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肠镜下痔疮套扎器。
背景技术:
痔为直肠肛门常见病及多发病。出血为痔常见的临床症状,主因血管扭曲扩张、管壁薄弱导致破裂形成血肿而出血,痔水肿嵌顿可导致感染及组织坏死。痔发病机制学说众多,包括肛衬垫下移、血管增生、静脉丛曲张、遗传及肛管狭窄等,其中目前以肛垫下移学说广为接受。
痔的治疗方式有药物、局部硬化剂注射、物理治疗、胶圈套扎、环切术、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等,而简单、微创、费用低廉而又效果良好的治疗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医师追求的目标。痔胶圈套扎治疗是应用橡胶圈进行弹性结扎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器械将小型胶圈套住内痔的上极区域,利用胶圈持续的弹性束扎力阻断内痔的血供,诱发炎症反应,使局部组织纤维化,瘢痕形成,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痔胶圈套扎治疗已成为症状性痔治疗的首选方法。
Blaisdell于1954年首用套扎法治疗内痔,Barron于1962年进行了改进并发表文章报道了痔胶圈套扎的良好疗效,之后痔胶圈套扎法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改进,套扎器械从最初的手术钳套扎发展到后来的专用胶圈套扎器,包括拉入式套扎器械和吸入式套扎器械,也有学者通过内镜实施胶圈套扎治疗。目前最为常用的是吸入式套扎器。尽管套扎器械不断改良,但仍难避免术中圈套器偏离、术后出血、胶圈活脱或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如何改进术中操作和视野、改良圈套器类型成为目前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肠镜下痔疮套扎器,配合肠镜下使用,具有更优良的角度控制和视野,术中操作更为便利,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连续进行套扎,效率较高,线结牢固可靠,防止滑脱,提高套扎成功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肠镜下痔疮套扎器,包括促发器、透明帽、连接拉线和弹力线圈,所述透明帽安装在肠镜的前端,所述透明帽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线圈凹槽,每个线圈凹槽内装有一根弹力线圈,所述连接拉线的一端连接在促发器上,另一端从透明帽的前端依次来回穿过每一根弹力线圈,所述连接拉线在每一根弹力线圈处均形成能够拉动弹力线圈向前移动的回折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线圈上设有路德预结。
进一步地,相邻两根弹力线圈上的路德预结之间通过结间连线连接,所述结间连线上套装有线结推管。
进一步地,位于线结推管内侧的结间连线上设有预切的薄弱点。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力线圈有四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配合肠镜下使用,具有更优良的角度控制和视野,术中操作更为便利,可连续进行套扎,效率较高,提高套扎成功率。
2、本实用新型将弹力线圈与路德结结合,并在相邻弹力线圈的路德结之间设置线结推管,通过线结间的线结推管压紧线结,结间的连线有预切的薄弱点,经一定力度后,自动断裂,线结推管自动脱出,完成线结,工作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促发器,2-透明帽,3-连接拉线,4-弹力线圈,5-路德预结,6-线结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肠镜下痔疮套扎器,包括促发器1、透明帽2、连接拉线3和弹力线圈4,所述透明帽2安装在肠镜的前端,所述透明帽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线圈凹槽,每个线圈凹槽内装有一根弹力线圈4,所述连接拉线3的一端连接在促发器1上,另一端从透明帽2的前端依次来回穿过每一根弹力线圈4,所述连接拉线3在每一根弹力线圈4处均形成能够拉动弹力线圈4向前移动的回折端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弹力线圈4上设有路德预结5,路德结5为出厂前就先打好的预结,若促发器1旋转连接拉线3,连接拉线3将自动释放一个弹力线圈4对直肠内痔的曲张静脉进行结扎。
相邻两根弹力线圈4上的路德预结5之间通过结间连线连接,所述结间连线上套装有线结推管6,位于线结推管6内侧的结间连线上设有预切的薄弱点,经一定力度后,自动断裂,线结推管6自动脱出,完成线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a.促发器1上的连接拉线3通过活检孔道与透明帽2上的连接线以水手结相连;
b.收紧促发器1上的旋钮,拉紧连接拉线3;
c.对准位点,通过肠镜吸引黏膜至透明帽2中;
d.旋转促发器1上的旋钮,拉紧连接拉线3,释放弹力线圈4,下一弹力线圈4向前推进前一个线圈凹槽内,取消肠镜吸引;
e.持续用力旋转促发器1上的旋钮,通过线结推管6,压紧线结;
f.到达一定力度后,预切的结间连线薄弱点自动断裂,线结推管6自动脱出,完成一个线结;
g.重复步骤c到f的操作,对其他位点进行套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