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肠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88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直肠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完成结肠或直肠肿瘤等手术切除术后,将手术后留下的结肠或直肠末端与剩余的直肠的另一端进行吻合。吻合口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欧美国家发生率约为手术病人的20%,国内约为5%。吻合口瘘治疗困难,病人住院时间长,费用高,严重时危及病人生命。通常在结肠或直肠中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现有的引流管为一端直管,该引流管在使用中,其一端处在结肠或直肠中、另一端从肛门外伸出。现有的这种直管状的引流管存在的欠缺是:引流管的前端部与结肠或直肠的内壁间会存在腔隙,结肠或直肠排放的分泌物会大量的进入到引流管与直肠内壁间的腔隙中,再从肛门排出,这样一则会污染吻合部位、二则会增加肛门的护理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直肠保护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肠保护装置,包括中空的圆柱状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外设有囊体,囊体的充盈状态呈圆柱状;所述囊体上连接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与囊体的内腔相通;所述所述注射管的入口端连接有一个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囊体的充盈状态前端部呈喇叭口状。

优选的,所述囊体上还连接有一根牵引管;所述牵引管与注射管对称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直肠保护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主要用于临床上直肠缝合手术后。使用时由于囊体的外壁紧密贴合肠道内壁,直肠排泄物通过支撑件的中部排出,确保了吻合处不会受到污染,另外,当需要取出本保护装置时,用针孔注射器将囊体内的气体或液体抽出,囊体收缩即可轻松的从肛门将支撑件抽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件;2、囊体;3、注射管;4、单向阀;5、牵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直肠保护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中空的圆柱状支撑件1;所述支撑件1外设有囊体2,囊体2的充盈状态呈圆柱状;所述囊体2上连接有注射管3;所述注射管3与囊体2的内腔相通;所述注射管3的入口端连接有一个单向阀4,利用注射器将空气或水注入将囊体2填充至充盈状态,其单向阀4有效防止空气或水泄露。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囊体2的充盈状态前端部呈喇叭口状,既可以使囊体2外壁与肠道更好的贴合,也可以方便排泄物通过支撑件1的内腔。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囊体2上还连接有一根牵引管5;所述牵引管5与注射管4对称设置,用针孔注射器将囊体内的气体或液体抽出后,同时拉动注射管4和牵引管5,可轻松的从肛门将支撑件1抽出,有效防止受力不均导致的单侧摩擦现象。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