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内酯K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6305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银杏内酯k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内酯是从中草药银杏叶当中提取获得的有效物质,该物质从结构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银杏内酯a、b、c、白果内酯等,对于银杏内酯,中国专利文献cn1195665a介绍了银杏内酯的提取方法和含有银杏内酯的制剂,该方法是将银杏叶用水煮沸提取,用吸附剂对提取滤液吸附,再用乙醇脱附,回收乙醇,将析出的结晶溶解,重结晶,干燥制得银杏内酯。发明所述的银杏内酯k为2001年报道发现的一种新的物质(参见王颖等,银杏内酯提取物中微量成分的lc/dad/esi/ms分析及结构鉴定,药学学报actapharmaceuticasinica2001,36(8):606-608)。由于银杏内酯k在银杏中含量极低,只有一百万分之五左右,制约了银杏内酯k制剂的开发应用,中国专利cn101824041a公开了由银杏内酯b加酸脱水合成银杏内酯k的方法。

马舒伟等发现,银杏内酯k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小鼠神经细胞的损伤,减少组织坏死。(马舒伟,陈旅翼,何盛江,等.银杏内酯k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10):877-880.)银杏内酯k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马舒伟,张现涛,何盛江,等.银杏叶内酯k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3):994-997.)

目前已有上市的含银杏内酯类产品如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用于治疗脑部、周围血流循环障碍,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银杏内酯k具有改善脑缺血的功效,且目前国内外尚无银杏内酯k制剂上市。因此,将银杏内酯k制备成热熔挤出胶囊剂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内酯k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银杏内酯k制成热熔挤出胶囊,解决了银杏内酯k水溶性差,溶出速率慢、用药剂量小的问题,能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及患者的用药顺应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内酯k制剂,以质量份计,包括7.5~15质量份的银杏内酯k、30~75质量份的亲水性高分子载体、5~40质量份的增溶剂或稳定剂和2~15质量份的增塑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以质量份计,包括7.5~15质量份的银杏内酯k、15~75质量份的亲水性高分子载体、5~15质量份的增溶剂和稳定剂和2~15质量份的增塑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高分子载体材料为聚乙二醇6000(peg6000)、peg4000、聚维酮k-29/32(plasdonek-29/32)、plasdones630、丙烯酸树脂e100(eudragite100)、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增溶剂或稳定剂选自泊洛沙姆188或聚山梨酯8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增塑剂选自柠檬酸脂或聚乙二醇。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银杏内酯k制剂,以质量份计,包括15质量份的银杏内酯k、70质量份的聚乙二醇6000、和10质量份的泊洛沙姆188和5质量份的柠檬酸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银杏内酯k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强原料药银杏内酯k与所述亲水性高分子载体材料,按处方比例混合均匀,制成物理混合物;

步骤2:取步骤1制得的物理混合物经熔融、挤压、冷却、粉碎、过筛、分装。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银杏内酯k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挤压的温度为80~140℃。优选的,所述挤压的温度为90~100℃或130~140℃或100~110℃或110~120℃或80~90℃或110~12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银杏内酯k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挤压的加料速度为15~20g/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银杏内酯k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冷却的温度为20~3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银杏内酯k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过筛为过30~80目筛。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银杏内酯k制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银杏内酯k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片剂、滴丸。

本发明的银杏内酯k热熔挤出胶囊是由以下质量份的组份组成:7.5~15质量份的银杏内酯k、30~75质量份的亲水性高分子载体、5~40质量份的增溶剂和稳定剂,和2~15质量份的增塑剂。所述的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为聚乙二醇4000(peg4000)、聚乙二醇6000(peg6000)plasdonek-29/32、plasdones630、eudragite100、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增溶剂和稳定剂是泊洛沙姆188和聚山梨酯80中的一种,增塑剂是柠檬酸脂、聚乙二醇中的一种,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此银杏内酯k热熔挤出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银杏内酯k制成热熔挤出胶囊,提高了银杏内酯k的溶出度,能够增加口服生物利用度,具有用量小、产品稳定性高、增加患者用药顺应性等特点。

本发明将银杏内酯k制备成热熔挤出胶囊,与普通片剂相比,操作过程中没有水或有机溶媒的参与,避免了药物在生产过程中的降解,以及有机溶媒带来的环境污染,熔融挤出法工艺简单、可连续操作,成本低廉、产率高;银杏内酯k在热熔挤出过程中可由结晶型化合物转变为无定型态,生物利用度高,释放速率快,以及心脑血管方面用药需起效快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内酯k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内酯k的热熔挤出胶囊的制备方法,以亲水性高分子peg6000、4000、plasdonek-29/32、plasdones630、eudragite100、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为载体,添加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188和聚山梨酯80增溶和稳定作用,并加入柠檬酸脂、聚乙二醇增塑。以热熔挤出工艺制备固体分散体粉末,再灌装胶囊,提高银杏内酯k的溶出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银杏内酯k滴丸,以质量份计,包括7.5~15质量份的银杏内酯k、30~75质量份的亲水性高分子载体、5~40质量份的增溶剂和稳定剂,和2~15质量份的增塑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银杏内酯k滴丸,以质量份计,包括15质量份的银杏内酯k、70质量份的聚乙二醇6000、和10质量份的泊洛沙姆188和5质量份的柠檬酸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内酯k热熔挤出胶囊,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份组成:7.5~15%的银杏内酯k、30~75%的亲水性高分子载体、5~40%的增溶剂和稳定剂和2~15%的增塑剂。所有组分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内酯k滴丸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份组成:15%的银杏内酯k、70%的聚乙二醇6000、和10%的泊洛沙姆和5%的柠檬酸脂。所有组分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银杏内酯k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7.5~15质量份的银杏内酯k、30~75质量份的亲水性高分子载体、5~40质量份的增溶剂和稳定剂和2~15质量份的增塑剂充分混合备用;

步骤2.设定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温度升到设定值后启动螺杆,将步骤1中的物理混合物加到挤出机中,经过熔融、挤压,以条状物挤出,将挤出物接于玻璃板上,冷却后,备用;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条状物粉碎,得药物固体分散体颗粒或粉末,过筛,装入胶囊即得。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中步骤3具体为:将步骤2制得的条状物,粉碎过30-80目筛,装入胶囊,即得银杏内酯k热熔挤出胶囊。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挤出温度为80~14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冷却温度为20~30℃。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银杏内酯k热熔挤出胶囊。

本发明的银杏内酯k热熔挤出胶囊是由以下质量份的组份组成:7.5~15质量份的银杏内酯k、30~75质量份的亲水性高分子载体、5~40质量份的增溶剂和稳定剂,和2~15质量份的增塑剂。所述的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为聚乙二醇4000(peg4000)、聚乙二醇6000(peg6000)plasdonek-29/32、plasdones630、eudragite100、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增溶剂和稳定剂是泊洛沙姆188和聚山梨酯80中的一种,增塑剂是柠檬酸脂、聚乙二醇中的一种,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此银杏内酯k热熔挤出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银杏内酯k制成热熔挤出胶囊,提高了银杏内酯k的溶出度,能够增加口服生物利用度,具有用量小、产品稳定性高、增加患者用药顺应性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内酯k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所用原料及制剂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取15g银杏内酯k、75g的聚乙二醇6000、10g的泊洛沙姆和5g柠檬酸脂充分均匀混合,置加料斗中,设置挤出机温度在90~100℃,待温度升到设定值且稳定后,保持加料速度为15g/min,匀速加入混合物,得到条状挤出物,26℃冷却,粉碎过40目筛,灌装胶囊。

实施例2

取10g银杏内酯k、70g的聚乙二醇4000、10g聚山梨酯和10g聚乙二醇充分均匀混合,置加料斗中,设置挤出机温度在130~140℃,待温度升到设定值且稳定后,保持加料速度为15g/min,匀速加入混合物,得到条状挤出物,30℃冷却,粉碎过40目筛,灌装胶囊。

实施例3

取7.5g银杏内酯k、70g聚维酮s630、12.5g泊洛沙姆和10g柠檬酸脂充分均匀混合,置加料斗中,设置挤出机温度在100~110℃,待温度升到设定值且稳定后,保持加料速度为15g/min,匀速加入混合物,得到条状挤出物,20℃冷却,粉碎过30目筛,灌装胶囊。

实施例4

取15g银杏内酯k、70g羟丙基纤维素、10g聚山梨酯的和5g聚乙二醇充分均匀混合,置加料斗中,设置挤出机温度在110~120℃,待温度升到设定值且稳定后,保持加料速度为15g/min,匀速加入混合物,得到条状挤出物,24℃冷却,粉碎过60目筛,灌装胶囊。

实施例5

取8g银杏内酯k、75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8g泊洛沙姆和9g柠檬酸脂充分均匀混合,置加料斗中,设置挤出机温度在80~90℃,待温度升到设定值且稳定后,保持加料速度为20g/min,匀速加入混合物,得到条状挤出物,25℃冷却,粉碎过80目筛,灌装胶囊。

实施例6

取8g银杏内酯k、50g聚乙二醇6000、30g聚山梨酯和12g聚乙二醇充分均匀混合,置加料斗中,设置挤出机温度在100~110℃,待温度升到设定值且稳定后,保持加料速度为20g/min,匀速加入混合物,得到条状挤出物,27℃冷却,粉碎过80目筛,灌装胶囊。

实施例7

取15g银杏内酯k、40g丙烯酸树脂e10030、35g泊洛沙姆和10g聚乙二醇充分均匀混合,置加料斗中,设置挤出机温度在130~140℃,待温度升到设定值且稳定后,保持加料速度为15g/min,匀速加入混合物,得到条状挤出物,30℃冷却,粉碎过60目筛,灌装胶囊。

实施例8

取9g的银杏内酯k、70g的聚乙二醇6000、10g的泊洛沙姆和11g的柠檬酸脂。充分均匀混合,置加料斗中,设置挤出机温度在80~90℃,待温度升到设定值且稳定后,保持加料速度为15g/min,匀速加入混合物,得到条状挤出物,冷却,粉碎过70目筛,灌装胶囊。

实施例9

取15g的银杏内酯k、30g的聚乙二醇6000、40g的泊洛沙姆和15g的柠檬酸脂。充分均匀混合,置加料斗中,设置挤出机温度在90~100℃,待温度升到设定值且稳定后,保持加料速度为15g/min,匀速加入混合物,得到条状挤出物,冷却,粉碎过50目筛,灌装胶囊。

实施例10

取13g的银杏内酯k、70g的聚乙二醇6000、5g的泊洛沙姆和12g的柠檬酸脂。充分均匀混合,置加料斗中,设置挤出机温度在110~120℃,待温度升到设定值且稳定后,保持加料速度为20g/min,匀速加入混合物,得到条状挤出物,冷却,粉碎过80目筛,灌装胶囊。

实施例11溶出度实验

测定方法:取实施例1-10制得的热熔挤出胶囊,按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测定),以去离子水为溶出介质,转速120r·min-1,经过40min,取样,过滤,测定银杏内酯k的浓度,计算溶出度。结果见表1:

表1溶出度实验结果

由以上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制备的银杏内酯k含量为7.5~15.0%的胶囊溶出度均在80%以上,相比未处理的银杏内酯k有显著提高(p<0.05)。

实施例12稳定性试验

银杏内酯k热熔挤出胶囊的稳定性试验,取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的银杏内酯k胶囊分别进行高温(40℃)、高湿(相对湿度92.5%)和强光(4500lx)试验,于第5、10天取样,观察滴丸形态、测定溶出度与0天的进行比较。

表2银杏内酯k热熔挤出胶囊的高温试验结果

表3银杏内酯k热熔挤出胶囊的高湿试验结果

表4银杏内酯k热熔挤出胶囊的强光试验结果

银杏内酯k热熔挤出胶囊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经10天高温试验,胶囊的外观颜色无明显变化,溶出度均在80%以上无明显改变;经10天高湿实验,胶囊外观颜色无明显变化,增重较小,溶出度均在80%以上变化不明显,提示胶囊在高湿条件下稳定。经0天强光试验,胶囊的外观、溶出度均无明显变化,提示药物对光照条件稳定。银杏内醋k胶囊的稳定性试验表明胶囊的稳定性良好。

取实施例1~实施例7、实施例9~10制得的银杏内酯k胶囊进行上述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与实施例8制得的银杏内酯k胶囊的实验结果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

经过上述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内酯k胶囊的体外溶出度在80%以上,且较稳定,是一种有利于服用和吸收的新制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