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左心房和左心室感测与起搏的左侧单通道引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032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用于左心房和左心室感测与起搏的左侧单通道引线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7月1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no.62/187,800的优先权,其通过整体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本发明涉及用于刺激/感测患者的心脏的医疗装置与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以微创方式刺激/感测心脏的左心房与左心室的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可植入医疗装置,诸如电刺激器或传感器,被用于多种治疗应用中。在一些可植入医疗装置中,在一个或多个医疗引线的协助下电刺激器或传感器将电脉冲传送到患者内的目标组织位置。医疗引线在一端联接到可植入医疗装置,同时承载电极的另一端布置在目标组织位置。电极可以用于刺激和/或感测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例1中,装置包括:可植入医疗装置;以及单通道可植入引线,其构造为联接到可植入医疗装置并且布置在患者的左心室与左心房附近或患者的左心室与左心房中,可植入医疗引线包括:柔性引线本体、近端区域、远端区域以及在近端区域与远端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至少一个近端电极,其布置在柔性引线本体的近端区域中并且构造为感测与起搏患者的左心房;以及至少一个远端电极,其布置在柔性引线本体的远端区域中并且构造为感测与起搏患者的左心室。

在实例2中,实例1的装置,其中,可植入医疗装置包括具有连接器端口的顶盖,并且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经由连接器端口联接到可植入医疗装置。

在实例3中,实例2的装置,其中,可植入医疗装置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装置与心动过缓起搏器中的至少一个。

在实例4中,实例1-3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近端电极构造为在心大静脉(gcv)和冠状静脉窦的至少一个中感测与起搏患者的左心房。

在实例5中,实例1-4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远端电极构造为搏在患者的冠状分支中感测与起患者的左心室。

在实例6中,实例1-5的装置,其中,近端区域与远端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构造为与血管壁接合以固定引线的预偏置形状。

在实例7中,实例6的装置,其中近端区域与远端区域包括构造为与血管壁接合以固定引线的预偏置形状。

在实例8中,实例1-7的装置,其中,柔性引线本体的中间区域包括可调节长度,此可调节长度构造为压缩与伸展。

在实例9中,实例8的装置,其中,可调节中间区域构造为压缩与伸展以减轻移位力来增强近端区域或远端区域的锚定。

在实例10中,实例8的装置,其中,可调节中间区域包括具有比近端区域与远端区域的材料组分更低的硬度的材料组分。

在实例11中,实例1-10的装置,其中,中间区域没有电极。

在实例12中,实例1-11的装置,其中,中间区域具有第一厚度,并且近端与远端区域具有第二厚度,并且第一厚度不同于第二厚度。

在实例13中,实例1-12的装置,其中,中间长度在40mm与150mm之间。

在实例14中,实例1-13的装置,其中,近端区域、远端区域与中间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聚氨酯,并且近端区域、远端区域与中间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硅树脂。

在实例15中,实例14的装置,还包括在聚氨酯与硅树脂之间的材料过渡部分,并且材料过渡区域构造为提供偏置。

在实例16中,装置包括:可植入医疗装置;以及单通道可植入引线,其构造为联接到可植入医疗装置并且布置在患者的左心室与左心房附近或患者的左心室与左心房中,可植入医疗引线包括柔性引线本体,其具有构造为抵靠左心房心外膜壁的心外膜表面锚定柔性引线本体的近端区域,构造为将柔性引线本体锚定到左心室心外膜壁的远端区域,以及在近端区域与远端区域之间的可调节中间区域;以及至少一个远端电极,其布置在柔性引线本体的远端区域中并且构造为感测与起搏患者的左心室。

在实例17中,实例16的装置,其中,可植入医疗装置包括具有连接器端口的顶盖,并且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经由连接器端口联接到可植入医疗装置。

在实例18中,实例17的装置,其中,可植入医疗装置是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装置与心动过缓起搏器中的至少一个。

在实例19中,实例16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近端电极构造为在gcv或冠状窦中感测与起搏患者的左心房,并且至少一个远端电极构造为在患者的冠状分支中感测与起搏患者的左心室。

在实例20中,实例16的装置,其中,柔性引线本体的中间区域包括可调节长度,此可调节长度构造为压缩与伸展。

在实例21中,实例16的装置,其中,中间区域包括第一厚度,并且近端与远端区域包括第二厚度,并且第一厚度不同于第二厚度。

在实例22中,实例16的装置,其中,中间长度在40mm与150mm之间。

在实例23中,实例16的装置,其中,近端区域、远端区域与中间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聚氨酯,并且近端区域、远端区域与中间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硅树脂。

在实例24中,实例23的装置,还包括在聚氨酯与硅树脂之间的材料过渡部分,并且其中材料过渡区域构造为提供偏置。

在实例25中,实例24的装置,其中,材料过渡区域邻近至少一个近端电极或至少一个远端电极。

在实例26中,实例25的装置,其中,材料过渡区域邻近至少一个近端电极,并且至少一个近端电极在gcv或冠状静脉窦中接触患者的左心房。

在实例27中,单通道可植入引线包括:柔性引线本体、构造为锚定柔性引线本体的近端区域、构造为锚定柔性引线本体的远端区域以及在近端区域与远端区域之间的可调节中间区域,可调节中间区域构造为减轻移位力以增强近端区域或远端区域的锚定;至少一个近端电极,其布置在柔性引线本体的近端区域中并且构造为感测与起搏患者的左心房;以及至少一个远端电极,其布置在柔性引线本体的远端区域中并且构造为感测与起搏患者的左心室。

在实例28中,实例27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其中,柔性引线本体的可调节中间区域包括可调节长度。

在实例29中,实例27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其中,可调节中间区域构造为压缩与伸展以减轻移位力来增强近端区域或远端区域的锚定。

在实例30中,实例27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其中,近端区域与远端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构造为与血管壁接合以固定引线的预偏置形状。

在实例31中,实例27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其中,近端区域与远端区域包括构造为与血管壁接合以固定引线的预偏置形状。

在实例32中,将单通道可植入引线植入患者的左心室与左心房附近的冠状静脉系统中的方法,此方法包括:将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的包括至少一个近端电极的近端区域抵靠患者的左心房心外膜壁布置;使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的包括至少一个远端电极的远端区域抵靠患者的左心室心外膜壁布置;单通道可植入引线在近端区域与远端区域之间具有可调节中间区域;经由至少一个近端电极感测与起搏患者的左心房的心博节律;以及经由至少一个远端电极感测或起搏患者的左心室。

在实例33中,实例32的方法,其中,布置近端区域包括将至少一个近端电极布置在患者的gcv或冠状窦中。

在实例34中,实例33的方法,其中,布置远端区域包括将至少一个远端电极布置在患者的冠状分支中。

在实例35中,实例32的方法,其中,还包括将单通道可植入引线联接到可植入医疗装置,其中,可植入医疗装置是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装置与心动过缓起搏器中的至少一个。

尽管公开了多个实施方式,但通过下面的示出并且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因此,附图与详细描述在性质上将被视为描述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包括示例性可植入医疗装置与可植入引线的可植入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在患者心脏中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的示例性布置的描述。

图3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在患者心脏中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的另一个示例性布置的描述。

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可调节中间区域的示例性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的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可调节中间区域的另一个示例性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的示意图。

图4c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可伸缩中间区域的示例性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的示意图。

图4d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单通道可植入引线与中间区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的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将单通道可植入引线植入患者的冠状静脉系统中的左心室与左心房附近(或周围)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发明顺从多种修改与替换形式,但在附图中通过实例的方式示出了并且在下面进行了详细地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是使本发明限于所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地,本发明旨在覆盖属于如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等效物以及替换物。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包括示例性可植入医疗装置102与可植入引线104的可植入系统100的示意图。如示出的,系统100包括可植入医疗装置102与可植入引线104。如图1中所示,可植入引线104包括大体上在106处指示的近端与大体上在108处指示的远端。此外,可植入引线104可以包括柔性引线本体110。如图1中所示,心脏112包括右心房114、右心室116、左心房118、左心室120与二尖瓣128。可以看到心脏112包括覆盖心肌124的心内膜122。

可植入医疗装置102可以皮下地植入在植入位置内或者隐藏在患者的胸腔或腹腔中。可植入医疗装置102可以是在技术领域中已知或者后来开发的用于探测患者的心脏情况和/或将电治疗刺激传送到患者的任何可植入医疗装置。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可植入医疗装置102是心动过缓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复律/心脏除颤器(icd)、构造为用于起搏的心脏再同步(crt)装置,并且/或包括起搏、crt与除颤能力的组合。

可植入医疗装置102可以包括顶盖126。顶盖126可以包括用于将可植入引线104联接到可植入医疗装置102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器端口(未示出)。顶盖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器端口与可植入引线104的连接器组件(未示出)电力地且物理地接触。顶盖126附接到气封的闭合件,其包括电池、电子电路以及本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公知的其它部件。在顶盖126中的电触头(未示出)是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公知的任意类型,其经由安装为延伸通过气封的闭合件的馈通(未示出)电连接,以使可植入引线104与可植入医疗装置102电联接在一起。可以与可植入医疗装置102结合使用的示例性连接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四极(例如,is4等)连接器、双极(例如,is1等)连接器,或者is1加is4,或者通过y适配器连接的is4加is4。顶盖126包括的并且尽管未示出的电子电路构造到探测/能量传送系统,该探测/能量传送系统构造为接收来自设有可植入引线104的电极(未示出)的心搏节律信号。

引线104的引线本体110可以由适于引线构造的任何柔性、生物相容材料制成。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引线本体110由柔性、电绝缘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引线本体110由硅树脂制成。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引线本体110由聚氨酯制成。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引线本体110的相应部分,以使引线本体110特征适于其期望的临床与手术环境。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引线本体110的近端与远端从选择为提供期望功能性的不同材料制成。

可植入引线104可以是包括单引线插头与环电极的双极起搏引线。此外,可植入引线1-4可以是起搏引线(例如,心动过缓)或具有两个或多个低压电极的crt引线。可植入引线1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左心室(lv)电极以及一个或多个左心房(la)电极。引线104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心脏112的电活动和/或将刺激脉冲施加到左心房118和/或左心室120的电极。可植入引线104可以是vdd单通道引线。可植入引线104可以包括感测能力(例如,具有四极型连接器的压力感测/起搏引线)。更具体地说,在治疗传送过程中,设置有顶盖126的回路控制设置有可植入引线104的电极以探测和/或测量各种生理参数。能够探测和/或测量的实例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经胸阻抗、呼吸速率、分钟通气量、心率、心率变异性、心脏不同步性、活动、姿势、血液化学、氧饱和度、心音、壁的应力、应变、肥大、电极间的阻抗、电子延时(例如,av间期、q-lv间期等)、心脏压力(例如,ra和/或冠状静脉压)、心脏输出量、温度、去极化幅度与去极化时间。来自这些生理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信息可以用于调节诸如从可植入医疗装置102传送到引线104的刺激能量的幅度、时间和/或脉冲宽度的操作参数。如所期望的,其它类型的引线和/或引线连接器类型也能够与可植入医疗装置102结合使用,并且其它引线构造也是可能的。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单通道可植入引线200的示意图。在一些情形中并且如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200可以将起搏提供到患者的左心房(la)与左心室(lv),并且还排除了右心房(ra)与右心室(rv)中对于起搏引线的需要。单通道可植入引线202包括近端区域202、远端区域206以及在近端区域202与远端区域206之间的中间区域204。近端区域202包括一个或多个近端电极208,并且远端区域206包括一个或多个远端电极210。一个或多个近端电极208和/或一个或多个远端电极210可以构造为感测和/或起搏患者的心脏。近端区域202可以包括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近端电极208。相似地,远端区域206可以包括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远端电极210。此外,近端区域202可以具有比远端区域206的厚度更大的厚度(未示出)。在一些情形中,近端区域202可以更厚以增强一个或多个近端电极208与血管壁的接触。如图2中所示,近端区域202包括两个近端电极208,并且远端区域206包括两个远端电极210。在一些情形中,多个近端电极208可以联接到共同的导体。因此,多个近端电极208可以构造为同时地或以协同方式感测或起搏。此外,多个远端电极210可以联接到共同导体,并且由此可以构造为同时地或者以协同方式感测或起搏。近端电极208与远端电极210可以连接到不同导体。

基于近端区域202与远端区域206之间的间距,近端电极208与远端电极210可以感测和/或起搏心脏的不同位置。例如,通过使近端电极208与远端电极210分离的中间区域204提供的距离“x”,可以设置为使得近端电极208与远端电极210相应地经由管状静脉可定位在心脏的左心房与左心室的心外膜表面上。距离“x”可以在4.0cm与150cm之间。因此,近端电极208可以构造为感测与起搏患者的左心房,并且远端电极210可以构造为感测与起搏患者的左心室。尽管未示出,单通道可植入引线200可以经由连接器212联接到可植入医疗装置。

图3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在患者心脏304中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302的示例性布置的描述300。描述300示出了心脏330分开成四个象限:右心房(ra)、右心室(rv)、左心房(la)与左心室(lv)。单通道可植入引线302示出为经由上腔静脉306进入心脏304,并且围绕la心脏包层地布线通过冠状窦口(csos)308。在la周围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302的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近端电极310。一个或多个近端电极310可以以邻近la的心肌的方式锚定在心大静脉(gcv)或冠状静脉窦(cs)中和/或接触心大静脉(gcv)或冠状静脉窦(cs)。单通道可植入引线302从此位置进一步布线通过心脏304的脉管系统到lv周围的位置。布线在la电极(310)与lv电极(314)之间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302的区域是可以不包括任何电极的中间部分312。在lv上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302的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远端电极314。一个或多个远端电极314可以例如定位在心脏304的冠状分支中。

图3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在患者心脏330中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的另一个示例性布置的描述316。与图3a中示出的描述300相似,描述316示出了心脏330分开成四个象限:右心房(ra)、右心室(rv)、左心房(la)、与左心室(lv)。单通道可植入引线318再次示出为经由上腔静脉320进入心脏330,并且围绕la心脏包层地布线通过冠状窦口(csos)322。在la上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318的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近端电极324,其可以以邻近la的心肌的方式锚定在心大静脉(gcv)或冠状静脉窦(cs)中。单通道可植入引线318可以从此位置进一步布线通过心脏330的脉管系统到在lv上或在lv附近的位置。在图3b中示意性示出,单通道可植入引线318进一步朝向lv与右心室(rv)之间的隔膜布线在脉管系统内。可以不包括任何电极的中间部分326提供了用于允许此布线的足够长度。此外,在lv上或在lv附近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318的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远端电极328。一个或多个远端电极328可以例如定位在心脏330的心室间隔附近的前静脉中。

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可调节中间区域402的示例性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00的示意图。中间区域402可以包括柔性区域,其允许在植入时缓冲可以拉动或推动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00的力。如下面参照图5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00的近端区域404和/或远端区域406可以包括可以通过偏置近端区域404与远端区域406提供的锚定结构。此外并且与中间区域402不同,近端区域404与远端区域406相应地包括近端电极408、410、412与远端电极414、416、418。在一些情形中,中间区域402不包括或者没有电极。尽管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00示出为包括三个近端电极408、410、412与三个远端电极414、416、418,但是其它电极数量也被考虑。近端区域404与远端区域406可以如图4a中所示偏置为与血管壁接触并且设置将近端区域404和远端区域406锚定到血管壁。通过此种方式的锚定可以是对血管壁无创伤的。由于可调节中间区域402包括柔性材料,该柔性材料允许可调节中间区域402压缩与伸展(和/或扩展与收缩),可以改变或替换近端区域404与远端区域406的锚定功能的力通过可调节中间区域402被减弱或吸收,这增强了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00的锚定与准确布置。此外,可调节中间区域402可以通过包括具有比近端区域404与远端区域406更低硬度的材料组分是可调节的。另选地或除其以外,可调节中间区域402可以通过包括具有比近端区域404与远端区域406更小的厚度的材料组分是可调节的。因此,可调节中间区域402可以具有比近端区域404和远端区域406更大的柔性和/或弹性。

图4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可调节中间区域422的另一个示例性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20的示意图。如图4b中所示,中间区域422可以包括与折叠部或线圈相似的松弛部,其允许在植入时缓冲可能拉动或推动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20的力。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20的近端区域424与远端区域426可以包括偏置部分,其相应地具有近端电极428、430、432与远端电极434、436、438。在中间区域422中的松弛部允许近端电极428、430、432与远端电极434、436、438通过中间区域422吸收或减轻可以替换通过近端区域424与远端区域426的偏置部分提供的锚定的力而与血管壁保持接触。近端区域424与远端区域426的偏置部分可以在不穿孔、穿入或者对心脏的血管壁造成损伤的情况下提供对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20的锚定,即可以以无创方式实现锚定。

图4c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可伸缩中间区域442的示例性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40的示意图。如图4c中所示,可伸缩中间区域442包括允许可伸缩中间区域442伸展与收缩的材料的至少一个重叠区域444。通过此种方式,可伸缩中间区域442允许缓冲在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40上推动与拉动的力。在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40上的在可伸缩中间区域442的任一侧上的部分都可以构造为平移进以及平移出伸缩中间区域442。在一些情形中,仅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40的远端区域可以伸缩进以及伸缩出此可伸缩中间区域442。在其它情形中,仅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40的近端区域可以伸缩进以及伸缩出此伸缩中间区域442。因此,可伸缩中间区域442允许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40的近端区域446与远端区域448的稳定布置。近端区域446与远端区域448可以包括相应地具有近端电极450、452、454与远端电极456、458、460的偏置部分。偏置部分可以确保近端电极450、452、454与远端电极456、458、460接触,并且以至少一个电极与la和lv的心肌壁侧接触的方式锚定到心脏的血管壁。通过此种方式的锚定可以是对血管壁无创伤的。可伸缩中间区域442,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40的长度调节,这增强了通过近端区域446和远端区域448的偏置部分提供的锚定的能力。尽管未清晰地示出,近端区域446与远端区域448的厚度可以相等。在其它情形中,近端区域446的厚度可以大于远端区域448的厚度,并且反之亦然。

图4d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62与中间区域464的示意图。如图4d中所示,如与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62的近端区域466和远端区域468相对的中间区域464不包括任何电极。近端区域466与远端区域468包括近端电极478、480、482与远端电极472、474、476。远端区域468示出为包括构造为将远端区域468锚定到血管壁的尖头470。近端区域466示出为具有构造为将近端区域466锚定到血管壁的偏置部分。尽管未清晰地示出,但是近端区域466还可以包括构造为将近端区域466锚定到血管壁的尖头。此外,近端区域466与远端区域468中的一个或部分可以包括偏置,以通过至少一个电极相应地与血管510的心肌壁侧接触的方式增强近端电极478、480、482与远端电极472、474、476与血管壁的接触。通过此种方式的锚定可以是对血管壁无创伤的。

在图4a-图4d中示出的布置的每个中,描述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不旨在提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使用或功能性的范围的任何限定。描述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也不应该解释为具有与其中描述的任意单个部件或部件的组合相关的任何依赖或要求。此外,在图4中描述的部件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在实施方式中可以与其中描述的其它部件中的多个(和/或未示出的部件)集成在一起,其全部都视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图4a中示出的单通道可植入引线400,可以包括如图4d中所示的尖头,或如图4c中示出的可伸缩中间区域。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单通道可植入引线502的区域500的放大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可植入引线502插入在血管504内的目标区域处。示出的可植入引线502的放大区域500可以是如上参照图2和图4a-d所述的近端区域或远端区域。

可植入引线502的每个区域5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如图5中所示,区域500包括两个电极506、508,其中每个都可以联接到引线502的内部内的相应的缆线导体或线圈导体。诸如脉冲发生器的可植入医疗装置可以将电脉冲供给到电极506、508,以用于起搏心脏和/或用于感测心脏电活动。相似地,可植入医疗装置可以将电脉冲供给到可植入引线502的其它区域中(未示出)的电极,以用于起搏心脏和或用于感测心脏电活动。

可植入引线502的每个区域500都可以构造为锚定在血管504内。可植入引线502的每个区域500可以构造为通过预先偏置可植入件引线502中的一个或多个部分锚定。一个或多个部分的预偏置(近端区域与远端区域中的任一个或两个)可以将可植入引线502配置为与血管的壁接合以将可植入引线502沿着血管固定在适当位置中。血管壁的接合可以使得血管壁不被引线502穿过。偏置可以通过材料过渡区域512发生,材料过渡区域512提供了由于过渡在可植入引线502中的自然弯转或弯曲。材料过渡区域512可以邻近或远离电极506、508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材料过渡区域可以是可植入引线502在聚氨酯与硅树脂之间过渡的结果。此锚定允许将可植入引线502定位在血管504内。如图5中所示,可植入引线502抵靠血管的心肌壁侧510而不是血管504的无心肌壁侧514锚定。因此,可植入引线502可以固定在适当位置中,使得电极506、508与血管504的心肌壁侧510接触,以提供对期望心腔(例如,la或lv)的起搏和/或用于感测心电活动。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将单通道可植入引线植入到患者的左心室与左心房中的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600。如在模块602处示出的,此方法包括将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的包括至少一个近端电极的近端区域邻近或接近患者的左心房布置。此步骤可以包括抵靠患者的左心室心外膜壁布置近端区域。此外,如在模块604处示出的,此方法还包括将单通道可植入引线的包括至少一个远端电极的远端区域布置在患者的左心室中。这可以包括抵靠患者的左心室心外膜壁布置远端部分。

在此方法中,单通道可植入引线可以将起搏提供到患者的左心房(la)与左心室(lv),并且还排除了右心房(ra)与右心室(rv)中对于起搏引线的需要。利用单通道引线减少了植入时间、使单个引线的取回容易(和/或能够重新定位),并且还减少了设置在心腔内的引线的数量。此外,如上所述将单通道可植入引线布置在患者的左心房与左心室中,避免了与患者的三尖瓣交叉,并且可以避免与任何瓣膜交叉。例如,布置近端区域可以包括将引线(以及近端电极)布置在患者的心大静脉(gcv)或冠状静脉窦中。从此位置,远端区域(以及远端电极)可以进一步布置在患者的冠状分支中。

此外,如在模块606处示出的,此方法包括经由至少一个近端电极感测或起搏患者的左心房的心博节律。如在模块608处示出的,此方法包括经由至少一个远端电极感测或起搏患者的左心室。在一些情形中,经由至少一个远端电极感测或起搏可以提供足够强的电脉冲,使得患者的右心室也受到刺激(例如,布置在前静脉中的远端电极)。此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单通道可植入引线联接到植入件医疗装置。另选地或除其以外,此方法还可以包括经由至少一个近端电极感测或起搏患者的左心房。此外,此方法还可以包括经由至少一个远端电极感测或起搏患者的左心室的心博节律。可植入医疗装置可以是起搏器或crt装置。单通道可植入引线可以构造为将起搏治疗或crt治疗传送到患者的左心房与左心室。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多种修改和增加。例如,尽管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特定的特征,但本发明的范围还包括具有不同特征的组合的实施方式以及未包括全部所述特征的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旨在包括如属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此种替换、修改与变型及其全部等效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