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药饼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0079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外用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药饼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事体力劳动者越来越少,特别是用轮子代替肩膀的担挑功能后,人们的脊柱就显得越来越脆弱,以及居住楼层的增高、浴室地面的光滑和交通工具的提速,如果人们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跌打而杵伤脊柱,或者因车辆的过度颠簸及事故而震挫脊柱,轻者脊椎酸痛,重者腰椎或胸椎压缩性骨折。现在有医保,人们跌损伤后第一时间就到医院去住院了。经诊断为压缩性骨折后,医生就建议打针吃药和卧床休息几个月,“伤筋动骨一百天”嘛。中医又讲“久卧伤气”,气弱不活血,瘀血不祛则滞痛。如此治疗4个月后,医疗费用一大把,可是还有不少患者因为存在酸痛或活动功能不灵便而到处求医。传统医学把脊柱挫伤归属于跌打损伤范畴。一般采用补肾壮骨和活血化瘀为主的药物治疗。本人采用家传六代青草药治疗脊柱损伤,并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可是青草药存在捣制麻烦和不易久存的缺陷,然后把它粉碎成药粉,药粉又存在容易干燥的不足,然后又进行改良。为了发掘民间传统医药文化和合理利用丰富的原生植物资源,传承经验,使“简”“便”“验”“廉”的民间技艺来服务于社会,本人决定公开这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药饼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提供的是一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药饼及其制作方法,通过选择最合适的民间草药及其比例,以方便外敷与达到治疗腰、胸椎压缩性骨折为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药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分量的草药组成:流涎柴3份,紫藤2份,藤葡蟠2份,俞藤2份,葡萄血藤2份,散血叶2份,卧龙草2份,蔓剪草2份,豆瓣香2份,香樟树皮2份,毛血藤1份,岩浆草1份,贴骨散1份,岩下青1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药饼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组方及其制备工序:

(1)取干燥的流涎柴、紫藤根皮、藤葡蟠皮、俞藤、葡萄血藤、散血叶、卧龙草、蔓剪草、豆瓣香、香樟树皮、毛血藤、岩浆草、贴骨散和岩下青以3∶2∶2∶2∶2∶2∶2∶2∶2∶2∶1∶1∶1∶1的质量比例备制,然后一起用200目的粉碎机打碎成药粉,储藏,备用;

(2)使用时,每处取制备工序(1)所得的药粉30-40克于碗内,并加入白糖10克,然后倒 入开水,搅拌成药泥状,接着把药泥取出来放在油纸上,并打压成7-8mm厚的药饼,最后把药饼外敷在患处,并用胶布纵横间歇粘贴在患处,外加腰带固定,连续外敷24小时后更换,即为一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药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上述草药组方和制备方法可知,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药饼是由14味草药按比例组成,其中,紫藤根皮、藤葡蟠皮、俞藤、葡萄血藤、散血叶、卧龙草、蔓剪草、豆瓣香、毛血藤、岩浆草、贴骨散和岩下青具有凉血散瘀、通经活血和消肿利湿的作用;流涎柴起到黏和诸药的作用;香樟树皮具有防止皮肤过敏的作用;白糖起到滋润药物和防止药饼干燥的作用;卧龙草和散血叶还具有防止发热的作用;葡萄血藤、豆瓣香、岩浆草和贴骨散还具有接骨的作用;蔓剪草、香樟树皮和毛血藤还具有理气行气的作用(因为“气为血之帅”,气行才消胀和助于活血;瘀肿即内毒滞留,肿消瘀祛后骨密度才会增强,还有“久卧伤气”,所以要增加使用行气的药物,愈后才能不酸痛、不障碍);然后与开水搅拌成药饼来外敷患处,使药效直接作用于患处,使之通经活络、活血祛瘀、行气消肿,从而达到快速增强骨密度和稳定脊柱骨结构的治疗效果。

一般资料:近几年,在治疗的26位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其中,腰椎14人,胸椎12人;男性8人,女性18人;最少年龄37岁,最大年龄74岁),都是经过医院确诊为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有16人为医院治疗费用太贵而来我处治疗,另外10人为先住院治疗10-15天,感觉没有进步而经人介绍来我处治疗的;26人中均给予本发明的药饼外敷20-30天,同时辅助6-12天的中草药(以活血化瘀、补肾壮骨和行气消肿药)内服;一个月后打喷嚏没牵连着痛、转起和起床没障碍和可以适量干活者达19人,好转但患处还有稍微酸痛者7人,总有效率26人。可见,本发明的药饼为纯天然植物药外敷,具有制作成本低廉、外敷方便、治疗效果好和无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实施例1:

一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药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分量的草药组成:流涎柴3份,紫藤2份,藤葡蟠2份,俞藤2份,葡萄血藤2份,散血叶2份,卧龙草2份,蔓剪草2份,豆瓣香2份,香樟树皮2份,毛血藤1份,岩浆草1份,贴骨散1份,岩下青1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药饼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组方及其制备工序:

(1)取干燥的流涎柴、紫藤根皮、藤葡蟠皮、俞藤、葡萄血藤、散血叶、卧龙草、蔓剪草、豆瓣香、香樟树皮、毛血藤、岩浆草、贴骨散和岩下青以3∶2∶2∶2∶2∶2∶2∶2∶2∶2∶1∶1∶1∶1的质量比例备制,然后一起用200目的粉碎机打碎成药粉,储藏,备用;

(2)使用时,每处取制备工序(1)所得的药粉30-40克于碗内,并加入白糖10克,然后倒入开水,搅拌成药泥状,接着把药泥取出来放在油纸上,并打压成7-8mm厚的药饼,最后把药饼外敷在患处,并用胶布纵横间歇粘贴在患处,外加腰带固定,连续外敷24小时后更换,即为一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药饼。

在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治疗压缩性骨折的药饼及其制作方法,其中所组成的药物分析如下:

(1)流涎柴,又叫糯米树、白柴头,味苦,性凉、小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用于治疗泻痢、疮疡肿毒、创伤出血、烫火伤和溃疡等;本树干经水浸泡后富含粘液、捣碎后富含胶性,是民间制作传统香支的主要原料之一;民间常用于与其它药物一起来增加黏性,并具有消炎、生肌和收敛疮口的作用。

(2)紫藤,温州民间叫硬米藤,跟公园内种植的“紫藤”有差别,味甘、苦,性温、有小毒,具有杀虫、解毒、止痛和祛风湿通筋络的功效;用于治疗筋骨疼痛、风痹痛、蛲虫病等。

(3)藤葡蟠,又名剥皮藤、黄皮藤,味甘、淡,性平,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消肿、解毒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泄泻、黄疸、浮肿、痈疖、跌打损伤和腹股沟淋巴结炎等。

(4)俞藤,又名粉叶爬山虎,为葡萄科爬山虎属藤本植物,俞藤其根和茎具有破淤血、消肿毒、清凉利尿和驱风除湿的功效;用于治疗无名肿毒、风湿劳伤和关节疼痛等;民间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与疔疮肿毒等。

(5)葡萄血藤,又名小果野葡萄,味涩,性平,具有舒筋活血、清热解毒、生肌利湿的功效;主治接骨、风湿瘫痪、劳伤、疮疡肿毒和赤痢等。

(6)散血叶,又名小春花、破天云等,味甘、苦,性凉、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平肝熄风、止咳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搐、肺热咳嗽、咳血、百日咳、癫狂、痫疾、疮疡肿毒、痨疬、毒蛇咬伤和目赤火眼等;民间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热性风湿痛及骨折等。

(7)卧龙草,又名鸭舌韦,味苦,性凉,具有清热利湿、消炎凉血的功效;用于治疗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白带、风湿腰腿痛、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和目翳等。

(8)蔓剪草,味辛,性温,具有理气健胃、祛暑、散瘀消肿、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胃寒疼痛、中暑、跌打损伤、疥疮等症;民间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症。

(9)豆瓣香,为木犀科植物,又名千年矮,味甘、苦,性平,具有清热消炎、止血生肌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扭伤疼痛等。

(10)香樟树皮,味微辛,性温,具有解表退热、理气活血和除风湿的功效;用于治疗心腹胀痛、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高热感冒、胃病、麻疹、百日咳和痢疾等。

(11)毛血藤,为廖科蓼属植物,味辛、涩,性凉,具有敛肺止咳、行气化湿、镇痛清热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结核咳血、百日咳、胃气痛和风湿关节痛等。

(12)岩浆草,又叫琴叶球兰、铁草鞋,为萝藦科植物,味苦,性凉,有毒;具有接筋骨、活血祛瘀的功能,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刀枪伤等。

(13)贴骨散,又叫拦路虎,味微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治疗肝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和骨折等。

(14)岩下青,又名坑兰,味辛、苦,性温,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消肿和解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肿痛和毒蛇咬伤等;民间用于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淋巴结和毒疮等。

(15)白糖具有滋润药物和防止药物干燥的作用,还具有调和诸药与防止药效过分刺激皮肤的功效。流涎柴、紫藤根皮、藤葡蟠皮、俞藤、葡萄血藤、散血叶、卧龙草、蔓剪草、豆瓣香、香樟树皮、毛血藤、岩浆草、贴骨散和岩下青

(16)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药饼是由14味草药按比例组成,其中,紫藤根皮、藤葡蟠皮、俞藤、葡萄血藤、散血叶、卧龙草、蔓剪草、豆瓣香、毛血藤、岩浆草、贴骨散和岩下青具有凉血散瘀、通经活血和消肿利湿的作用;流涎柴起到黏和诸药的作用;香樟树皮具有防止皮肤过敏的作用;白糖起到滋润药物和防止药饼干燥的作用;卧龙草和散血叶还具有防止发热的作用;葡萄血藤、豆瓣香、岩浆草和贴骨散还具有接骨的作用;蔓剪草、香樟树皮和毛血藤还具有理气行气的作用;然后与开水搅拌成药饼来外敷患处,使药效直接作用于患处,使之通经活络、活血祛瘀、行气消肿,从而达到快速增强骨密度和稳定脊柱骨结构的治疗目的。

在实施例,患者在确诊后,让她(他)侧卧,然后先适量放松其肩膀与腿脚,接着一手托着患处另一手按压腿上穴位,使之轻轻摆动,并有一些要挣脱的感觉,然后就在挣脱与摆动之间使之舒展和牵伸,最后外敷,经过这样的手法治疗后,可改善愈后的脊柱形状和耐压力;但现在西医建议要么手术,要么什么都不要动,卧床、打针、吃药,这就是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区别。

在现实中,由于压缩性骨折后的部位会出现肿胀痛,并牵连到胸肋部,呼吸、咳嗽、转身等都会疼痛,转身受限;在前7天建议卧床休息(起身时先侧身再把腿脚移到床沿,然后再撑着坐起,最后扶拉着下地;躺下时先坐上床,再撑手、移腿脚,并侧着躺下,最后慢慢调整躺姿),尽量少动,并内服活血化瘀、补肾壮骨和行气消肿的中药有助于康复和减少患者的痛苦;第7-14天可以在床上适度转动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疲劳;14天后可以出去小心走动和扶着坐坐来调节血脉,但不可马上起床与直接躺下;然后就逐渐康复,但2个月内尽量不要侧腰和弯腰干活。

在实施例,本治疗压缩性骨折的药饼为每天更换一次;如果皮肤有一点过敏现象可外抹鸡蛋清后再敷;各种草药之间的比例分量可以在30%之间浮动;本药饼有毒性,为外用药,不可内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