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喂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67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喂药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喂药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部分患者因自身病情状况,口腔部位无法自行张开,当患者需要进行服药时,便需要医护人员人工将患者口腔用手搬开,再对将相应药物放入患者口腔,对其进行胃药,但该种方式,不仅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负担,并且,当患者需要服用颗粒药物时,医护人员不仅需要将颗粒药物放入患者口腔,还需要将清水喂入患者口腔,但因患者口腔无法自由活动,便极易造成清水外溢,从而影响患者喂药效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喂药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喂药器,来解决目前部分临床患者,因自身病情状况,传统方式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方便的喂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喂药器,包括套筒、固定座、撑开板、把手、压舌管、顶嘴、第一弹簧、挡圈、药筒、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绞龙、旋转手柄、滑动杆、活塞、第一流通管道、固定板、第二弹簧、封板、第二流通管道、第三流通管道、插槽、螺纹筒、卡筒,所述的固定座位于套筒右侧上下两端,所述的固定座与套筒螺纹相连,所述的撑开板贯穿于固定座中端,所述的撑开板与固定座转动相连,所述的把手位于撑开板左侧,所述的把手与撑开板一体相连,所述的压舌管位于套筒内部右侧,所述的压舌管与套筒滑动相连,所述的顶嘴位于压舌管内部右侧,所述的顶嘴与压舌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位于压舌管左侧,所述的第一弹簧与压舌管胶水相连,所述的挡圈位于第一弹簧左侧,所述的挡圈与第一弹簧胶水相连,所述的药筒位于压舌管内部左侧,所述的药筒与压舌管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腔体位于药筒内部上端,所述的第二腔体位于药筒内部下端,所述的绞龙位于第一腔体内部,所述的绞龙与药筒转动相连,所述的旋转手柄贯穿药筒左侧中端,所述的旋转手柄与药筒转动相连,且所述的旋转手柄与药筒螺纹相连,所述的滑动杆贯穿药筒左侧,所述的滑动杆与药筒滑动相连,所述的活塞位于滑动杆右侧,所述的活塞与滑动杆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流通管道位于活塞内部,所述的固定板位于药筒内部右侧,所述的固定板与药筒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位于固定板内部左侧,所述的第二弹簧与固定板胶水相连,所述的封板位于第二弹簧右侧,所述的封板与第二弹簧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流通管道位于固定板内部上端,所述的第三流通管道位于固定板内部下端,所述的插槽位于把手左侧,所述的插槽与把手螺纹相连,所述的螺纹筒贯穿于套筒左侧,所述的螺纹筒与套筒螺纹相连,所述的卡筒贯穿于螺纹筒,所述的卡筒与螺纹筒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撑开板右侧一侧还设有牙槽,所述的牙槽为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牙槽内部还设有弹性垫,所述的弹性垫与撑开板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药筒左侧上端还设有第一密封塞,所述的第一密封塞与药筒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药筒左侧下端还设有第二密封塞,所述的第二密封塞与药筒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顶嘴内部上端还设有第四流通管道。

进一步,所述的顶嘴内部下端还设有第五流通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喂药器,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将第一密封塞打开,再将相应颗粒药物放入第一腔体内部,再将第一密封塞插入药筒,即使第一腔体密封,然后医护人员再将第二密封塞打开,再将清水倒入第二腔体,再将第二密封塞插入药筒,即使第二腔体密封,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喂药时,便可手指套入把手,再将撑开板插入患者口腔上牙与下牙之间,因撑开板形状为弧形,此时当医护人员推动该装置时,撑开板便顺着患者牙齿进行滑动,即使得患者上牙与下牙分别滑入牙槽内,然后医护人员便可按压把手,使把手带动撑开板顺着固定座方向进行旋转,即使撑开板将患者上牙与下牙撑开,同时,医护人员可旋转螺纹筒,使螺纹筒顺着套筒作由左向右运动,即螺纹筒带动卡筒滑入插槽,通过卡筒的作用,对插槽进行固定,从而最终实现了把手的固定,然后医护人员便可将药筒整体插入套筒,再推动药筒,使药筒依次通过挡圈以及第一弹簧,最终滑入压舌管内部,然后医护人员再推动药筒整体,使药筒推动挡圈,即挡圈带动第一弹簧联动压舌管顺着套筒内部作由左向右运动,当压舌管到达套筒右侧位置后,因套筒的限位,使得压舌管无法进行滑动,此时当医护人员再推动药筒时,药筒便推动挡圈挤压第一弹簧,即使第一弹簧收缩,从而使药筒顺着压舌管由左向右滑动,当顶嘴触碰封板时,因顶嘴的作用,使封板由右向左滑动,即实现了第二流通管道与第三流通管道的打开,此时,医护人员便可转动旋转手柄,使旋转手柄带动绞龙同步旋转,即通过绞龙旋转的作用,使颗粒药物由第一腔体左侧向第一腔体右侧运动,即使颗粒药物进入第二流通管道,再从第二流通管道通过第四流通管道进入到患者口腔,然后医护人员便可将滑动杆向左侧拉动,使滑动杆带动活塞作由右向左运动,即使第一流通管道到达第二腔体左侧,然后第二腔体内部清水便进入到第一流通管道内部,清水再依次通过第三流通管道以及第五流通管道,最终进入到患者口腔,即清水与颗粒药物混合,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喂药,同理,医护人员也可根据以上相同方法,对患者进行液体药物喂药,该喂药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对患者进行颗粒药物以及液体药物的喂药,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对患者口腔进行撑开,从而实现对口腔无法自行张开患者的喂药,最终在实现了患者治疗的同时,也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同时,弹性垫的材质为海绵,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及柔软性,使其与患者牙齿软接触,从而调高了对患者牙齿的保护,第二弹簧是为了推动封板,使封板对第二流通管道以及第三流通管道进行密封,从而避免了药物以及清水的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喂药器主视图;

图2是喂药器剖视图;

图3是固定板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4是顶嘴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5是牙槽部位放大图;

图6是第一密封塞以及第二密封塞放大剖视图。

套筒1、固定座2、撑开板3、把手4、压舌管5、顶嘴6、第一弹簧7、挡圈8、药筒9、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11、绞龙12、旋转手柄13、滑动杆14、活塞15、第一流通管道16、固定板17、第二弹簧18、封板19、第二流通管道 20、第三流通管道21、插槽22、螺纹筒23、卡筒24,牙槽301、弹性垫302、第四流通管道601、第五流通管道602、第一密封塞901、第二密封塞9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喂药器,包括套筒1、固定座2、撑开板3、把手4、压舌管5、顶嘴6、第一弹簧7、挡圈8、药筒9、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11、绞龙12、旋转手柄13、滑动杆14、活塞15、第一流通管道16、固定板17、第二弹簧18、封板19、第二流通管道20、第三流通管道21、插槽22、螺纹筒23、卡筒24,所述的固定座2位于套筒1右侧上下两端,所述的固定座2与套筒1螺纹相连,所述的撑开板3贯穿于固定座2中端,所述的撑开板3与固定座2转动相连,所述的把手4位于撑开板3左侧,所述的把手4与撑开板3一体相连,所述的压舌管5位于套筒1内部右侧,所述的压舌管5与套筒1滑动相连,所述的顶嘴6位于压舌管5内部右侧,所述的顶嘴6与压舌管5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7位于压舌管5左侧,所述的第一弹簧7与压舌管5胶水相连,所述的挡圈8位于第一弹簧7左侧,所述的挡圈8与第一弹簧7胶水相连,所述的药筒9位于压舌管5内部左侧,所述的药筒9与压舌管5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腔体10位于药筒9内部上端,所述的第二腔体11位于药筒9内部下端,所述的绞龙12位于第一腔体10内部,所述的绞龙12与药筒9转动相连,所述的旋转手柄13贯穿药筒9左侧中端,所述的旋转手柄13与药筒9转动相连,且所述的旋转手柄13与药筒9螺纹相连,所述的滑动杆14贯穿药筒9左侧,所述的滑动杆14与药筒9滑动相连,所述的活塞15位于滑动杆14右侧,所述的活塞15与滑动杆14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流通管道16位于活塞15内部,所述的固定板17位于药筒9内部右侧,所述的固定板17与药筒9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18位于固定板17内部左侧,所述的第二弹簧18与固定板17胶水相连,所述的封板19位于第二弹簧18右侧,所述的封板19与第二弹簧18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流通管道20位于固定板17内部上端,所述的第三流通管道20位于固定板17内部下端,所述的撑开板3右侧一侧还设有牙槽301,所述的牙槽301为凹槽,所述的牙槽301内部还设有弹性垫302,所述的弹性垫302与撑开板3胶水相连,所述的药筒9左侧上端还设有第一密封塞901,所述的第一密封塞901与药筒9紧配相连,所述的药筒9左侧下端还设有第二密封塞902,所述的第二密封塞902与药筒9紧配相连,所述的顶嘴6内部上端还设有第四流通管道601,所述的顶嘴6内部下端还设有第五流通管道602,所述的插槽22位于把手4左侧,所述的插槽22与把手4螺纹相连,所述的螺纹筒23贯穿于套筒1左侧,所述的螺纹筒23与套筒1螺纹相连,所述的卡筒24贯穿于螺纹筒23,所述的卡筒24与螺纹筒23一体相连。

该喂药器,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将第一密封塞901 打开,再将相应颗粒药物放入第一腔体10内部,再将第一密封塞901插入药筒 9,即使第一腔体10密封,然后医护人员再将第二密封塞902打开,再将清水倒入第二腔体11,再将第二密封塞902插入药筒9,即使第二腔体11密封,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喂药时,便可手指套入把手4,再将撑开板3插入患者口腔上牙与下牙之间,因撑开板3形状为弧形,此时当医护人员推动该装置时,撑开板3 便顺着患者牙齿进行滑动,即使得患者上牙与下牙分别滑入牙槽301内,然后医护人员便可按压把手4,使把手4带动撑开板3顺着固定座2方向进行旋转,即使撑开板3将患者上牙与下牙撑开,同时,医护人员可旋转螺纹筒23,使螺纹筒23顺着套筒1作由左向右运动,即螺纹筒23带动卡筒24滑入插槽22,通过卡筒24的作用,对插槽22进行固定,从而最终实现了把手4的固定,然后医护人员便可将药筒9整体插入套筒1,再推动药筒9,使药筒9依次通过挡圈 8以及第一弹簧7,最终滑入压舌管5内部,然后医护人员再推动药筒9整体,使药筒9推动挡圈8,即挡圈8带动第一弹簧7联动压舌管5顺着套筒1内部作由左向右运动,当压舌管5到达套筒1右侧位置后,因套筒1的限位,使得压舌管5无法进行滑动,此时当医护人员再推动药筒9时,药筒9便推动挡圈8 挤压第一弹簧7,即使第一弹簧7收缩,从而使药筒9顺着压舌管5由左向右滑动,当顶嘴6触碰封板19时,因顶嘴6的作用,使封板19由右向左滑动,即实现了第二流通管道20与第三流通管道21的打开,此时,医护人员便可转动旋转手柄13,使旋转手柄13带动绞龙12同步旋转,即通过绞龙12旋转的作用,使颗粒药物由第一腔体10左侧向第一腔体10右侧运动,即使颗粒药物进入第二流通管道20,再从第二流通管道20通过第四流通管道601进入到患者口腔,然后医护人员便可将滑动杆14向左侧拉动,使滑动杆14带动活塞15作由右向左运动,即使第一流通管道16到达第二腔体11左侧,然后第二腔体11内部清水便进入到第一流通管道16内部,清水再依次通过第三流通管道21以及第五流通管道602,最终进入到患者口腔,即清水与颗粒药物混合,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喂药,同理,医护人员也可根据以上相同方法,对患者进行液体药物喂药,同时,弹性垫302的材质为海绵,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及柔软性,使其与患者牙齿软接触,从而调高了对患者牙齿的保护,第二弹簧18是为了推动封板19,使封板19对第二流通管道20以及第三流通管道21进行密封,从而避免了药物以及清水的流出。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