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中药制剂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4025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多由肺气虚弱或脾虚肾亏,卫阳不固,使肺气受损,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犯及鼻窍,正邪相搏,津液停聚,遂致鼻窍阻塞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鼻黏膜持续性炎症和高反应性是本病的重要病理特征。过敏原使机体释放组胺,组胺能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还能促进腺体分泌增加和血浆渗出,大量渗出液压迫浅表血管,使黏膜呈现白色,是可以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的最主要物质。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尤其室内装潢材料中苯、甲醛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等因素),过敏性鼻炎发病率有全球性增长趋势,被视为“21世纪的流行病”。其全球平均发病率为10%~25%。尽管不会危及生命,但过敏性鼻炎其所引起的鼻部症状、眼部症状(结膜炎)及相关器官症状(支气管哮喘、中耳炎等)可导致睡眠紊乱、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疲劳、情绪失调、注意力减退和学习障碍,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工作和学习,使生活质量下降。尤其儿童会因此影响学习成绩,严重者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甚至影响到颌面部发育。

近年来应用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卢政男等(卢政男,毕国伟,刘祈辰,等.夏季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55例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3):22-24.)用白芷、细辛、桂枝、黄芪、延胡索、白芥子制成药饼,用时以生姜水润湿,取穴第1组:双侧风门、膏育俞;第2组:双侧肺俞、腑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治疗患者55例,短期和中期疗效的有效率分别69%和91%。黄小玲(黄小玲,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4(3):102-103)对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具体为:取穴:脾俞、肺俞、足三里(均双侧取穴);中药:细辛、白芥子、麻黄,将其分别打成粉,过筛,按1∶4∶3混合均匀,加蜂蜜、水调成糊状,做成药饼敷于胶布上备用。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将药饼贴敷于所选穴位上,贴敷时间为3~6h,每年3次(初伏、中伏、末伏各1次),连续2年为1疗程。结果表明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较好。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医药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优势,相比西医治疗效果突出,无副作用或副作用极小,应用方便,但是依然存在效率低,药效不稳定,易复发等问题。

天灸属灸疗中的非火热灸法,又称为“自然灸”、“发泡灸”或“自灸“,在民间又因其不用艾火,又称为“冷灸”。中医学认为皮部属于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与脏腑、经络、气血营玉都有密切的关联。天灸通过刺澈体表的皮部并结合天炙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输,达到调整经络藏腑的机能,平衡气血阴阳,恢复机体健康的目的。

天灸药物多具有刺激性,致使皮肤表层发生无菌性渗出性炎症的发生,继而引起膜结构的变化,形成疏松组织,增加皮肤渗透性,从而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入。天灸药物除了对穴位或患部的刺激作用外,对其直接的药理作用也不可否认。实际上大灸药物可通过穴位或患部皮肤吸收,和其它外治法同理。一方面天灸药物能引起局部皮肤红赤,甚则起泡;能引起皮肤角质层中细胞膜蛋自质可逆性的构型变化,有研究表明皮肤屏障通常在皮肤发生病变或被破坏时变得薄弱而药物分子的渗透阻力大大下降,天灸“引赤发泡”增加了皮肤的渗透性;另一方面,天灸发泡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吸收后转运也加快,这样可使药物的吸收更加充分;更重要的是药物通过经络脆穴吸收、传输、利用的同时,经络肺穴对药物刺激做出较强反应,将药物作用放大,其疗效是经络脆穴与药物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

天灸疗法将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与经络穴位相结合,以局部皮肤自动加热促进药物渗透,与历史悠久的艾灸保健方法相比,是一种更有效、安全、简捷方便的方法,且无烟雾、气味、灰尘等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采用天灸疗法,能够明显缓解、消除或改善由过敏性鼻炎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细辛10~20份、辛夷8~15份、荆芥5~15份、防风5~15份、毛茛5~12份、黄柏3~10份、黄连10~15份、血竭5~15份、三七1~5份、铜绿1~5份、红花5~15份、鸭蛋子3~10份、青蒿3~12份、白鲜皮1~5份、薄荷油5~15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细辛12~15份、辛夷8~12份、荆芥8~12份、防风10~15份、毛茛5~10份、黄柏6~10份、黄连10~12份、血竭10~15份、三七1~3份、铜绿3~5份、红花10~15份、鸭蛋子5~8份、青蒿5~10份、白鲜皮2~4份、薄荷油8~12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细辛12份、辛夷10份、荆芥10份、防风12份、毛茛8份、黄柏8份、黄连10份、血竭12份、三七2份、铜绿4份、红花12份、鸭蛋子6份、青蒿8份、白鲜皮3份、薄荷油10份。

一种上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分别称取荆芥、防风、黄柏、黄连、血竭、三七、铜绿、红花、鸭蛋子、青蒿、白鲜皮、细辛和辛夷,混合,加水煎煮,加水的体积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质量以20~30ml:1g进行计量;

步骤S2:首先武火煎煮10~20分钟,然后文火煎煮30~50分钟,趁热过滤,得到煎液;

步骤S3:将所得煎液进行减压浓缩,温度为50~70℃,压力为5~8kPa,得到浸膏,所述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3~1.5;

步骤S4:将毛茛捣成糊状,加入薄荷油,与所述浸膏混合均匀,得到膏体。

一种上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分别称取荆芥、防风、毛茛、黄柏、黄连、血竭、三七、铜绿、红花、鸭蛋子、青蒿、白鲜皮、薄荷油、细辛和辛夷,混合,加水煎煮,加水的体积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质量以20~25ml:1g进行计量;

步骤S2:首先武火煎煮10~15分钟,然后文火煎煮30~40分钟,趁热过滤,得到煎液;

步骤S3:将所得煎液进行减压浓缩,温度为55~65℃,压力为5~6kPa,得到浸膏,所述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1~1.3;

步骤S4:将所述浸膏进行真空干燥,粉碎,得到粉体。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制剂,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有效成分,制备成水剂、膏剂、粉剂或片剂。

优选地,所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Ⅱ:薏苡仁8~12份、艾芽8~12份、山药8~12份、郁金8~12份、白术8~12份、茯苓8~12份。

优选地,所述原料Ⅱ通过下述方法进行制备,具体为:分别称取薏苡仁8~12g、艾芽8~12g、山药8~12g、郁金8~12g、白术8~12g和茯苓8~12g,混合加水,每克所述原料加水10~12ml,添加姜片5g,微波加热,提取2~3次,每次提取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7~1.19的浸膏;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5~80%的乙醇溶液,静置20~24小时,再次过滤,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4~1.15的膏体;将所述膏体干燥,超微粉碎,得到超微粉。

荆芥:味辛,微温;归肺、肝经。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荆芥炮制方法为: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防风:味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具有镇痛、抗菌、解热等作用。

毛茛: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及根,又名天灸草、自灸草和毛芹草等,味辛,性温,有毒。外用可以刺激皮肤起泡。主治利湿,消肿,止痛,退翳,截疟,杀虫。用于胃痛,黄疸,疟疾,淋巴结结核,翼状胬肉、角膜云翳,灭蛆、杀孑孓。《本草纲目》曰“蓑乃草乌头之苗,俗名毛荃,似水荃而有毛也,采其叶揉按寸口部位,一夜即发泡如火燎,故呼为天灸或自灸。”又载“山人截疟,采叶按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树皮。味苦,寒;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黄柏中含有较多的小檗碱,能够有效抗菌。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等均有效。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具有抗菌、抗感染、抗炎症等多种功效。与黄连复配使用,可以提高抗菌效果。

血竭:又名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主治活血通经,祛风除湿。据《中华本草》记载,血竭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β-谷甾醇,胡萝卜甙,硬脂酸,毛柳甙,右旋丁香树脂酚二葡萄糖甙等成分,对心血管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药理作用研究表明,三七块根流浸膏能缩短家兔血液凝固时间,有止血作用;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减少心肌氧消耗的作用,并能对抗因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血压升高、冠状动脉收缩的作用。

铜绿:为铜氧化生成的碱式碳酸铜或天然的孔雀石,主含碱式碳酸铜。味酸涩,平,有毒。主治退翳,去腐,敛疮,杀虫,吐风痰。治目翳,烂弦风眼,疽、痔恶疮,喉痹,牙疳,臁疮,顽癣,风痰卒中。铜绿与其他物质反应后变成铜离子,使细菌内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细菌体死亡。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鸭蛋子:又名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果实。味苦;性寒;小毒。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截疟。《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鸦胆子,性善凉血止血,兼能化瘀生新。

青蒿:味苦、辛,寒。主治清热,解暑,除蒸。含有苦味质、挥发油和青蒿碱、维生素A。《中华本草》记载,青蒿水煎液对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结核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青蒿素还可以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冠脉流量。

白鲜皮: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味苦;咸;寒。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

薄荷油:来源于薄荷的新鲜茎和叶,将薄荷茎、叶晒至半干,即可蒸馏,得薄荷油。薄荷油为淡草绿色液体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具有强烈的薄荷香气和清凉的微苦味。薄荷油中主成分为左旋薄荷醇含量62.3%-87.2%。可用作芳香药、调味药及驱风药。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郁气滞,胸闷胁痛;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细辛,性味辛温,入肺、肾经。具有发散风寒、温经止痛、温化寒痰、宣通肺窍的作用。主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本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药性论》“治咳逆上气,恶风,风头,手足拘急,安五脏六腑,添胆气,去皮风湿库,能止眼风泪下,明目,开胸中滞,除齿痛,主血闭,妇人血沥腰痛。”现代药理实验发现细辛有局部麻醉、解热、镇痛、抑菌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辛夷,木笔花、望春花、春花、木兰、紫玉兰、白玉兰、二月花、广玉兰;性味辛,温;归肺、胃经;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别录》记载:"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申请人对天灸疗法深有研究,并通过多年民间实践提出了一种能够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天灸中药组合物,本发明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将内治外治的原理相互贯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本发明通过药物协同,去除体内痰毒,化解体内瘀滞状态,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并结合天灸疗法的独特优势,反复研究施治药剂,使之与皮肤产生适度刺激,改善皮肤通透性,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贯络,直达病灶,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彻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目的。

2)鼻鼽的病性属寒,病位在鼻,却与肺脾肾三藏的功能失调息息相关。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协同配合,清除痰毒,祛风散寒,扶正祛邪,益气固表,增强人体自身阳气,配合天灸疗法,相得益彰,充分调动人体机能,改变体内瘀滞状态,排除体内痰毒,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达到御邪于外的效果。

3)本发明组方科学,配伍合理,诸药协同,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而且,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将中药组合物涂/敷于患处或穴位,使其局部皮肤灼热、潮红,继之起泡,再结合天灸疗法,通过皮肤表面的毛孔扩张,加强药物分子的快速渗透,和/或通过穴位对药物的外敏性、放大性和储存性以及穴位的双向调节性,实现针刺与药物的协同效果,使药物分子能够直达病灶。中医认为,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失常,造成机体内环境相对平衡状态的破坏所致。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配合天灸能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根本上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本发明结合药物特性及用药特点,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普适性广,所得药物疗效显著,易于制作成不同剂型的外用药。

5)本发明以薏苡仁、艾芽、山药、郁金、白术和茯苓作为口服制剂搭配天灸使用,口服制剂以超微粉的形式进行真空包装,使用时直接加水溶解即可,一袋超微粉10~12g,一次冲200ml直接口服。其中,薏苡仁、艾芽、山药、郁金、白术和茯苓配伍相宜,通过适当方法提取,口服具有健胃消食,平肝理气,调节免疫的作用,与天灸疗法配合,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实施例1: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荆芥10份、防风12份、毛茛8份、黄柏8份、黄连10份、血竭12份、三七2份、铜绿4份、红花12份、鸭蛋子6份、青蒿8份、白鲜皮3份、薄荷油10份、细辛12份、辛夷10份。

实施例2: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荆芥8份、防风10份、毛茛5份、黄柏6份、黄连12份、血竭10份、三七1份、铜绿3份、红花10份、鸭蛋子5份、青蒿5份、白鲜皮2份、薄荷油8份、细辛14份、辛夷8份。

实施例3: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荆芥12份、防风15份、毛茛10份、黄柏10份、黄连10份、血竭15份、三七3份、铜绿5份、红花15份、鸭蛋子8份、青蒿10份、白鲜皮4份、薄荷油12份、细辛15份、辛夷12份。

实施例4: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荆芥15份、防风8份、毛茛12份、黄柏5份、黄连15份、血竭8份、三七5份、铜绿2份、红花8份、鸭蛋子10份、青蒿12份、白鲜皮5份、薄荷油15份、细辛20份、辛夷15份。

实施例5: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荆芥5份、防风5份、毛茛6份、黄柏3份、黄连10份、血竭5份、三七1份、铜绿1份、红花5份、鸭蛋子3份、青蒿3份、白鲜皮1份、薄荷油5份、细辛10份、辛夷10份。

实施例6: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荆芥10份、防风12份、毛茛8份、黄柏8份、黄连10份、血竭12份、三七2份、铜绿4份、红花12份、鸭蛋子6份、青蒿8份、白鲜皮3份、薄荷油10份、细辛12份、辛夷10份、川芎5份。

本实施例增添川芎一味中药,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与血竭、三七、红花和鸭蛋子协同配伍,加强本方活血化瘀之功效,增强血液循环,补给营养,提高治疗效率。

实施例7:水剂的制备

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称取荆芥10g、防风12g、毛茛8g、黄柏8g、黄连10g、血竭12g、三七2g、铜绿4g、红花12g、鸭蛋子6g、青蒿8g、白鲜皮3g、薄荷油10g、细辛12g、辛夷10g,混合,加水煎煮,加水的体积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质量以20ml:1g进行计量;

步骤S2:首先武火煎煮12分钟,然后文火煎煮35分钟,趁热过滤,得到煎液。

将所述煎液冷却,可作为水剂直接使用。将水剂无菌储存在喷雾瓶中,喷涂使用更方便。

实施例8:膏剂的制备

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称取荆芥10g、防风12g、毛茛8g、黄柏8g、黄连10g、血竭12g、三七2g、铜绿4g、红花12g、鸭蛋子6g、青蒿8g、白鲜皮3g、薄荷油10g、细辛12g、辛夷10g,混合,加水煎煮,加水的体积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质量以25ml:1g进行计量;

步骤S2:首先武火煎煮10分钟,然后文火煎煮40分钟,趁热过滤,得到煎液;

步骤S3:将所得煎液进行减压浓缩,温度为65℃,压力为5kPa,得到浸膏,所述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2。

所得浸膏可作为膏剂直接使用。

实施例9:膏剂的制备

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称取荆芥10g、防风12g、黄柏8g、黄连10g、血竭12g、三七2g、铜绿4g、红花12g、鸭蛋子6g、青蒿8g、白鲜皮3g、薄荷油6g、细辛12g、辛夷10g,混合,加水煎煮,加水的体积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质量以25ml:1g进行计量;

步骤S2:首先武火煎煮15分钟,然后文火煎煮45分钟,趁热过滤,得到煎液。

步骤S3:将所得煎液进行减压浓缩,温度为65℃,压力为8kPa,得到浸膏,所述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5;

步骤S4:称取毛茛8g捣成糊状,加入薄荷油4g,与所述浸膏混合均匀,得到膏体。

所得膏体则可作为膏剂直接使用。

实施例10:粉剂的制备

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称取荆芥10g、防风12g、毛茛8g、黄柏8g、黄连10g、血竭12g、三七2g、铜绿4g、红花12g、鸭蛋子6g、青蒿8g、白鲜皮3g、薄荷油10g、细辛12g、辛夷10g,混合,加水煎煮,加水的体积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质量以20ml:1g进行计量;

步骤S2:首先武火煎煮20分钟,然后文火煎煮30分钟,趁热过滤,得到煎液。

步骤S3:将所得煎液进行减压浓缩,温度为60℃,压力为6kPa,得到浸膏,所述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3;

步骤S4:将所述浸膏进行真空干燥,粉碎,得到粉体。

所得粉体在使用时,需用无菌水或酒精稀释成溶液状,再进行涂抹。

实施例11:片剂的制备

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S3同实施例10;

步骤S4:将所述浸膏制成厚度为1~2毫米、直径为0.5~1厘米的片剂。

本发明的述及的一种中药制剂,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有效成分,制备成水剂、膏剂、粉剂或片剂,优选为水剂。

上述剂型并非对本发明可制备剂型的穷举,根据本发明及常规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通过与适宜的载体、赋形剂及稀释剂一同配制为适宜的剂型。所述的剂型还可以为丸剂、散剂、酊剂、混悬剂、乳剂或气雾剂的形式。所述的适宜的载体、赋形剂及稀释剂的实例为淀粉、蔗糖、乳糖、葡萄糖、明胶、山梨醇、甘露醇、硅酸钙、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水、羟苯甲酯、羟苯丙酯、滑石、硬脂酸镁和矿物油。所述的剂型中还可另外包括填充剂、抗凝集剂、崩解剂、助流剂、润湿剂、乳化剂、防腐剂等。

实施例12:口服制剂

本发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Ⅱ:薏苡仁10g、艾芽10g、山药10g、郁金10g、白术10g和茯苓10g。

本实施例所述原料Ⅱ通过下述方法制备成口服制剂,具体为:分别称取薏苡仁10g、艾芽10g、山药10g、郁金10g、白术10g和茯苓10g,混合加水,每克原料加水10ml,添加姜片5g,微波加热,提取2次,每次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8的浸膏;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静置24小时,再次过滤,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5的膏体;将所述膏体干燥,超微粉碎,得到超微粉。

将超微粉进行真空装袋,每袋装10~12g。使用时,一袋超微粉加200ml水溶解,即为口服制剂。

其中,薏苡仁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艾芽取自艾草的新鲜芽尖,采摘于清明节后15天内;具有苦燥 辛散,能够温经脉、理气血、止冷痛、逐寒湿等诸多功效。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姜片具有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保健功效显著。上述药物同用,具有健胃消食,平肝理气,调节免疫的功效,采用适宜的制备方法将药物活性成分提取得更加充分。

本发明中,微波加热的功率优选为400~450W,加热温度为75~80℃,通过微波加热更有利于中药的渗透和提取。

是否需要使用口服制剂以患者自身症状进行辩证施治,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配合口服。当然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口服更有利于其恢复自身机能,加快治疗效率。

实施例13

本发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Ⅱ:薏苡仁12g、艾芽10g、山药10g、郁金8g、白术12g和茯苓10g。

本实施例所述原料Ⅱ通过下述方法制备成口服制剂,具体为:分别称取薏苡仁12g、艾芽10g、山药10g、郁金8g、白术12g和茯苓10g,混合加水,每克原料加水12ml,添加姜片5g,微波加热,提取3次,每次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8℃时相对密度为1.19的浸膏;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静置22小时,再次过滤,滤液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4的膏体;将所述膏体干燥,超微粉碎,得到超微粉。

下面以实施例9制备的膏剂为例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膏剂均匀涂抹在皮肤表层或穴位处,轻拍片刻,用无菌膜将涂抹部位包裹,进行固定;2)10~20分钟后,患者可以感觉到局部灼痛、蚁走感,皮肤潮红;3天内,患者皮肤逐渐起泡,待水泡内液体充盈、胀满时,使用天灸疗法,将上述水泡内液体吸出;3)灸疗结束后,对发泡部位进行适度消毒处理。

上述方法治疗一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一周施诊1~2次,遵医嘱。

本发明天灸药剂以药物本身进行抗菌,防感染,与现有天灸药剂相比,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对皮肤无毒性,而且抗菌、防感染效果优异,无需担心发泡部位感染问题;本发明操作过程较现有方法更加简单,易于把控,甚至可以自行在家治疗。

天灸疗法使药物作用于皮肤表面产生的物理性刺激,进而刺激人体经络系统,引起交感神经反射弥散,使得经络脏腑机能的调节,起到治疗作用。长期实践表明,本发明通过刺澈体表的皮部并结合天炙药物的作用,能够根治过敏性鼻炎,效果优异。而且,经皮给药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且皮肤间层还有储存作用,使药物浓度曲线平缓,避免了峰谷现象,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毒性和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贴敷者可以自行给药和随时中止用药。

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疗效观察

观察病例为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完成相应治疗疗程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列入观察的共有200例。

治疗方法:方法Ⅰ:采用本发明膏剂以天灸疗法进行治疗,每周1~2次,连续使用1个月。方法Ⅱ:采用本发明膏剂以天灸疗法进行治疗,同方法Ⅰ;同时服用口服制剂,每次天灸疗法配合一副口服制剂200ml。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方法Ⅰ治疗120例,采用方法Ⅱ治疗80例,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疗效评判标准:根据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显效: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涕症状消失,嗅觉恢复,鼻黏膜红润正常,6月以上无复发。好转:鼻塞减轻,打喷嚏,流清水涕明显减少,体征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仍时常发作。

统计结果:本发明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在2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方法Ⅰ治疗的120例患者中,显效114例,显效率占95%,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100%。采用方法Ⅱ治疗的80例患者中,显效80例,显效率为100%。

通过上述疗效观察可以看到,采用方法Ⅰ和方法Ⅱ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不同的是:采用治疗方法Ⅱ更有利于患者的痊愈,显效率稍高。此外,申请人对痊愈患者的治疗时间进行了比对,发现采用治疗方法Ⅱ进行治疗,患者的疗程可以缩短1~2个疗程的时间。

2、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临床观察

案例1:黄某,男,28岁,在职员工,患过敏性鼻炎4年有余,不分季节,稍觉受凉即现鼻塞、流涕、鼻痒,早晨加剧。经检查未找到过敏原,曾服用中药治疗,效果不佳。采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进行天灸疗法治疗6周后,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未再复发。

案例2:李某,女,42岁,在职工人,患者患过敏性鼻炎5年余,反复鼻塞、流鼻涕。每天早晨必狂嚏阵作,后自行用药治疗无效果,反复发作2年后,仍是鼻涕如清水,严重鼻塞,伴有头痛,并此时开始已经有轻微的哮喘出现,常处于感冒状态。采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进行天灸疗法治疗9周后,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未再复发。

案例3:高某,男,35岁,教师,反复发作过敏性鼻炎3年余,每遇季节更替,症状加重,每天早晨起床时就鼻塞、鼻痒、喷嚏连连、流轻涕,前额及眉间闷痛,头脑昏蒙,非常痛苦。遇到冷空气明显犯,经常感冒,畏风怕冷,自汗。伴有腰酸腿软,夜尿频繁。检查双侧鼻黏膜充血、略微水肿。舌淡白胖大有齿痕,脉沉弱。采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进行天灸疗法治疗6周后,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未再复发。

案例4:王某,女,17岁,学生,患者近2年来每年春天早晨起床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用手按揉鼻子后症状可减轻,口服“息斯敏”稍有缓解,反复发作。患者发病后无发热、黄疸,无头痛、咳嗽。局部检查:副鼻窦区无压痛,鼻外观正常,无红肿、无畸形,鼻粘膜稍有水肿,分泌物清稀。舌淡苔薄白,脉浮平。采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进行天灸疗法治疗4周后,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未再复发。

上述案例仅为本发明部分施诊病例,情况属实,记载在本文中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部分具体适应症,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病例所反映的症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的内容结合常规知识将其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