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指骨折复位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5659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指骨折复位器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采用克氏针进行手指骨折复位或者指关节骨折复位固定,往往需要交叉插入克氏针,临床上这样的操作若紧靠人手进行就难以把握,往往需要多次打入,才能有效地寻找到合适的打入点,这样,不仅容易造成附加损伤,而且,容易使克氏针松动,导致固定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氏针一次性就能准确地打入骨折复位处,将复位后的骨折处固定的手指骨折复位器械。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带有定位结构的钳子、设置在钳子钳头处的由两侧钳头分别带动的两夹板、连接在夹板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斜对着两夹板之间的中线的套筒、设置在套筒内的用于导向克氏针的导向套,套筒的内侧设置有狭缝,狭缝的宽度大于克氏针的直径而小于导向套的外径。

使用时,手指骨折处复位后,先用带有夹板的钳子将复位后的骨折处固定并通过钳子的定位结构使钳子维持夹持状态,并使导向套的位置及指向位于准确的位置,然后通过导向套往骨折复位处插入克氏针,将骨折复位处固定,插入克氏针后,先将导向套从套筒内取出,然后松开定位结构,松开钳子,使钳子张开,克氏针从套筒内侧面的狭缝移出,这样,就可以取下钳子,这样,就完成了手指骨折处复位的固定。

这里,支架包括固定在夹板外侧的导轨、沿导轨移动的移动件,套筒设置在移动件上,导轨与移动件间设置有将移动件固定在导轨上的固定结构。使用时,通过设置移动件在导轨上的位置来调节克氏针进针的方向,并通过固定结构使移动件固定在导轨上。

导轨是一杆状物,移动件是穿接在杆状物上的块状物,固定结构是一穿进块状物并直达导轨的螺杆。

设置有用于调节套筒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固定结构,角度调节固定结构包括连接在套筒上的杆、固定螺杆,套筒上的杆转动穿过移动件,固定螺杆旋接进移动件上并垂直直达杆上。

使用时,通过转动移动件(块状物)上的螺杆将移动件固定在导轨(杆状物)上,从而将移动件固定,套筒的角度调整好后,旋紧固定螺杆,将套筒固定。

夹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凸头,这样,即使夹板内侧面与手指断骨复合处不是很相配,也能通过容易紧靠在手指断骨复合处的凸头将手指断骨复合处固定。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导向套导向克氏针的插入,因此,具有克氏针能准确地打入骨折复位处,将复位后的骨折处固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指骨折复位过程图;

图3为图1C向的示意图;

图4为图1D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带有定位结构1(设置在钳子两手柄上的扣钩)的钳子2、设置在钳子2钳头3处的由两侧钳头3分别带动的两夹板4(夹板4的内侧面呈与手指外侧面相配的弧面)、连接在夹板4上的支架E、设置在支架E上的斜对着两夹板4之间的中线的套筒F、设置在套筒F内的用于导向克氏针B的导向套7,如图3所示,套筒F的内侧设置有狭缝F1,狭缝F1的宽度大于克氏针B的直径而小于导向套7的外径。

支架E包括固定在夹板4外侧的导轨5、沿导轨5移动的移动件6,套筒F设置在移动件6上,导5轨与移动件6间设置有将移动件6固定在导轨5上的固定结构8。

导轨5是一呈L形的杆状物,移动件6是穿接在杆状物5上的块状物,固定结构是一穿进块状物6并垂直直达L形的杆状物5的竖杆5a的螺杆。

如图1、2所示,设置有用于调节套筒F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固定结构9,角度调节固定结构9包括连接在套筒F上的杆10、固定螺杆11,套筒F上的杆10转动穿过移动件6,固定螺杆11旋接进移动件6上并垂直直达杆10上。

L形的杆状物5的横杆5b向下弯曲,这样,移动件6就处于低位,以便导向套7正对着手指骨折复位处A的中部,以保证克氏针将手指断骨复位处固定。

如图4所示,夹板4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凸头12。

如图2所示使用时,手指骨折处A复位后,先用带有夹板4的钳子2将复位后的骨折处A固定并通过钳子2的定位结构1使钳子2维持夹持状态,然后沿导轨5上下移动移动件6及转动套筒F,使导向套7的位置及指向位于准确的位置,通过固定结构(螺杆)8及角度调节固定结构9(套筒F的杆10上的固定螺杆11)将套筒F固定,然后通过套筒F内的导向套7往骨折复位处A插入克氏针B,将骨折复位处A固定,从克氏针B尾部取出导向套7,松开定位结构1,使钳子2张开,克氏针B从套筒F内侧面的狭缝F1移出,取下钳子2,这样,就完成了手指骨折处复位的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