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5738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颗粒吸附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卫生棉芯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更高效的利用材料,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必须使材料更加精准的使用在特定的位置上。以高分子混合为例,在生产过程中,先将高分子颗粒与木浆绒毛浆混合后,再均匀的吸附到成型轮毂上,形成卫生棉芯。在上述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合后的木浆绒毛浆均匀分布形成卫生棉芯,对于产品上需集中的吸水区域,混合后的木浆绒毛浆含量和其他区域并没有多大区别,导致吸水效果相不理想,吸水量底,吸水较慢。且在产品吸水量不大的部位,甚至不需要吸水的区域,也被均匀的吸附了混合后的木浆绒毛浆,这就造成了材料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而现有的设备装置采用一个负压吸附轮转动吸附,还不能达到不均匀地吸附木浆绒毛浆的程度,即形成间隔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实现颗粒状材料的木浆棉絮在大吸附轮上等间距、非均匀精确分布的;可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其包括固定面板、大吸附轮和小吸附轮,固定面板上固定有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第一轴座中安装有第一转轴,大吸附轮同轴安装于第一转轴上;第二轴座中安装有平行于第一转轴的第二转轴,小吸附轮同轴安装于第二转轴上;大吸附轮上环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吸附木浆绒毛浆的第一吸附窗,小吸附轮上环形均布有多个第二吸附窗;第一轴座上固定有第一扇形仓,第一扇形仓的弧形面呈开口状,且与大吸附轮内壁贴合,小吸附轮设于第一扇形仓内;第二轴座上固定有第二扇形仓,第二扇形仓的弧形面呈开口状,且与小吸附轮内壁贴合,第一扇形仓通过上部的仓体通孔连通有负压仓,负压仓用于连通外部的第一负压发生器;第二扇形仓连通有负压管,负压管用于连通外部的第二负压发生器。

本发明采用在一个大吸附轮内部的特定位置,增加一个较小的带相位的小吸附轮,小吸附轮的每一个相位即为第二吸附窗。通过在相位时间段内重复吸气的方式,增强大吸附轮的吸附力,从而达到吸附更多材料的目的。可使产品在需集中的吸水区域增加木颗粒状材料的浆绒毛浆的量,这样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内部小吸附轮带相位(第二吸附窗)结构形式,通过调整,可使木浆棉絮在大吸附轮上等间距、非均匀精确分布,实现材料在产品上的优化分布。

本发明中的大吸附轮和小吸附轮的负压扇形仓体部分连通不同的外部负压发生器,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固定面板上,不随大、小吸附轮、转动;大、小吸附轮、和其所对应的负压扇形仓体之间密封紧实,不漏气;小吸附轮上的负压相位吸附区域可通过传动调整,按一定的比率对应大吸附轮上的每一块第一吸附窗,在第一吸附窗的特定区域,实现吸气的叠加,增大吸附力。

本发明在工作时,大吸附轮带动第一吸附窗逆时针转动,内部的小吸附轮也逆时针转动,通过传动的调节,可使小吸附轮的多个负压相位吸附区域(第二吸附窗)与大吸附轮的多个第一吸附窗对应起来。当小吸附轮的某一个负压相位吸附区域与大吸附轮上的某一块第一吸附窗在特定位置重合时,吸气叠加,第一吸附窗上该位置的吸附力增大,可吸附较多的材料量,即:材料非均匀吸附在第一吸附窗上。当小吸附轮的负压相位吸附区域不与大吸附轮上的第一吸附窗特定位置重合时,即第二扇形仓内的负压环境不与第一扇形仓连通,没有吸气叠加效果,第一吸附窗上该位置的吸附力与其他位置一样,可吸附的材料量一致,即:材料均匀吸附在第一吸附窗上。

由于本发明采用在一个大吸附轮内部的特定位置增加一个较小的带相位(第二吸附窗)的小吸附轮的结构形式,通过在相位时间段内重复吸气的方式,使得产品上特定区域可吸附更多的材料,即:产品上的材料非均匀分布。

本发明可优化了材料在产品上的分布,形成双层卫生棉芯叠加的效果,减少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各第一吸附窗均为包裹透气钢丝网的模瓦,便于木浆绒毛浆定型。

进一步地,各第二吸附窗均为由多个通孔布置成的气孔阵列,便于在重合区域时与第一扇形仓充分连通。

优选地,第一吸附窗的数量为十二个,第二吸附窗的数量为四个;大吸附轮带动模瓦逆时针转动,内部的小吸附轮也逆时针转动,通过传动的调节,可使小吸附轮的四个负压相位吸附区域与大吸附轮上的十二块模瓦对应起来。

具体地,第一扇形仓的两侧均设有压力调节仓,各压力调节仓的弧形面呈开口状,且与大吸附轮内壁贴合,便于两侧压力调节及产品吸附的颗粒状材料的木浆绒毛浆良好过渡。

具体地,第一转轴与大吸附轮的轮底面固定连接,第二转轴与小吸附轮的轮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吸附窗在小吸附轮上的弧线边长小于第一吸附窗在大吸附轮上的弧线边长。其尺寸可根据产品需要而定,便于产品两边形成过渡的坡面,吸水效果好。

具体地,负压仓包括底仓和螺旋通道,底仓固定于固定面板下方,第一扇形仓依次通过底仓和固定面板上的扇形缺口与螺旋通道连通,螺旋通道用于连通外部的第一负压发生器,底仓可同时固定下部的结构,结构稳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通过采用一个大吸附轮内部的特定位置增加一个较小的带相位的小吸附轮,通过在相位时间段内重复吸气的方式,增强大吸附轮的吸附力,从而达到吸附更多材料的目的。内部小吸附轮带相位的结构形式,可实现木浆棉絮在大吸附轮上等间距、非均匀精确分布的目的;通过在相位时间段内重复吸气的方式,增强大吸附轮的吸附力,在需集中的吸水区域增加木颗粒状材料的浆绒毛浆的量,这样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通过采用一个大吸附轮内部的特定位置增加一个较小的带相位的小吸附轮,通过在相位时间段内重复吸气的方式,增强大吸附轮的吸附力,从而达到吸附更多材料的目的。内部小吸附轮带相位的结构形式,可实现木浆棉絮在大吸附轮上等间距、非均匀精确分布的目的;通过在相位时间段内重复吸气的方式,增强大吸附轮的吸附力,在需集中的吸水区域增加木颗粒状材料的浆绒毛浆的量,这样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剖视图;

图2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大吸附轮和小吸附轮的安装示意简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大吸附轮和小吸附轮的布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大吸附轮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A-A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小吸附轮的三维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第二吸附窗与第一吸附窗重合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第二吸附窗与第一吸附窗不重合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产品效果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产品效果的俯视图。

其中:1.固定面板,101.扇形缺口;2.大吸附轮;3.小吸附轮;4.第一轴座;5.第二轴座;6.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第一吸附窗;9.第二吸附窗;10.第一扇形仓,1001.仓体通孔;11.第二扇形仓;12.负压仓,1201.底仓,1202.螺旋通道;13.负压管;14.压力调节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颗粒状材料混合施加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固定面板1、大吸附轮2和小吸附轮3,固定面板1上固定有第一轴座4和第二轴座5,第一轴座4中安装有第一转轴6,大吸附轮2同轴安装于第一转轴6上;第二轴座5中安装有平行于第一转轴6的第二转轴7,小吸附轮3同轴安装于第二转轴7上;大吸附轮2上环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吸附木浆绒毛浆的第一吸附窗8,小吸附轮3上环形均布有多个第二吸附窗9;第一轴座4上固定有第一扇形仓10,第一扇形仓10的弧形面呈开口状,且与大吸附轮2内壁贴合,小吸附轮3设于第一扇形仓10内;第二轴座5上固定有第二扇形仓11,第二扇形仓11的弧形面呈开口状,且与小吸附轮3内壁贴合,第一扇形仓10通过上部的仓体通孔1001连通有负压仓12,负压仓12用于连通外部的第一负压发生器;第二扇形仓11连通有负压管13,负压管13用于连通外部的第二负压发生器。

本实施例采用在一个大吸附轮2内部的特定位置,增加一个较小的带相位的小吸附轮3,小吸附轮3的每一个相位即为第二吸附窗9。通过在相位时间段内重复吸气的方式,增强大吸附轮2的吸附力,从而达到吸附更多材料的目的。可使产品在需集中的吸水区域增加木颗粒状材料的浆绒毛浆的量,这样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内部小吸附轮3带相位(第二吸附窗9)结构形式,通过调整,可使木浆棉絮在大吸附轮2上等间距、非均匀精确分布,实现材料在产品上的优化分布。

本实施例中的大吸附轮2和小吸附轮3的负压扇形仓体部分连通不同的外部负压发生器,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固定面板1上,不随大、小吸附轮2、3转动;大、小吸附轮2、3和其所对应的负压扇形仓体之间密封紧实,不漏气;小吸附轮3上的负压相位吸附区域可通过传动调整,按一定的比率对应大吸附轮2上的每一块第一吸附窗8,在第一吸附窗8的特定区域,实现吸气的叠加,增大吸附力。

本实施例在工作时,如图5所示,大吸附轮2带动第一吸附窗8逆时针转动,内部的小吸附轮3也逆时针转动,通过传动的调节,可使小吸附轮3的多个负压相位吸附区域(第二吸附窗9)与大吸附轮2的多个第一吸附窗8对应起来。当小吸附轮3的某一个负压相位吸附区域与大吸附轮2上的某一块第一吸附窗8在特定位置重合时,吸气叠加,第一吸附窗8上该位置的吸附力增大,可吸附较多的材料量,即:材料非均匀吸附在第一吸附窗8上。当小吸附轮3的负压相位吸附区域不与大吸附轮2上的第一吸附窗8特定位置重合时,即第二扇形仓11内的负压环境不与第一扇形仓10连通,没有吸气叠加效果,第一吸附窗8上该位置的吸附力与其他位置一样,可吸附的材料量一致,即:材料均匀吸附在第一吸附窗8上,如图6图示。

由于本实施例采用在一个大吸附轮2内部的特定位置增加一个较小的带相位(第二吸附窗9)的小吸附轮3的结构形式,通过在相位时间段内重复吸气的方式,使得产品上特定区域可吸附更多的材料,即:产品上的材料非均匀分布,如图8和图9所示。

本实施例可优化了材料在产品上的分布,形成双层卫生棉芯叠加的效果,减少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各第一吸附窗8均为包裹透气钢丝网的模瓦,便于木浆绒毛浆定型。

进一步地,各第二吸附窗9均为由多个通孔布置成的气孔阵列,便于在重合区域时与第一扇形仓10充分连通。

优选地,第一吸附窗8的数量为十二个,第二吸附窗9的数量为四个;大吸附轮2带动模瓦逆时针转动,内部的小吸附轮3也逆时针转动,通过传动的调节,可使小吸附轮3的四个负压相位吸附区域与大吸附轮2上的十二块模瓦对应起来。

具体地,第一扇形仓10的两侧均设有压力调节仓14,各压力调节仓14的弧形面呈开口状,且与大吸附轮2内壁贴合,便于两侧压力调节及产品吸附的颗粒状材料的木浆绒毛浆良好过渡。

具体地,第一转轴6与大吸附轮2的轮底面固定连接,第二转轴7与小吸附轮3的轮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吸附窗9在小吸附轮3上的弧线边长小于第一吸附窗8在大吸附轮2上的弧线边长。其尺寸可根据产品需要而定,便于产品两边形成过渡的坡面,吸水效果好。

具体地,负压仓12包括底仓1201和螺旋通道1202,底仓1201固定于固定面板1下方,第一扇形仓10依次通过底仓1201和固定面板1上的扇形缺口101与螺旋通道1202连通,螺旋通道1202用于连通外部的第一负压发生器,底仓1201可同时固定下部的结构,结构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可通过采用一个大吸附轮2内部的特定位置增加一个较小的带相位的小吸附轮3,通过在相位时间段内重复吸气的方式,增强大吸附轮2的吸附力,从而达到吸附更多材料的目的。内部小吸附轮3带相位的结构形式,可实现木浆棉絮在大吸附轮上等间距、非均匀精确分布的目的;通过在相位时间段内重复吸气的方式,增强大吸附轮2的吸附力,在需集中的吸水区域增加木颗粒状材料的浆绒毛浆的量,这样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由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