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516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遗传或后天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己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由于糖尿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21世纪的灾难。我国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临床应用的降糖药主要有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glp-1类似物、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等。这些药物各有局限性,尤其化学类降糖药存在副作用大等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已成为防治糖尿病的当务之急。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消渴症的成病机理主要是身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日久气阴两虚,加之久病多痰多瘀,因而并发症较多。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积累了丰富的中草药降糖经验,其治疗除了益气养阴、清热燥湿的治疗方法之外,还应佐以活血化瘀、化痰降浊之法。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敛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历代医家均用之治消渴症,同时黄芪也是为数不多的被发现具有真正降血糖作用的中药。黄芪含有皂苷、黄酮、多糖、生物碱等多种化学成分,同时富含钙、磷、镁、铁等微量元素,对糖尿病从血糖、胰岛素的释放、免疫功能的调节等治疗诸多方面起到协同的治疗作用,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辅助降血糖中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20~50份、丹参10~20份、覆盆子10~30份,山药8~20份、当归5~15份、牛磺酸3~10份。

较好地,所述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30份、丹参15份、覆盆子25份,山药12份、当归10份、牛磺酸8份。

上述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

进一步地,当所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颗粒剂时,制备过程如下:将覆盆子、山药粉碎成细粉,过60目筛;将黄芪、丹参、当归混合并用水煎煮3~5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冷却至室温,加入等体积乙醇,静置,过滤,浓缩上清液成稠膏备用;在上述稠膏中加入覆盆子及山药粉碎后的细粉、牛磺酸、淀粉、糊精和葡萄糖搅拌均匀制得软材,挤出制粒,干燥,将干燥后颗粒冷却至室温,过18目筛整粒,得到干颗粒,分袋包装即可,每袋5g,每袋颗粒剂相当于含生药65g。

进一步地,当所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胶囊剂时,制备过程如下:将黄芪、覆盆子、丹参、山药和当归混合并用水煎煮3~5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冷却至室温,加入等体积乙醇,静置,过滤,浓缩上清液至相对密度1.2-1.3的浸膏,加入牛磺酸、淀粉、糊精、葡萄糖搅拌均匀、制粒,装胶囊,包装,即得,每一粒胶囊装入颗粒0.65g,每粒胶囊相当于含生药量8.5g。

进一步地,当所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片剂时,制备过程如下:将滑石粉、硬脂酸镁与干颗粒均匀混合,压片机压片,片重控制在0.55~0.65g,每片相当于含生药量7.5~8.8g。

黄芪,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历史迄今己有2000多年。性味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作用。文献报道黄芪也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主要利用丹参活血化瘀,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来改善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覆盆子作为传统的补肾助阳中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具有益肾、固精、缩尿和养肝明目之功效。亦有文献报道覆盆子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消渴作用。当归:味甘,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活血、润燥的功效。牛磺酸是一种具有胰岛素样作用和细胞保护作用的内源性物质。牛磺酸的降血糖机制主要是促进胰腺β细胞胰岛素释放。牛磺酸作为小分子物质,通过调节细胞渗透压平衡、清除氧自由基、抗炎作用等多种途径影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且无抗原性和毒副作用。因此,应用牛磺酸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发明产品的优势是: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以其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等特点显示了极大的优势,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方中主要成分均为传统中药。本发明组合物方中黄芪、山药益气、健脾、生津,覆盆子益补肝肾,丹参、当归活血化瘀,牛磺酸降糖。本发明组方是通过以上物质的合理配伍,使各种物质在疗效上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制成的组合物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修复胰岛受损细胞、增强胰岛素的活性,加速糖代谢,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该药物组合物使用方便,作为日常保健品安全无其他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明确的降低血糖和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良好保健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降糖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1)各原料按如下重量份配比:黄芪30份、覆盆子25份,丹参15份、山药12份、当归10份、牛磺酸8份。

(2)将覆盆子、山药粉碎成细粉,过60目筛;黄芪、丹参、当归混合并用水煎煮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冷却至室温,加入等体积乙醇,静置,过滤,浓缩上清液成稠膏备用,乙醇回收;在上述稠膏中加入覆盆子及山药粉碎后的细粉和牛磺酸、淀粉、糊精、葡萄糖搅拌均匀制得松紧适宜、软硬适度的软材,挤出制粒,在50~60℃干燥5~6小时,将干燥后颗粒放至室温,过18目筛整粒,得到干颗粒,分袋包装即可,每袋5g,每袋颗粒剂相当于含生药(黄芪、覆盆子、丹参、山药、当归和牛磺酸的总重量)65g。

实施例2:降糖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1)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黄芪30份、覆盆子25份,丹参15份、山药12份、当归10份、牛磺酸8份。

(2)将黄芪、覆盆子,丹参、山药、当归用水煎煮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冷却至室温,加入等量乙醇,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回收乙醇,加入牛磺酸、淀粉、糊精、葡萄糖搅拌均匀、制粒,装胶囊,包装,即得。每一粒胶囊装入颗粒0.65g,相当于含生药量(黄芪、覆盆子、丹参、山药、当归和牛磺酸的总重量)8.5g。

实施例3:降糖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

(1)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黄芪30份、覆盆子25份,丹参15份、山药12份、当归10份、牛磺酸8份。

(2)将覆盆子、山药粉碎成细粉,过60目筛;黄芪、丹参、当归用水煎煮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冷却至室温,加入等体积乙醇,静置,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上清液成稠膏备用;在上述稠膏中加入覆盆子及山药粉碎后的细粉和牛磺酸、淀粉、糊精、葡萄糖搅拌均匀制粒,在50~60℃干燥5~6小时,将滑石粉、硬脂酸镁与干颗粒均匀混合,通过压片机压片,片重控制在0.55~0.65g,相当于含生药量(黄芪、覆盆子、丹参、山药、当归和牛磺酸的总重量)7.5~8.8g。

口服上述菊花组合物制剂,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5g。一个月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显效。

为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我们以实施例1制得的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为例,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验例1:降糖中药组合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

(1)正常sd大鼠:spf级,雌雄各半,体重200±2g,正常对照组大鼠标准大鼠饲料喂养。

(2)糖尿病模型大鼠:糖尿病造模组高脂饲料喂养(10wt%猪油,2.0wt%胆固醇,0.5wt%胆酸盐,87.5wt%基础饲料)。4周后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30mg/kg)诱发高血糖,48小时后尾静脉取血,用血糖仪快速检测血糖,选取血糖>11.1mmol/l的大鼠作为糖尿病模型。

(3)实验设计及分组:取造模成功大鼠,按血糖值、质量随机分成模型组、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1.0、0.5,0.3g·kg-1)和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150m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2周。

(4)空腹血糖测定:分别于实验第0、4、8和12周末空腹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检测空腹血糖(fbg)值,结果详见表1。

表1中药组合物对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的影响(±s,n=10)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1显示:中药组合物各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4、8和12周末)空腹血糖(fbg)值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中、高剂量组8周后降低明显(p<0.05),降糖效果与二甲双胍组相近。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

实验例2:中药组合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1)正常sd大鼠:同实验例1。

(2)糖尿病模型大鼠:同实验例1。

(3)实验设计及分组:同实验例1。

(4)血脂指标检测:于实验结束前夜起大鼠禁食12h,10%水合氯醛按3ml/kg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后处死,留取血清,用于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具体结果见表2。

表2降糖中药组合物对各组大鼠血脂的影响(±s,n=12)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2显示:给药12周后,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组大鼠tg、tc、ldl-c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p<0.05),hdl-c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本发明产品对血脂代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实验例3:中药组合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

(1)正常sd大鼠:同实验例1。

(2)糖尿病模型大鼠:同实验例1。

(3)实验设计及分组:同实验例1。

(4)血清胰岛素(fins)检测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计算:于实验结束前夜起大鼠禁食12h,10%水合氯醛按3ml/kg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后处死,留取血清,用于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胰岛素(fins)检测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计算:isi=ln[1/fins×fbg)],具体结果见表3。

表3中药组合物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影响(±s,n=12)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3显示:给药12周后,组合物中、高剂量组的胰岛素水平较模型组有明显下降(p<0.01,p<0.01),isi显著增加(p<0.01,p<0.01),差异极显著;低剂量组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差异显著(p<0.05)。此实验结果反应了本发明产品可有效修复胰岛受损细胞、增强胰岛素活性。

实验例4:中药组合物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1)昆明种小鼠,雄性,spf级,体重20±2g,正常对照组小鼠标准小鼠饲料喂养。

(2)糖尿病小鼠模型制备:过夜禁食16h,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注射剂量63mg·kg-1,72h后测定空腹血糖,以小鼠空腹血糖水平大于>11.0mmol·l-1且≤30.0mmol·l-1作为造模成功的标准。

(3)实验设计与分组:选择血糖值位于11.0~28.5mmol/l之间的小鼠用于实验,按血糖值、体质量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灌胃给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1.0、0.5、0.25g·kg-1中药组合物;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每天灌服200mg·kg-1二甲双胍。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0d。

(4)空腹血糖(fbg)检测:上午8:00禁食,10:00给药,中午12:00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于给药前、给药后第7、14d各测定一次,具体见表4。

表4降糖中药组合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s,n=12)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4显示:组合物各剂量组随用药时间延长出现降糖趋势,给药14d,高、中剂量组血糖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低剂量组血糖降低,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降糖作用优于二甲双胍组,中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相近。结果提示:本发明产品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作用,降糖作用优于/接近二甲双胍的作用。

实验例5:中药组合物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糖耐量试验

(1)实验动物:同实验例4。

(2)糖尿病小鼠模型制备:同实验例4。

(3)实验设计及分组:同实验例4。

(4)糖耐量试验(ogtt):于连续给药20d后,动物禁食4h,一次性灌胃给予葡萄糖2.0g·kg-1,0,30,60,120min后,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值,进行糖耐量试验,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mmol·l-1·h-1)=0.25×空腹血糖+0.5×30min血糖+0.75×60min血糖+0.5×120min血糖,具体结果见表5。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5显示:给糖负荷后30min、60min和120min时,中药组合物中、高剂量组血糖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优于或接近二甲双胍组。通过计算各组auc,发现高、中剂量组组auc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低剂量组auc值较模型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本发明产品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作用,降糖作用优于/接近二甲双胍的作用。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选择7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近3个月内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其中,男性40例,女性37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41岁,病程1~10年,平均4年。

2、治疗方法:口服实施例2制得的本发明组合物胶囊,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6粒,饭后温开水送服。一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2个疗程。

3、疗效判定:

(1)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h血糖<8.3mmol/l;

(2)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

(3)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下降未达上述标准者。

4、结果:服用本发明降糖组合物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53例(68.83%),有效19例(24.67%),无效5例(6.49%),总有效率为93.51%。

综上实验结果,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可修复胰岛受损细胞、增强胰岛素的活性,加速糖代谢。该药物组合物使用方便,作为日常保健品安全无其他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明确的降低血糖和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良好保健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