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7924发布日期:2018-06-08 19:5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获取受检体的放射线图像时向受检体照射放射线的放射线照射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例如,如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了仅搭载放射线源和电路等用于放射线照射的最小限度的构成要件,且能够由操作者手握操作的便携式(Portable)放射线照射装置。这种便携式放射线照射装置有利于使其轻量化到能够由操作者手握操作的程度并且从各个方向拍摄受检体。通过这种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拍摄受检体的放射线图像时,通常使用通过透射了受检体的放射线的照射而记录表示受检体的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检测器(所谓的“平板检测器(FlatPanelDetector)”)。作为这种放射线检测器,众所周知的是在框体内容纳有图像检测部、驱动用电池以及与驱动相关的电路等的控制装置而成的盒式放射线检测器。而且,将这种放射线检测器配置在将受检体置于之间并与放射线照射装置相对置的位置上,若在该状态下驱动放射线照射装置,则透射了受检体的放射线照射到放射线检测器,从而获取由透射了受检体的放射线表示的放射线图像。上述便携式放射线照射装置能够由操作者手握操作,而为了防止手抖动进而防止对操作者的手等的辐射,提出了具备用于保持具有放射线源的射线源部的保持装置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上述非专利文献1中还示出这种保持装置的一例,尤其还示出在保持腿的下部设置车轮部而能够行进的保持装置。具备这种保持装置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基本上具备:腿部,通过车轮而能够行进;主体部,容纳由放射线源驱动用电池以及与放射线源的驱动相关的电路构成的控制装置并保持在腿部上;以及臂部等,与主体部连结且作为保持装置,并且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通过在臂部等的保持装置的末端安装射线源部而构成。当将如上述那样能够行进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使用于放射线图像的拍摄中时,通过操作者(使用者)的输送力或动力而将放射线照射装置输送到拍摄现场,而在进行该输送时,当然需要避免使放射线照射装置与在输送路径上或其附近的障碍物碰撞或相互干扰。并且,在放射线照射装置到达进行放射线图像拍摄的场所之后,有时要求微调放射线照射装置的方向,以使其相对于受检体(被摄体)方向等成为适当的方向。在响应如以上那样的要求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使放射线照射装置例如以设置有4个车轮中的一个为轴在装置载置面上整体转动,以朝斜方向改变方向。例如,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如下装置,即,在通过车轮能够行进的台车上搭载产生X射线而照射受检者的X射线摄影单元而成的巡诊用X射线摄影装置中,设置有以整体朝斜方向改变方向的方式使X射线摄影装置移动的单元。具体而言,使该X射线摄影装置移动的单元由彼此反方向驱动多个车轮的马达等构成。并且,专利文献3中示出了如下装置,即,在通过具备车轮的脚轮而能够行进的台车上搭载臂,在该臂上保持X射线发生器,从该X射线发生器向受检体照射X射线的移动式X射线摄影装置中,设置有锁定脚轮的车轮的行进旋转进行的制动踏板。在该移动式X射线摄影装置中,在拍摄X射线图像时,通过踩踏制动踏板而锁定车轮的行进旋转,由此,能够防止X射线摄影装置的位置发生变动。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2988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8493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14126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TOSHIBAMEDICALSUPPLYCO.,LTD.,X射线摄影装置IPF-21、[在线(online)]、[1999年7月30日检索]、因特网<URL:http://www.toshiba-iryouyouhin.co.jp/tmeds/xrays/ipf21.html>技术实现要素: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X射线摄影装置需要彼此反方向驱动多个车轮的马达和这些马达的控制装置等,因此用于以朝斜方向改变方向的方式使X射线摄影装置移动的成本变高。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移动式X射线摄影装置只能够将安装在台车上的多个脚轮设为能够行进旋转或设为不能行进旋转,而对以朝斜方向改变方向的方式使X射线摄影装置移动的方面没有特别地给予考虑。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轻松地朝斜方向改变方向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具备:底座;臂部,安装在底座上,且俯视下能够伸缩;放射线源,安装在臂部;以及车轮部,安装在底座上,且能够使底座在装置载置面上行进,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的特征在于,车轮部由前轮部以及至少两个后轮部构成,在将臂部在俯视下的伸展方向设为前方时,该至少两个后轮部位于比前轮部更靠后方,并且该至少两个后轮部在与臂部的伸展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彼此分离,各后轮部具有为了行进而行进旋转的车轮和变更行进的方向的行进方向变更部,所述放射线照射装置还具备制止车轮的行进旋转的第1锁定单元以及能够与第1锁定单元彼此独立地动作且制止行进方向变更部的动作的第2锁定单元。此外,上述的“俯视下”是指投影到装置载置面时在装置载置面上的观看方式。并且,上述的“伸缩”不仅表示直线伸缩,还表示取折叠状态和由折叠状态展开而扩展的状态。并且,上述的“俯视下能够伸缩”表示在俯视下观察的投影面上能够向伸缩的方向伸缩。并且,上述3处的“安装”是指,不仅包含直接安装的情况,还包含经由某一物件间接安装的情况。并且,上述的“伸展方向”表示,臂部在俯视下能够转动时在其转动范围的中央伸展的方向。在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优选后轮部由回转脚轮构成,行进方向变更部为回转脚轮的回转部。或者,后轮部由全向轮(注册商标)构成,并且行进方向变更部也可以为在全向轮的车轮主体中搭载的滚轮。并且,在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优选设置有操作部,该操作部承受来自外部的操作力的操作片,且使第1锁定单元以及第2锁定单元动作,相对于一个操作部设置有多个操作片,在前方以及后方的方向上的比底座的中间位置更靠后方侧和前方侧分别配置有多个操作片中的至少一个。此外,如前所述,上述的“前方”表示臂部在俯视下的伸展方向,“后方”表示上述“前方”的相反方向。而且,当适用上述结构时,优选在比底座的后端更靠后方侧配置有操作片,在比底座的前端更靠前方侧配置有操作片。而且,当适用上述结构时,更优选还设置多个操作片彼此联动的结构。并且,在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优选对各后轮部设置有单轮用锁定操作部,该单轮用锁定操作部至少能够排他性地取使第1锁定单元动作的第1状态和使第2锁定单元动作的第2状态。或者,在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也可以对各后轮部设置有单轮用锁定操作部,该单轮用锁定操作部至少能够排他性地取使第1锁定单元以及第2锁定单元动作的第1状态和使第2锁定单元动作的第2状态。如上述的单轮用锁定操作部优选具有围绕一个支点摆动的跷跷板状的操作片,当操作片围绕上述支点摆动到一方向侧时取第1状态,当操作片围绕上述支点摆动到另一方向侧时取第2状态,当操作片均未进行向一方向侧以及另一方向侧的摆动时取不使第1锁定单元以及第2锁定单元动作的第3状态。而且,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优选具有使后轮部的各第2锁定单元同时进行动作的多轮用锁定操作部。此外,该“同时进行”表示各锁定单元进行动作的时间少许存在彼此重叠的期间。并且,在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优选设置有两个前轮部,且设置有两个后轮部。或者,也可以设置有一个前轮部,且设置有两个后轮部。发明效果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具有制止后轮部的车轮的行进旋转的第1锁定单元以及能够与第1锁定单元彼此独立地动作且制止行进方向变更部的动作的第2锁定单元,因此能够轻松地改变放射线照射装置的方向。并且,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无需彼此反方向驱动多个车轮的马达和这些马达的控制装置等复杂的机构,因此能够设为简单的结构。此外,若在臂部伸展的状态下使放射线照射装置行进,则放射线照射装置的重心偏向臂部的伸缩方向的前侧而存在,因此若欲调整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位置,则装置变得容易摇摆。但是,如上述,只要以一个后轮部为轴使放射线照射装置转动,则防止装置的摇摆,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放射线照射装置而进行位置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整体形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使用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A方向向视图图4是表示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使用时的状态的一例的立体图图5是从放射线照射侧即前表面观察放射线检测器的外观立体图图6是表示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后轮的周边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后轮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后轮处于另一状态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9是表示图7所示的后轮处于又一状态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0是说明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中的后轮的动作状态的图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的后轮的动作状态的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的后轮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的后轮处于另一状态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4是表示图12所示的后轮处于又一状态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5是说明上述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的后轮的动作状态的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后轮的周边部分的立体图图17是说明上述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的后轮的动作状态的图图1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的后轮的动作状态的图图1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的后轮的动作状态的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所使用的后轮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后轮的周边部分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图21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所使用的踏板联动机构的侧视图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后轮的周边部分的立体图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后轮的周边部分的立体图图25是表示适用了制止底座的移动的结构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例子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未使用时的整体形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上述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使用时的状态的侧视图。此外,以下,例如,在医疗机构的床等的装置载置面2上载置有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状态下,将铅垂方向上侧、下侧分别称为“上”、“下”,并且,在相同状态下,将与铅垂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水平”方向。并且,以下,将铅垂方向规定为z方向,将图2中的左右方向规定为y方向,将图2中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规定为x方向。如图所示,本例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具备腿部10、主体部20、作为放射线源保持部的臂部30以及射线源部(放射线源)40。腿部10能够在装置载置面2上行进,并且具有板状的底座11以及安装在与底座11的四角接近的部分的4个车轮部。这些车轮部为两个前轮部12F以及两个后轮部12R。各前轮部12F以及各后轮部12R与通常的回转脚轮相同,由橡胶轮胎等车轮以及以能够行进旋转的方式保持该车轮的回转部等构成。上述回转部以上下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在水平面内以能够回转的方式安装在底座11上。由此,腿部10能够在装置载置面2上向任意方向行进。此外,关于前轮部12F以及后轮部12R的结构,将在后面中详细说明。主体部20设置在腿部10上,具备框体21。框体21内容纳有用于控制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驱动的控制装置22以及电池(未图示)。控制装置22是用于控制包括从射线源部40发射的放射线的线量以及照射时间等在内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各种动作的装置,例如由安装有用于控制的程序的计算机、专用硬件或者将两者组合而构成。并且,在框体21的上表面安装有内置有扬声器18的显示器23。在框体21的上部经由接合器27而安装有用于推动或拉动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把手26。并且,在主体部20的右侧面、背面、左侧面以及前表面分别安装有用于拍摄装置1的整个圆周的图像的摄像机28A、28B、28C以及28D。作为这些摄像机28A~28D,例如使用输出表示所拍摄的动态图像的数字信号的数码摄像机。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数码相机。作为显示单元的显示器23由液晶面板等构成,且显示通过拍摄受检体H而获取的放射线图像以及控制装置1所需的各种信息。并且,显示器23具备触摸面板式的输入部24,并接收操作装置1所需的各种命令的输入。该显示器23以能够改变倾斜度和旋转位置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20的上表面。上述摄像机28A~28D所拍摄的动态图像或者静态图像显示在显示器23中。因此,操作者参考该显示器23中所显示的图像,能够掌握放射线照射装置1周围的状况。臂部30被主体部20保持。详细而言,臂部30被与主体部20的把手26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保持,即被图2中的右侧的表面保持。臂部30例如通过由缩放机构等构成的升降机构50而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0升降。臂部30具备第1臂31、第2臂32、第1转动部33、第2转动部34以及射线源保持部35。在第1臂31的末端经由射线源保持部35而保持有射线源部40。此外,在之后的说明中,将第1臂31中的射线源部40侧的端部设为上端部,将第2臂32侧的端部设为下端部。并且,将第2臂32中的第1臂31侧的端部设为上端部,将主体部20侧的端部设为下端部。第1臂31与第2臂32通过关节状的第1转动部33能够绕转动轴AX1转动的方式连结。转动轴AX1是向x方向延伸的轴。第1臂31以转动轴AX1为中心进行转动,以改变其与第2臂32所形成的角度。第1转动部33以使第1臂31相对于第2臂32经由摩擦机构转动的方式保持两者。因此,第1臂31能够通过施加某种程度的强大的外力而转动,只要不施加外力则不转动,维持与第2臂32的相对角度。第2臂32相对于安装在升降机构50的上端部的接合器51,经由关节状的第2转动部34围绕转动轴AX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转动轴AX2是向x方向延伸的轴。第2臂32以转动轴AX2为中心在yz面内进行转动,以改变其与保持主体部20的臂部30的一侧的表面所呈的角度。第2转动部34以使第2臂32相对于接合器51经由摩擦机构转动的方式保持两者。因此,第2转动部34能够通过施加某种程度的强大的外力而转动,只要不施加外力则不转动,维持与主体部20的相对角度。图3中示出了从图2的箭头A方向观察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一部分的状态。如该图3所示,在主体部20的图2中右侧的表面形成有槽29,该槽29在由升降机构50进行升降动作时能够使接合器51通过。此外,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了显示器23和臂部30。返回到图1以及图2而继续说明。射线源保持部35大致呈U字形状,且安装在第1臂31的末端。射线源部40相对于第1臂31的末端,经由射线源保持部35以能够围绕转动轴AX3转动的方式连结。转动轴AX3是向x方向延伸的轴。射线源部40以转动轴AX3为中心进行转动,以改变其与第1臂31所呈的角度。射线源保持部35以使射线源部40相对于第1臂31经由摩擦机构转动的方式保持两者。因此,射线源部40能够通过施加某种程度的强大的外力而转动,只要不施加外力则不转动,维持与第1臂31的相对角度。并且,上述接合器51相对于升降机构50以能够围绕转动轴AX4转动的方式连结。转动轴AX4是向z方向延伸的轴。接合器51以转动轴AX4为中心而在xy面内转动。若接合器51这样转动,则臂部30整体在xy面内转动。接合器51以相对于升降机构50经由摩擦机构转动的方式保持两者。因此,与接合器51连结的臂部30能够通过施加某种程度的强大的外力而转动,只要不施加外力则不转动,维持xy面内的转动位置。如上所述,本例中,第1臂31相对于第2臂32的转动、第2臂32相对于主体部20的yz面内转动、射线源部40相对于第1臂31的转动以及臂部30整体相对于升降机构50的xy面内转动均经由摩擦机构而进行,但也可以通过公知的锁定机构来固定转动位置。该情况下,通过解除锁定机构,能够进行第1臂31、第2臂32、射线源部40以及臂部30整体的转动。而且,通过在期望的转动位置锁定锁定机构,能够固定转动位置。图1表示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未使用时的状态,当未使用时,臂部30位于初始位置。臂部30的初始位置是指如下位置,即,在将第1臂31和第2臂32折叠的状态下,臂部30整体相对于升降机构50向y方向偏离存在,并且臂部30位于由升降机构50进行的上下方向移动位置内的最低位置。尤其在本例中,如图1所示,将初始位置设为将第1臂31和第2臂32折叠至无法再转动的极限的状态下的臂部30的位置。此外,在初始位置中,第2臂32处于使第1转动部33位于第2转动部34的上方的位置的状态。在此,将臂部30的整体相对于升降机构50向+y方向偏离存在的位置称为臂部30的初始转动位置。此外上述+y方向是指图2中的右方向。臂部30能够从该初始转动位置如前述那样以转动轴AX4为中心而在xy面内转动。该转动例如设为在如下范围内进行,即,以转动轴AX4为中心而向右旋转45°、向左旋转45°的范围。此外,在上述初始位置中,第1臂31与第2臂32通过紧固带36而紧固。紧固带36例如一端部安装于第2臂32,且在其另一端部安装有表面扣件。在第1臂31的图1中的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的表面安装有与紧固带36的表面扣件对应的表面扣件。而且,使紧固带36从图1中的第1臂31的右侧表面转向相反的一侧的表面,并将紧固带36的表面扣件与安装在第1臂31的表面扣件连接。由此,在初始位置中,第1臂31变得无法相对第2臂32转动。当使用放射线照射装置1时,臂部30从上述初始位置移到第1臂31和第2臂32被展开的使用位置。图4表示在该使用位置的一种的位置设定有臂部30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射线源部40在框体41内容纳有放射线源以及用于缩小放射线的照射范围的准直器等而构成。放射线源例如由X射线球管、升压电路以及冷却X射线球管的冷却单元等构成。此外,根据操作者从显示器23的输入部24输入的命令而从射线源部40的放射线源射出放射线。输入部24输入用于执行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各种操作的信息,并且与控制装置22和显示器23一同构成进行拍摄命令的管理、摄影图像的图像处理、摄影图像的显示等的控制台(操作台)。本例中,如图2所示,在拍摄受检体H的放射线图像时,通过如下进行拍摄,即,在仰卧在床3上的受检体H的下方配置放射线检测器80,使从射线源部40的放射线源射出的例如X射线等放射线透射受检体H并照射到放射线检测器80。在此,参考图5对放射线检测器80进行简单说明。图5是从放射线照射侧即前表面观察放射线检测器的外观立体图。如图所示,本例的放射线检测器80为具备放射线图像记录介质即图像检测部81以及容纳该图像检测部81的框体82的盒式放射线检测器。众所周知,图像检测部81具备将所入射的放射线转换为可见光的闪烁体(荧光体)以及TFT(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有源矩阵基板。在TFT有源矩阵基板上形成矩形形状的摄像区域,该区域中排列有积蓄与来自闪烁体的可见光对应的电荷的多个像素。此外,该放射线检测器80中,图像检测部81为放射线图像记录介质本身,但本说明书为了方便说明,有时也将放射线检测器80整体称为放射线图像记录介质。框体82中除了图像检测部81以外还内置有拍摄控制部等,该拍摄控制部具备:栅极驱动器,向TFT的栅极提供栅极脉冲以切换TFT;以及信号处理电路,将积蓄在像素中的电荷转换为表示X射线图像的模拟电信号而输出;等。并且,框体82例如设为与胶片暗盒、IP(成像板(ImagingPlate))暗盒、或CR(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暗盒大致相同的、依照国际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4090:2001的大小。框体82的前表面82A的四角赋有表示用于识别放射线检测器80的识别信息的标记84A~84D。本例中,标记84A~84D分别由正交的两个条形码构成。并且,标记84A~84D也可以设为通过无线来发送识别信息。接着,对放射线照射装置1中的拍摄放射线图像之前的操作进行说明。放射线照射装置1在图1所示的未使用时的状态即收纳有臂部30的状态下,通过行进旋转的前轮部12F以及后轮部12R装置载置面2上行进一边被输送到使用位置。作为一例,通过操作者(装置使用者)手持把手26而推动或拉动放射线照射装置1来进行该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输送。在此,“收纳有臂部30的状态”是指臂部30位于前述的初始位置的状态。此外,如在应对紧急治疗的情况下,有时放射线照射装置1在维持臂部30展开的状态下与上述相同地被运送到使用位置。前轮部12F以及后轮部12R分别如前述那样以自身能够回转的方式安装在底座11上,因此放射线照射装置1能够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动,并且,也能够以大幅转弯的方式移动,而且还能够围绕通过底座11内的铅垂轴回转。因此放射线照射装置1能够在便于小转弯的状态下被迅速地输送到使用位置。如前述的图2所示,例如对仰卧在床3上的受检体H进行放射线图像的拍摄。在受检体H的附近设置放射线照射装置1时,也能够通过车轮部12将放射线照射装置1沿受检体H的身高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将放射线照射装置1设置在最佳位置。接着,参考图6~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中的后轮部12R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6是表示两个后轮部12R及其周边部的外观的立体图,并且,图7是表示一个后轮部12R的内部结构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如这些图6和图7所示,后轮部12R具有固定在底座11的后端侧的部分例如后端面11a的保持部100、被该保持部100保持的作为行进方向变更部的外壳101以及以旋转轴AX5为中心能够行进旋转的方式被外壳101保持的两个车轮102。上述外壳101内容纳有:圆盘103,与两个车轮102连结而与这些车轮102一同旋转;棒体104,在外壳101的圆筒状部分101a内以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配置;以及杠杆105,以一端部位于棒体104的下方且另一端部位于圆盘103附近的位置的状态配置,且以摆动轴AX6为中心摆动。外壳101的上述圆筒状部分101a在不与前述的旋转轴AX5交差的位置以沿筒轴方向延伸的回转轴AX7为中心能够回转的方式被上述保持部100保持。棒体104以使长轴与上述回转轴AX7一致的状态配置。此外,在图7中杠杆105以通过图示以外的施力单元以摆动轴AX6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摆动的方式施力。并且,在图7中棒体104通过图示以外的施力单元向上方施力。只要对这些棒体104和杠杆105不施加外力,则杠杆105的上述另一端部维持从圆盘103稍微偏离的状态。另一方面,保持部100内容纳有凸轮106和齿轮107。凸轮106在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齿轮状部分,且位于棒体104的上方而能够围绕转动轴AX8转动。齿轮107以与凸轮106的齿轮状部分啮合的状态配置。该齿轮107与以旋转轴AX9为中心旋转的传动轴108连结。传动轴108的一端部延伸至保持部100外,在该一端部连结有制动踏板(操作片)109。制动踏板109以上述旋转轴AX9为支点以跷跷板状摆动。即,若该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例如被操作者的脚等向下方按压,则制动踏板109在图7中将旋转轴AX9作为支点以左端下落的方式摆动,若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被向下方按压,则制动踏板109在图7中将旋转轴AX9作为支点以右端下落的方式摆动。此外,制动踏板109可以以仅在前侧操作部109F或者后侧操作部109R被按压的期间保持如上述那样摆动的状态的方式构成,也可以以若按压一次前侧操作部109F(或者后侧操作部109R)则保持如上述那样摆动的状态,并且若接着按压另一操作部即后侧操作部109R(或者前侧操作部109F)则解除摆动状态而恢复水平状态的方式构成。但是,考虑到操作性,优选以后者的方式构成。在具有以上结构的后轮部12R中,若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向下方被按压操作,则操作力经由传动轴108传递到凸轮106,在图7中凸轮106围绕转动轴AX8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将此时的状态示于图8中。此外,在该图8中,对与前面图7等中进行说明的要件相同的要件标注相同的编号,若无特别需要则省略关于它们的说明(以下,相同)。如图8所示,已转动的凸轮106克服前述的作用力而压低棒体104。由此杠杆105的一端部被棒体104按压,在图8中杠杆105以摆动轴AX6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摆动。因此,杠杆105的另一端部按压圆盘103,圆盘103的旋转即车轮102以旋转轴AX5为中心的行进旋转(以下,将其称为“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被制止。此时的制动踏板109的状态是本发明中的第1状态的一种。另一方面,若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向下方被按压操作,则操作力经由传动轴108传递到凸轮106,在图7中凸轮106围绕转动轴AX8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将此时的状态示于图9中。如图9所示,已转动的凸轮106按压外壳101的圆筒状部分101a的上端面。由此外壳101的回转被制止,即车轮102以回转轴AX7为中心的回转(以下,将其称为“后轮部12R的回转”)被制止。此时的制动踏板109的状态是本发明中的第2状态的一种。参考图10对以上说明的第1状态和第2状态进行详细说明。该图10示出了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在该图中,将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小椭圆箭头来表示,将后轮部12R的回转以大圆箭头来表示。这些箭头中,实线表示能够进行各动作,虚线表示各动作被制止。并且,在该图中,一并示出了制动踏板109的操作状态,图中在制动踏板109的上端附近一并标记的空心箭头表示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被按压操作,图中在制动踏板109的下端附近一并标记空心箭头的表示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被按压操作。在此,作为两个后轮部12R中制动踏板109以相同的方式被操作的情况下,仅示出了对一个制动踏板109的操作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轮部12F始终能够进行行进旋转和回转,因此没有特别图示前轮部12F的这些动作,并且也省略说明。但在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中,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当设置制止前轮部12F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中的至少一个的锁定单元。如图10的(1)所示,在俯视(以投影到装置载置面2的方式观察)下,以将与大致长方形的底座11的左右的长边平行地通过左右方向(图1中的±x方向)中央的中心线CL为转动范围的中央,臂部30在角度θ内为转动自如。如前述,通过图2的接合器51相对于升降机构50围绕转动轴AX4转动而进行该转动。而且,臂部30在俯视下能够伸缩,即成为能够在前述的初始位置(折叠而收纳的状态)与如图4所示的展开位置之间变化,当将该变化投影到装置载置面2时,在该投影面上向伸缩的方向能够伸缩。当臂部30位于上述转动范围的中央时,关于俯视下的伸展方向(图1的+y方向),两个后轮部12R位于比两个前轮部12F更靠后侧,因此将其设为“后轮”。此外,当臂部30不转动而只进行伸缩时,关于该伸缩中的臂部3(0的在俯视下的伸展方向,将位于前侧的车轮部设为前轮,将位于后侧的车轮部设为后轮。两个后轮部12R在与臂部30如上述那样伸展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并且,本发明中的臂部的“伸缩”不仅指如本实施方式的臂部30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变化,例如,在筒状的臂基端部内容纳棒状的臂末端部且以臂末端部在臂基端部内向筒轴方向进退的方式构成的臂部中,通过臂末端部的进退而臂部整体的长度直线性变化也称为“伸缩”。而且,除了臂部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变化以外,将通过臂部整体的长度直线性变化而臂部整体的长度发生变化也称为臂部的“伸缩”。图10的(1)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7的状态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和后侧操作部109R均未被按压操作,因此后轮部12R能够进行行进旋转和回转这两者。因此,在该状况下,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正常行进,而且使后轮部12R适当回转,从而能够进行小转弯灵活的行进。此外,此时的制动踏板109的状态是本发明中的第3状态的一种。并且,图10的(2)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8的状态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该情况下,通过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被按压操作(制动踏板109的第1状态),后轮部12R不能行进旋转,但能够回转。因此,例如,在拍摄放射线图像时欲微调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位置的情况下,仅将两个后轮部12R中的一个设为不能行进旋转(即将另一后轮部12R设为图10的(1)的状态),以该后轮部12R的回转轴AX7(参考图7等)为中心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在装置载置面2上整体转动,从而能够进行位置调整。并且,当进行该位置调整时,成为转动轴的一个后轮部12R不能行进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因该后轮部12R旋转而引起上述转动轴振动。在臂部30伸展的状态即如图4所示的状态下,若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行进,则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重心存在于相当靠远离前方(图1的+y方向)的位置,因此若欲调整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位置,则装置变得容易摇晃。但是,如上述,只要以一个后轮部12R为轴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转动,则能够防止装置摇晃,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状态下进行位置调整。而且,不管如上述那样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位置调整的进行与否,通过后轮部12R不能行进旋转,能够防止拍摄放射线图像时因放射线照射装置1移动而导致进行不正确的拍摄。并且,图10的(3)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9的状态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通过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被按压操作(制动踏板109的第2状态),后轮部12R能够行进旋转,但不能回转。因此,例如,当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笔直行进时,通过在笔直行进中设为该状况,防止由后轮部12R的回转引起的行进方向的摇摆,从而能够维持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笔直的行进。由以上说明明确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传动轴108、齿轮107、凸轮106、棒体104、杠杆105以及圆盘103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的第1锁定单元,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传动轴108、齿轮107以及凸轮106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第2锁定单元。<第2实施方式>接着,参考图11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1中,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和该与否相关的标记方式与图10中的方式相同。该第2实施方式与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相比,用于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第2锁定单元不同,其他方面基本上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构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座11中,在与其后端部(图中的下端部)接近的部分安装有跷跷板状的制动踏板200。作为该第2锁定单元的制动踏板200分别对两个后轮部12R设置,但在图11中,与制动踏板109相同,仅示出了一个制动踏板200。上述制动踏板200以如下方式像跷跷板状一样动作,即,其一端部能够取压接于后轮部12R的外壳101的圆筒状部分101a(参考图7~9)的摆动位置和远离该圆筒状部分101a的摆动位置。图11的(1)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7的状态,且制动踏板200取远离外壳101的圆筒状部分101a的摆动位置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和后侧操作部109R均未被按压操作,并且制动踏板200也不以按压外壳101的圆筒状部分101a的方式被操作,因此后轮部12R能够进行行进旋转以及回转这两者。因此,在该状况下,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正常行进,而且使后轮部12R适当回转,从而能够进行小转弯灵活的行进。并且,图11的(2)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8的状态,且制动踏板200取远离外壳101的圆筒状部分101a的摆动位置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被按压操作,一侧制动踏板200不按压外壳101的圆筒状部分101a,因此后轮部12R不能行进旋转,但能够回转。因此,例如,在拍摄放射线图像时欲微调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位置的情况下,仅将两个后轮部12R中的一个设为不能行进旋转,以该后轮部12R的回转轴AX7为中心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在装置载置面2上整体转动,从而能够进行位置调整。并且,当进行该位置调整时,成为转动轴的一个后轮部12R不能行进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因该后轮部12R旋转而引起上述转动轴振动。而且,不管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位置调整的进行与否,通过后轮部12R不能行进旋转,能够防止拍摄放射线图像时因放射线照射装置1移动而导致进行不正确的拍摄。并且,图11的(3)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8的状态,且制动踏板200取按压外壳101的圆筒状部分101a的摆动位置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被按压操作,而且制动踏板200按压外壳101的圆筒状部分101a,因此后轮部12R不能进行行进旋转以及回转这两者。因此,例如,当欲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笔直行进时,通过在笔直行进中对制动踏板200进行按压操作而防止由后轮部12R的回转而引起的行进方向的摇摆,从而能够维持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笔直的行进。而且,当放射线照射装置1例如为了拍摄放射线图像而到达适当的位置时,若对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进行按压操作而制止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则能够防止因放射线照射装置1移动而导致进行不正确的拍摄。由以上说明明确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传动轴108、齿轮107、凸轮106、棒体104、杠杆105以及圆盘103(参考图6以及图7)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的第1锁定单元,制动踏板200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第2锁定单元。<第3实施方式>接着,参考图12~图15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后轮部12R的内部结构的局部剖面侧视图。该图12所示的后轮部12R的内部结构与图7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比,不同点在于代替凸轮106而适用与其形状不同的凸轮206。在具有以上结构的后轮部12R中,若单轮用锁定操作部即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向下方被按压操作,则操作力经由传动轴108传递到凸轮206,在图12中,凸轮206围绕转动轴AX8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将此时的状态示于图13中。如该图13所示,已转动的凸轮206克服前述的作用力而压低棒体104。由此杠杆105的一端部被棒体104按压,因此在图13中杠杆105以摆动轴AX6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摆动。因此,杠杆105的另一端部按压圆盘103,圆盘103的回转即车轮102的行进旋转被制止。并且,如上述那样转动的凸轮206按压外壳101的圆筒状部分101a的上端面。由此外壳101的回转被制止,即后轮部12R的车轮102的回转被制止。如此,制止了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制动踏板109的状态是本发明中的第1状态的一种。另一方面,若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向下方被按压操作,则操作力经由传动轴108传递到凸轮206,在图12中凸轮206围绕转动轴AX8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将此时的状态示于图14中。如该图14所示,已转动的凸轮206按压外壳101的圆筒状部分101a的上端面。由此外壳101的回转被制止,即后轮部12R的车轮102的回转被制止。如此,制止了后轮部12R的回转的制动踏板109的状态是本发明中的第2状态的一种。参考图15对以上说明的第1状态以及第2状态进行详细说明。该图15示出了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和该与否相关的标记方式与图10中的方式相同。图15的(1)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12的状态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和后侧操作部109R均未被按压操作,因此后轮部12R能够进行行进旋转以及回转这两者。此时的制动踏板109的状态是本发明中的第3状态的一种。因此,在该状况下,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正常行进,而且使后轮部12R适当回转,从而能够进行小转弯灵活的行进。并且,图15的(2)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13的状态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被按压操作(制动踏板109的第1状态),因此后轮部12R不能进行行进旋转以及回转。并且,图15的(3)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14的状态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被按压操作(制动踏板109的第2状态),因此后轮部12R能够行进旋转,但不能回转。因此,例如,当欲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笔直行进时,通过在笔直行进中对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进行按压操作而设为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图15的(3)的状态。因此,防止由后轮部12R的回转引起的行进方向的摇摆,从而能够维持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笔直的行进。而且,若放射线照射装置1例如为了拍摄放射线图像而到达适当的位置,则对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进行按压操作而设为制止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图15的(2)的状态。若设为该状态,则能够防止因放射线照射装置1移动而导致进行不正确的拍摄。由以上说明明确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传动轴108、齿轮107、凸轮206、棒体104、杠杆105以及圆盘103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的第1锁定单元,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传动轴108、齿轮107以及凸轮206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第2锁定单元。<第4实施方式>接着,参考图16以及图17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后轮部12R的内部结构的局部剖面侧视图。该图16所示的后轮部12R的内部结构与图6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比,不同点在于设置有作为多轮用锁定操作部的两轮用制动踏板400、将该两轮用制动踏板400保持在底座11的例如后端面11a的保持部件401以及制动轴402。上述制动轴402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后轮部12R的传动轴108连结。并且,上述两轮用制动踏板400固定在该制动轴402的中央部。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后轮部12R适用如下结构的后轮部,即,若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例如参考图7)被按压操作则行进旋转被制止,若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例如参考图7)被按压操作则回转被制止。这种结构例如,在图7的结构中,能够通过在凸轮106与齿轮107之间插入另外的一个追加齿轮来实现。并且,两轮用制动踏板400构成为能够向下方进行按压操作,若进行该操作,则操作力经由制动轴402传递到两个后轮部12R的传动轴108。即,若两轮用制动踏板400向下方被按压操作,则两个后轮部12R的后侧操作部109R成为与同时被按压操作的情况相同的状态。参考图17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进行说明。和该图17中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与否相关的标记方式与图10中的方式相同。并且,在图17中,一并示出两轮用制动踏板400的操作状态,图中在两轮用制动踏板400的下侧一并标记空心箭头的图表示两轮用制动踏板400被按压操作。图17的(1)示出了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和两轮用制动踏板400均未被按压操作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在该情况下,后轮部12R能够进行行进旋转以及回转这两者。因此,在该状况下,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正常行进,而且使后轮部12R适当地回转,从而能够进行小转弯灵活的行进。并且,图17的(2)示出了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被按压操作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在该情况下,后轮部12R不能行进旋转,但能够回转。该后侧操作部109R的按压操作能够在两个后轮部12R中一同进行,或者也能够只在一侧后轮部12R中进行。因此,例如,在拍摄放射线图像时欲微调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位置的情况下,仅将两个后轮部12R中的一个设为不能行进旋转,以该后轮部12R的回转轴AX7为中心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在装置载置面2上整体转动,从而能够进行位置调整。并且,在不进行这种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转动而欲将两个后轮部12R两者均设为不能行进旋转时,如图17的(3)所示,两轮用制动踏板400被按压操作。由此,比分别对两个后轮部12R的各制动踏板109进行按压操作时,能够更迅速地制止两个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此外,虽然未图示于图17中,但当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被按压操作时,后轮部12R能够行进旋转,但不能回转。例如,当欲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笔直行进时,在放射线照射装置1笔直行进中,两个后轮部12R成为该状态。由此,防止由后轮部12R的回转引起的行进方向的摇摆,从而能够维持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笔直的行进。由以上说明明确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传动轴108、齿轮107、凸轮106、棒体104、杠杆105以及圆盘103(参考图6以及图7)中适用前述的追加齿轮时加设该追加齿轮的结构和在以上结构中以两轮用制动踏板400以及制动轴402来代替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的结构分别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的第1锁定单元。并且,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传动轴108、齿轮107以及凸轮106(参考图6以及图7)中适用前述的追加齿轮时加设该追加齿轮的结构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第2锁定单元。<第5实施方式>接着,参考图18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8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和该与否相关的标记方式与图10中的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与图16所示相同的两轮用制动踏板400、保持部件401以及制动轴402。在图18中,以与图17所示相同的标记方式来表示上述两轮用制动踏板400的操作状态。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两个后轮部12R,适用与图7~图9所示相同的后轮部12R。在以上结构中,若两轮用制动踏板400被按压操作,则各后轮部12R成为与图9所示那样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被按压操作的情况相同的状态。图18的(1)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7的状态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和后侧操作部109R均未被按压操作(制动踏板109的第3状态),并且两轮用制动踏板400也不被按压操作,因此后轮部12R能够进行行进旋转以及回转这两者。因此,在该状况下,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正常行进,而且使后轮部12R适当地回转,从而能够进行小转弯灵活的行进。并且,图18的(2)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8的状态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通过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被按压操作(制动踏板109的第1状态),后轮部12R不能行进旋转,但能够回转。因此,例如,在拍摄放射线图像时欲微调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位置的情况下,仅将两个后轮部12R中的一个设为不能行进旋转,以该后轮部12R的回转轴AX7为中心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在装置载置面2上整体转动,从而能够进行位置调整。并且,不管这种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位置调整进行与否,只要使后轮部12R不能行进旋转,则能够防止拍摄放射线图像时因放射线照射装置1移动而导致进行不正确的拍摄。并且,图18的(3)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9的状态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通过两个后轮部12R的各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被按压操作(制动踏板109的第2状态),或者两轮用制动踏板400被按压操作,后轮部12R能够行进旋转,但不能回转。因此,例如,当欲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笔直行进时,通过在笔直行进中设为该状况,防止由后轮部12R的回转引起的行进方向的摇摆,从而能够维持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笔直的行进。此外,为了设为图18的(3)的状态,只要对两轮用制动踏板400进行按压操作,则仅用一次便可完成制动操作。即,在该情况下,与对两个后轮部12R的各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进行按压操作的情况相比,制动操作变得更简单。并且,也能够在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行进而搬运当中进行这种两轮用制动踏板400的按压操作,此时,与对两个后轮部12R的各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进行按压操作的情况相比,能够更迅速地进行制动操作,因此尤其优选。由以上说明明确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传动轴108、齿轮107、凸轮106、棒体104、杠杆105以及圆盘103(参考图6以及图7)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的第1锁定单元。并且,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传动轴108、齿轮107以及凸轮106(参考图6以及图7)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第2锁定单元,而且,两轮用制动踏板400、制动轴402、传动轴108、齿轮107以及凸轮106也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第2锁定单元。<第6实施方式>接着,参考图19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9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和该与否相关的标记方式与图18中的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与图16所示相同的两轮用制动踏板400、保持部件401以及制动轴402。在图19中,以与图17所示相同的标记方式来表示上述两轮用制动踏板400的操作状态。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两个后轮部12R适用与图12~图14所示相同的后轮部12R。在以上结构中,若两轮用制动踏板400被按压操作,则各后轮部12R成为与如图14所示那样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被按压操作的情况相同的状态。图19的(1)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12的状态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和后侧操作部109R均未被按压操作(制动踏板109的第3状态),并且两轮用制动踏板400也不被按压操作,因此后轮部12R能够进行行进旋转以及回转这两者。因此,在该状况下,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正常行进,而且使后轮部12R适当地回转,从而能够进行小转弯灵活的行进。并且,图19的(2)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13的状态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通过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被按压操作(制动踏板109的第1状态),后轮部12R不能进行行进旋转和回转这两者。对两个后轮部12R这两者或者仅对其中一个也能够如上述那样将制动踏板109设为第1状态。因此,例如,在拍摄放射线图像时欲微调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位置的情况下,仅将两个后轮部12R中的一个设为不能行进旋转,以该后轮部12R的回转轴AX7为中心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在装置载置面2上整体转动,从而能够进行位置调整。并且,不管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位置调整进行与否,只要使两个后轮部12R不能行进旋转,则能够防止拍摄放射线图像时因放射线照射装置1移动而导致进行不正确的拍摄。并且,图19的(3)示出了后轮部12R处于图14的状态时的、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与否状况。即,在该情况下,通过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被按压操作(制动踏板109的第2状态),或者两轮用制动踏板400被按压操作,后轮部12R能够行进旋转,但不能回转。因此,例如,当欲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笔直行进时,通过在笔直行进中对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进行按压操作,或者对两轮用制动踏板400进行按压操作而设为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图19的(3)的状态。因此,防止由后轮部12R的回转而引起的行进方向的摇摆,从而能够维持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笔直的行进。而且,只要放射线照射装置1例如为了拍摄放射线图像而到达适当的位置,则对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进行按压操作而设为制止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图19的(2)的状态。只要设为该状态,则能够防止因放射线照射装置1移动而导致进行不正确的拍摄。此外,为了设为图19的(3)的状态,只要对两轮用制动踏板400进行按压操作,则仅用一次便可完成制动操作。即,在该情况下,与对两个后轮部12R的各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进行按压操作的情况相比,制动操作变得更简单。并且,也能够在使放射线照射装置1行进而搬运当中进行这种两轮用制动踏板400的按压操作,此时,与对两个后轮部12R的各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进行按压操作的情况相比,能够更迅速地进行制动操作,因此尤其优选。由以上说明明确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踏板109的前侧操作部109F、传动轴108、齿轮107、凸轮206、棒体104、杠杆105以及圆盘103(参考图6以及图12)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的第1锁定单元。并且,制动踏板109的后侧操作部109R、传动轴108、齿轮107以及凸轮206(参考图6以及图12)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第2锁定单元,而且,两轮用制动踏板400、制动轴402、传动轴108、齿轮107以及凸轮206也构成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第2锁定单元。<第7实施方式>接着,关于适用于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后轮,对除了由前述的回转脚轮构成的后轮部12R以外的例子进行说明。图20所示的后轮例如由全向轮(注册商标)构成。作为一例,图20中示出了构成后轮的全向轮700经由腿保持部712安装在图1所示的放射线照射装置1的底座11上的状态。全向轮700是一种全方向移动车轮,其具有:旋转体702,安装在车轴701上,并且能够围绕旋转轴AX11而正向和逆向旋转;以及多个滚轮703,安装在该旋转体702的外周部。作为滚轮703,例如可以适用桶型的滚轮。本例中,在旋转体702的左右分别安装有7个,即共安装有14个滚轮703。左右的其中一侧的7个滚轮703分别以如下方式安装在旋转体702上,即,能够以与旋转轴AX11同轴的一个圆的切线方向延伸的旋转轴AX12为中心而正向和逆向旋转。这一点对于左右的另一侧的7个滚轮703也相同。并且,左右的一侧的7个滚轮703分别配置在与左右的另一侧的7个滚轮703彼此之间的间隙相对的位置上。具有以上结构的全向轮700经由承受车轴701的轴承部704而安装在腿保持部712上。在上述全向轮700中,由作为车轮主体的旋转体702和作为行进方向变更部的14个滚轮703构成一个旋转车轮。即,若对具有腿保持部712的放射线照射装置施加图中箭头P方向上的作用力,则由旋转体702和滚轮703构成的车轮使14个滚轮703作为车轮的外周面而围绕旋转轴AX11旋转,从而使腿12即放射线照射装置向箭头P方向行进。并且,若对具有腿保持部712的放射线照射装置施加图中箭头Q方向上的作用力,则接地的滚轮703围绕旋转轴AX12旋转,从而使腿保持部712即放射线照射装置向箭头Q方向的移动变得容易。在由以上说明的全向轮700构成后轮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置制止旋转体702的旋转即制止行进旋转的第1锁定单元和制止滚轮703的回转的第2锁定单元。而且,通过控制这些锁定单元的动作,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此外,作为全方向移动车轮,除了以上说明的全向轮700以外,还能够适用例如日本特开2013-081659号公报中示出的万向轮。<第8实施方式>接着,对在一个锁定操作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操作第1以及第2锁定单元的操作片而成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后轮的周边部分的立体图。并且,图22是表示该第8实施方式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中所适用的踏板联动机构的侧视图。图22所示的踏板联动机构构成操作第1以及第2锁定单元的操作部的一部分,且具有作为后轮侧锁定操作片的后轮侧踏板500、作为前轮侧锁定操作片的前轮侧踏板501以及连结这些后轮侧踏板500和前轮侧踏板501的连杆5(02。此外,在图21中,上述两个踏板500以及501中,仅示出了后轮侧踏板500。图22所示,后轮侧踏板500在上端部(+z方向的前端部)具有设成呈圆形的一部分的形状的旋转基部500a,该旋转基部500a例如通过嵌合等固定在制动轴402上。由此后轮侧踏板500能够与该制动轴402一体地旋转。另一方面,在与后轮侧踏板500的下端接近的部分固定有踏板503。并且,在与后轮侧踏板500的上下方向中央接近的位置形成有向前轮侧踏板501侧突出的杆连结部500b。而且,在该杆连结部500b以能够以旋转轴AX13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连结有连杆502的一端部。此外,在底座11的后端面11a固定有保持部件504。该保持部件504具有使制动轴402通过的图示以外的贯穿孔,并且容许制动轴402的旋转。后轮侧踏板500的旋转基部500a以与该保持部件504紧密接触的状态配置。如此,后轮侧踏板500配置于底座11的后端面11a的后方侧(-y方向侧)。如后述,与制动轴402一体地旋转的后轮侧踏板500停止在3个旋转位置,而能够保持在各旋转位置。该保持例如通过旋转基部500a中所形成的多个半球状凸部500c卡合于保持部件504中所形成的图示以外的凹部来进行。如此,若施加使后轮侧踏板500旋转的某种程度的大小的外力,则上述凸部500c与凹部的卡合被解除,从保持在上述3个旋转位置中的任意位置的后轮侧踏板500能够移动到另一旋转位置。一侧前轮侧踏板501在与上下方向中央接近的位置具有旋转基部501a。该旋转基部501a在固定于底座11的下表面11c的保持部件505中以能够以旋转轴AX14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被保持。如此,前轮侧踏板501配置在比底座11的前端面11b更靠前方侧(+y方向侧)。并且,在前轮侧踏板501的上端部(+z方向的前端部)形成有设成呈圆形的一部分的形状且向后轮侧踏板500侧突出的杆连结部501b。而且,在该杆连结部501b以能够以旋转轴AX15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连结有连杆502的另一端部。并且,在与前轮侧踏板501的下端接近的部分固定有踏板506。以上结构中,制动轴402和基本上与图12所示相同的第1锁定单元以及第2锁定单元连结。即,在制动轴402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分别以同轴状态连结固定图12所示的传动轴108。此外,在该情况下,通常省略图12所示的制动踏板109,但也可以设置。但是,若制动踏板109从底座11的左右端面向侧外方突出,则在宽度窄的路径中输送放射线照射装置时,制动踏板109容易与障碍物发生干扰。考虑到这一点,可知优选省略从底座11的左右端面向侧外方突出的制动踏板109。后轮侧踏板500能够如下旋转,即,操作者例如通过脚踏踏板503,图22中以制动轴402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操作者例如通过用脚尖从下抬起踏板503,能够在图22中以制动轴402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且,后轮侧踏板500在如上述那样回转的路径内能够保持在该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旋转位置、以单点划线表示的旋转位置以及以虚线表示的旋转位置。以下,将这3个旋转位置以上述记载的顺序称为下位置、中央位置、上位置。当后轮侧踏板500例如从上述下位置旋转到上位置时,一端部与该后轮侧踏板500的杆连结部500b连结的连杆502在图22中向大致右方向移动。由此,连结有连杆502的另一端部的杆连结部501b在图22中向大致右方向被拉动,因此前轮侧踏板501以旋转轴AX14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如此,当后轮侧踏板500设定在上述下位置、中央位置、上位置时,前轮侧踏板501分别设定在图22中以实线表示的旋转位置、以单点划线表示的旋转位置以及以虚线表示的旋转位置。此外,关于前轮侧踏板501的上述3个旋转位置,也以记载顺序称为下位置、中央位置、上位置。如上所述,若作为一个锁定操作片的后轮侧踏板500设定在下位置、中央位置或者上位置,则作为另一锁定操作片的前轮侧踏板501也与后轮侧踏板500联动而分别相同地设定在下位置、中央位置或者上位置。上述中,对后轮侧踏板500被旋转操作时与该操作联动而前轮侧踏板501旋转移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进行反过来的操作。即,前轮侧踏板501也通过对踏板506进行与踏板503相同的操作,以旋转轴AX14为中心旋转而能够设定在下位置、中央位置或者上位置。而且,此时,前轮侧踏板501的移动经由连杆502传递到后轮侧踏板500,由此后轮侧踏板500以制动轴402为中心旋转而分别设定在下位置、中央位置或者上位置。如前述,当在制动轴402上连结有基本上与图12所示相同的第1锁定单元以及第2锁定单元时,若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设定在下位置,则锁定单元成为图14所示的状态。即,此时,后轮部12R(参考图14)能够行进旋转,但不能回转。如以上,制止了后轮部12R的回转的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的状态是本发明中的第2状态的一种。并且,若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设定在中央位置,则锁定单元成为图12所示的状态。即,此时,后轮部12R(参考图12)能够进行行进旋转以及回转这两者。并且,若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设定在上位置,则锁定单元成为图13所示的状态。即,此时,后轮部12R(参考图13)不能进行行进旋转以及回转这两者。如上所述,制止了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的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的状态是本发明中的第1状态的一种。此外,例如,也能够以如下方式构成,即,通过改变图12所示的凸轮206的形状以及配设位置等,与上述例相反,当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设定在下位置时,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以及回转被制止,当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设定在上位置时,后轮部12R的回转被制止。而且,还可以在制动轴402上连结有基本上与图7所示相同的第1锁定单元以及第2锁定单元。当如此构成时,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设定在下位置时后轮部12R的回转被制止,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设定在上位置时后轮部12R的行进旋转被制止,而且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设定在中央位置时后轮部12R能够进行回转以及行进旋转。并且,例如,也能够以如下方式构成,即,通过改变图7所示的凸轮106的配设位置等,与上述例相反,当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设定在下位置时,轮部12R的行进旋转被制止,当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设定在上位置时,后轮部12R的回转被制止。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前述的前方以及后方的方向(±y方向)相关的比底座11的中间位置更靠后方侧和前方侧分别配置有后轮侧踏板500、前轮侧踏板501。即,更详细而言,在比底座11的后端面11a更靠后方侧配置有后轮侧踏板500,在比底座11的前端面11b更靠前方侧配置有前轮侧踏板501。根据该结构,能够发挥以下效果。即,当操作者手握把手26(参考图1)从底座11的后方侧输送放射线照射装置时,与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方式相同,能够通过后轮侧踏板500进行制动操作。并且,将放射线照射装置输送到受检体H躺下的床3(参考图2)附近之后,为了拍摄而欲微调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位置时,操作者移动到底座11的前方侧而有时还会移动底座11。在这种状况下,当移动底座11时,能够利用前轮侧踏板501来进行制动操作。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后轮侧踏板500与前轮侧踏板501彼此联动的结构,因此,如上述,当操作者从底座11的后方侧移动到前方侧时,通过确认前轮侧踏板501的位置,能够容易掌握第1锁定单元以及第2锁定单元当前处于何种状态。这与操作者从底座11的前方侧移动到后方侧时也相同。此外,后轮侧踏板500除了配置在比底座11的后端面11a更靠后方侧以外,还可以配置在底座11的左和/或右侧端面的与后端面11a接近处。同样地,前轮侧踏板501也除了配置在底座11的前端面11b的前方侧以外,还可以配置在底座11的左和/或右侧端面的前端面11b附近处。但是,当输送放射线照射装置时,在避免与周围的障碍物等的相互干扰的基础上,优选以本实施方式的方式配置后轮侧踏板500以及前轮侧踏板501。<第9实施方式>接着,参考图23对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进行说明。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后轮的周边部分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了操作图12所示那样的第1以及第2锁定单元,设置有正向和逆向旋转驱动传动轴108(参考图12)的致动器540。并且,在底座11的后端面11a固定有容纳控制致动器540的动作的致动器控制电路以及压力传感器(均未图示)的控制箱550。而且,在该控制箱550的下部安装有作为用于操作第1以及第2锁定单元的操作片的踏板551。并且,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底座11的前端面11b(参考图22)也固定有容纳与上述相同的压力传感器的控制箱,而且,在该控制箱的下部安装有与踏板551相同的踏板。上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箱550内的致动器控制电路电连接。踏板551中,其基部与控制箱550内的压力传感器连结。而且,通过该压力传感器检测踩踏踏板551的踏力属于小于某一阈值P1的第1踏力范围、阈值P1以上且阈值P2(P1<P2)以下的第2踏力范围以及大于阈值P2的第3踏力范围中的哪一范围。当检测到的踏力属于第1踏力范围、第2踏力范围或者第3踏力范围时,致动器控制电路将致动器540分别驱动为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状态、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以及行进旋转的状态或者后轮部12R能够进行回转以及行进旋转的状态。如此,根据踏板551的踏力驱动致动器540这一点,对于设置在底座11的前端面11b侧的踏板也相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底座11的后端面11a侧的踏板551与设置在底座11的前端面11b侧的踏板不会联动。但是,如上所述,代替检测3个范围的踏板踏力,以将踏板选择性地设定在3个位置中的任意位置的方式使踏板移动,当根据各踏板位置控制第1以及第2锁定单元的状态时,也可以使两个踏板联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通过致动器540的驱动而切换第1以及第2锁定单元的状态,因此通过只改变电结构便能够适当变更锁定单元的状态与踏板踏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当检测到的踏板踏力属于第1踏力范围、第2踏力范围或者第3踏力范围时,能够将致动器540分别驱动为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以及行进旋转的状态、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状态或者后轮部12R能够进行回转以及行进旋转的状态。<第10实施方式>接着,参考图24对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进行说明。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后轮的周边部分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与图23所示的第9实施方式相同的致动器540以及控制箱55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图23所示的一个踏板551,设置有作为操作片的第1踏板561以及第2踏板562。这些第1踏板561以及第2踏板562分别例如通过脚踏而以在控制箱550内向x方向延伸的摆动轴(未图示)为中心摆动。更详细而言,第1踏板561能够选择性地取图24所示的固定位置和通过踩踏而摆动从而图24中的近前侧的部分下落的踏入位置中的任意位置。另一方面,第2踏板562能够选择性地取图24所示的固定位置、通过踩踏而摆动从而图24中的近前侧的部分下落的第1踏入位置以及通过从该第1踏入位置进一步踩踏而上述近前侧的部分进一步下落的第2踏入位置中的任意位置。而且,当第1踏板561位于上述踏入位置时,若踩踏第2踏板562,则第1踏板561恢复到固定位置。相反,当第2踏板561位于上述第1或者第2踏入位置时,若踩踏第1踏板561,则第2踏板562恢复到固定位置。上述致动器控制电路根据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第1踏板561以及第2踏板562的位置而控制致动器540的驱动。即,当第1踏板561位于踏入位置时(此时第2踏板562已恢复到固定位置),致动器控制电路将致动器540驱动为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的状态。并且,当第2踏板562位于第1踏入位置时(此时第1踏板561已恢复到固定位置),致动器控制电路将致动器540驱动为制止后轮部12R的回转以及行进旋转的状态。而且,当第2踏板562位于第2踏入位置时(此时第1踏板561也已恢复到固定位置),致动器控制电路将致动器540驱动为后轮部12R能够进行回转以及行进旋转的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将与上述第1踏板561以及第2踏板562相同的两个踏板以及与控制箱550相同的控制箱设置在底座11的前端面11b(参考图22)侧,从而能够通过这些踏板的操作而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驱动致动器540。当如此构成时,能够使第1踏板561与底座11的前端面11b侧的相同的踏板联动,并且使第2踏板562与底座11的前端面11b侧的相同的踏板联动。能够通过使用公知的机构来实现这些踏板彼此的联动。如前叙述,当欲微调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位置时,操作者向底座11的前方侧移动而有时还会移动底座11。在这种状况下,除了操作第1锁定单元以及第2锁定单元以外,有时还只想短时间地简单制止底座11的移动。图25是表示具备能够应对这种要求的结构的放射线照射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在该图25所示的结构中,设置有从底座11延伸而保持各前轮部12F的两个前轮保持部件600,并且在各前轮保持部件600的上表面形成有防滑条601。各防滑条601为例如并排设置多个细角柱状部件的构件。此外,前轮保持部件600以及防滑条601例如能够由合成树脂形成。因此,操作者通过在这些防滑条601上例如放置一只脚的鞋底面而按压前轮保持部件600,能够简单地制止底座11的移动。并且,在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前轮部12F,同样设置有两个后轮部12R,但前轮部12F以及后轮部12R的设置数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一个前轮部12F,两个后轮部12R。并且,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照射装置设为通过操作者的力而行进的装置,但本发明的放射线照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具备马达等动力源而使其自动行进,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利用来自动力源的驱动力进行辅助并通过操作者的力而行进。符号说明1-放射线照射装置,2-装置载置面,3-床,10-腿部,11-底座,12F-前轮部,12R-后轮部,18-扬声器,20-主体部,21-框体,22-控制装置,23-显示器,24-输入部,30-臂部,31-第1臂,32-第2臂,40-射线源部,50-升降机构,100-保持部,101-外壳,101a-外壳的圆筒状部分,102-车轮,103-圆盘,104一棒体,105-杠杆,106、206-凸轮,107-齿轮,109、200-制动踏板,109F-制动踏板的前侧操作部,109R-制动踏板的后侧操作部,400-两轮用制动踏板,401-保持部件,402-制动轴,500-后轮侧踏板,501-前轮侧踏板,502-连杆,540-致动器,550-控制箱,551-踏板,561-第1踏板,562-第2踏板,600-前轮保持部件,601-防滑条,700-全向轮。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