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装置及灸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9706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艾灸装置及灸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艾灸装置及灸疗方法。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灸疗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灸法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华,千百年来为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大贡献。长期以来,灸疗一直是中医袪病疗疾、保健延年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医者用灸法治疗疾病,百姓用灸法保健养生,灸法治病保健易于掌握又有显著的疗效,至今仍然是人们治病防病保健的重要手段。

我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灸疗治病疗效显著,特别是对某些疑难杂症有着神奇的治疗效果,弥补了现代医学的某些局限性。灸疗是一种自然疗法,无药物治疗产生的毒副作用,适合于现代社会回归自然的潮流。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艾灸装置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没有一款符合全身灸疗的装置;

疗效较差,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艾灸装置,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通过容纳腔容纳人体,可以实现人体全身灸疗,通过多个灸疗区可以实现分段灸疗,通过调节不同灸疗区的相对高度,使其实现更好的灸疗效果。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灸疗方法,其通过使用上述提到的艾灸装置,能够实现较佳的灸疗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艾灸装置,其包括盖体,盖体具有用于容纳人体的容纳腔,盖体的一侧具有多个依次排布的灸疗区,灸疗区用于放置艾条且位于容纳腔内,以用于贴合人体的接触面为基准面,每个灸疗区到基准面的距离可调。

具体的,该艾灸装置能够通过容纳腔容纳人体,可以实现人体全身灸疗,通过多个灸疗区可以实现分段灸疗,通过调节不同灸疗区的相对高度,使其实现更好的灸疗效果。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可选的,艾灸装置还包括多个艾灸盒,每个艾灸盒可滑动的设置于盖体且能够伸入容纳腔内,多个艾灸盒依次排布,艾灸盒的靠近容纳腔的一侧形成灸疗区。

可选的,艾灸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具有用于容纳艾条的燃烧腔,盒盖和盒体盖合且能够封闭燃烧腔,艾灸盒具有与燃烧腔连通的通风孔。

可选的,盒盖在远离燃烧腔的方向上凹陷,通风孔位于盒盖的侧面或顶面。

可选的,艾灸盒还包括用于放置艾条的丝网,丝网与盒体连接且位于盒体的靠近容纳腔的一侧。

可选的,丝网和盒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

可选的,盖体具有用于使人体头部伸出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容纳腔连通,第一缺口位于盖体的一端。

可选的,艾灸装置还包括艾灸箱,盖体具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与容纳腔连通,第二缺口位于盖体的远离第一缺口的一端,艾灸箱可滑动的嵌设于第二缺口内且能够伸入容纳腔,艾灸箱具有用于与容纳腔连通的燃烧室,艾灸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艾条的支撑件,支撑件位于燃烧室内。

可选的,艾灸装置还包括用于人体平躺的床体,盖体的一侧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端,艾灸装置具有盖体靠近床体且使开口端封闭的第一状态,以及盖体远离床体且使开口端打开的第二状态。

可选的,艾灸装置还包括驱动件,盖体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床体的一端,驱动件用于驱使盖体靠近或远离床体。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灸疗方法,使用上述提到的艾灸装置,灸疗方法包括:调节每个灸疗区到基准面的距离;在部分或全部的灸疗区放置艾条。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该艾灸装置能够通过容纳腔容纳人体,可以实现人体全身灸疗,通过多个灸疗区可以实现分段灸疗,通过调节不同灸疗区的相对高度,使其实现更好的灸疗效果。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艾灸装置的第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艾灸装置的第二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艾灸装置的第三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艾灸装置的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艾灸装置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艾灸装置的艾灸盒的第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艾灸装置的艾灸盒的第二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艾灸盒的盒体及丝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艾灸箱与盖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艾灸装置;10-盖体;11-基准面;101-容纳腔;102-灸疗区;103-第一缺口;104-开口端;105-第二缺口;20-床体;21-头枕;22-床垫;30-艾灸盒;301-燃烧腔;31-盒体;32-盒盖;321-通风孔;33-第一丝网;34-第二丝网;40-驱动件;50-艾灸箱;501-燃烧室;51-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艾灸装置100,其包括盖体10、床体20、艾灸盒30和驱动件40。

盖体10具有用于容纳人体的容纳腔101,盖体10的一侧具有多个依次排布的灸疗区102,灸疗区102用于放置艾条且位于容纳腔101内,以用于贴合人体的接触面为基准面11,每个灸疗区102到基准面11的距离可调。

容纳腔101用于容纳人体的全身,人体的除开头部的部分均容纳在该容纳腔101内,每个灸疗区102的到基准面11的距离可调,可以理解为,当艾灸装置100安装后,人体躺的位置处于水平状态,人体处于容纳腔101内,平躺时,人体的背部接触在床体20上,该接触的平面作为基准面11,每个灸疗区102到基准面11的距离可调可以理解为其高度可调。由于人体在平躺后,每个部位的相对高度是不同的,腹部以上的位置往往相对高度较高,脚部处的位置往往相对高度较低。为了更好的使全身都能实现较佳的灸疗效果,通过调节每个灸疗区102的相对高度,可以实现较佳的灸疗效果。

人体进入容纳腔101后,不同的灸疗区102自动对应于人体的不同位置,在人体需要灸疗的部位所对应的灸疗区102内放置其所需的施灸量(该量的多少往往取决于艾条的数量和其燃烧的程度),在不需要灸疗的部位所对应的灸疗区102内可以不用放置艾条。通过不同的灸疗区102实现精准的对人体穴位进行灸疗,且能够实现分段控制不同部位的施灸量。

具体的实施中,该灸疗区1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或者更多个。

一般的,灸疗区102的数量越多,其精准化控制效果越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艾条,其不仅是表示常规理解的艾条,其也可以是艾柱、艾绒等能够施灸的物质。

可选的,艾灸盒30的数量为多个,每个艾灸盒30可滑动的设置于盖体10且能够伸入容纳腔101内,多个艾灸盒30依次排布,艾灸盒30的靠近容纳腔101的一侧形成灸疗区102。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艾灸盒3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只要能够形成上述提到的灸疗区102。

艾灸盒30与盖体10是可拆卸连接的关系,在需要清洗的时候,可以直接取出艾灸盒30实现清洗,艾灸盒30为艾条的燃烧提供载体,每个艾灸盒30均对应有一个灸疗区102。通过调节每个艾灸盒30的相对位置,实现灸疗区102的位置调节。

可选的,盖体10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床体20的一端,驱动件40用于驱使盖体10靠近或远离床体20。

可以理解为盖体10的一端和床体20的一端是转动连接的关系,该驱动件40可以是气缸,气缸的缸体与床体20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与盖体10连接,活塞杆相对运动时,可以实现盖体10靠近或远离床体20。

盖体10远离床体20时,使用者可以平躺在床体20上,或者从床体20上离开。盖体10靠近床体20时,可以封闭容纳腔101,使人体位于容纳腔101内,这时可以进行灸疗操作。

请参考图4和图5,可选的,盖体10的一侧具有与容纳腔101连通的开口端104,艾灸装置100具有盖体10靠近床体20且使开口端104封闭的第一状态,以及盖体10远离床体20且使开口端104打开的第二状态。

床体20上设置有头枕21和床垫22,当艾灸装置100处于第二状态下时,人体可以平躺或侧躺在床垫22上,人体的头部处于头枕21上。当需要灸疗的时候,使该盖体10靠近床体20,人体的头部位于盖体10外,人体的其余部分位于容纳腔101内,当开口端104封闭后,实现整个容纳腔101的封闭,艾条燃烧后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能够充分作用于人体。

可选的,盖体10具有用于使人体头部伸出的第一缺口103,第一缺口103与容纳腔101连通,第一缺口103位于盖体10的一端。

也就是说该盖体10自带有第一缺口103,盖体10放下后,该第一缺口103自动对应于人体的脖子,实现人体的头部在盖体10外而其余的部位在容纳腔101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大整个艾灸装置100的密封效果,往往在开口端104处和第一缺口103处都设置一层布,使其在整个灸疗过程中都处于盖体10和床体20之间,或者在第一缺口103处的布与人体的脖子紧密接触,其能够实现较佳的密封效果。

请参考图6-图8,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艾灸盒30,以下是对艾灸盒30的详细介绍。

可选的,艾灸盒30包括盒体31和盒盖32,盒体31具有用于容纳艾条的燃烧腔301,盒盖32和盒体31盖合且能够封闭燃烧腔301,艾灸盒30具有与燃烧腔301连通的通风孔321。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盒体31和盒盖32可以采用香樟木制成,艾条的燃烧香味配合香樟木的香味能够使使用者享受到更好的灸疗作用。

该通风孔321的形状可以为规则的孔状,比如:圆孔、方孔或者条形孔,也可以采用不规则的孔状。

可选的,盒盖32在远离燃烧腔301的方向上凹陷,通风孔321位于盒盖32的侧面或顶面。

通风孔321位于盒盖32的侧面或顶面,通过通风孔321合理的孔径设计,其不仅可以实现艾条的充分燃烧,还能保证艾烟不外泄。

可选的,艾灸盒30还包括用于放置艾条的丝网,丝网与盒体31连接且位于盒体31的靠近容纳腔101的一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丝网可以是一层的,也可以是两层的,还可以是三层或者更多层的,本实施例中采用两层丝网,其包括第一丝网33和第二丝网34,第一丝网33相对靠近燃烧腔301,燃烧的艾条一般可以直接放置在该第一丝网33上。

第一丝网33和第二丝网34之间的间距可以是2cm-5cm范围之内。优选为3cm。

该第二丝网34的网径小于第一丝网33的网径,燃烧后的艾条,其残余大部分位于第一丝网33上,部分可能通过第一丝网33的网孔掉下,该第二丝网34能够有效的将其接住,避免其进入容纳腔101内。

该丝网可以为钢丝网,也可以为铜丝网或者其他材质制成的网。通过丝网合理的网径设计,其不仅可以实现艾条的完全燃烧,还能保证艾条燃烧后的艾灰不会掉落到人体的身上。

可选的,丝网和盒体3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

该密封件的材质可以为布料,也可以为塑料,或者采用其他密封性较好的材质制成。

该密封件的设计,能够使该艾条燃烧后的艾烟只能通过第一丝网33进入容纳腔101内且作用于人体的对应位置。

请参考图9,可选的,艾灸装置100还包括艾灸箱50,盖体10具有第二缺口105,第二缺口105与容纳腔101连通,第二缺口105位于盖体10的远离第一缺口103的一端,艾灸箱50可滑动的嵌设于第二缺口105内且能够伸入容纳腔101,艾灸箱50具有用于与容纳腔101连通的燃烧室501,艾灸箱5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艾条的支撑件51,支撑件51位于燃烧室501内。

可以理解为该第一缺口103和第二缺口105位于盖体10的两端,该第二缺口105对应于人体的脚部,人体的脚部处往往有许多可以施灸的穴位。该艾灸箱50与盖体10是滑动连接的,其可以调节艾灸箱50与脚部的距离,使得燃烧室501内燃烧的艾条能够有效的作用于脚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艾灸装置100,艾灸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

每个艾灸盒30均可拆卸的安装在盖体10上,实现分段灸疗。

人体躺在床体20上后,通过调节不同艾灸盒30与盖体10的相对位置,以达到不同灸疗区102的相对高度不同,艾条燃烧的有益物质能够较好的作用于人体,使其实现每个灸疗区102均能对应于适合人体曲线的施灸高度。

在人体需要灸疗的位置所对应的艾灸盒30内放置合适的艾条量,以实现人体不同经络穴位处能够接受到合适的施灸量。

调节艾灸箱50与盖体10的相对位置,使得支撑件51上燃烧的艾条到人体脚部的距离合适,通过该燃烧的艾条对人体的脚部进行灸疗。该艾灸箱50与盖体10也是可拆卸的关系,便于清洗、更换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艾灸设备,其包括上述提到的艾灸装置100。该艾灸设备具有艾灸装置100的所有功能,艾灸装置100的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

该艾灸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驱动件40。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盖体10靠近或远离床体20。

该控制装置可以为有线或无线的遥控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灸疗方法,使用上述提到的艾灸装置100,灸疗方法包括:调节每个灸疗区102到基准面11的距离;在部分或全部的灸疗区102放置艾条。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具体操作时,调节艾灸盒30与盖体10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实现调节灸疗区102到基准面11的相对距离。当艾灸盒30对应的人体部位不需要灸疗时,其所对应的灸疗区102处可以不燃烧艾条。当艾灸盒30对应的人体部位需要灸疗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部位或需要治疗的程度不同,在该灸疗区102处燃烧适量的艾条,以控制其施灸量。

该灸疗区102的施灸量可以通过放置在燃烧腔301内的艾条数量和燃烧快慢进行预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艾灸装置100,该艾灸装置100能够通过容纳腔101容纳人体,可以实现人体全身灸疗,通过多个灸疗区102可以实现分段灸疗,通过调节不同灸疗区102的相对高度,使其实现更好的灸疗效果。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