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肺炎、肺气肿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61660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肺炎、肺气肿的胶囊剂药物,特别是供肺炎、肺气肿患者使用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肺炎,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按其发病原因肺气肿有如下几种类型: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灶性肺气肿、旁间隔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症状轻重视肺气肿程度而定。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随着肺气肿进展,呼吸困难程度随之加重,以至稍一活动甚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患者感到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典型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啰音,心音低远。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肺气肿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肺炎、肺气肿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肺炎、肺气肿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肺炎、肺气肿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肺炎、肺气肿的胶囊剂药物,以解决肺炎、肺气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其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肺炎、肺气肿。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肺炎、肺气肿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半夏30~100g、麻黄18~120g、橘红30~100g、胆南星30~70g、苦杏仁50~90g、枳实30~120g、茯苓100~160g、大青叶100~160g、甘草30~160g、梦冬花30~150g、生姜30~150g、鱼腥草150~350g、知母60~15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肺炎、肺气肿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半夏38~90g、麻黄21~105g、橘红38~90g、胆南星38~60g、苦杏仁58~80g、枳实38~105g、茯苓115~130g、大青叶115~130g、甘草38~130g、梦冬花38~130g、生姜38~130g、鱼腥草180~320g、知母60~15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肺炎、肺气肿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半夏80g、麻黄95g、橘红80g、胆南星52g、苦杏仁70g、枳实95g、茯苓118g、大青叶118g、甘草118g、梦冬花118g、生姜118g、鱼腥草260g、知母13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肺炎、肺气肿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粉碎成(30~50目)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5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放入砂锅内,加入原料中药重量7~8倍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8min时,转文火熬制120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加入原料中药重量6~7倍的冷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110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8的清膏,然后干燥、研末和消毒后备用;

c、①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将b中研磨好的细末过筛后,加入适量的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制备成胶囊剂(其胶囊锁合后总长度为23.3mm,药粉容量0.4~0.5g/粒),②继而抛光、消毒,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肺炎、肺气肿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晚各服一次,给药量8g(16粒)/次,饭后温服,3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4个疗程,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其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半夏,性味:味辛、性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麻黄,性味:辛、微苦、性温,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橘红,性味:辛、苦、温,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痰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胆南星,性味:苦、微辛、凉,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

苦杏仁,性味:苦、微温,有小毒,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枳实,性味:苦、辛、酸、微寒,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之功效,用于治疗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大青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痄腮等症;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食少、脾胃虚弱、腹痛便溏、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和烈性;

梦冬花,性味:味甘、苦、性平,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止血镇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劳伤腰腿痛、月经不调、白带、金疮出血、眩晕等症;

生姜,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等症;

鱼腥草,性味:味辛、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等症;

知母,性味:苦、甘、寒,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肺炎、肺气肿的原则,从依据肺炎、肺气肿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肺炎、肺气肿,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肺炎、肺气肿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肺炎、肺气肿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半夏80g、麻黄95g、橘红80g、胆南星52g、苦杏仁70g、枳实95g、茯苓118g、大青叶118g、甘草118g、梦冬花118g、生姜118g、鱼腥草260g、知母13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肺炎、肺气肿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半夏90g、麻黄105g、橘红90g、胆南星60g、苦杏仁80g、枳实105g、茯苓130g、大青叶130g、甘草130g、梦冬花130g、生姜130g、鱼腥草320g、知母15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肺炎、肺气肿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半夏100g、麻黄120g、橘红100g、胆南星70g、苦杏仁90g、枳实120g、茯苓160g、大青叶160g、甘草160g、梦冬花150g、生姜150g、鱼腥草350g、知母15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肺炎、肺气肿患者共1845例,年龄为68岁以上的975例,只有870例为68岁以下。1845例患者中痊愈的915例,有效的801例,无效的129例。总有效率达9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