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硬膜外麻醉的硬膜外导管固定片。
背景技术:
:
疼痛已经成为继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疼痛分急性和慢性疼痛。对于疼痛的治疗,尤其是围术期急性疼痛或慢性痛急性发作临床常常采用持续镇痛泵治疗。相关文献报道,硬膜外镇痛泵与静脉镇痛泵相比,具有费用低、副作用小、镇痛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但硬膜外镇痛泵也不可避免有它的局限性。首先,传统的硬膜外固定贴无防水作用,如有血液、体液浸湿,则立即失去它的固定作用,很容易造成脱管,镇痛泵失效。其次,硬膜外麻醉固定导管没有统一方法,大多数人使用的直线型固定法没有缓冲作用,患者移床、翻身时如不小心保护则很容易造成脱管,难以起到完善的镇痛作用。第三,传统的硬膜外导管固定贴材质粗糙且透气性差,许多患者由于天气炎热、病房通风差等因素,背部皮肤瘙痒、起湿疹、过敏,大大的影响了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定后不易脱管且舒适度更高的硬膜外导管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硬膜外导管固定片,具有由软体材料制成的、外形大体呈圆片状的主体,主体中央设有可供硬膜外导管穿过的通孔;主体的边缘还设有切口,切口向中央延伸至通孔;主体的侧表面上设有周向环绕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是由底层的防水透气膜、中层的吸水芯层以及表层的透气层依次叠合组成。优选地,所述防水透气膜由PU膜、TPU膜或聚四氟乙烯膜制成;吸水芯层由吸水及保水性能强的高吸水树脂、纯木浆或二者的复合材料制成;所述透气层由无纺布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呈螺旋状环绕于主体的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硬膜外导管固定片,其主体侧表面上设有周向环绕的凹槽,穿过固定片主体中央的硬膜外导管可嵌入凹槽并围绕主体固定,该固定方式可以有效地缓冲外力拉拽作用,从而避免直线型固定法在患者移床、翻身时产生拉拽而导致脱管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片主体由底层的防水透气膜、中层的吸水芯层以及表层的透气层构成,可保持固定部位干燥、透气,有效减少湿疹、过敏等症状的发生,同时克服了传统固定贴易被血液、体液浸湿而失去固定作用、乃至造成脱管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硬膜外导管固定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的三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硬膜外导管固定片具有由软体材料制成的、外形大体呈圆片状的主体1,主体1中央设有可供硬膜外导管穿过的通孔2;主体1的边缘还设有切口3,切口3向中央延伸至通孔2,硬膜外导管可由切口3方便地塞入通孔2中;主体1的侧表面上设有周向环绕的凹槽4,硬膜外导管可嵌入凹槽4中。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主体1是由底层的防水透气膜11、中层的吸水芯层12以及表层的透气层13依次叠合组成。优选地,所述防水透气膜11选择PU膜、TPU膜或聚四氟乙烯膜;吸水芯层12由吸水及保水性能强的高吸水树脂、纯木浆或二者的复合材料制成;所述透气层13由无纺布制成。在使用状态中,处于最底层的防水透气膜11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可及时排出体表的湿气和热气、保持体表皮肤干燥,同时避免因血液、体液的浸湿作用而导致固定片主体的脱落;中层的吸水芯层12起到吸水和锁水的作用;表层的透气层13进一步起到透气的作用。
为了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所述凹槽4可以是螺纹凹槽,即凹槽4呈螺旋状环绕于主体1的侧表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透视图,使用时,位于主体1最底层的防水透气膜11直接贴触于患者皮肤表面,硬膜外导管5可通过切口3塞入通孔2,从通孔2穿出的硬膜外导管5嵌入凹槽4中,并沿凹槽4环绕固定在主体1外周,最后通过医用敷贴6将硬膜外导管5和主体1的结合体帖敷固定于患者皮肤表面,医用敷贴6对主体1和硬膜外导管5的结合体形成部分或全部覆盖。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及连接设置等都可以有所变化,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或惯用手段的替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