出一对担架杆3,以及之后又重新方便地将该抽出的一对担架杆3插入另一个块担架布2的左右两侧的一对套筒1中。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结构设置原理概述,显示出了本发明的简单使用方法:

将抬有患者的本发明放置在病床4上,并让一对担架杆3位于病床4左右两侧的外部(病床4的边缘部位),之后,只需将穿越一对套筒1的一对担架杆3从该一对套筒1中全部抽出,使得该担架杆3与担架中的担架布2分离,而担架布2仍然被放置在伤员的身后,即放置在病床4的床面作为“床单”使用。

显然,抽出的一对担架杆3可以重新穿过另一块担架布2左右两侧的一对套筒1,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本发明担架,继续投入正常的担抬伤员迁移的工作。

一般来说,担架的结构尺寸是可以预先设计定制的,那么,在地震灾区临时搭建抢救伤员的简易临时设施时的病床4尺寸,是可以反过来尽量满足上述本发明中担架的尺寸要求的,采用如此的实施方式,可能会更接近于抢救伤员的实战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