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4777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电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消融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双极射频消融钳的一体化电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双极射频消融钳是一种应用于心胸微创外科手术的医疗器械,采用射频消融钳进行两侧环肺静脉口消融隔离,消融线准确、完整、透壁,是目前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中国有房颤患者约800万左右,60岁以上是高发人群。房颤对人体可产生很多危害。房颤时心房跳动的频率极快,而且不规整,轻者病人会感到心慌、气短、乏力,或多或少地会损害心脏功能,若同时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则会加重这些心脏病的风险。房颤也可以产生严重并发症如心房血栓脱落导致缺血性中风,则会致残、致死。

采用双极射频消融钳进行微创消融手术,无需体外循环,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进行,主要步骤为双侧肺静脉隔离、左房环肺静脉线消融、心外膜部分去神经化以及左心耳切除。优点为手术损伤小、操作快速准确、并发症少、疗效好。国际上以阵发性房颤为主要治疗对象,同时也包括严格选择的持续性、永久性房颤,6个月总体治愈率可达到91.3%。手术时间通常为2-4个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消融6个月后,对于阵发性房颤的病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0-90%(18-20)。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使这些手术越来越简单、易于重复操作。与导管介入技术相比,微创外科手术为单次治疗,其中,长期治愈率,根据国外已有经验报道,可达到90%左右。北京安贞医院房颤诊疗中心的经验:出院时窦性心律为81.8%(18/22),术后3个月时的窦性心律为90%(9/10)。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双极射频消融钳的电极部位的技术方案为,在电极座注塑成型时预留电极槽100(如图1),在电极槽内涂抹医用胶水后将电极丝101压进电极槽内(电极槽内形成有电极槽涂胶层102),与电极座103粘接固定为一体(如图2)。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双极射频消融钳的电极部位在产品工作状态时,随着电极丝温度的升高,涂胶层热熔形变后粘接能力下降,使电极丝存在翘起弹出电极槽或脱落的风险。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双极射频消融钳经长期使用后,工作部分在高温环境下容易产生电极翘起、脱落的问题。在使用时,双极射频消融钳的工作终端即电极部位的温度随时间逐渐升高,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中使电极存在翘起、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电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电极丝与电极座连为一体,不会再产生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电极包括电极丝和电极座,所述的电极丝设计成镂空状,在不改变外形尺寸的前提下在所述电极丝的侧面冲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电极座采用注塑工艺成型,且与电极丝一体一次注塑成型。

在注塑过程中,塑料流体能从电极丝镂空的通孔中流过,将电极丝固定在电极座中,使电极丝与电极座一体化。

在所述电极座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粘接电极丝的涂胶凹坑,涂胶凹坑涂满胶后更加保障了电极丝的固定。

所述涂胶凹坑的工艺作用还在于在注塑成型模具中,便于将电极丝固定在模具的槽中,将电极丝定位,以完成注塑成型。

所述电极丝包括内侧电极丝和外侧电极丝。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电极丝和电极座以最为牢固的方式固定为一体,比现有的固定技术更加安全稳定有效,将电极丝翘起弹出脱落的风险降到最低。塑料注入电极丝上的通孔中,使电极丝与电极座连为一体,不会再产生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双极射频消融钳的电极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极部位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电极的镂空电极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电极的涂胶凹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电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电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电极包括电极丝1和电极座2,所述的电极丝1设计成镂空状,在不改变外形尺寸的前提下在所述电极丝1的侧面冲有若干个通孔4,所述电极座2采用注塑工艺成型,且与电极丝一体一次注塑成型。

在注塑过程中,塑料流体能从电极丝镂空的通孔中流过,将电极丝固定在电极座中(如图3),使电极丝与电极座一体化。

如图4所示,在所述电极座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粘接电极丝的涂胶凹坑5,涂胶凹坑涂满胶后更加保障了电极丝的固定。

所述涂胶凹坑的工艺作用还在于在注塑成型模具中,便于将电极丝固定在模具的槽中,将电极丝定位,以完成注塑成型。

如图4所示,所述电极丝包括内侧电极丝11和外侧电极丝12。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要点为将电极丝设计成镂空状,即不改变外形尺寸的前提下在其侧面冲若干个通孔(如图3);电极座采用注塑工艺,与电极丝一体一次注塑成型。此方案核心技术在于电极座模腔中注入的塑料流体将从电极丝镂空的通孔中流过,将电极丝固定在电极座中(如图6)。凹坑涂满胶后更加保障了电极丝的固定,该技术方案使电极丝和电极座二者以最为牢固的方式固定为一体,比现有固定技术更加安全稳定有效。塑料注入上述的通孔中,使电极丝与电极座连为一体,不会再产生脱落。

作为本专利的进一步改进,电极座内部设有若干个粘接电极丝的涂胶凹坑(如图4);其作用在于便于在此处涂胶,将上下电极座与电极丝共同粘结在金属上下缘上。凹坑的工艺作用还在于在注塑成型模具中,便于将电极丝固定在模具的槽中,将电极丝定位,以完成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关键点在于:电极丝侧立面有若干通孔,呈镂空状(如图3),与电极座一体一次注塑成型,电极座内部设有若干个粘接电极丝的涂胶凹坑(如图4),电极座模腔中注入的塑料流体能从电极丝镂空的通孔中流过,将电极丝固定在电极座中(如图6),实现一体化电极,使用时凹坑内再次涂胶可更加确保电极丝的固定。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