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用防水防滑脚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6355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用防水防滑脚踏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手术设备,具体说是一种手术用防水防滑脚踏。



背景技术:

许多手术需要的相关设备用脚踏控制,如腔镜器械、电勾等设备,在手术过程中,血液和冲洗液会沿着手术巾和吸引器头流出,液体易于流到置于底面的脚踏控制设备和地面,直接导致脚踏放置不稳、打滑。液体进入脚踏设备会造成故障,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另外,脚踏的控制引线在使用时难以避免频繁摆动,容易导致引线出口处折断,导致设备无法使用。目前尚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手术用防水防滑脚踏,解决防水、防滑和引线易于折断的问题。

所述手术用防水防滑脚踏,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表面为踏板操作面的壳体,踏板操作面为前高后低的斜面,踏板设于踏板面的上部;脚踏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竖直面,其中前端面设有引线口,脚踏的控制引线从引线口伸出,所述脚踏的下部设有增重板,底面设有多个防滑脚;

所述脚踏的上表面和侧面密闭覆设有防水膜,防水膜与贴合于前、后端面的锁扣板条密封连接,所述锁扣板条设有防水膜卡扣,防水膜卡扣与踏板的前、后端面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在壳体的斜面下部设有储水腔,储水腔在壳体的上侧表面横向开口;所述防水膜设有表里两层,表层的防水膜设有多个收水孔,里层的防水膜连续密闭设置,里层的防水膜在所述储水腔处设有储水囊;

所述引线口嵌设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内侧和外侧均覆设有防水橡胶层,所述穿线管轴向分为两半,在接合处设有将两半穿线管扣合为一体的线管卡扣,在穿线管的外端部套设有橡胶软管。

进一步地,在前端面的引线口周围设有直径为引线口2.5~4倍的挡线槽,挡线槽设有内螺纹,在所述穿线管外部套设有与挡线槽螺纹连接的挡线管,所述挡线管轴向长度为控制引线直径的2~12倍。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线管的内侧壁外部为内小外大的圆台状,圆台状内侧壁的内端直径不小于橡胶软管的外径,圆台的倾角为30°~60°。

优选地,所述控制引线的线管外套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与线管之间的导水腔的侧壁直径差为0.8~2cm,导水腔径向设有支撑筋,所述导水腔的上端开口,底端封闭,底端设有引出的分水管。

优选地,所述收水孔沿脚踏的踏板操作面前后排位置交错设置,所述储水腔开口设置于收水孔的下方,踏板操作面沿倾斜方向设有多条凹槽。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脚踏的基础上,以低的成本进行改进,可以有效解决脚踏在手术过程中的易于地面打滑、可以防水和大幅延长引线使用寿命的问题。

由于地面液体造成脚踏打滑的解决方案又不依赖地面的,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另一是增加重量,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在脚踏底部设置防滑脚,不仅可以将脚踏设备架起,脱离底面污水,而且大幅减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压强,增强摩擦力;另一方面,在脚踏设备内部设置增重板,进一步提高与地面的摩擦力。

在脚踏设备上面和侧面覆设可更换的防水膜,可以杜绝液体进入设备内部损坏设备,又不影响脚踏的使用。为了防止落在脚踏设备上的液体不溢出,踏板操作面沿倾斜方向设置凹槽,踏板操作面下部设置横向开口的储水腔,将防水膜上层设置错排的收水孔,使水顺着凹槽流入储水腔,并由里层的防水膜在储水腔内形成储水囊,收集落下的污水。收集的储水囊和防水膜易于通过卡扣拆卸更换。既防止了水进入设备内部,又防止水流外溢。

在控制引线也做了类似功能的设计,通过导水腔将水流导引到底部,并从分水管引出,避免了污水流入设备,也防止了污水外溢。

在设备的引线连接处,以内外侧带防水橡胶层的穿线管隔离设备内、外,为保证防水橡胶层的密闭效果,将引线布设好后再将两半穿线管通过卡扣合拢,不需穿线。穿线管外侧的橡胶软管和挡线管都是为了限制引线的固定连接处的转折角度,挡线管的长度大于直径的2倍使引线弯折小于40度,大为减小了引线折损率。尤其挡线管的喇叭形设计可以实现引线在任一位置的摆动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使控制引线的转折和活动强制形成过度区,而不依赖于对引线不同位置针对性的防护,使得引线在任意位置需要伸出时均可得到保护,有效延长引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B剖面视图,

图4是图2中K处放大图。

图中:1—防水膜卡扣,2—储水腔,3—壳体,4—踏板,5—防水膜,6—控制引线,7—穿线管,8—线管卡扣,9—分水管,10—挡线管,11—引线口,12—增重板,13—防滑脚,14—锁扣板条,15—线管腔,16—导水管,17—导水腔,18—线管,19—支撑筋,20—橡胶软管,21—储水囊,22—收水孔,23—防水橡胶层,24—挡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2中所示手术用防水防滑脚踏,用于腔镜器械、电勾等设备的脚踏控制,脚踏上表面为踏板操作面,上表面壳体3为前高后低的斜面,踏板4设于踏板面的上部,踏板通过踩动可以绕下部的轴做小角度的转动,从而触发开关,控制输出信号。

如图2,所述脚踏的下部设有增重板12,底面设有多个防滑脚13。通常,防滑脚仅需设置3个或4个即可,更多的防滑脚会导致其中有防滑脚并不会受到压力,实际承力的防滑脚仍然只有3个或4个。由于支撑面积大幅减小,防滑脚与地面之间的压力远大于整面接触。如果地面的液体造成脚踏打滑的解决方案又不依赖地面,则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另一是增加重量,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在脚踏底部设置防滑脚,将脚踏设备架起,脱离底面污水,而且大幅减小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压强,因而增强了摩擦力;另一方面,在脚踏设备内部设置增重板,进一步提高压力、增强了与地面的摩擦力。

脚踏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竖直面,其中前端面设有引线口11,脚踏的控制引线6从引线口11伸出。在手术过程中,血水和冲洗水会从手术巾和吸引器头流出,落到底面或顺着控制引线流下,可能进入脚踏设备。

为防止液体进入脚踏设备,在所述脚踏的上表面和侧面密闭覆设有防水膜5,防水膜与贴合于前、后端面的锁扣板条14密封连接,所述锁扣板条14设有防水膜卡扣1,防水膜卡扣1与踏板的前、后端面可拆卸连接;防水膜卡扣1可设置为长条形凸条,锁扣到带配套凹槽的锁扣板条中,将防水膜临时固定,需要更换时可以方便地拆开更换防水膜。

所述防水膜5设有两层,表层的防水膜设有多个收水孔22,表层下的里层的防水膜连续密闭设置,里层的防水膜在所述储水腔2处设有储水囊21;在壳体的斜面下部设有储水腔2,储水囊置于储水腔内,储水腔仅在壳体的上侧表面横向开口,开口高度不低于储水腔的高度,用来储存从收水孔流下的污水。踏板操作面沿倾斜方向设有多条凹槽,为流下污水设置到达储水腔的收集通道,所述收水孔22沿脚踏的踏板操作面前后排位置交错设置,所述储水腔2开口设置于收水孔的下方,因此,顺着踏板操作面流下的液体都会进入收水孔22,并沿着凹槽流入储水囊内暂存,在需要更换时取出防水膜和附带的储水囊,使流下的液体不会四处外溢。

控制引线的结构同样起到既可以防水又防止污水外溢的作用,如图3,所述控制引线6的线管18外套设有导水管16,所述导水管16与线管18之间的导水腔17的侧壁直径差为1cm,导水腔17径向设有支撑筋19,所述导水腔的上端开口,底端封闭,底端设有引出的分水管9。通过导水腔将水流导引到底部,并从分水管引出,避免了污水流入设备,也防止了污水外溢。

所述引线口11嵌设有穿线管7,所述穿线管内侧和外侧均覆设有防水橡胶层23,防水橡胶层23对穿线管外部和内部均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穿线管内侧的防水橡胶层所围成的空间小于控制引线的外径,直接从穿线管穿线困难。穿线管7轴向分为两半,在接合处设有将两半穿线管扣合为一体的线管卡扣8,在穿线时,将控制引线在打开的穿线管中心沿轴线放置,再闭合卡扣,防水橡胶层被挤压密封。

如图4,在穿线管7的外端部套设有橡胶软管20,也就是控制引线从穿线管穿出部分,穿出后的控制引线受到橡胶软管的支撑,不会有较大角度的弯折。

在前端面的引线口11周围设有直径为引线口3倍的挡线槽24,挡线槽底面与前端面平行,挡线槽侧壁设有内螺纹,在所述穿线管7外部套设有与挡线槽24螺纹连接的挡线管10,所述挡线管轴向长度为控制引线6直径的5~10倍,挡线管限制了控制引线的摆动幅度,且不依赖于引线的位置,任意部位的引线在挡线管位置都可以得到防护,挡线管的长度大些则对控制引线的保护作用更好。

如图4,所述挡线管10的内侧壁外部为内小外大的圆台状,圆台状内侧壁的内端直径不小于橡胶软管20的外径,圆台的倾角为30°~60°,没有倾角的挡线管在转折处可能有90度或更大的弯折,实际上对引线的保护作用不大,倾角过大则直接在挡线管内部就产生了过度弯折,因此适当角度的倾角对引线的保护作用才是适当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