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多姿态大小便的易脱穿内裤及大小便护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320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多姿态大小便的易脱穿内裤及大小便护理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于多姿态大小便的易脱穿内裤及大小便护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医疗护理中,常有病患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在护理人员在帮助下才能大小便。病患的大小便护理是一项费时、费力而又尴尬的工作,稍微处理不当,就必须更换病患的衣裤和床单。而对于一些由于手术因素不能轻易移动的病患来说,大小便护理更是成为医护人员的难题。兼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许多老人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或体质衰弱等因素瘫痪在床,丧失自理能力。瘫痪在床的病患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解决大小便问题,大小便护理成为医疗护理和家庭护理中的难题。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在解决大小便护理问题上,设计了成人“尿不湿”、“尿裤”等,但是尿裤需要经常进行更换,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对于完全不能自理的病患,由于其不能自行翻身和自行抬起臀部,只能在床上进行排便,只能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排便,给瘫痪病人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多姿态大小便的易脱穿内裤,旨在改善丧失自理能力的病患大小便处理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小便护理设备,旨在改善病患大小便护理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于多姿态大小便的易脱穿内裤,包括内裤本体和装设于所述内裤本体内的气囊装置,所述内裤本体与人体排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朝向人体前方的一侧边缘设有凸起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内裤本体包括形成于人体前方的前腰部、形成于人体后方的后腰部以及连接前腰部和后腰部的排泄部,排泄口位于排泄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凸起部沿所排泄口的边缘周向延伸,且凸起部延伸形成半环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凸起部具有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下表面连接至内裤本体,上表面形成弧形曲面。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表面到下表面的竖向距离从凸起部的中间位置朝向两侧逐渐降低。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表面朝向排泄口的方向向下倾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凸起部设有至少一个透气通道。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透气通道竖向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前腰部和后腰部可拆卸连接。

一种大小便护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上述的易脱穿内裤,设备主体与易脱穿内裤可拆卸连接,设备主体上开设有与排泄口相适配的排泄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易脱穿内裤和大小便护理设备,使用时,使用时,通过气囊装置撑开内裤,形成立体的排泄空间。使用者大小便时,形成的排泄物通过排泄口排出,无需进行内裤的脱穿即可完成大小便过程。排泄口边缘处设置的凸起部能够对男性生殖器官起到阻挡保护作用,避免在排泄口处形成负压时,男性生殖器官被吸向排泄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气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易脱穿内裤摊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易脱穿内裤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易脱穿内裤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凸起部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凸起部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气囊装置;100-气囊本体;100a-窄端;100b-宽端;c’-中心线;110-第一气囊部;111-第二通孔;120-第二气囊部;121-第三通孔;122-第四通孔;130-第一通孔;140-导尿槽;150-充气孔;160-隔离带;170-连接件;200-易脱穿内裤;210-内裤本体;211-前腰部;212-后腰部;213-排泄部;230-排泄口;220-凸起部;221-上表面;222-下表面;223-透气通道;224-立柱;225-抵接片;240-活动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大小便的气囊装置10,其用于装设于内裤中,充气后,气囊装置10将屁股顶起,撑开内裤形成大小便的排泄空间。

气囊装置10包括气囊本体100,气囊本体1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用于使排泄物通过的第一通孔130形成于第一气囊部110。使用时,第一气囊部110对应于人体的后方部位,第二气囊部120对应人体的前方部位。优选地,气囊本体100采用塑料压合周边沿形成的气囊。充气后,气囊本体100鼓起,紧贴在人体上,将屁股挺起,同时将内裤挺起,使第一通孔130与内裤之间形成供排泄物排出的排泄空间。气囊本体100鼓起后,无论使用者是处于躺着的姿势还是坐着的姿势,都会形成一个排泄口在底部的立体排泄空间,使得使用者能够顺利进行排泄,且排泄物能够通过第一通孔130导出,而不粘附到内裤上。

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的连接处设有导尿槽140。导尿槽140位于第一通孔130靠近第二气囊部120的边缘处。具体地,导尿槽140沿所述第一通孔130的边缘处向所述第二气囊部120的方向延伸。导尿槽140的设置,使得气囊本体100充气后,会在第一通孔130的边缘处形成一个下陷的区域,对尿液形成导流作用,将尿液导入第一通孔130中,使得尿液能够沿预定的轨迹快速排出。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导尿槽140,例如2个、3个。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的充气腔室完全连通,成一体化结构。气囊本体100的充气孔150设置在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的连接处。充气时,气体沿充气孔150进入到气囊本体100的充气腔室中,气体同时向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扩散,同时将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鼓起,更有利于立体排泄空间的形成,符合人体力学原理,增加使用者排泄过程的舒适感。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的充气腔室也可以不连通,分别使用不同的充气孔对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进行充气。

请再次参阅图1,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均具有窄端100a和宽端100b,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的窄端100a相互连接,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的宽端100b相互远离。形成的气囊本体100呈现中间窄而两头宽的形状,中间的窄端100a适应于人体的裆部位置,而两头的宽端100b适应于人体的前腰部分和后腰部分,一方面保证充气后气囊本体在人体的前腰部分和后腰部分形成足够压力,有助于使用者排泄的进行。另一方面,裆部位置较窄,使得充气后不会对大腿处形成过度挤压,与人体的构造相适应,保证使用者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囊部110宽端100b的宽度大于第二气囊部120宽端100b的宽度。且第一气囊部110的长度大于第二气囊部120的长度。从人体的构造上来说,构成人体的排泄器官的部位,前短后长,且前窄后宽。根据人体的结构构造调整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的长宽,能够使得气囊本体100更适应于人体,避免充气后,对人体的部分部位形成不恰当的挤压,对使用者造成损害。

第一气囊部110还设有第二通孔111,第二通孔111形成于第一气囊部110的宽端100b。即第二通孔111形成于第一通孔130的下方位置。优选地,第二通孔111沿气囊本体100的中心线c’呈镜像对称,且第二通孔111的相对两侧向第二气囊部120的方向突出。

在第一气囊部110开设第二通孔111,用于透气。当第二气囊部120充气后,会紧贴人体的臀部,造成不舒适感。开设第二通孔111后,第二通孔111的位置处不会形成气囊,仅在臀部的边缘位置及第一通孔130和第二通孔111分隔处形成气囊,既保证了立体排泄空间的形成,又充分保证气囊装置10的透气效果,使人体更为舒适。人体的臀部具有两瓣,且朝下臀部逐渐变窄。将第二通孔111设置成镜像对称,且具有朝第二气囊部120突出相对两侧,能够使得第二通孔111适应于臀部的形状,保证臀部位置的透气效果。

第一通孔130和第二通孔111的连接处形成弧形气条状,且该弧形向远离第二气囊部120的方向突出。在充气后,第一通孔130和第二通孔111的连接处会形成拱形状的气囊,在抬高臀部的同时,对抬高后的臀部施加侧向下的力,更有利于立体排泄空间的形成以及排泄的顺畅。

第二气囊部120设有第三通孔121,第三通孔121形成于第二气囊部120的窄端100a。同样地,第三通孔121具有透气作用。且第三通孔121对应于人体的排尿器官。对于男性来说,第三通孔121可以形成用于容纳阴茎和睾丸的容纳空间,且第三通孔121的边缘处的气垫对阴茎和睾丸具有一定的承托效果。避免在气囊存在的情况下引起男性生殖器官挤压、散热不良、气血不通畅等问题。对于女性来说,第三通孔121和第一通孔130之间相互隔离,两者之间形成隔离带160,能够隔离阴道和肛门。保证在排便过程中,阴道不会接触到排泄物,有效降低阴道感染的风险。

第二气囊部120的宽端100b还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四通孔122。同样地,第四通孔122具有透气作用。进一步地,两个第四通孔122沿中心线c’呈镜像对称,且第四通孔122呈向下弯曲的镰刀状。

气囊本体100的外缘设有多个用于与内裤连接的连接件170。本实施例中,不具体限定连接件170的个数,例如可以是1个、3个、5个、6个等。连接件170的存在使得气囊装置10更容易固定在内裤中。

进一步优选地,沿气囊本体100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为a,多个通孔所形成的面积总和为b,b为a的1/2-2/3。优化设置各个通孔的位置和大小,在满足使气囊本体100形成立体排泄空间的基础上,使气囊本体100的透气心功效达到最佳。

在本实施例中,气囊本体100呈中心对称结构,第一通孔130、第二通孔111和第三通孔121均设置在气囊本体100的中心线c’上,且上述通孔均沿中心线c’对称。对称结构的设置使得气囊装置10的生产更加方便,且使其符合对称的人体构造。

综上,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气囊装置10,气囊本体100充气后,抬升臀部,撑开内裤,形成一个立体的排泄空间,使用者为躺着的姿势或坐着的姿势等,均可以很顺畅地进行排泄。且气囊本体100分隔为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使得在排泄过程中,人体的排尿器官和排便得以相互隔离。排便时,排泄物直接从第一通孔130排出,而不会对排尿器官造成感染。排尿时,由于第一气囊部110和第二气囊部120的连接处鼓起,排出的尿液倒流向第一通孔130,实现大小便的分离。

此外,在气囊本体100上开设多个通孔,在气囊本体100未充气时,保证内裤的舒适度,而当气囊本体100充气后,在各个通孔周围形成条状的气囊,既保证形成立体的排泄空间,又保证充分的透气以及隔离效果。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于多姿态大小便的易脱穿内裤200,包括内裤本体210和装设于内裤本体210内的气囊装置10。内裤本体210在气囊装置10的作用下可以形成立体的排泄空间,使用者无论处于哪种姿态,例如坐姿、躺姿,都可以顺利进行大小便。本实施例中,气囊装置10选用实施例1所描述的气囊装置10。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气囊装置10也可以选用其他形式的结构,只需保证能够把内裤撑开形成排泄空间即可。

内裤本体210与人体排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排泄口230。排泄口230的设置,使得丧失自理能力的患者在大小便时,排泄物能够通过排泄口230排出,从而内裤无需进行脱穿,即可实现大小便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内裤本体210包括形成于人体前方的前腰部211、形成于人体后方的后腰部212以及连接前腰部211和后腰部212的排泄部213,排泄口230位于排泄部213。具体地,排泄部213对应人体的肛门位置,适应于人体的排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排泄口230设计成前端宽后端窄的鹅蛋形。鹅蛋形的结构适应于人体进行排泄时肛门打开的形状,且前端较宽,有利于在排尿时,尿液快速进入排泄口230。

排泄口230朝向人体前方的一侧边缘设有凸起部220。在大小便自动护理领域中,免脱穿内裤通常与带有负压装置的吸污系统配合使用。带负压系统的装置将排泄物从易脱穿内裤200的排泄口230中吸走。在该过程中,负压容易对人体的生殖器官造成损害。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年人的生殖器官老化,阴囊较弱,在负压的作用下,容易使得阴囊被吸入排泄口230中,对人体造成损伤。凸起部220的设置,能够对阴囊形成支撑作用,在有负压产生的情况下,阻挡负压将阴囊吸入到排泄口230,有效地保护了男性使用者的生殖器官。

进一步地,凸起部220沿排泄口230的边缘周向延伸,且凸起部220延伸形成半环状。凸起部220形成半环状,能够保证使用者在翻身等过程中,都能有效保证凸起部220对生殖器官的保护功能。无论使用者处于哪种姿势,凸起部220均能有效保护使用者的生殖器官。

请参阅图5和图6,凸起部220具有相对的上表面221和下表面222,下表面222连接至内裤本体210,上表面221形成弧形曲面。且该弧形表面朝向排泄口230的方向向下倾斜。进一步优选地,上表面22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35°。凸起部220的上表面221为凸起部220与人体器官的接触面,将该接触面设置成向下倾斜的弧形曲面,符合男性生殖器官的构造,人体器官在于弧形曲面接触时,舒适度更好。此外,由于弧形曲面倾斜向下,能够保证在小便过程中,对排尿器官施加一个向排泄口230方向倾斜的压力,使得尿液更容易进入到排泄口230中。当上表面221的倾斜角度设置为15-35°时,人体的舒适度最好。

上表面221到下表面222的竖向距离从凸起部220的中间位置朝向两侧逐渐降低。进一步优选地,凸起部220两侧边缘的高度为0.8-1.4cm,凸起部220中间位置的高度为1.2-2.8cm。将凸起部220设置成中间沿两侧逐渐降低的结构,因此,使用者在翻身过程中,生殖器官可以顺畅地从凸起部220的中间位置向侧边滑动,避免凸起部220在翻身过程中对生殖器造成阻碍,令使用者更为舒适。

凸起部220设有至少一个透气通道223。透气通道223竖向设置。如前面所述,免脱穿内裤通常与带有负压装置的吸污系统配合使用。在形成负压的过程中,除了上述提到的会对男性生殖器官造成影响外,还会使得暴露于排泄口230的皮肤受到负压较强的吸力,产生刺痛感。在凸起部220设置透气通道223,空气能够流入透气通道223,改变排泄口230附近的空气流量,减缓负压对皮肤造成的吸力,避免皮肤产生刺痛。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凸起部220包括上表面221以及至少一个沿上表面221向下延伸的立柱224。进一步地,立柱224优选为6个,立柱224的高度从中间向两侧的方向逐渐降低。且多个立柱224等距分布。相邻两个立柱224间形成透气通道223。每个立柱224远离上表面221的一端设有抵接片225,用于与内裤本体210连接。整个凸起部220呈现类似桥洞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220采用硅胶或乳胶等软质材料制成,柔软度好、舒适度高,与人体接触时感觉不明显,对人体基本不够成影响。进一步地,凸起部220的上表面221包覆有布料,保证人体与凸起部220接触的舒适度。避免在翻身、起坐等运动过程中对人体皮肤造成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内裤本体210的面料可采用普通的面料制成,如棉、氨纶、尼龙、丝等。优选地,内裤采用透气且具有一定防水功能的面料制成。此外,更为优选地,采用具有一定抗菌功能的透气防水布料作为内裤本体210的面料。例如,在内裤本体210上设置银纤维织物层,使内裤本体210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功能。

内裤本体210的前腰部211和后腰部212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前腰部211和后腰部212的相对两侧边均设置有活动连接件240,前腰部211和后腰部212连接后形成三角或平角的内裤本体210。使易脱穿内裤200成为活动式的结构,能够快速打开和闭合前腰部211和后腰部212的两侧边,便于易脱穿内裤200的快速脱下和穿上。在本实施例中,活动连接件240可以为拉链、纽扣及扣眼、成对设置的布带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大小便护理设备(图未示),包括设备主体以及上述的易脱穿内裤200,设备主体上开设有与排泄口相匹配的排泄通道,易脱穿内裤200与设备主体可拆卸连接。设备主体可以是床、轮椅等,例如,易脱穿内裤200可以通过连接部件可拆卸固定在床上,床上与易脱穿内裤200的排泄口230相适应的位置开有排泄通道。此外,还可以在设备主体上设置收集排泄物的自动清理器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