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及其囊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6912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及其囊体。
背景技术
:人体的健康与肠道内的益生菌群结构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菌群与宿主之间,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菌群结构相对稳定,对宿主表现为不致病。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称为微生态平衡,影响其微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外环境因素,也有宿主因素。外环境主要是通过改变宿主的生理功能产生的,如有益菌菌群,通过产生细菌素,抗生素和其代谢产物,以及争夺营养,空间争夺以阻止过路菌群入侵,保持自身的稳定性。生态平衡时,可以保持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如营养、免疫、消化等。大量使用抗生素,饮食不洁等都会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发生较大变化,有益菌群的减少和消失,从而引发各种急性与慢性肠病,婴幼儿的过敏反应,严重腹泻等疾病。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在中国乃至世界普遍存在,2013年中国抗生素使用量惊人,一年使用16.2万吨抗生素,约占世界用量的一半。其带来的后果有毒副作用,过敏反应,二重感染,耐药性等。因此目前人们面临着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相关疾病的难以治愈,抗生素滥用,病人产生抗生素耐药等一系列状况,急需不依赖使用抗生素即可达到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药物。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利用肠道内天然含有的益生菌对其他有害菌群的拮抗作用,达到不依赖抗生素达到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目的。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益生菌胶囊包括益生菌和辅料,所述辅料为水苏糖、膳食纤维和低聚果糖。进一步,益生菌、水苏糖、膳食纤维和低聚糖质量分数比为:(70%~85%):(6%~10%):(5%~11%):(3%~10%)。进一步,益生菌、水苏糖、膳食纤维和低聚糖加入的质量份数分别为:84份、10份、5份和4份。进一步,益生菌包括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嗜热链球菌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混合而成,所述益生菌活菌数量为1×109~1×1010CFU/g。进一步,益生菌由以下重量份数组分混合而成:嗜酸乳杆菌7份,干酪乳杆菌5份。詹氏乳杆菌4.5份,拉曼乳杆菌5份,长双歧杆菌8份,短双歧杆菌10份,卵形双歧杆菌1.5份,嗜热双歧杆菌3份,乳球菌6份,中介链球菌1份,婴儿双歧杆菌8份,青春双歧杆菌6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2份,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5份,嗜热链球菌2份,水苏糖,10份,膳食纤维5份,低聚果糖4份。膳食纤维为低脂果胶、高脂果胶、苹果果胶、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乳糖和低聚木糖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混合而成。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的囊体,包括以下成分:海藻酸钠、硬脂酸镁、明胶、果胶、甘油和水。进一步,海藻酸钠、硬脂酸镁、明胶、果胶、甘油和水的质量分数比为:(30%~40%):(20%~30%):(20%~25%):(3%~10%):(5%~10%):(4%~15%)。进一步,海藻酸钠、硬脂酸镁、明胶、果胶、甘油和水的质量份数分别为:海藻酸钠30份,硬脂酸镁20份,明胶25份,果胶8份,甘油7份,水10份。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门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会引起多种疾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完全采用人体肠道内天然含有的益生菌,安全无毒副作用,避免抗生素等化学药物滥用,有效解决肠道有害细菌的耐药性。2、肠溶胶囊避免了胃内酸性环境对益生菌的损伤,胶囊成分安全,对人体无不良副作用。3、除了治疗肠道菌群紊乱外,上述肠溶胶囊也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相关腹泻、急性肠炎、慢性肠炎、食物过敏反应等病症,因此可以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肠道菌群紊乱方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实施例1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囊内成分有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嗜酸乳杆菌7份,干酪乳杆菌5份,詹氏乳杆菌4.5份,拉曼乳杆菌5份,长双歧杆菌8份,短双歧杆菌10份,卵形双歧杆菌1.5份,嗜热双歧杆菌3份,乳球菌6份,中介链球菌1份,婴儿双歧杆菌8份,青春双歧杆菌6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2份,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5份,嗜热链球菌2份;水苏糖10份,膳食纤维5份,低聚果糖4份。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肠溶胶囊囊体成分以重量份数计:海藻酸钠30份,硬脂酸镁20份,明胶25份,果胶8份,甘油7份,水10份。具体的益生菌活率在1×108CFU/g范围内,所用益生菌制成冻干粉与水苏糖、膳食纤维、低聚果糖等辅料混合最终原料进行50目过筛。按比例配置好制作囊体的胶液,经过压丸制成肠溶胶囊。每个胶囊所含内容物为0.4g。所述肠溶胶囊服用方法为餐后服用,每天一次,每次3‐4粒。实施例2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囊内成分有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嗜酸乳杆菌3.5份,干酪乳杆菌5.5份,詹氏乳杆菌4份,拉曼乳杆菌6份,长双歧杆菌10份,短双歧杆菌5份,卵形双歧杆菌1.5份,嗜热双歧杆菌2份,粪链球菌3份,乳球菌7份,中介链球菌2份,婴儿双歧杆菌2份,青春双歧杆菌6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1份;水苏糖9份,膳食纤维10份,低聚果糖9.5份。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肠溶胶囊囊体成分以重量份数计:海藻酸钠35份,硬脂酸镁,22份,明胶20份,果胶8份,甘油6份,水9份。具体的益生菌活率在1×109CFU/g范围内,所用益生菌制成冻干粉与水苏糖、膳食纤维、低聚果糖等辅料混合最终原料进行80目过筛。按比例配置好制作囊体的胶液,经过压丸制成肠溶胶囊。每个胶囊所含内容物为0.5g。所述肠溶胶囊服用方法为餐后服用,每天一次,每次3‐4粒。将本实施例制备的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胶囊进行肠溶胶囊功能性实验。功能实验选取300名肠道菌群紊乱的受试者,年龄20至60岁,男女各150人,排除妊娠与哺乳期的妇女,排除有其他严重疾病者,受试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测试指标:1、收集患者测试之前的腹泻频率;2、对食物和环境过敏反应情况;3、粪便微生物群落构成‐该项指标运用16SrRNA测序方法检测。实验方法:每个受试者每天晚饭后服用3粒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肠溶胶囊,分别在一周、两周、三周、四周后收集上述三项指标。以三项指标得到改善的百分比为统计结果,统计结果见列表1。表1服用药物后指标改善百分比一周后两周后三周后四周后腹泻情况改善占比53.3%62.3%67.7%72.7%菌群结构改善占比83.7%87.3%90.5%92.7%过敏反应减少占比38.0%46.7%57.3%66.0%由表中可以看到,肠道菌群紊乱的受试者服用本实施例中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后,腹泻情况、菌群结构、过敏反应情况均有所改善,随服用周期的延长上述情况改善者占受试者比例均逐渐增加,说明本实施例制备的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可以改善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情况。实施例3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囊内成分有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嗜酸乳杆菌6.5份,干酪乳杆菌4.5份,詹氏乳杆菌份3.5,拉曼乳杆菌4份,长双歧杆菌9份,短双歧杆菌7份,卵形双歧杆菌2.5份,嗜热双歧杆菌2.5份,粪链球菌3份,粪链球菌3.5份,乳球菌6.5份,婴儿双歧杆菌4.5份,青春双歧杆菌5.5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2份,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4.5份;水苏糖7份,膳食纤维9份,低聚果糖8.5份。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肠溶胶囊囊体成分以重量份数计:海藻酸钠38份,硬脂酸镁26份,明胶23份,果胶3份,甘油6份,水4份。具体的益生菌活率在1×1010CFU/g范围内,所用益生菌制成冻干粉与水苏糖、膳食纤维、低聚果糖等辅料混合最终原料进行100目过筛。按比例配置好制作囊体的胶液,经过压丸制成肠溶胶囊。每个胶囊所含内容物为0.6g。所述肠溶胶囊服用方法为餐后服用,每天一次,每次3‐4粒。实施例4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囊内成分有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嗜酸乳杆菌20份,乳球菌40份,婴儿双歧杆菌25份;水苏糖6份;低酯果胶2份,低聚木糖4份;低聚果糖3份。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肠溶胶囊囊体成分以重量份数计:海藻酸钠30份,硬脂酸镁30份,明胶20份,果胶5份,甘油5份,水10份。具体的益生菌活率在1×1010CFU/g范围内,所用益生菌制成冻干粉与水苏糖、膳食纤维、低聚果糖等辅料混合最终原料进行100目过筛。按比例配置好制作囊体的胶液,经过压丸制成肠溶胶囊。每个胶囊所含内容物为0.6g。所述肠溶胶囊服用方法为餐后服用,每天一次,每次3‐4粒。实施例5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囊内成分有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益生菌包括干酪乳杆菌6份、詹氏乳杆菌10份、拉曼乳杆菌5份,长双歧杆菌3份、短双歧杆菌6份、卵形双歧杆菌7份、嗜热双歧杆菌3份,粪链球菌6份、乳球菌2份、中介链球菌8份、婴儿双歧杆菌11份、青春双歧杆菌8份、保加利亚乳杆菌6份、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9份、嗜热链球菌10份;水苏糖6份;低脂果胶1份、高脂果胶0.5份、苹果果胶0.5份、低聚果糖0.5份、低聚异麦芽糖1份、低聚乳糖1.5份和低聚木糖1份;低聚果糖3份。一种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益生菌肠溶胶囊,肠溶胶囊囊体成分以重量份数计:海藻酸钠40份,硬脂酸镁20份,明胶20份,果胶5份,甘油5份,水10份。具体的益生菌活率在1×1010CFU/g范围内,所用益生菌制成冻干粉与水苏糖、膳食纤维、低聚果糖等辅料混合最终原料进行100目过筛。按比例配置好制作囊体的胶液,经过压丸制成肠溶胶囊。每个胶囊所含内容物为0.5g。所述肠溶胶囊服用方法为餐后服用,每天一次,每次3‐4粒。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