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7010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安全留置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的应用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其对血管损伤较小,一方面可以减轻婴幼儿因头皮针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以及可以适用于长期输液的成年人;另一方面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但输液操作过程中的穿刺针在穿刺结束后,需要抽出来脱离留置针,其针尖易刺伤医护人员或其它人员,使医护人员遭到伤害和交叉感染,同时废弃的针头裸露在环境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此外,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每次输液完毕后的输液接头拔除动作,必然使留置针内形成一定的负压,会造成血液回流进入留置软管内,发生血液凝固,形成栓子;或者是血流较缓慢或淤滞,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降低,也会导致局部形成栓子。再次使用时,因留置针通道堵塞,需要重新穿刺,会影响治疗和增加医护人员劳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留置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安全留置针,包括:

套管座,所述套管座的前端设有留置软管,后端具有一连接口及一输液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留置软管同轴设置,且连接口内设置有隔离塞,所述输液接口一端连通于隔离塞与留置软管之间,另一端通过一延长管与一肝素帽连接;

穿刺针组件,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回收管、穿刺针及限制件,所述回收管的前端与所述连接口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回收管具有沿轴向延伸、且长度大于穿刺针的回收腔,回收管的外壁上轴向设有与回收腔连通的导槽,所述回收腔的前端中心沿轴向开设有一过针孔,后端沿径向设置有弹性锁紧机构;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头和针柄,所述针头依次穿设在所述过针孔、隔离塞及留置软管内,且针头的前端穿出所述留置软管,后端与所述针柄固定连接,所述针柄设于所述回收管的回收腔内,且针柄上设有凸出于所述导槽的拿捏部;所述限制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回收管上用以固定所述针柄的位置,当拔出所述限制件时,推动所述拿捏部可使所述穿刺针退进所述回收管的回收腔内,且针柄由所述弹性锁紧机构限位锁紧。

优选地,所述回收管的前端形成一圆台部,所述圆台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口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套管座于连接口所在端通过软绳连接有一端塞,所述端塞与所述连接口适配,用于在所述穿刺针组件与所述套管座脱离后,塞合在所述连接口内,并抵触在所述隔离塞上。

优选地,所述隔离塞远离所述连接口的一端的外缘轴向凸设有一圆环部。

优选地,所述圆台部具有与所述收纳腔相通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内设有一弹性体。

优选地,所述连接口与输液接口形成“y”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限制件为形成于所述导槽内的撕裂条,当所述撕裂条剥离后,所针柄的拿捏部可沿所述导槽自由滑动。

优选地,所述撕裂条的其中一端具有凸起的撕扯端。

优选地,所述弹性锁紧机构包括一贯穿所述回收管外壁的安装孔、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端并部分伸入至所述回收腔内的楔形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外端上的封盖以及两端抵压在所述楔形块和封盖之间的弹簧,所述楔形块伸入所述回收腔的部分包括一面向所述回收管前端的斜面以及一面向回收管后端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在穿刺完成后,通过解除限位件对穿刺针拿捏部的限制,使穿刺针移动至回收腔内,直至回收腔后端由弹性锁紧机构限位锁紧,从而使穿刺针全处于回收腔内,并对穿刺针进行锁死,形成一次使用的目的,杜绝了穿刺针外露而带来的危害,从而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避免刺伤造成交叉感染,同时,还能够避免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留置针在退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留置针在分离回收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留置针的端塞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套管座 10;

留置软管 11;

连接口 12;

输液接口 13;

隔离塞 14;

圆环部 141;

穿刺针组件 20;

回收管 21;

回收腔 211;

圆台部 212;

定位腔 2121;

过针孔 2122;

弹性体 213;

导槽 214;

穿刺针 22;

针头 221;

针柄 222;

拿捏部 23;

撕裂条 24;

撕扯端 241;

弹性锁紧机构 25;

安装孔 251;

楔形块 252;

斜面 2521;

平面 2522;

封盖 253;

弹簧 254;

肝素帽 30;

端塞 4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留置针。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留置针,包括套管座10、穿刺针组件20及肝素帽30。

具体而言,套管座10的前端设有留置软管11,后端具有一连接口12及一输液接口13,连接口12与所述留置软管11同轴设置,且连接口12内设置有隔离塞14;输液接口13一端连通于隔离塞14与留置软管11之间,另一端通过一延长管与肝素帽30连接。

所述穿刺针组件20包括回收管21、穿刺针22及限制件,所述回收管21的前端与所述连接口12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回收管21具有沿轴向延伸、且长度大于穿刺针22的回收腔211,回收管21的外壁上轴向设有与回收腔211连通的导槽214,所述回收腔211的前端中心沿轴向开设有一过针孔2122,后端沿径向设置有弹性锁紧机构25;所述穿刺针22包括针头221和针柄222,所述针头221依次穿设在所述过针孔2122、隔离塞14及留置软管11内,且针头221的前端穿出所述留置软管11,后端与所述针柄222固定连接,所述针柄222设于所述回收管21的回收腔211内,且针柄222上设有凸出于所述导槽214的拿捏部23;所述限制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回收管21上用以固定所述针柄222的位置,当拔出所述限制件时,推动所述拿捏部23可使所述穿刺针22退进所述回收管21的回收腔211内,且针柄222由所述弹性锁紧机构25限位锁紧。

也就是说,在初始状态时,如图1所示,限制件固定穿刺针22的针柄222,用于限制其在轴向方向的运动,使穿刺针22的针头221前端保持伸出于留置软管11,此时,医务人员可以将从留置软管11伸出的穿刺针22穿刺插入人体血管内,在穿刺完成后,拔出限制件以解除对穿刺针针柄222的限制,使得穿刺针22可以在回收管21内沿轴向运动,如此,回拉拿捏部23,使针柄222连同针头221移动至回收腔211内,直至使针柄222移动至回收腔211的后端,由弹性锁紧机构25限位锁紧,从而使穿刺针22完全处于回收腔211内,并对穿刺针22进行锁死,形成一次使用的目的,杜绝了穿刺针22外露而带来的危害,从而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避免刺伤造成交叉感染,同时,还能够避免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回收后的状态如图2所示。最后,可以将回收管21的前端从套管座10的连接口12上拆卸下来。

肝素帽30可以连接外部的输液器,通过输液器将液体输入至留置软管11,经留置软管11流入至人体血管内,实现输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回收管21的前端形成一圆台部212,圆台部212具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口12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如此,采用回收管21与套管座1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可以使得回收管21与套管座10之间连接及拆卸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圆台部212具有与所述回收腔211相通的定位腔2121,所述定位腔2121内设有一弹性体213。如此,在退回该穿刺针22时,穿刺针22可脱离该弹性体213,该弹性体213由于具有弹性,因此,弹性体213上被刺破的通孔关闭,所以,退回的穿刺针22被封堵在回收管21的回收腔211内,避免了穿刺针22内残存的血液从回收管21的过针孔2122中流出而导致污染,如此,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连接口12与输液接口13形成“y”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套管座10于连接口12所在端通过软绳连接有一端塞40,所述端塞40与所述连接口12适配,用于在所述穿刺针组件20与所述套管座10脱离后,塞合在所述连接口12内,并抵触在所述隔离塞14上,用以对隔离塞14进行限位固定。当然,该端塞40与连接口12之间可螺纹连接,也可插接。

进一步地,为了解决留置软管11内因形成有栓塞而导致流液不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使隔离塞14远离所述连接口12的一端的外缘轴向凸设有一圆环部141,如此,当完成穿刺后,通过按压端塞40或旋转端塞40,使端塞40向下运动,对隔离塞14施压,隔离塞14的圆环部141受压收缩,从而向留置软管11内提供正压的压力,迫使其内部压力增大,最终使得留置软管11内的血液不会倒流,实现防止留置软管栓塞以及流液不畅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限制件为形成于回收管21导槽214内的撕裂条24,当所述撕裂条24剥离后,所针柄222的拿捏部23可沿所述导槽214自由滑动。所述撕裂条24的其中一端具有凸起的撕扯端241。

也就是说,在撕裂条24还未撕去时,撕裂条24与回收管21是一体式结构,此时,穿刺针22的针头221穿设在留置软管11内,针柄222位于回收腔211的前端,撕裂条24的一端刚好与穿刺针针柄222上的拿捏部23抵触,对导槽214中的针柄拿捏部23起到挡止限制作用,使拿捏部23不能在回收管21上沿轴向移动。而在撕去撕裂条24之后,针柄222的拿捏部23就可以在导槽214内自由滑动,从而使穿刺针22可以随拿捏部23在回收管21内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弹性锁紧机构25包括一贯穿所述回收管21外壁的安装孔251、设于所述安装孔251内端并部分伸入至所述回收腔211内的楔形块252、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孔251外端上的封盖253以及两端抵压在所述楔形块252和封盖253之间的弹簧254,所述楔形块252伸入所述回收腔211的部分包括一面向所述回收管21前端的斜面2521以及一面向回收管21后端的平面2522。如此,使得在穿刺针22退回至回收腔211过程中,针柄222对楔形块252的斜面2521生产压力,使楔形块252沿收回管的径向向外移动,在针柄222通过楔形块252后,楔形块252在弹簧254的弹力作用下又重新伸出于回收腔211内,此时,楔形块252的平面2522与针柄222相接触,以对针柄222进行限位锁死,避免穿刺针22从回收管21中伸出导致出现安全隐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