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941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主要用于克罗恩病肛瘘创面的清洗,加速创面脓液的排除,促进创面的愈合。
背景技术
: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炎症性肠病,肛瘘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且易反复发作。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由于部位的特殊性,修复与反复污染的并存,导致创面愈合缓慢。临床缺乏局部清洗剂,只能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病人痛苦,医生头痛。是临床难治性疾病。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千里光50~100重量份,蒲公英50~100重量份,野菊花40~60重量份,马鞭草40~60重量份。上述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千里光70~80重量份,蒲公英70~80重量份,野菊花40~60重量份,马鞭草40~60重量份。上述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千里光,蒲公英,野菊花和马鞭草4味药材混合,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药材与提取液重量比为1:1~2时,冷却,加提取液2~3倍量的质量浓度为95%以上的乙醇,沉淀24小时以上,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上述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中还可以加入硼砂。具体组合如下:千里光50~100重量份,蒲公英50~100重量份,野菊花40~60重量份,马鞭草40~60重量份,硼砂15~2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为:千里光70~80重量份,蒲公英70~80重量份,野菊花40~60重量份,马鞭草40~60重量份,硼砂15~25重量份。上述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千里光,蒲公英,野菊花和马鞭草4味药材混合,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药材与提取液重量比为1:1~2时,冷却,加提取液2~3倍量的质量浓度为95%以上的乙醇,沉淀24小时以上,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硼砂混合。上述中药组合物与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外用制剂,所述的外用制剂优选为洗剂。本发明肛瘘清创洗剂具体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千里光50~100重量份,蒲公英50~100重量份,野菊花40~60重量份,马鞭草40~60重量份,甘油30~60重量份,再添加纯净水至180g-320g生药/500-1000ml(生药包含千里光,蒲公英,野菊花和马鞭草)。上述肛瘘清创洗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千里光,蒲公英,野菊花和马鞭草4味药材混合,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药材与提取液重量比为1:1~2时,冷却,加提取液2~3倍量的质量浓度为95%以上的乙醇,沉淀24小时以上,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甘油及纯净水混合至全量。本发明含硼砂的肛瘘清创洗剂具体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千里光50~100重量份,蒲公英50~100重量份,野菊花40~60重量份,马鞭草40~60重量份,硼砂15~25重量份,甘油30~60重量份,再添加纯净水至180g-320g生药/500--1000ml(生药包含千里光,蒲公英,野菊花和马鞭草)。上述肛瘘清创洗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千里光,蒲公英,野菊花和马鞭草4味药材混合,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药材与提取液重量比为1:1~2时,冷却,加提取液2~3倍量的质量浓度为95%以上的乙醇,沉淀24小时以上,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硼砂、甘油及纯净水混合至全量。上述洗液的使用方法:外用,适量,局部涂搽、湿敷或创面清洗(必要时可用温开水1倍稀释),一日2次或遵医嘱。本发明所述的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组方主要是由千里光、蒲公英、野菊花、马鞭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收敛燥湿,消炎止痛,去腐生肌的功能,在制备治疗肛瘘压疮的药物中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该方剂制成的洗液用于肛瘘压疮,感染渗出为主的创面清洗。经体外抑菌试验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并显著优于单用硼砂制剂。动物试验证明本发明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对细菌感染的创面感染的创面有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临床初步应用,疗效满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千里光80g,蒲公英70g,野菊花40g,马鞭草60g,硼砂15g,甘油40g。制备方法:取千里光,蒲公英,野菊花,马鞭草4味药材混合,水煎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得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药材与提取液重量比为1:1时,冷却,加质量百分浓度为95%的乙醇至提取液的3倍重量,沉淀24小时以上,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硼砂、甘油及纯净水至1000ml全量。实施例2千里光75g,蒲公英75g,野菊花60g,马鞭草40g,硼砂20g,甘油45g。制备方法:取千里光,蒲公英,野菊花,马鞭草4味药材混合,水煎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药材与提取液重量比为1:2时,冷却,加质量百分浓度为95%的乙醇2倍量,沉淀24小时以上,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硼砂、甘油及纯净水至1000ml全量。实施例3千里光70g,蒲公英80g,野菊花50g,马鞭草50g,硼砂18g,甘油50g。制备方法:取千里光,蒲公英,野菊花,马鞭草4味药材混合,水煎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药液重量比为1:1时,冷却,加质量百分浓度为95%的乙醇2倍量,沉淀24小时以上,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硼砂、甘油及纯净水至1000ml全量。实施例4千里光80g,蒲公英70g,野菊花40g,马鞭草60g,甘油40g。制备方法:取千里光,蒲公英,野菊花,马鞭草4味药材混合,水煎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得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药材与提取液重量比为1:1时,冷却,加质量百分浓度为95%的乙醇至提取液的3倍重量,沉淀24小时以上,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甘油及纯净水至1000ml全量。试验例1:以实施例4清创洗液对克罗恩病肛瘘患者进行了联合用药的临床初步观察,治疗组、对照组各15例。2%硼砂溶液作为对照,经临床观察,常规治疗合并中药清创洗液治疗克罗恩病肛瘘,治愈率明显提高,治疗时间大大缩短,且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临床应用优势明显,结果见表1。表1清创洗液对克罗恩病肛瘘愈合的影响注:与对照比较,#p<0.05,##p<0.01试验例2:以实施例1产品(以下试验中为清创洗液组)对细菌性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1.实验材料1.1动物:清洁级ICR小鼠,体重20g~25g,雌雄各半,由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SCXK(苏)2012-0004。1.2受试药物:清创洗液(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清创洗液原液(按照实施例4方法制备得到,其余同实施例1,仅不含有硼砂);阳性对照(2%硼砂溶液)。1.3药物配制、剂量、分组及给药方式:药物直接使用,不需要经过稀释处理。采用药液直接冲洗小鼠创面的方法给药,冲洗标准为将小鼠创面的脓液、腐肉等冲洗干净。受试小鼠经手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大肠杆菌,制备细菌性感染创面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成模型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清创洗液、清创洗液原液组。其中,模型组造模成功后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治疗;阴性对照组的动物造模成功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小鼠创面,上下午各一次;阳性对照组使用2%硼砂溶液冲洗小鼠创面,上下午各一次;中药洗剂治疗组分别按照组别使用对应的中药洗剂冲洗小鼠创面,上下午各一次。2.试验方法2.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小鼠创面修复的影响实验创面感染造模实验开始前一天,于超净工作台内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37度下培养过夜。第二天将过夜培养的菌液按照1∶100接种于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内,37度条件下培养至OD600=0.6~0.8。收集培养的菌液于50ml离心管中,3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随后用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将菌泥悬浮,并将菌液浓度稀释至5×1011个/ml,菌液置于冰箱备用。选取SPF级小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5g,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将小鼠俯卧位固定,用双面刀片刮除小鼠背部毛发,随后用75%酒精消毒。于背部近小鼠后肢部位以脊柱为中线切除直径约1cm的全层皮肤,并用注射器针头将切除全层皮肤后的创面按“井”字形划伤,创面以消毒纱布止血后暴露。在创面处接种20μl的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以保证每只小鼠的创面感染1×1010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天感染2次,连续3天,直至造成局部感染,创口周围红肿,创面有脓液或渗出。随机将小鼠为5组,即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2%硼酸溶液)、清创洗液组、清创洗液原液组。各组每天以对应的洗液冲洗创面2次,上下午各一次,连续12天。于给药治疗第1,3,5,7,9,11天分别用薄膜法测量背部创面面积。即用透明膜覆盖创面,沿创缘画膜,剪膜,计算创面面积,并计算收缩率(详见公式1)。于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剪下创面皮肤,福尔马林固定后做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创面上皮化率,评价创面愈合情况。2.1.2对大肠杆菌感染性小鼠创面修复的影响实验实验方案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小鼠创面修复实验。感染造模的菌改为大肠杆菌,实验动物的分组、治疗方案及考察指标同2.1.1实验。2.1.3对细菌性感染小鼠创面修复的影响的组织学实验取2.1.1和2.1.2实验中采集并保存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的皮肤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4~5μm,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评分。检查项目及评分细则如下:(1)表皮细胞有无变性坏死,形成糜烂、溃疡,痂皮:评为0分~4分。0分无坏死,由轻到重为1分~4分;坏死长度用“显微镜用侧微尺”在40倍光镜下(目镜4×,物镜10×)测量溃疡的长度(cm/40倍)。(2)坏死组织下方真皮和皮下组织血管有无扩张、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评为0分~4分。0分无明显病变,1分~4分病变程度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3)肉芽组织增生或纤维化:分0分~3分,0分:成熟肉芽组织、完全纤维化;3分无肉芽组织、无成纤维细胞增生;1分:肉芽组织处于早期幼稚阶段,纤维化不明显;2分:轻度成熟,肉芽组织内血管炎细胞减少,成纤维细胞增生。(4)损伤周围上皮组织有无增生:分为0分~3分。损伤两侧无上皮再生为3分,1侧有上皮再生为2分,双侧有上皮再生为1分,双侧有上皮再生已在中央部联合或近联合为0分。3.结果3.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小鼠创面修复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阴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的创面愈合缓慢,生理盐水治疗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小鼠创面的愈合没有促进作用。而2%的硼砂溶液则可以明显促进小鼠创面愈合,治疗后的第3天开始,阳性对照组小鼠的创面明显减小,收缩率明显高于模型组与阴性对照组。这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作用到第5天显得更为显著(p<0.01)。受试药液中,清创洗液原液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于治疗后第3天已经可以显著的缩小创面(p<0.05),治疗后第7天,这种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明显增强(p<0.01)。清创洗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于治疗后第7天得以体现。3.2对大肠杆菌感染性小鼠创面修复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阴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的创面愈合缓慢,生理盐水治疗对于大肠杆菌感染性小鼠创面的愈合没有促进作用。而2%的硼砂溶液则可以明显促进小鼠创面愈合,治疗后的第3天开始,阳性对照组小鼠的创面有缩小作用,收缩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这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作用一直持续至实验结束。受试药液中,清创洗液原液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于治疗后第3天已经可以显著提高创面的收缩率(p<0.01),且在整个实验周期内均可观察到其显著的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清创洗液对大肠杆菌感染性小鼠3.3清创洗液对细菌感染性小鼠创面修复影响的病理分析3.3.1伤口感染金葡菌病理结果模型组8只小鼠均有长短不一的溃疡,溃疡表面可见干固的、由炎性坏死组织和渗出组成的痂皮,底部可见大量炎细胞,肉芽组织幼稚,部分溃疡边缘1侧或2侧有上皮组织再生。8只小鼠局部皮肤见长短不一的溃疡,平均长度1.67cm/40倍。8只溃疡处见有厚层加痂皮,其中6只为重度,1只极重度,1只中度。1只溃疡底部有中度炎细胞浸润,7只为重度或极重度,炎细胞类型主要为中性粒细胞。4只溃疡底部未见明显肉芽组织,2只为幼稚的肉芽组织(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内有炎细胞浸润)。另2只肉芽组织内血管数量减少,胶原纤维增多,轻度成熟。4只溃疡周围无上皮再生,2只1侧见少量上皮再生,另2只2侧有上皮再生,向溃疡中心延伸。阴性对照组8只小鼠均有长短不一的溃疡,溃疡表面可见干固的、由炎性坏死组织和渗出组成的痂皮,底部可见大量炎细胞和幼稚的肉芽组织,多数溃疡边缘无上皮组织再生。8只小鼠局部皮肤见长短不一的溃疡,平均长度1.54cm/40倍。8只溃疡处见有厚层加痂皮,其中5只为重度,2只中度,1只轻度。溃疡底部1只有极重度炎细胞浸润,7只重度。炎细胞类型同模型组。3只溃疡底部未见明显肉芽组织,5只为幼稚的肉芽组织。5只溃疡周围无上皮再生,3只1侧见少量再生的上皮。阳性组8只小鼠溃疡较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小,溃疡表面痂皮减小,溃疡底部肉芽组织增生也较上两组成熟,上皮再生增多。8只小鼠局部皮肤见长短不一的溃疡,平均长度1.38cm/40倍。8只溃疡处见有痂皮,其中2只中度,5只轻度,1只不明显。溃疡底部6只重度炎细胞浸润,2只中度。炎细胞类型同模型组。1只溃疡底部未见明显肉芽组织,5只为幼稚的肉芽组织,2只肉芽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增多、血管减少,较成熟。2只溃疡周围无上皮再生,6只1侧见少量再生的上皮。清创洗液原液组8只小鼠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减轻。7只小鼠局部皮肤见长短不一的溃疡,平均长度1.07cm/40倍。5只有溃疡处见轻度痂皮,3只无明显痂皮。4只溃疡底部有重度炎细胞浸润,3只轻度,1只无明显炎细胞浸润。炎细胞类型同模型组。1只溃疡底部无肉芽组织增生,4只溃疡底部见幼稚的肉芽组织,1只肉芽组织较成熟。1只溃疡周围无上皮再生,2只1侧见少量再生的上皮,4只2侧见上皮再生。清创洗液组8只小鼠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略减轻。7只小鼠局部皮肤见长短不一的溃疡,平均长度1.77cm/40倍。7只有溃疡处见痂皮,其中5只中度,轻度或重度各1只。7只溃疡底部有重度炎细胞浸润,1只无溃疡处上皮下有中度炎细胞。炎细胞类型同模型组。6只溃疡底部见幼稚的肉芽组织,1只肉芽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增多、血管减少,较成熟。5只溃疡周围无上皮再生,2只1侧见少量再生的上皮。各组病理评分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3。3.3.2伤口感染大肠杆菌病理结果模型组8只小鼠均有长短不一的溃疡,溃疡表面可见干固的、由炎性坏死组织和渗出组成的痂皮,底部可见大量炎细胞,多数小鼠肉芽组织轻度程度伴溃疡边缘1侧或2侧有上皮组织再生。8只小鼠局部皮肤见长短不一的溃疡,平均长度1.16cm/40倍。8只溃疡处见有痂皮,其中1只为重度,3只中度,4只轻度。1只溃疡底部有中度炎细胞浸润,7只为重度或极重度,炎细胞类型主要为中性粒细胞。1只溃疡底部见幼稚的肉芽组织(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内有炎细胞浸润)。另7只肉芽组织内血管数量减少,胶原纤维增多,轻度成熟。2只溃疡周围无上皮再生,3只1侧见少量上皮再生,另3只2侧有上皮再生。阴性对照组8只小鼠均有长短不一的溃疡,溃疡表面可见干固的、由炎性坏死组织和渗出组成的痂皮,底部可见大量炎细胞和幼稚的肉芽组织,部分溃疡边缘见上皮组织再生。8只小鼠局部皮肤见长短不一的溃疡,平均长度1.09cm/40倍。8只溃疡处见有痂皮,其中4只中度,3只轻度,1只不明显。溃疡底部1只有极重度炎细胞浸润,7只重度。炎细胞类型同模型组。6只溃疡底部未见明显肉芽组织,2只为幼稚的肉芽组织。2只溃疡周围无上皮再生,2只1侧见少量再生的上皮,4只2侧有上皮再生。阳性组8只小鼠皮肤损伤程度较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减轻。7只小鼠局部皮肤见长短不一的溃疡,平均长度1.09cm/40倍。7只溃疡处见有痂皮,其中2只中度,5只轻度或轻微,1只上皮表面见轻度痂皮。溃疡底部6只重度炎细胞浸润,2只中度。炎细胞类型同模型组。3只为幼稚的肉芽组织,5只肉芽组织较成熟。2只溃疡周围1侧见少量再生的上皮,5只2侧有上皮再生,1只溃疡表面为上皮覆盖,但未完全连接。清创洗液原液组8只小鼠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减轻。7只小鼠局部皮肤见长短不一的溃疡,平均长度1.18cm/40倍。3只有溃疡处见中度痂皮,2只轻度痂皮。溃疡底部重度或中度炎细胞浸润各4只,炎细胞类型同模型组。1只溃疡底部无肉芽组织增生,4只溃疡底部见幼稚的肉芽组织,2只肉芽组织较成熟。1只溃疡周围无上皮再生,2只1侧见少量再生的上皮,5只2侧见上皮再生。清创洗液组8只小鼠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减轻。7只小鼠局部皮肤见长短不一的溃疡,平均长度1.13cm/40倍。4只有溃疡处见痂皮,其中2只中度,轻度或重度各1只。6只溃疡底部有极重度或重度炎细胞浸润,2只为中度炎细胞。炎细胞类型同模型组。5只溃疡底部见幼稚的肉芽组织,2只肉芽组织较成熟。1只溃疡周围无上皮再生,2只1侧见少量再生的上皮,5只2侧见再生的上皮。各组病理评分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3。表3小鼠皮肤病变轻重程度评分结果()组别例数感染金葡菌组感染大肠杆菌组模型组810.06±3.288.50±2.84阴性对照组810.63±1.419.0±1.51阳性组88.00±2.59**6.13±2.09**清创洗液原液86.00±2.17**6.25±2.25*清创洗液组88.63±2.776.88±2.53*注:各组与阴性对照组比:*P<0.05,**P<0.014.结论小鼠细菌感染性损伤病变表现为:皮肤组织出现溃疡,溃疡表面可见干固的、由炎性坏死组织和渗出物组成的痂皮,底部可见大量炎细胞,部分溃疡底部查见肉芽组织增生,溃疡边缘可见上皮组织再生。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说明皮肤创伤模型复制成功。本发明肛瘘清创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期内均能有效减小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小鼠创面的面积,显著提高创面的收缩率,对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从实验数据上分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小鼠创面的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大肠杆菌感染性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