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695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奶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瓶,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奶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婴儿的生活就更加的注重。婴儿出生后都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需要少食多餐,每隔2-4小时就要喂奶一次,所以每次带着孩子出门时都需要随身携带很多婴儿必备的用品,东西繁多,携带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奶瓶,瓶体可折叠,能够减少占用空间,方便携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奶瓶,包括奶嘴、瓶盖、瓶体,所述奶嘴的下端与所述瓶体的顶部密封连接,所述瓶盖包容所述奶嘴与所述瓶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瓶体还包括折叠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所得到的一种便携式奶瓶,瓶体折叠部可折叠或拉伸,从而在出行时只需折叠收缩折叠部即可大大减少奶瓶所占空间,方便携带,使用时只需拉伸出折叠部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部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第一折叠段、第二折叠段、第三折叠段。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部从上往下直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段与所述第二折叠段连接部位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折叠段与所述第二折叠段连接部位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折叠段与所述第三折叠段连接部位设有一环形凹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便携式奶瓶折叠时,只需按压第三折叠段的底端,第三折叠段即可通过第三折叠段与第二折叠段连接部位的环形凹槽带动第二折叠段折叠在第一折叠段的内侧,从而第二折叠段位于第一折叠段与第三折叠段之间;

便携式奶瓶需要拉伸使用时,只需拉伸第三折叠段的底部,就能拉出第三折叠段,进而继续拉伸出第二折叠段,为了方便便携式奶瓶拉伸使用,可在第三折叠段的底端设一凹槽,凹槽中设一活动拉扣,活动拉扣可平放在第三折叠段的底端的凹槽中,使用时只需从第三折叠段的凹槽中取出即可,结构简单且方便。

便携式奶瓶折叠时,环形凹槽能更好的使第一折叠段、第二折叠段、第三折叠段折叠,并且各折叠段之间折叠时环形凹槽能起到缓冲作用,从而能增加便携式奶瓶折叠的次数,延长瓶体的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段的数量为1段或多段。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折叠段为多段时,所述第二折叠段各段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所述第二折叠段与所述第二折叠段连接部位设有一环形凹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设置第二折叠段的数量,从而生产出不同容积的便携式奶瓶以适应不同的小朋友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段比所述第一折叠段薄,所述第二折叠段比第三折叠段薄。

第二折叠段相对于第一折叠段和第三折叠段薄,从而折叠、拉伸时能更轻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段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折叠段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三折叠段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折叠段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折叠段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三折叠段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使得瓶体整体成底面直径比顶面直径小的圆台形,,从而在便携式奶瓶折叠时更方便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顶部周壁对称设有一对带扣。

由上述描述可知,带扣上可挂有奶瓶带,从而能更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奶嘴下端与所述瓶体顶部通过相配合的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瓶盖与瓶体顶部通过相配合的螺纹密封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螺纹连接能起到密封作用,并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所得到的便携式奶瓶,便携式奶瓶折叠时,只需按压第三折叠段的底端,第三折叠段即可通过第三折叠段与第二折叠段连接处的环形凹槽带动第二折叠段折叠收缩在第一折叠段的内侧,从而第二折叠段位于第一折叠段与第三折叠段之间,各折叠段折叠处通过环形凹槽起缓冲作用;

便携式奶瓶需要拉伸使用时,只需拉伸第三折叠段的底部,就能拉出第三折叠段,进而继续拉伸出第二折叠段。

从而在出行时只需按压第三折叠段进行折叠,即可大大减少奶瓶所占空间,方便携带,使用时只需拉伸第三折叠段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便携式奶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便携式奶瓶的瓶体折叠部拉伸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便携式奶瓶的瓶体折叠部拉伸时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便携式奶瓶的瓶体折叠部折叠时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便携式奶瓶的截面图。

图例说明

1、瓶盖;18、瓶盖螺纹段;

2、奶嘴;28、奶嘴螺纹段;

3、瓶体;30、折叠部;31、带扣;32、环形凹槽;33、第一折叠段;34、第二折叠段;35、第三折叠段;38、瓶体螺纹段。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婴儿的生活就更加的注重。婴儿出生后都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需要少食多餐,每隔2-4小时就要喂奶一次,所以每次带着孩子出门时都需要随身携带很多婴儿必备的用品,东西繁多,携带不是很方便。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奶瓶,瓶体可折叠,能够减少占用空间,方便携带。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参阅图1到图5,一种便携式奶瓶,包括奶嘴2、瓶盖1、瓶体3,所述奶嘴2的下端与所述瓶体3的顶部密封连接,所述瓶盖1包容所述奶嘴2与所述瓶体3的顶部连接,所述瓶体3还包括折叠部30。

如图3所示,所述瓶体3的折叠部30处于拉伸状态,即奶瓶处于拉伸实用状态;

如图4所示,所述瓶体3的折叠部30处于折叠状态,即奶瓶处于收缩便携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所得到的一种便携式奶瓶,瓶体3上的折叠部30可折叠,从而在出行时只需折叠收缩折叠部30即可大大减少奶瓶所占空间,方便携带,使用时只需拉伸出折叠部30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实施例1

参阅图1到图4,一种便携式奶瓶,包括奶嘴2、瓶盖1、瓶体3,所述奶嘴2的下端与所述瓶体3的顶部密封连接,所述瓶盖1包容所述奶嘴2与所述瓶体3的顶部连接,所述瓶体3还包括折叠部30。

如图3所示,所述瓶体3的折叠部30处于拉伸状态,即奶瓶处于拉伸使用状态;

如图4所示,所述瓶体3的折叠部30处于折叠状态,即奶瓶处于收缩折叠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叠部30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第一折叠段33、第二折叠段34、第三折叠段35。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部30从上往下直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段33与所述第二折叠段34连接部位设有一环形凹槽32;所述第二折叠段34与所述第三折叠段35连接部位设有一环形凹槽32。

如图3、图4所示,便携式奶瓶折叠时,只需按压第三折叠段35的底端,第三折叠段35即可通过第三折叠段35与第二折叠段34连接部位的环形凹槽32带动第二折叠段34折叠收缩在第一折叠段33的内侧,从而第二折叠段34位于第一折叠段33与第三折叠段35之间;

如图3、图4所示,便携式奶瓶需要拉伸使用时,只需拉伸第三折叠段35的底部,就能拉出第三折叠段35,进而继续拉伸出第二折叠段34,为了方便便携式奶瓶拉伸使用,可在第三折叠段35的底端设一凹槽,凹槽中设一活动拉扣,活动拉扣可平放在第三折叠段35的底端的凹槽中,使用时只需从第三折叠段35的凹槽中取出即可,结构简单且方便。

便携式奶瓶折叠时,环形凹槽32能更好的使第一折叠段33、第二折叠段34、第三折叠段35折叠,并且各折叠段之间折叠时环形凹槽32能起到缓冲作用,从而能增加便携式奶瓶折叠的次数,延长瓶体3的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段34的数量为1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段34壁厚比所述第一折叠段33壁厚薄,所述第二折叠段34壁厚比第三折叠段35壁厚薄。

第二折叠段34壁厚相对于第一折叠段33和第三折叠段35的壁厚薄,从而折叠、拉伸时能更轻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段33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折叠段34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三折叠段35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

所述第一折叠段33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折叠段34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三折叠段35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使得瓶体3整体成底面直径比顶面直径小的圆台形,,从而在便携式奶瓶折叠时更方便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3的顶部周壁对称设有一对带扣31。

带扣31为下端设有开口的倒扣结构,可通过开口挂有奶瓶带,从而在出行或使用时可提着奶瓶带,从而能更方便携带和使用;不需要奶瓶带时,只需从开口取下奶瓶带即可,并且当奶瓶带需要更换或者清洗时,只需通过开口取下即可,结构简单且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奶嘴2的下端与所述瓶体3的顶部通过相配合的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瓶盖1与瓶体3的顶部通过相配合的螺纹密封连接。

即在所述奶嘴2的下端外周壁上设有奶嘴螺纹段28,所述奶嘴螺纹段28为外螺纹,在所述瓶体3的顶部内周壁上设有瓶体螺纹段38,所述瓶体螺纹段为内螺纹,在所述瓶盖1的下端内周壁上设有瓶盖螺纹段18,所述瓶盖螺纹段18为内螺纹,所述奶嘴螺纹段28可分为上下部,上部与瓶盖螺纹段18相配合连接,下部与瓶体螺纹段38相配合连接,所述奶嘴螺纹段28上下部之间可留有一定间隙,也可在设有一台阶隔开,或者不留间隙也可。

螺纹连接能起到密封作用,并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所得到的便携式奶瓶,便携式奶瓶折叠时,只需按压第三折叠段35的底端,第三折叠段35即可通过第三折叠段35与第二折叠段34连接处的环形凹槽32带动第二折叠段34折叠在第一折叠段33的内侧,从而第二折叠段34位于第一折叠段33与第三折叠段35之间,各折叠段折叠处通过环形凹槽32起缓冲作用;

便携式奶瓶需要拉伸使用时,只需拉伸第三折叠段35的底部,就能拉出第三折叠段35,进而继续拉伸出第二折叠段34。

从而在出行时只需按压第三折叠段35进行折叠,即可大大减少奶瓶所占空间,方便携带,使用时只需拉伸第三折叠段35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该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奶瓶与实施例1有以下区别:

本实施例的第二折叠段34的数量为3段。

除以上区别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收纳盒包含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耳机收纳盒的其他全部特征。

具体的如下:

参阅图5,本实施例一种便携式奶瓶,包括奶嘴2、瓶盖1、瓶体3,所述奶嘴2的下端与所述瓶体3的顶部密封连接,所述瓶盖1包容所述奶嘴2与所述瓶体3的顶部连接,所述瓶体3还包括折叠部30。

如图5所示,所述瓶体3的折叠部30处于折叠状态,即奶瓶处于收缩折叠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叠部30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第一折叠段33、第二折叠段34、第三折叠段35。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部30从上往下直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段33与所述第二折叠段34连接部位设有一环形凹槽32;所述第二折叠段34与所述第三折叠段35连接部位设有一环形凹槽32。

如图5所示,便携式奶瓶折叠时,只需按压第三折叠段35的底端,第三折叠段35即可通过第三折叠段35与第二折叠段34连接部位的环形凹槽32带动第二折叠段34折叠收缩在第一折叠段33的内侧,从而第二折叠段34位于第一折叠段33与第三折叠段35之间;

便携式奶瓶需要拉伸使用时,只需拉伸第三折叠段35的底部,就能拉出第三折叠段35,进而继续拉伸出第二折叠段34,为了方便便携式奶瓶拉伸使用,可在第三折叠段35的底端设一凹槽,凹槽中设一活动拉扣,活动拉扣可平放在第三折叠段35的底端的凹槽中,使用时只需从第三折叠段35的凹槽中取出即可,结构简单且方便。

便携式奶瓶折叠时,环形凹槽32能更好的使第一折叠段33、第二折叠段34、第三折叠段35折叠,并且各折叠段之间折叠时环形凹槽32能起到缓冲作用,从而能增加便携式奶瓶折叠的次数,延长瓶体3的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段34的数量为3段。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折叠段34为3段时,所述第二折叠段34与所述第二折叠段34连接部位设有一环形凹槽32,所述第二折叠段34各段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

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设置第二折叠段34的数量,从而生产出不同容积的便携式奶瓶。

本实施例在此设置第二折叠段34的数量为3段,从而使得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奶瓶的容积比实施例1中的便携式奶瓶的容积要大,从而能适应不同的小朋友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段34壁厚比所述第一折叠段33壁厚薄,所述第二折叠段34壁厚比第三折叠段35壁厚薄。

第二折叠段34壁厚相对于第一折叠段33和第三折叠段35的壁厚薄,从而折叠、拉伸时能更轻松。

进一步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段33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折叠段34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三折叠段35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

所述第一折叠段33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折叠段34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三折叠段35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使得瓶体3整体成底面直径比顶面直径小的圆台形,,从而在便携式奶瓶折叠时更方便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3的顶部周壁对称设有一对带扣31。

带扣31为下端设有开口的倒扣结构,可通过开口挂有奶瓶带,从而在出行或使用时可提着奶瓶带,从而能更方便携带和使用;不需要奶瓶带时,只需从开口取下奶瓶带即可,并且当奶瓶带需要更换或者清洗时,只需通过开口取下即可,结构简单且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奶嘴2的下端与所述瓶体3的顶部通过相配合的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瓶盖1与瓶体3的顶部通过相配合的螺纹密封连接。

即在所述奶嘴2的下端外周壁上设有奶嘴螺纹段28,所述奶嘴螺纹段28为外螺纹,在所述瓶体3的顶部内周壁上设有瓶体螺纹段38,所述瓶体螺纹段为内螺纹,在所述瓶盖1的下端内周壁上设有瓶盖螺纹段18,所述瓶盖螺纹段18为内螺纹,所述奶嘴螺纹段28可分为上下部,上部与瓶盖螺纹段18相配合连接,下部与瓶体螺纹段38相配合连接,所述奶嘴螺纹段28上下部之间可留有一定间隙,也可在设有一台阶隔开,或者不留间隙也可。

螺纹连接能起到密封作用,并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所得到的便携式奶瓶,便携式奶瓶折叠时,只需按压第三折叠段的底端,第三折叠段即可通过第三折叠段与第二折叠段连接处的环形凹槽带动第二折叠段折叠在第一折叠段的内侧,从而第二折叠段位于第一折叠段与第三折叠段之间,各折叠段折叠处通过环形凹槽起缓冲作用;

便携式奶瓶需要拉伸使用时,只需拉伸第三折叠段的底部,就能拉出第三折叠段,进而继续拉伸出第二折叠段。

从而在出行时只需按压第三折叠段进行折叠,即可大大减少奶瓶所占空间,方便携带,使用时只需拉伸第三折叠段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