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血用无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276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血用无菌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血用无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生检查待检人员、血站献血人员献血、医院输液等需要接触他人手臂的时候,使用的多是普通的桌面,由于很多人经常接触,很容易形成交叉感染,并且,当天气寒冷时,由于桌面比较冰冷,为了让检查人员检查时比较舒服,通常会使用护手枕,使用时,在护手枕上面覆盖一层黄色包装纸,其不足是:每检查一个人员,就需要将该纸抓取扔掉,这样医生很容易将包装纸上的残留物粘附再橡胶手套上,而为其它人输液时,再带到下一个人,特别是人多的时候,来不及清洗橡胶手套,而导致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血用无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抽血用无菌装置,包括外壳体、第一圆筒、第二圆筒、电动升降杆、和控制开关,所述外壳体为长方体,且长方体左右侧面和上侧面的连接处为弧形,所述外壳体上表面四个角有扇形挡板,所述外壳体上表面未封盖,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海绵体、电力装置、隔板和定位孔,所述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以及所述电力装置位于所述外壳体内下部,所述海绵体位于所述外壳体内中部,所述海绵体下部连接所述隔板,所述第一圆筒位于所述外壳体外右侧,所述第二圆筒位于所述外壳体外左侧,所述第一圆筒和所述第二圆筒都包括卡锁、传送带、纱布、固定杆、圆轴体和转动轮,所述固定杆一端连接所述定位孔,另一端连接所述圆轴体轴心,所述传送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轮或者第二驱动轮,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圆轴体表面,所述纱布缠绕在所述圆轴体表面上,所述圆轴体轴心连接所述转动轮,所述外壳体外下部连接所述电动升降杆,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电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血用无菌装置,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安装快捷、安全卫生、使用寿命长的抽血用无菌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圆筒及第二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扇形挡板、2-定位孔、3-隔板、4-第一圆筒、5-电动升降杆、6-控制开关、7-第一驱动轮、8-第二驱动轮、9-第二圆筒、10-外壳体、11-海绵体、12-电力装置、41-卡锁、42-传送带、43-纱布、44-固定杆、45-圆轴体、46-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抽血用无菌装置,包括包括外壳体10、第一圆筒4、第二圆筒9、电动升降杆5和控制开关6,外壳体10为长方体,且长方体左右侧面和上侧面的连接处为弧形,外壳体10上表面未封盖,且外壳体10上表面四个角有垂直的扇形挡板1,外壳体10内设有第一驱动轮7、第二驱动轮8、海绵体10、电力装置12、隔板3和定位孔2,其中,第一驱动轮7,第二驱动轮8以及所述电力装置12位于外壳体10内下部,海绵体11位于外壳体10内中部,海绵体11下部连接有隔板3,第一圆筒4位于外壳体10外右侧,第二圆筒9位于外壳体10左侧,第一圆筒4以及第二圆筒9都包括卡锁41、传送带42、纱布43、固定杆44、圆轴体45和转动轮46,固定杆44一端连接定位孔2,另一端连接第一圆筒4或者第二圆筒9,传送带42一端连接第一驱动轮7或者第二驱动轮8,传送带42另一端连接圆轴体45,纱布43缠绕在圆轴体45表面上,外壳体10外下部连接电动升降杆5,控制开关6连接电力装置12。

使用中,医护人员将纱布43缠绕第一圆筒4的圆轴体45表面上,纱布43一直延伸到外壳体10的上表面上,此时纱布43的下面与外壳体10内的海绵体11接触,这样当待检人员将手臂放置在外壳体10的上表面时,会感觉到舒服,同时纱布经过外壳体10上表面后一直延伸至第二圆筒9上,当前一个待检人员抽血完毕后,此时医护人员只需按下控制开关6,驱动电力装置12,此时第一圆筒4的转动轮46就会在第一驱动轮7的驱动下运动,于此同时第二圆筒9的转动轮46也会在第二驱动轮8的驱动下运动,此时纱布就会逆时针外壳体10的上表面从左向右边移动,最终纱布43会缠绕在第二圆筒9的圆轴体45表面,这样下一个待检人员手臂放在外壳体10上时就是未污染的纱布43,当需要停止第一圆筒4和第二圆筒9时,需要按下控制开关6的停止按钮,此时第一圆筒4和第二圆筒9对应包括的卡锁41就会卡死相对应转动轮46。

使用中如果碰到不同身高的待检人员,医护人员可以按下控制开关6,调整电动升降杆5的高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血用无菌装置,具有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安装快捷、安全卫士、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