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髓核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6560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强力髓核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髓核钳,特别是一种强力髓核钳,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髓核钳是很多微创手术的必备工具,其主要用于在骨科手术时钳取髓核。现有技术中的髓核钳通常由手柄、钳身、上下钳头和连接导丝组成,这种结构的髓核钳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第一,咬合力度不够,上下钳头的开合由导丝来控制,上下钳头的闭合通常是由导丝拉动上钳头来实现的,由于导丝较细,而这种向后拉的力又不宜过大,否则可能出现导丝被拉断的情况发生,因此上下钳头的咬合力度非常有限,给手术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第二,导丝较细,其设置在钳身中,钳身为空心结构,因此钳身内较容易滋生细菌,不便消毒,而手术工具对消毒的要求非常高;

第三,现有髓核钳的上下钳头结构较为简单,为单纯的刀刃结构或单纯的锯齿结构,功能较为单一;

第四,传统髓核钳的手柄均为平直结构,这样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食指和中指很容易产生酸痛感,使用起来非常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力髓核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具有咬合力度强、便于清洗消毒和一钳两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力髓核钳,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钳杆、下钳头和上钳头,活动手柄与固定手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钳杆的一端与下钳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手柄卡接连接,钳杆与下钳头的连接处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活动鞘,钳杆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活动鞘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抵持部,连接杆上套接有第一回位簧,第一回位簧位于抵持部与钳杆的端面之间,抵持部的外端面与活动手柄的上端相抵接;上钳头上具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钳头通过第一转轴与导向槽铰接连接,通过第二转轴与活动鞘铰接连接。

前述的强力髓核钳中,优选地,固定手柄上具有钳杆连接部,钳杆连接部与固定手柄为一体式结构,钳杆连接部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卡舌容纳槽,卡舌容纳槽内均设有卡舌,卡舌通过销轴与卡舌容纳槽转动连接,销轴上套接有第二回位簧,第二回位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销轴和卡舌上;钳杆与钳杆连接部插接的一端的端部设有与卡舌相配合的卡槽。

前述的强力髓核钳中,优选地,所述卡舌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卡舌的斜面朝向下钳头所在的一侧,销轴与卡舌的其中一个锐角相连接。

前述的强力髓核钳中,优选地,卡槽内设有卡钩,卡舌上设有与卡钩相配合的槽。

前述的强力髓核钳中,优选地,下钳头的端部为圆头结构,下钳头上具有外切割刃和第一锯齿部,外切割刃沿下钳头端部圆头结构的边缘呈半圆形结构设置,第一锯齿部设置在下钳头的两侧;上钳头的端部为圆头结构,上钳头上具有内切割刃和第二锯齿部,内切割刃与外切割刃相配合,第二锯齿部与第一锯齿部相配合。

前述的强力髓核钳中,优选地,下钳头和上钳头上均具有容纳腔。

前述的强力髓核钳中,优选地,钳杆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设置在远离下钳头的一端。

前述的强力髓核钳中,优选地,钳杆的外壁上设有旋转轮,旋转轮与限位凸起相连接,且位于限位凸起靠近下钳头的一端。

前述的强力髓核钳中,优选地,钳杆的外壁上设有刻度。

前述的强力髓核钳中,优选地,活动手柄的外侧设有凹槽;活动手柄的底部设有手指托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杆代替传统的导丝,并改进了上钳头的闭合方式,将传统的后拉式闭合改为前推式闭合,并增加了活动鞘,有效提高了上钳头与下钳头的咬合力度,使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更安全,更可靠。

由于连接杆较粗,连接杆与钳杆的内部空腔之间空隙较小,不容易滋生细菌,且容易消毒,有效保障使用安全。

下钳头和上钳头上均设有切割刃和锯齿部,使本实用新型做到一钳两用。由于在活动手柄上设置了凹槽,食指和中指可以置于其中,能够有效缓解传统髓核钳长时间使用所带来的酸痛感。

在钳杆连接部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卡舌容纳槽,这样无论上钳头和下钳头朝上还是朝下均可卡接固定,髓核钳均可正常工作,扩大髓核钳的工作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钳杆与固定手柄相卡接的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手柄、活动手柄及钳杆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是钳杆设有下钳头的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上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钳杆上设有2个卡槽和卡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手柄,2-活动手柄,3-钳杆,4-下钳头,5-上钳头,6-导向槽,7-活动鞘,8-连接杆,9-抵持部,10-第一回位簧,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钳杆连接部,14-卡舌容纳槽,15-卡舌,16-销轴,17-第二回位簧,18-卡槽,19-卡钩,20-槽,21-外切割刃,22-第一锯齿部,23-内切割刃,24-第二锯齿部,25-容纳腔,26-限位凸起,27-旋转轮,28-刻度,29-凹槽,30-手指托杆,3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6所示,一种强力髓核钳,包括固定手柄1、活动手柄2、钳杆3、下钳头4和上钳头5,活动手柄2与固定手柄1通过转轴31转动连接,钳杆3的一端与下钳头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手柄1卡接连接,钳杆3与下钳头4的连接处设有导向槽6,导向槽6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活动鞘7,钳杆3内设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一端与活动鞘7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抵持部9,连接杆8上套接有第一回位簧10,第一回位簧10位于抵持部9与钳杆3的端面之间,第一回位簧10用于实现连接杆8的自动回位,从而使上钳头5与下钳头4自动分开,抵持部9的外端面与活动手柄2的上端相抵接,当操作者用手用力捏活动手柄2时,活动手柄2绕转轴31转动,其上端向下钳头4所在的方向转动,同时推动钳杆3端部的抵持部9,抵持部9带动钳杆3向下钳头4的方向滑动,实现上钳头5与下钳头4的咬合;上钳头5上具有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上钳头5通过第一转轴11与导向槽6铰接连接,通过第二转轴12与活动鞘7铰接连接。

进一步,固定手柄1上具有钳杆连接部13,钳杆连接部13与固定手柄1为一体式结构,钳杆连接部1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卡舌容纳槽14,卡舌容纳槽14内均设有卡舌15,卡舌15通过销轴16与卡舌容纳槽14转动连接,销轴16上套接有第二回位簧17,第二回位簧1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销轴16和卡舌15上;钳杆3与钳杆连接部13插接的一端的端部设有与卡舌15相配合的卡槽18。所述卡舌15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卡舌15的斜面朝向下钳头4所在的一侧,销轴16与卡舌15的其中一个锐角相连接。卡槽18内设有卡钩19,卡舌15上设有与卡钩19相配合的槽20。

需要说明的是,在钳杆连接部1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卡舌容纳槽14,该结构可以实现两种工作状态,即下钳头4和上钳头5朝上的工作状态及下钳头4和上钳头5朝下的工作状态,钳杆3上的卡槽18和卡钩19可以设置一个也可设置为2个,如图7所示,设置为2个时需对称设置,需要将钳杆3从钳杆连接部13内取出时,只需转动钳杆3,将卡槽18和卡钩19转至水平状态即可将钳杆3取出。该结构极大地扩大了髓核钳的工作范围。

更进一步,下钳头4的端部为圆头结构,下钳头4上具有外切割刃21和第一锯齿部22,外切割刃21沿下钳头4端部圆头结构的边缘呈半圆形结构设置,第一锯齿部22设置在下钳头4的两侧;上钳头5的端部为圆头结构,上钳头5上具有内切割刃23和第二锯齿部24,内切割刃23与外切割刃21相配合,第二锯齿部24与第一锯齿部22相配合。下钳头4和上钳头5上均具有容纳腔25。

为了便于钳杆3在插入钳杆连接部13时便于定位,本实施例在钳杆3的外壁上设置了限位凸起26,限位凸起26设置在远离下钳头4的一端,即与钳杆连接部13相插接的一端。钳杆3的外壁上还设有旋转轮27,旋转轮27与限位凸起26相连接,且位于限位凸起靠近下钳头4的一端。

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本实施例还在钳杆3的外壁上设置了刻度28,便于在不借助外部设备的情况下实时观察钳杆3插入人体内的长度;便于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解决长时间手术带来的手部酸痛感,在活动手柄2的外侧设有凹槽29;活动手柄2的底部设有手指托杆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大拇指插入固定手柄1的圆圈结构中,无名指插入活动手柄2的圆圈结构中,小拇指搭在手指推杆30上,手指推杆30的作用是,便于手部更好的发力,食指和中指置于2个凹槽29中,凹槽29能够防止长时间手术手部酸痛;用力捏活动手柄2时,活动手柄2绕转轴31转动,同时推动抵持部9,抵持部9带动连接杆8向下钳头4的方向移动,同时压缩第一回位簧10,活动鞘7在连接杆8的带动下向下钳头4靠拢,上钳头5在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的作用下开始向下钳头4的方向旋转,直至二者闭合;释放手部力量后,在第一回位簧10的作用下,连接杆8向远离下钳头4的方向移动,带动上钳头5转动,最终与下钳头4完全分离,同时抵持部9推动活动手柄2复位。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