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垫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597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肢垫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肢垫架。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中,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瘫痪、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或合并绯总神经损伤者以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等,需要对患者的肢体即手部或者腿部通过肢垫架做抬高处理,以防止足下垂、内收、外旋、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传统的肢垫架为块状物,将其简单垫在肢体的下部来完成抬高,不能很好的防止上述足下垂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肢垫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肢垫架,包括呈直角三角形块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斜面上设有用于放置患者腿部或者手部的开口,所述开口沿着所述斜面斜向上设置,并且所述开口从所述斜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开始一直延伸到靠近所述斜面顶部的位置处为止,所述开口两侧的内壁为向支撑板外侧弯曲且用于定位患者腿部或者手部的圆弧状,所述开口上端的内壁上设有与患者脚掌或者手掌相匹配的凹槽,在所述开口的底部设有使患者处于开口内的腿部或者手部悬空的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肢垫架上的开口设计为斜向上状,患者的肢体放置在开口内后斜向上抬高,并且脚掌或者手掌固定在凹槽内,能够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有助于肢体恢复活动;另外开口下部设有使患者肢体悬空的腔体,避免肢体下部被压迫造成血液不流畅或者褥疮等症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且对应所述开口的外侧设有用于可将开口捆绑起来的约束带。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捆绑约束带将肢垫架固定在患者肢体上,防止肢垫架脱离患者。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开口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气孔,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腔体内部空间的第二气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避免患者肢体密闭在开口内造成红肿。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为弹性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减轻支撑架对患者肢体的挤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撑板,2、斜面,3、开口,4、凹槽,5、腔体,6、约束带,7、第一气孔,8、第二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肢垫架,包括呈直角三角形块状的支撑板1,支撑板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减轻对患者肢体的挤压。

所述支撑板1的斜面2上设有用于放置患者腿部或者手部的开口3,所述开口3沿着所述斜面2斜向上设置,并且所述开口3从所述斜面2靠近底部的位置开始一直延伸到靠近所述斜面2顶部的位置处为止,所述开口3两侧的内壁为向支撑板1外侧弯曲且用于定位患者腿部或者手部的圆弧状,所述开口3上端的内壁上设有与患者脚掌或者手掌相匹配的凹槽4,在所述开口3的底部设有使患者处于开口3内的腿部或者手部悬空的腔体5。该肢垫架上的开口3设计为与斜面2相匹配的斜向上状,患者的肢体放置在开口3内后斜向上抬高,并且脚掌或者手掌固定在凹槽4内,能够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有助于肢体恢复活动;另外开口3下部设有使患者肢体悬空的腔体5,避免肢体下部被压迫造成血液不流畅或者褥疮等症状,不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

所述支撑板上且对应所述开口3的外侧设有用于可将开口3捆绑起来的约束带6。通过捆绑约束带6将患者肢体固定在开口3内,防止由于患者的活动脱离肢垫架,保证肢垫架对患者的肢体持续发生作用。

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开口3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气孔7,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腔体5内部空间的第二气孔8。外部空气通过气孔进入到开口3内以及腔体5内,避免患者的肢体密闭在开口3内造成红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