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氧膜改性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5674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钛氧膜改性血管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钛氧膜改性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常用于治疗血管管腔堵塞所引起的多种病症的心血管介入手术中。在安装血管支架的过程中,一般借助导管及球囊将血管支架送入血管的狭窄处,然后扩张球囊同时撑开已缩在球囊上的支架,从而使变窄的血管恢复正常。这样可以令血管支架镶在血管内壁,保证血流的畅通。

血管支架植入血管后,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一方面由于支撑架稳定性不足容易造成血管壁的损伤,出现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病状,另一方面,金属支架长期和血管壁接触会释放出有害的金属离子,不利于血管的修复,且容易引起急性并发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钛氧膜改性血管支架,以解决血管支架稳定性不足容易造成血管再狭窄以及长期与血管壁接触会释放有害金属离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钛氧膜改性血管支架,包括支撑环、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支撑环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成网管结构,相邻两个支撑环对称设置,支撑环由U型单元上下连接而成,U型单元通过弧形连接件连接成回折结构,支撑环、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表面设有氧化钛薄膜层。

通过本实技术方案提供的血管支架,有效提升了支架的稳定性,避免了支架有害金属离子的释放,降低了支架血栓的形成和再狭窄临床并发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其工作原理为:将相邻的支撑环对称设置,并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成网管结构,提高了支架的稳定性,避免血管再狭窄发生;此外,在支撑架表面设置氧化钛薄膜层,避免了有害金属离子的释放,有利于提高生物相容性。

进一步限定,U型单元上设置有防滑凹槽。

在U型单元上设置有防滑凹槽,增大了血管壁与血管支架的接触面里,有效避免了血管支架在血液流动的长期冲击下发生位移,进而导致病变位置出现再狭窄。

进一步限定,防滑凹槽为弧形槽。

将防滑凹槽设置成弧形槽,有效避免了凹槽棱边对血管壁的损伤,有利于血管壁的修复。

进一步限定,支撑环径向回缩率和轴向短缩率均<5%。

径向回缩率和轴向短缩率均小于5%,能有效保证血管支架的支撑结构,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保证血管中血液的流通性,同时提高血管支架和血管的相容性。

进一步限定,支撑环径向支撑力>2N。

有效的保证了血管支架的支持强度,防止血管支架发生形变,避免血管的再狭窄现象。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钛氧膜改性血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原件符号说明如下:

支撑环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U型单元4、弧形连接件5、防滑凹槽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钛氧膜改性血管支架,包括支撑环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支撑环1通过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连接成网管结构,相邻两个支撑环1对称设置,支撑环1由U型单元4上下连接而成,U型单元4通过弧形连接件5连接成回折结构,支撑环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和弧形连接件5表面设有氧化钛薄膜层。

U型单元4上设置有防滑凹槽6。

防滑凹槽6为弧形槽。

支撑环1径向回缩率和轴向短缩率均<5%。

支撑环1径向支撑力>2N。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技术方案提供的血管支架,有效提升了支架的稳定性,避免了支架有害金属离子的释放,降低了支架血栓的形成和再狭窄临床并发症。

其工作原理为:将相邻的支撑环对称设置,并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成网管结构,提高了支架的稳定性,避免血管再狭窄发生;此外,在支撑架表面设置氧化钛薄膜层,避免了有害金属离子的释放,有利于提高生物相容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钛氧膜改性血管支架。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