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部治疗装置、颊针治疗装置和针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4596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颊部治疗装置、颊针治疗装置和针灸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利用人体穴位进行治疗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颊部治疗装置和与颊部治疗装置匹配的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西方医学中,往往是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方法,无法从整体上去把握病人的病情,对病人进行整体医治。而采用针灸疗法则可以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治疗,通过在较小区域的治疗以实现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治疗。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针灸的针刺位置,往往是由医师手工决定的,与医师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当时的精神身体状态等相关,一旦不能精准地定位,无法产生相应的针灸效果。或者,医生为了达到治疗效果,可能会重新下针,这样,也可能增加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颊部治疗装置,采用该治疗装置可以通过刺激脸颊上的穴位以治疗多方面的身体疾病。

颊部治疗装置,包括面罩,面罩的内表面与人体面部贴合,面罩的内表面设置有治疗器,治疗器的位置与人体脸颊的穴位对应。

通过在与人脸匹配的面罩的内部设置治疗器,可以刺激脸颊的相应部位的穴位,对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及应激综合症为代表的身心性疾病及亚健康状态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颊针疗法具有“取穴精炼、靶点明确,操作简单,快速起效,无痛安全”的特点,使之成为与时俱进符合时代节奏的新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治疗器为声波发生器、电极、激光发生器、磁石和热辐射发生器。其原理是以颊针理论及穴位为指导的。

颊针治疗装置,包括面罩,面罩的内表面与人体面部贴合,面罩设有贯穿面罩厚度方向的通孔,通孔的位置与人体脸颊的穴位对应。

通过在面罩上设置与穴位对应的通孔,可以利用颊针的方法,利用针灸针更深层次的刺激相应的穴位,以减轻患者的病痛,甚至消除相应的疾病。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针灸装置,可以提高针灸的位置精度。

本发明提供的针灸装置,包括杆体、击发机构、送针机构,击发机构用于挤压一根针灸针刺入到人体指定部位,送针机构用于将多根针灸针向击发机构方向移动,送针机构包括针盒,针盒用于并排存储多根针灸针,杆体用于容纳击发机构和单根针灸针。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退针机构,退针机构包括退针杆,退针杆通过设置在杆体一侧面的第一槽口插入杆体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针盒内部设有前挡板、推板和后挡板,推板和后挡板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推板和后挡板分别与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推板滑动设置在针盒中;针盒顶部开有第二槽口。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针盒还包括拉手和连杆,拉手通过连杆穿过后挡板与推板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击发机构包括设置在杆体内的顶部设置的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杆体的顶部抵接,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推块抵接,推块滑动设置在杆体内,推块与杆体的相对滑动方向与杆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推块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被横向滑动挡块挡住,横向滑动挡块以能够沿垂直于杆体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杆体中,横向滑动挡块与第三压缩弹簧抵接,第三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杆体的内壁上,退针杆与推块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横向滑动挡块的一端突出于杆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击发机构还包括横向触发机构,横向触发机构包括用于与皮肤表面滚动摩擦连接的输入轮,输入轮与拨动轮传动连接,拨动轮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凹陷部,凹陷部用于凹陷部与横向滑动挡块的一端接触时,横向滑动挡块被第三压缩弹簧顶出以使得推块推动针灸针。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拨动轮的外圆周面设置有沿拨动轮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中以可拆卸的的方式安装有活动帖块,活动帖块和环形凹槽用于形成凹陷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方式,输入轮中的圆周面上设有标记。

本发明提供的针灸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将多根针灸针储存在针盒中,并且在一下针灸之后自动向杆体内送入针灸针,降低了操作者再次取针所需要的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扎入大量的针,提高了针灸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内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针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关于横向滑动挡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击发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拨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面罩;11、治疗器;

100、杆体;101、退针杆;102、第一槽口;103、横向滑动挡块;104、推块;105、第二压缩弹簧;106、第三压缩弹簧;201、针盒;202、针灸针;203、前挡板;204、推板;205、后挡板;206、拉手;207、连杆;208、第一压缩弹簧;301、输入轮;302、拨动轮;303、活动帖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参见图1,由于面罩内部的治疗器不可能从外部示出,所以图1所展示的是将颊部治疗装置剖开后的,对一般的颊部治疗装置进行观察的示意图。

一种颊部治疗装置,包括面罩10,面罩10的内表面与人体面部贴合,面罩的内表面设置有治疗器11,治疗器的位置与人体脸颊的穴位对应。

通过在与人脸匹配的面罩10的内部设置治疗器11,可以刺激脸颊的相应部位的穴位,对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及应激综合症为代表的身心性疾病及亚健康状态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颊针疗法具有“取穴精炼、靶点明确,操作简单,快速起效,无痛安全”的特点,使之成为与时俱进符合时代节奏的新方法。

具体的,治疗器11为声波发生器、电极、激光发生器、磁石和热辐射发生器。通过声波、电极、激光、磁石和热辐射对穴位实现刺激,可以有效的疏通经络以达到治疗身体的相应部位或医治相应疾病的效果。更具体的,热辐射发生器可以为电热丝或红外辐射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使用的附图,可以参见图1。图1中的治疗器所处的位置,可以是本实施例中的通孔所在的位置。

颊针治疗装置,包括面罩,面罩的内表面与人体面部贴合,面罩设有贯穿面罩厚度方向的通孔,通孔的位置与人体脸颊的穴位对应。

通过在面罩上设置与穴位对应的通孔,可以利用颊针的方法,更深层次的刺激相应的穴位,以减轻患者的病痛,甚至消除相应的疾病。

实施例3:

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灸装置,可以与实施例2的颊针治疗装置匹配使用,包括杆体100、击发机构、送针机构,击发机构用于挤压一根针灸针202刺入到人体指定部位,送针机构用于将多根针灸针202向击发机构方向移动,送针机构包括针盒201,针盒201用于并排存储多根针灸针202,杆体100用于容纳击发机构和单根针灸针202。

由于医疗器械多需给人干净安全感,所以白色亮光材质更人给人可靠的感觉。同时为了方便观察针灸针使用状况,装针盒部分建议使用半透明亮光材质。此外,杆体也可以采用白色光亮的材质。

通过将多根针灸针202储存在针盒201中,并且在一下针灸之后自动向杆体100内送入针灸针202,降低了操作者再次取针所需要的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扎入大量的针,提高了针灸的效率。

具体地,还包括退针机构,退针机构包括退针杆101,退针杆101通过设置在杆体100一侧面的第一槽口102插入杆体100中。通过设置退针机构,方便使用者将击发机构复位,以利于再次将针灸针202扎入。

更具体地,针盒201内部设有前挡板203、推板204和后挡板205,推板204和后挡板205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208,推板204和后挡板205分别与第一压缩弹簧208的一端抵接,推板204滑动设置在针盒201中;针盒201顶部开有第二槽口。通过设置第一压缩弹簧208,以推动前挡板203和设置在前挡板203前方的针灸针202。当杆体100内的针灸针202被推块104推出时,针盒201中的针灸针202可以继续补入到杆体100中,以实现持续的针灸动作。

更具体地,针盒201还包括拉手206和连杆207,拉手206通过连杆207穿过后挡板205与推板204连接。设置了拉手206和连杆207之后,还可以很方便的将前挡板203退回,以将多根针灸针202存放进针盒201中。

更具体地,击发机构包括设置在杆体100内的顶部设置的第二压缩弹簧105,第二压缩弹簧105的一端与杆体100的顶部抵接,第二压缩弹簧105的另一端与推块104抵接,推块104滑动设置在杆体100内,推块104与杆体100的相对滑动方向与杆体100的长度方向一致,推块104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被横向滑动挡块103挡住,横向滑动挡块103以能够沿垂直于杆体100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杆体100中,横向滑动挡块103向图中的左侧伸出的部位可以是一个按钮。

针灸的时候病人一般都是躺着、偶尔坐着,对病人两种不同状态医师手腕角度是不同,主要由拇指食指捏针。所以按钮设置在杆体的中部靠上的位置,也可以开关按钮的位置也方便了拇指和食指按到。

横向滑动挡块103与第三压缩弹簧106抵接,第三压缩弹簧106的另一端抵在杆体100的内壁上,退针杆101与推块104连接。通过设置横向滑动挡块103,可以在需要针刺的时机和位置,通过改变横向滑动挡块103的位置,释放推块104,以实现快速的针刺。而在不需要进行针刺时,横向滑动挡块103,可以挡住推块104,以避免针灸针202因误操作而从杆体100中伸出伤人。

更具体地,横向滑动挡块103的一端突出于杆体100。当横向滑动挡块103的一端突出于杆体100时,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将横向滑动挡块103按下,以使得推块104能够推动针灸针202刺入人体。

本实施例的动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进行针灸作业时,先将成排的针灸针202放置到针盒201中。具体的,使得针灸针202成排的方式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可以采用订书器中的订书钉粘接的方式实现——在储存针灸针202时,多根针灸针202被粘到一起,当需要将针灸针202弹出时,针灸针202之间的粘接力被推块104破坏。具体的粘接强度的大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控制的,在此不再赘述。放置针灸针202时,需要向外拉动拉手206,拉手206通过连杆207带动推板204,使得推板204与前挡板203之间空出较大的空间。当将针灸针202放好后,推板204在第一压缩弹簧208的作用下,会将针灸针202顶在前挡板203上。然后将针盒201插入到杆体100中。

针灸时,将杆体100移动到针刺位置,用手按下横向滑动挡块103的突出于杆体100外壁的部位,即,在图2中,向右侧按下杆体100左侧的按钮,横向滑动挡块向右压缩其右侧的第三压缩弹簧106,横向滑动挡块103对于推块104的阻挡作用丧失,推块104推动针灸针202从杆体100内穿出,刺入皮肤内。

当需要更换位置时,则需要通过手动向回拉退针杆101,将推块104退回。当推块104退回到一定位置时,第三压缩弹簧106也会推动横向滑动挡块103复位,以挡住推块104。

实施例4:

参照图4-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灸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击发机构还包括横向触发机构,横向触发机构包括用于与皮肤表面滚动摩擦连接的输入轮301,输入轮301与拨动轮302传动连接,拨动轮30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凹陷部,凹陷部用于凹陷部与横向滑动挡块103的一端接触时,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横向滑动挡块103被第三压缩弹簧106顶出以使得推块104推动针灸针202。

通过将拨动轮302与输入轮301传动连接,可以将输入轮301在皮肤表面上的滚动转化为拨动轮302的转动,进而选择横向滑动挡块103的一端与凹陷部接触的时机,从而能够精确的控制滑动挡块被顶起、针灸针202被推出杆体100的时机,使得针灸针202能够在针灸装置运动到与上一次的针灸位置的指定距离时将下一次的针刺入,从而提高了刺入位置的精确性。

具体地,拨动轮302的外圆周面设置有沿拨动轮302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中以可拆卸的的方式安装有活动帖块303,活动帖块303和环形凹槽用于形成凹陷部。通过在环形凹槽中以可拆卸的形式设置定位块,可以在拨动轮302的外圆周的不同角度和位置形成凹陷部,所以当不同人的穴位分布不同时,输入轮301在皮肤表面滚动不同距离,才可以将针灸针202刺入皮肤。所以该针灸装置可以适应不同人的穴位不同的需要。

本实施例的动作原理如下:

将针灸针202放入针盒201的准备环节与实施例1的准备环节相同。

当需要在某个位置进行针刺时,需要提前适当的距离,例如提前1厘米,使得输入轮301与皮肤接触。然后输入轮301在皮肤表面滚动1厘米,滚动后的位置即为第一次的针刺位置,滚动到位后,由于拨动轮302与输入轮301传动连接,输入轮301的转动带动拨动轮302的转动,所以此时拨动轮302此时恰好处于凹陷部朝向横向滑动挡块103的状态,横向滑动挡块103在位于横向滑动挡块103左侧(图示的左侧)的第三压缩弹簧106的作用下向着凹陷部的方向(即图示的右侧)弹出,相应的,推块104也会被第二压缩弹簧105弹出,针灸针202刺入体内。该针灸针202刺入后,通过手动向回拉退针杆101,将推块104退回。

针盒201和杆体100除了设置用于使得针灸针202刺出的孔之外,还设置在针灸针202的侧面方向设置一条缝(图中未示出)。当打算需要换位置针刺时,利用输入轮301在皮肤表面滚动,同时,已经扎入到体内的针灸针202,相对于杆体100从该缝中向杆体100外运动。每个凹陷部的朝向下一凹陷部的侧壁均为斜面,所以在拨动轮302滚动时,斜面会将横向滑动挡块103从凹陷部中挤出,对推块104起到阻挡作用。当输入轮301滚动到新位置时,拨动轮的凹陷部朝向横向滑动挡块103,所以横向滑动挡块103被第三压缩弹簧106弹出,针灸针202可以在新位置刺入体内。

但是由于患者的脸型不尽相同,而且即使是同一个患者,面部也可能会变胖或变瘦,所以不可能采用统一的面罩来实现对所有患者在各个时间段的辅助精准定位的问题。也不可能对每个患者在不同的胖瘦情况下分别制作一个完全精准的面罩以实现精准定位。虽然实施例2中的面罩上面设有通孔,通孔可以供针灸针穿过进行针刺,面罩可以对针灸的位置进行定位。所以面罩只能对针灸针进行初步的定位。

如果采用实施例4中的针灸装置配合面罩进行定位,通过调整拨动轮上面的活动帖块的种类和位置,以精确的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尺寸,设定凹陷部的位置,以实现由输入轮沿着某个轨迹滚动,精确定位每个需要针刺的位置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例如,将输入轮与拨动轮可以分别设置与之同轴且相对周向固定的同步带轮,两个同步带轮通过同步齿形带传动连接;或者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传动连接。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