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犯腰型腰痛的药艾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1228发布日期:2018-06-17 15:17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领域,涉及一种针灸用的药艾条,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湿热犯腰型腰痛的药艾条。



背景技术:

腰痛是指自觉腰部脊柱或其两侧疼痛的症状,本症的病理基础可以在骨内,也可以在脊柱外。病因是多方面的,可起源于脏器的疾病、神经疾病、血管疾病、脊椎疾病,个别还带有心理因素。

中医认为腰痛多因肾系病变及腰部外伤、劳损,寒湿或湿热侵着等所致。肾系疾病和痹病类、淋病类疾病,妇科经带疾病,急性腰扭伤、腰痹、偏痹等,均常见腰痛。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艾炷等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包括悬灸和直接接触),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将传统的艾灸疗法应用于腰痛的治疗当中,已经有很多报道,但是基本上所用的都是清艾条,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选用合适的药艾条来治疗腰痛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热犯腰型腰痛的药艾条,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湿热犯腰型腰痛的症状表现为腰部胀痛,痛处伴有热感,而活动后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针对于湿热犯腰型腰痛,申请人在临床总结中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热犯腰型腰痛的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300份、马齿苋10~15份、猪笼草10~15份、白地紫菀5~10份、紫地榆5~10份、三叶莲10~15份、黄姜10~15份、络石藤5~10份、大叶骨碎补5~10份、白桂木根5~10份、柴胡4~5份、桂枝4~5份、防风4~5份和薄荷4~5份。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可以是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份、马齿苋10份、猪笼草10份、白地紫菀5份、紫地榆5份、三叶莲10份、黄姜10份、络石藤5份、大叶骨碎补5份、白桂木根5份、柴胡4份、桂枝4份、防风4份和薄荷4份。

也可以是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300份、马齿苋15份、猪笼草15份、白地紫菀10份、紫地榆10份、三叶莲15份、黄姜15份、络石藤10份、大叶骨碎补10份、白桂木根10份、柴胡5份、桂枝5份、防风5份和薄荷5份。

也可以是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50份、马齿苋12份、猪笼草12份、白地紫菀8份、紫地榆8份、三叶莲12份、黄姜12份、络石藤8份、大叶骨碎补8份、白桂木根8份、柴胡5份、桂枝4份、防风4份和薄荷5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犯腰型腰痛的药艾条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除艾绒以外的药物研成细末并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将卷纸铺平,将艾绒和要末均匀铺在纸上,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卷纸一层,两头分别留空纸3厘米许,卷紧即成。

针对腰痛的施灸:灸肾俞、委中,后溪。施灸时要小心烫伤。

药理分析:

马齿苋:酸,寒。入大肠,肝、脾经。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

猪笼草:甘,凉。清肺润燥,行水,解毒。治肺燥咳嗽,百日咳,黄疸,胃痛,痢疾,水肿,痈肿,虫咬伤。

白地紫菀:辛微苦,平。清热利湿,理气化痰,捎积杀虫。治痢疾,胃痛,感冒咳嗽,气喘痰多,消化不良,蛔虫症,扁桃体炎,外用可以止血。

紫地榆:苦、涩,寒。清热利湿,活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月经不调,鼻衄;外用治跌打损伤。

三叶莲:苦;平。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主热淋;小便不利;水肿;风湿痹痛;胃痛;腰痛;跌打损伤;乳汁不下。

黄姜:苦、微辛,平。祛风除湿,止痒,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皮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

络石藤:苦,微寒。归心、肝、肾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大叶骨碎补:为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的根茎。苦;温。活血化瘀;补肾壮骨;祛风止痛。主跌打损伤;肾虚腰痛;风湿骨痛。

白桂木根:甘;淡;性温。祛风利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头痛;产妇乳汁不足。

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本发明所述的药艾条,组方合理,组方中马齿苋、猪笼草、白地紫菀、紫地榆清热利湿;三叶莲、黄姜、络石藤、大叶骨碎补、白桂木根通络止痛;柴胡、桂枝、防风和薄荷扩张周围血管,增强体表循环、促进汗腺分泌,从而增加热的散发,并且促使所有药物更好的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犯腰型腰痛的药艾条,按照中医理论配制而成,各味中药组合,发挥治疗腰痛的最大药效,毒副作用小,成本低,标本兼治。

疗效判断:

1、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湿热犯腰型腰痛的药艾条,选择确诊为湿热犯腰型腰痛患者50例,年龄30~75岁,平均52岁,。

2、用药:对50例患者采用本发明药艾条治疗,一天一次艾灸。

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腰部胀痛消失,感觉、反射、肌力等恢复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

好转:腰部胀痛缓解,痛处伴有轻微热感,感觉、反射、肌力有所恢复,

只能参加一般劳动和工作。无效: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变。

4、结果:治愈27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

典型病例:宋某,男,62岁,退休工人,患腰痛5年,活动时腰部胀痛明显并伴随有热感,休息后能够缓解,苔黄腻,属湿热犯腰型腰痛,经多种药物治疗均不见好转。来我院康复科采用本发明艾灸治疗,两周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坚持治疗两月后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湿热犯腰型腰痛的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00份、马齿苋10份、猪笼草10份、白地紫菀5份、紫地榆5份、三叶莲10份、黄姜10份、络石藤5份、大叶骨碎补5份、白桂木根5份、柴胡4份、桂枝4份、防风4份和薄荷4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湿热犯腰型腰痛的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300份、马齿苋15份、猪笼草15份、白地紫菀10份、紫地榆10份、三叶莲15份、黄姜15份、络石藤10份、大叶骨碎补10份、白桂木根10份、柴胡5份、桂枝5份、防风5份和薄荷5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湿热犯腰型腰痛的药艾条,所述的艾条为柱状体结构,由填充物和用来包装填充物的卷纸组成,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艾绒250份、马齿苋12份、猪笼草12份、白地紫菀8份、紫地榆8份、三叶莲12份、黄姜12份、络石藤8份、大叶骨碎补8份、白桂木根8份、柴胡5份、桂枝4份、防风4份和薄荷5份。

实施例4:

实施例1~3的药艾条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除艾绒以外的药物研成细末并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将卷纸铺平,将艾绒和要末均匀铺在纸上,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卷纸一层,两头分别留空纸3厘米许,卷紧即成。

针对腰痛的施灸:灸肾俞、委中,后溪。施灸时要小心烫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