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3D加工的硬质材料结构及加工的方法、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5382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适于3D加工的硬质材料结构及加工的方法、用途与流程

本公开具体涉及硬质材料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适于3D加工的硬质材料结构及加工的方法、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齿科3D加工氧化锆材料,使用的方法是:切削未烧结成陶瓷的氧化锆材料,并在切削成牙齿的形状后再将其烧结。目前齿科3D加工氧化锆材料,不直接切削烧结成陶瓷的氧化锆材料的原因是:氧化锆陶瓷在烧结后,硬度极高,在莫氏硬度中为9,仅次于金刚石的莫氏硬度10,因此无法完成3D加工。而传统齿科行业的加工方法,其加工量过于巨大,并且,加工方式多以钻削为主,通常是车针在加工材料的中心进行钻削。现有的加工方式无法加工硬质氧化锆等高硬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3D加工的硬质材料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硬质材料的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于3D加工的硬质材料结构,包括底座、连接杆和加工件,所述底座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加工件相连接。

所述底座、连接杆和加工件为一体结构。

所述加工件为圆柱体、椭圆体、圆台、四边柱状体、六边柱状体、八边柱状体或其他具有不规则的外形的加工件。

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侧面或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用于将底座和加工件分隔一定距离。

所述底座、连接杆和加工件的材质均为烧结后的硬质氧化锆。

所述底座、连接杆和加工件的材质均为硬质合金。

所述加工件为假牙加工件,所述假牙加工件用于制作成牙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硬质材料结构进行加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底座与3D设备所用夹具连接;

(2)用车针对加工件的侧面以磨的方式进行加工;

(3)打磨掉连接杆,即得到成品。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上述的适于3D加工的硬质材料结构加工后用作牙科修复材料、3D模型材料、3D工程器件材料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根据齿科3D加工的现有问题,进行了技术处理,采用本发明的硬质材料结构以及一种磨削的加工方式能够方便加工成牙齿的特殊形状。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氧化锆、氧化硅等硬质材料的3D加工。使得一些在齿科材料行业上,不能用于直接切削加工的硬质材料,可以加工成人牙。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图12为不同形状的硬质材料结构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工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见图1-图12,一种适于3D加工的硬质材料结构,包括底座3、连接杆2和加工件1,底座3通过连接杆2与加工件1相连接。

具体地,底座3、连接杆2和加工件2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加工件1为圆柱体、椭圆体、圆台、四边柱状体、六边柱状体、八边柱状体或其他具有不规则的外形的加工件。

优选地,连接杆2连接在底座3的侧面或底座3的上表面,连接杆2用于将底座3和加工件1分隔一定距离。

使用连接件便于加工件的加工制作,连接件将两者相连,使用连接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加工量。

优选地,参见图1、图11和图12,底座3可以为长方体、圆形、椭圆体或某种不规则形状等同样可以与3D设备所用夹具连接的设计。

优选地,底座3、连接杆2和加工件1的材质均为烧结后的硬质氧化锆。

优选地,底座3、连接杆2和加工件1的材质均为硬质合金。

优选地,加工件1为假牙加工件,所述假牙加工件用于制作成牙冠。

本发明的结构尤其适合于制作假牙,对烧结后的硬质氧化锆进行加工,制作假牙的加工时间短。

参见图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硬质材料结构进行加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底座与3D设备所用夹具连接;

(2)用车针4对加工件1的侧面沿着箭头所指方向以磨的方式进行加工;

(3)打磨掉连接杆,即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材质选用烧结后的硬质氧化锆,如图1所示,其中圆柱部分加工件1将被磨削成牙齿,方形底座3在磨削时,与3D设备所用夹具连接;连接杆2的作用是加工件1远离底座3,留出加工的空间,便于后续的加工,连接杆2与加工件1的接触面积较小,也减少了后续的加工量。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和加工方法能够减少加工量;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上述的适于3D加工的硬质材料结构加工后用作牙科修复材料、3D模型材料、3D工程器件材料的用途。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