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为一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etis,AR)或称过敏性鼻炎,)是由变应原激发的,由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起鼻黏膜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鼻塞、鼻痒、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为主要特征,其发病与机体特异性机制的紊乱有关。流行病学研究报道变应性鼻炎在世界范围内的平均发病率在10%~20%之间,部分国家高达40%。研究表明近30年来全球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变应性鼻炎本身虽不是严重疾病,但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学习、工作、社交和文娱活动),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或与变应性结膜炎同时发生。变应性鼻炎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两病常同时或先后发生。由于二者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免疫病理学等诸方面的密切联系和治疗原则多方面的共同性,提示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具有一致性。积极治疗变应性鼻炎是防止或减轻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措施之一。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在于肺、脾、肾虚损基础之上,感受风寒异气,鼻窍受邪所致。临床又分肺虚感寒、肺脾气虚、肾阳亏虚等多种类型。
对于变应性鼻炎西医治疗方案主要有:1、避免与变应原接触;2、抗组胺药物治疗;3、免疫疗法4、手术治疗。药物主要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抗白三烯类药物、减充血剂及抗变态反应四大类。这些药物具有针对性强,起效快的优点,但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且治标不治本,停药后易于复发。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在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对西药(如激素)有禁忌症的患者,中医药的治疗更显重要。目前临床上常推崇急性发作期,采用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治疗,抗组胺和抗胆碱能治疗,可在短期时间内迅速控制症状;慢性期或间歇期,则宜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改善过敏体质,防止复发。
本项发明的方剂是发明人从40多年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上总结出来的专方处方,通过以此方为基础加减配伍可治疗中医各种类型的变应性鼻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主张的药材含量范围为专门针对于成药开发而设计的处方量,其处方药材使用量构成变化情况从未公开外泄,本发明方剂的组方及用药剂量都非常精炼,不但最大程度的适合多种类型的变应性鼻炎病人,且使用安全,特别适合开发成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药成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项发明提供了一种专门应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药方剂,适合开发成各类主要的中药制剂,填补国内专职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中药制剂的空白。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药方剂具有疗效确切,组方精炼安全,适合中药新药开发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药方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
乌梅10-30份,蝉蜕5-15份,生黄芪20-40份,防风5-15份,黄芩5-15份,百合10-30份,灵芝5-15份,苍耳子3-10份,辛夷5-15份,蜂房5-15份,生甘草3-10份。
作为优选项:
所述中药原料重量份构成如下:乌梅15-25份,蝉蜕9-12份,生黄芪25-35份,防风9-12份,黄芩9-12份,百合15-25份,灵芝9-12份,苍耳子5-9份,辛夷9-12份,蜂房9-12份,生甘草5-9份。
再优选所所述中药原料重量份构成为:乌梅20份,蝉蜕10份,生黄芪30份,防风10份,黄芩10份,百合20份,灵芝10份,苍耳子6份,辛夷10份,蜂房10份,生甘草6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方剂的功能主治为:脱敏散邪,清肺养阴,宣通鼻窍。适用于变应性鼻炎,临床表现为遇到冷空气或尘螨、花粉等而引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流涕等。其组方方解即作用机理为:
变应性鼻炎主要病因病机为素体是过敏体质,伏热蕴肺,外邪诱发,鼻窍不利所致。针对变应性鼻炎的病机特点,以脱敏散邪,清肺养阴,宣通鼻窍立法创制本方。方中乌梅、蝉蜕敛肺散邪、抗过敏。过敏体质是变应性鼻炎发生的内因,因此在防治时一定要兼顾过敏体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乌梅、蝉蜕具有抗过敏作用。此外,乌梅能敛肺,生津止渴;蝉蜕祛风止痒,两药一收一散,调节肺的宣降功能,减轻或消除喷嚏、鼻痒、咽干等不适症状,二药合用为君。黄芪甘温,能补气健脾,益卫固表。防风辛温发散,祛风止痒,与黄芪相反相成,祛邪而不伤正,固表而不留邪,现代药理研究其具有抗过敏作用;黄芩、百合清泄肺中伏热。黄芩擅长清泄肺热,百合能够养阴润肺,两药配合使用可以清透肺中伏热,滋养肺阴,补充肺热灼伤之肺阴。以上四药共为臣药,加强扶正祛邪之效。灵芝甘、平,可补益肺气,止咳平喘,其所含有效成分灵芝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过敏的作用。苍耳子、辛夷宣通鼻窍,兼有散邪祛风之效,能够明显改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症状。蜂房甘平,质轻善走窜,能祛风止痛,杀虫止痒,以上四药共为佐药。生甘草甘平,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脱敏散邪,清肺养阴,宣通鼻窍。
组方中各配伍中药的药理作用阐述如下:
乌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乌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蜡样物质及齐墩果酸样物质。有强杀菌性及提高肝脏功能的成分苦味酸及具有热镇痛作用的苦扁桃甙,果肉中尚含有较高活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临床常用于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甘,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的功效。临床常用于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等。现代研究蝉蜕含大量钾壳质。亦含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酚类、黄酮类、甾体类、糖类、油脂、挥发油及乙醇胺等。尚含钙、铝、磷、镁、铁、锰、铬、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现代药理证实其有抗惊厥、镇静、解热等作用。
生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温。入肺、脾经。具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临床多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收等。现代研究主要成分有黄芪甙I、II、III、IV;胡萝卜甙、β-谷甾醇、棕榈酸、蔗糖、氧基异黄烷、熊竹素、胆碱、甜菜碱、叶酸、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三萜环黄芪醇等。并具强心、降压、抗疲劳、搞缺氧、抗衰老等药理用。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味辛、甘,性温。入膀胱、肺、肝、脾经。具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解痉的功效。临床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等。现代研究主要成分有挥发油类2-甲基-3-丁烯-2-醇、戊醛、α-蒎烯、己醛、戊醇、己醇、辛醛、壬醛、辛醇、乙酰苯、7-辛烯-4-醇、萘、β-没药烯、花侧柏烯、β-桉叶醇等,香豆素类补骨脂素、香柑内酯、欧芹属素乙、珊瑚菜素等,色原酮类、聚炔类、多糖类物质以及β-谷甾醇、胡萝卜甙等。药理证实有解热、镇痛、镇静、抗菌、抗炎及提高免疫的作用。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味苦,性寒。入心、肺、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临床主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等。现代研究主要成分有黄酮类,其中以黄芩甙元、黄芩甙为主要有效成分;另含汉黄芩素、汉黄芩甙、和黄芩新素等;亦含挥发性成分及含14种氨基酸,其中脯氨酸含量最高。药理证实具有抗菌、解热、保肝、利胆、解痉、抗变态反应及抗炎等作用。
百合: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细叶百合、麝香百合及其同属多种植物鳞茎的鳞叶。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临床主治肺痨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等。现代研究主要成分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及淀粉、蛋白质、脂肪、双磷脂酰甘油和磷脂肪酸等。药理证实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升高外周白细胞及抗过敏作用。
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甘,平。归心、肺、肝、肾经。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临床多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虚劳短气,不思饮食等。现代研究其主要有效成份为多类类、三萜类及甾醇类物质。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带总苞的果实。味甘,性温,有毒。入肺、肝经。具有散风、止痛、祛湿、杀虫的功效。临床主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癞、瘙痒等。现代研究主要成分有苍耳子甙、苍耳醇、异苍耳醇、苍耳酯及脂肪油,油中含大量亚油酸,亦含有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另外含有蛋白质、生物碱、维生素C和色素等。药理证实有具抗菌、镇咳、降糖、降压及兴奋呼吸的作用。
辛夷: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植物辛夷、玉兰、武当玉兰或同属植物望春花的花蕾。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具有祛风、通窍的功效。临床主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等。现代研究主要成分有挥发油类,如中含柠檬醛、丁香油酚、1,8-桉叶素、萜品烯-4-醇、乙酸龙脑酯、1,8-桉叶素、樟脑、β-蒎烯、1,8-桉叶素等。生物碱类、松树脂醇二甲醚、鹅掌楸树脂醇B二甲醚、望春花素和发氏玉兰素等木脂素成分。药理证实具有抗压、抗菌、兴奋平滑机的作用。
蜂房: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日本长脚胡蜂、异腹胡蜂或同属近缘昆虫的巢。味甘,性平。入胃经。具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牙痛,风湿痹痛等。现代研究主要成分有蜂蜡、树脂、挥发油及钙、铁、蛋白质、水分等。药理证实具有强心、抗炎、镇痛、降温作用。
生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临床主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等。现代研究甘草主要含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和多糖类物质。药理证实具有抗炎、抗过敏、解毒、解热镇痛、镇咳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等作用。
临床研究
因受国家政策原因,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方剂尚无法进行过严格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但经的临床60例病例验证使用,以本发明方剂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服药1个月内,患者鼻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公布的《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中根据症状和体征记分评定疗效的方法统计,显效率达85%,有效率达100%。所有病例未见不良反应。
典型临床病例
病例1:
赵某,男,15岁。2010年9月就诊。方诉:变应性鼻炎反复发作近10年,近期加重。现病史:患者自小学开始经常不定时因鼻部发痒突发喷嚏,一次连续打10余个,伴有鼻流清涕,严重时伴有眼痒、流泪,自觉与吸入冷空气有关。饮食、睡眠、二便正常,口干口渴,面部有痤疮。舌尖红有点刺,舌上有裂纹,苔薄黄有剥苔,脉细数。中医诊断:鼻鼽。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服用本发明方剂1月,鼻炎得到控制,鼻炎症状积分由12分降为0分。随访1年半未复发。
病例2:
余某,男,39岁。2011年7月就诊。主诉:变应性鼻炎20年,近期加重。现病史:患者诉遇到冷空气、大风时出现鼻中不适,喷嚏频作,流清涕,鼻腔干伴严重热感,晨起喷嚏频作,连续10个以上,自觉肺中热,遇异味及气温变化病情加重。幼时患过湿疹,后长期复复发作,缠绵难愈,自觉湿疹无明显诱因。冬季哮喘甚,夜间呼吸憋闷,无法平躺,服氨茶碱后可缓解,平素纳少,食手腹胀,食凉水果后便溏,不耐受空调,小便黄,大便2次/日,不成形。舌紫胖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鼻鼽。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以本发明方治疗1月后症状明显减轻,鼻炎症状积分由12分降为4分。继以本发明主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3月后,变应性鼻炎得到控制,鼻炎症状积分降为0分。随访1年,变性性鼻炎未再发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方剂对变应性鼻炎治疗安全有效,组方精炼,非常适合开发成中药制剂(成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称取乌梅20份,蝉蜕10份,生黄芪30份,防风10份,黄芩10份,百合20份,灵芝10份,苍耳子6份,辛夷10份,蜂房10份,生甘草6份。
制备步骤:
将所称取的各味中药,按传统工艺煎成汤剂或按常规的中成药制剂工艺加工成中国药典中所定义的片剂、丸剂、胶囊、颗粒剂、散剂或口服液等临床主要中成药制剂。
实施例2
称取乌梅30份,蝉蜕15份,生黄芪40份,防风15份,黄芩15份,百合10份,灵芝15份,苍耳子10份,辛夷6份,蜂房5份,生甘草5份。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称取乌梅10份,蝉蜕10份,生黄芪20份,防风5份,黄芩5份,百合30份,灵芝5份,苍耳子5份,辛夷15份,蜂房15份,生甘草10份。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称取乌梅15份,蝉蜕6份,生黄芪15份,防风6份,黄芩9份,百合15份,灵芝12份,苍耳子9份,辛夷12份,蜂房12份,生甘草9份。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称取乌梅18份,蝉蜕9份,生黄芪25份,防风9份,黄芩12份,百合18份,灵芝9份,苍耳子10份,辛夷9份,蜂房9份,生甘草5份。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称取乌梅25份,蝉蜕5份,生黄芪18份,防风15份,黄芩6份,百合12份,灵芝15份,苍耳子10份,辛夷5份,蜂房6份,生甘草10份。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称取乌梅28份,蝉蜕10份,生黄芪35份,防风12份,黄芩15份,百合25份,灵芝6份,苍耳子3份,辛夷10份,蜂房10份,生甘草3份。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称取乌梅12份,蝉蜕10份,生黄芪27份,防风9份,黄芩10份,百合27份,灵芝10份,苍耳子6份,辛夷10份,蜂房10份,生甘草3份。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如何实施所作的举例说明,而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的各种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