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一次性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1868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新型一次性采血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用采血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带弹射机构的头部按压式一次性使用的安全采血器(或称采血针)。该采血器作为一次性使用产品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产品价格低,具有市场竞争潜力。



背景技术:

在医用采血领域中,一次性采血器以其体积小、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为特色深受医护人员和病人欢迎,目前在各医疗机构以及糖尿病患者中大量使用。这种采血器自带弹射机构,结构紧凑,整体一次性使用,既安全又方便,因此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潜力。

中国专利cn2619583y曾公告授权了一件名称为《自锁型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给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盖帽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其结构由外壳、端盖、针芯、弹簧、推发器和盖帽六个零件组成。在装配状态下,盖帽套装在采血器头部,端盖上设有一对弹性爪,该弹性爪利用卡钩和夹持力将针芯两侧的侧耳卡住,弹簧顶压在端盖与针芯之间,当采血器头部受到按压时,推发器向后移动通过斜面迎击两个弹性爪并迫使弹性爪张开,从而引发针芯脱钩并在弹簧的推动下产生射击穿刺。

中国专利cn205107692u公告授权了一件名称为《改进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的附图1至附图4给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扭帽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其基本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与上述中国专利cn2619583y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采血器头部采用扭帽的结构形式,使用时先要拧转扭帽,使针芯与保护杆之间的颈部断裂,然后拔掉保护杆和扭帽。

随着市场的发展,医用一次性采血器产品多种多样,但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市场的接受度已变为完全以产品价格低、结构简单及工作可靠为导向。上述两类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都由五到六个零件组成,相对而言零件数量较多,结构相对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因此如何在此基础上,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简化结构设计,提高产品可靠性,加强用户体验是这类产品的今后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一次性采血器,其目的是要解决上述采血器零部件多,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一次性采血器,包括外壳、针芯、弹簧以及推发器。

在发射前装配状态下,针芯被卡夹定位在外壳内,弹簧顶压在针芯上,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在针芯的弹射方向上,推发器头部从外壳前端伸出,推发器身体滑动连接在外壳中。

其创新在于:所述推发器尾部向后延伸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引脚,弹性引脚为弹性悬臂结构,悬臂的末端为作用端;所述弹性引脚上设有用来锁定针芯的卡钩;所述弹性引脚沿自身长度方向相隔设有第一弯曲点和第二弯曲点,第一弯曲点和第二弯曲点均是弯曲时弹性引脚上发生应力集中的疲劳点;以作用端为基准,所述第二弯曲点至作用端的距离大于第一弯曲点至作用端的距离;所述卡钩在弹性引脚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弯曲点附近。

对应所述弹性引脚的作用端在外壳内设有斜面,该斜面上设有阻挡面;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在迎击弹性引脚作用端时,能够迫使作用端至第一弯曲点的一段弹性引脚向所述采血器横截面的中心弯曲。

对应所述卡钩在针芯上设有卡合面,该卡合面与卡钩配合用来锁定针芯。

在发射前装配状态下,所有弹性引脚共同形成一个弹性夹,所述针芯被卡夹定位在弹性夹中,其中,弹性引脚上的卡钩与针芯上的卡合面配合,使针芯处于锁定状态;所述弹性引脚布置在斜面前部,其中,弹性引脚的作用端迎面设置在斜面前方。

在使用状态下,当推发器头部受到按压时,推发器相对外壳向后移动,外壳内的斜面对应迎击各自弹性引脚的作用端并迫使所有弹性引脚作用端至第一弯曲点的一段向所述采血器横截面的中心弯曲,同时弹性引脚的作用端沿斜面滑移至阻挡面后受阻,此时阻挡面对弹性引脚产生顶压作用,最终迫使所有弹性引脚在第一弯曲点和第二弯曲点处弯曲或折弯,使弹性引脚的第一弯曲点侧向向外拱起变形,当所有弹性引脚拱起至卡钩与卡合面脱钩临界点后针芯在弹簧作用下发射穿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针芯”、“弹簧”和“推发器”是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的基本结构,其基本功能和作用均为现有技术,可以参见本发明背景技术所引用的技术内容。

2.上述方案中,所述“前端”、“前部”和“前方”中的“前”是指采血器中针尖所指方向。所述“向后”中的“后”是指“前”的反方向。所述“推发器头部”是指推发器朝前的端部,而所述“推发器尾部”是指推发器朝后的端部。

3.上述方案中,所述“斜面”包括平面、弧面或锥面,但不论如何均相对采血器轴线倾斜设置,从而构成斜面。换句话说,斜面具有平面形式的斜面、凹面形式的斜面(斜面在倾斜方向上由多段直线构成,在垂直倾斜方向上形成凹面或凸面,但本质还是斜面)、锥面形式的斜面和弧面形式的斜面(斜面在倾斜方向上由至少一段凹弧或/和凸弧构成,但本质还是斜面)四种类型。在本发明中任何一种均可适用,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其中,第一种是平面形式的斜面;第二种是凹面形式的斜面;第三种是锥面形式的斜面;第四种是弧面形式的斜面。

4.本发明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包含扭帽型和盖帽型两种结构。即本发明一次性采血器通常情况下设有保护帽,而保护帽的结构形式可以采用扭帽型或盖帽型。这并不影响实现本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和构思是: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作出了以下几点改变:第一,将原来的外壳与端盖合并为一体,即将原来的外壳和端盖两件构件合并成一个构件;第二,将原来设在外壳或者端盖上的弹性夹(用来锁定针芯)改设在推发器尾部;第三,将原来设在推发器上的斜面改设在外壳上;第四,改进后的斜面上设有阻挡面,其中,阻挡面对弹性夹末端起顶压作用;第五,将原来斜面迫使弹性夹末端向外侧张开从而实现针芯解锁,改成斜面迫使弹性夹末端先向内侧合拢,然后在阻挡面的轴向顶压作用下弹性夹中部拱起,从而实现针芯解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除弹簧而外,只要外壳、针芯和推发器三个结构件,而且这三个结构件均比较容易通过模具注塑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省去一个结构件。从大批量生产角度来看,既简化了结构,又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2.本发明突破了原来利用斜面迫使弹性爪末端向外侧张开来实现针芯解锁的模式,而创立了利用斜面迫使弹性夹末端先向内侧合拢,然后在阻挡面的轴向顶压作用下弹性夹中部拱起来实现针芯解锁的模式。正因为这一创新使得弹性夹可以改设在推发器上,从而使外壳的内部结构大大简化,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来实现,不需采用分体拼接结构来实现。

3.本发明中的斜面与现有技术中的斜面有着本质区别:第一,现有技术中斜面均设在推发器上,而本发明中斜面设在外壳上;第二,现有技术中斜面上没有阻挡面,而本发明中斜面上设有阻挡面;第三,现有技术中斜面的倾斜方向迫使弹性夹向外张开,而本发明中斜面的倾斜方向迫使弹性夹末端向内合拢,然后在阻挡面的轴向顶压作用下弹性夹中部向外拱起,当弹性夹中部向外拱起扩张至卡钩与卡合面脱钩临界点后针芯在弹簧作用下发射穿刺。

4.本发明合理的利用了弹性夹末端在斜面作用下向内合拢,然后在阻挡面的轴向顶压作用下弹性夹中部向外拱起来实现针芯解锁,其技术构思巧妙,工作可靠,操作时手感轻巧,打破了以往传统现有技术中,斜面迫使弹性夹末端张开的工作模式,创立了斜面先迫使弹性夹末端向内合拢,然后在阻挡面的轴向顶压作用下弹性夹中部向外拱起的模式(见图18、图19和图20),因此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针芯和扭帽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针芯和扭帽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推发器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推发器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外壳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外壳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外壳局部剖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初始装配状态剖视图;

图11为图10状态的局部剖立体图;

图12为图10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卸除针帽后按压推发器状态剖视图;

图14为图13状态的局部剖立体图;

图15为图13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1针芯脱钩状态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1发射后状态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针芯脱钩原理图a;

图19为本发明针芯脱钩原理图b;

图20为本发明针芯脱钩原理图c;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2立体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2立体分解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2初始装配状态剖视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2调节头结构立体分解图。

以上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外壳;2.针芯;3.弹簧;4.推发器;5.弹性引脚;6.卡钩;7.第一弯曲点;8.卡合面;9.第二弯曲点;10.斜面;11.扭帽;12.挂钩;13.挡肩;14.内端面;15.调节头;16.阻挡面;17.作用端;s.偏置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新型一次性采血器(扭帽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

如图1-图12所示,该一次性采血器由外壳1、扭帽11、针芯2、弹簧3和推发器4组成(见图1和图2)。其中,针芯2和扭帽1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见图3和图4),可以算作一个部件。

在发射前装配状态下(见图10),针芯2被卡夹定位在外壳1内,弹簧3顶压在针芯2上,弹簧3的弹性力作用在针芯2的弹射方向上,针芯2前部设有一体成型的扭帽11,推发器4头部从外壳1前端伸出,推发器4身体滑动连接在外壳1中。

本实施例以上内容均为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创新在于:所述推发器4尾部向后延伸设置有四个弹性引脚5(见图5和图6),弹性引脚5为弹性悬臂结构,悬臂的末端为作用端17。在四个弹性引脚5中,两两弹性引脚5的根部为连体结构,弹性引脚5的内侧面上均设有用来锁定针芯2的卡钩6。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弹性引脚5共用一个卡钩6(见图5和图6)。所述弹性引脚5沿自身长度方向相隔设有第一弯曲点7和第二弯曲点9,第一弯曲点7和第二弯曲点9均是弯曲时弹性引脚5上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的疲劳点。以作用端17为基准,所述第二弯曲点9至作用端17的距离大于第一弯曲点7至作用端17的距离。所述卡钩6在弹性引脚(5)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弯曲点7附近。在本实施例中,卡钩6位于第一弯曲的7和第二弯曲点9之间,并靠近第一弯曲点7的位置上(见图18、图19和图20)。

对应所述弹性引脚5的作用端17在外壳1内设有斜面10(见图7、图9和图10),该斜面10上设有阻挡面16。所述斜面10的倾斜方向在迎击弹性引脚5作用端17时,能够迫使作用端17至第一弯曲点7的一段弹性引脚5向所述采血器横截面的中心弯曲(见图18、图19和图20)。在图20中,s表示弹性引脚5与阻挡面16之间的偏置距离,该偏置距离大小、横截形状,横截面积大小以及材料的弹性影响轴向推压手感。

对应所述卡钩6在针芯2上设有卡合面8(见图3和图4),该卡合面8与卡钩6配合用来锁定针芯2(见图10)。

所述推发器4侧部设有挂钩12和挡肩13(见图5和图6),对应该挂钩12和挡肩13在外壳1内壁上设有内端面14(见图10),在发射前装配状态下,推发器4上的挂钩12与内端面14配合形成第一限位,以阻止推发器4相对外壳1向前移动。

本实施例使用时动作过程如下:

(1)初始装配状态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整个采血器由外壳1、扭帽11、针芯2、弹簧3和推发器4组成,其中,弹簧3处于预压状态,在发射前装配状态下,所有弹性引脚5共同形成一个弹性夹,所述针芯2被卡夹定位在弹性夹中,其中,弹性引脚5上的卡钩6与针芯2上的卡合面8配合,使针芯2处于锁定状态。所述弹性引脚5布置在斜面10前部,其中,弹性引脚5的作用端17迎面设置在斜面10前方。推发器4上的挂钩12与内端面14配合形成第一限位,以阻止推发器4相对外壳1向前移动。

(2)卸除针帽后按压推发器状态

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一只手握持采血器外壳1,另一只手扭转并拨除扭帽11。接着,手持外壳1将采血器头部对准采血部位按压,当推发器4头部受到按压时,推发器5相对外壳1向后移动。

(3)针芯脱钩状态

如图16、图18、图19和图20所示,随着推发器5持继向后移动,外壳1内的斜面10对应迎击各自弹性引脚5的作用端17并迫使所有弹性引脚5作用端17至第一弯曲点7的一段向所述采血器横截面的中心弯曲,同时弹性引脚5的作用端17沿斜面10滑移至阻挡面16后受阻,此时阻挡面16对弹性引脚5产生顶压作用,最终迫使所有弹性引脚5在第一弯曲点7和第二弯曲点9处弯曲或折弯(见图18、图19和图20),使弹性引脚5的第一弯曲点7侧向向外拱起变形,当所有弹性引脚5拱起至卡钩6与卡合面8脱钩临界点后针芯2在弹簧3作用下发射穿刺。

(4)发射后状态

如图17所示,针芯2处于穿刺状态,然后缩回外壳1内。推发器4上的挡肩13与内端面14配合形成第二限位,以阻止推发器4相对外壳1回退,使推发器4头部相对外壳1头部处于平齐或缩进状态。

实施例2:一种带调节头结构的新型一次性采血器(自带调节头的扭帽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

如图21-图24所示,该采血器由外壳1、调节头15、扭帽11、针芯2、弹簧3和推发器4组成(见图21和图2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壳1头部设有能够改变穿刺深度的调节头15结构。而能够改变穿刺深度的调节头1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比如采用申请号为201610158481.8,公布号为cn105816188a,名称为《改进型一次性可调穿刺深度安全采血针》的中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结构,或者采用专利号为201620212700.1,授权公告号为cn205586011u,名称为《改进的一次性可调穿刺深度安全采血针》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结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下面针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情况以及变化作如下说明:

1.以上实施例1尽管给出的是扭帽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适用于盖帽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扭帽和盖帽是采血器保护帽的两种形式,但这两种形式与本发明的创新点无关,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认知的情况。

2.在以上实施例1中,所述推发器4尾部向后延伸设置有四个弹性引脚5(见图5和图6)。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本质上本发明的弹性夹应由至少两个弹性引脚5构成。所以从弹性引脚5数量上来看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等。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认知的情况。

3.在以上实施例1中,两两弹性引脚5的根部为连体结构,而且两个弹性引脚5共用一个卡钩6(见图5和图6)。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弹性引脚5可以两两根部连体,也可以一个弹性引脚5与另一个弹性引脚5之间相互独立,位于针芯2同一侧的卡钩6可以共用,也可以分立。这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变化情况。

4.在以上实施例1中,从图13与图16对比,或者从图18与图20对比来看,所述弹性引脚5为直臂形弹性悬臂结构。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所述弹性引脚5也可以是曲臂形弹性悬臂结构,或者是折臂形弹性悬臂结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例1基础上能够理解和认知的情况。

5.在以上实施例1中,弹簧3是一个独立的金属元件,也可以将弹簧3设计为塑料弹簧,并与针芯2制作成一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这样的变化情况。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